而那些参与弹劾的旧贵族,此刻则灰溜溜地各自回府,项伯爵一路上脸色阴沉,心中暗恨不已,白侯爵和冯国公也是满心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盼着日后能寻得机会,再做打算。
……
侯铭轩在东川国的生活看似平静顺遂,实则他内心始终怀揣着对这片土地进一步发展的热忱。
他每日穿梭于朝堂与府邸之间,处理着繁杂的政务,闲暇之余,也总是心系百姓的生活百态。
一日,他漫步于东川国的市井街巷,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淡淡的金色光辉。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铺,蒸笼揭开,白面馒头与肉馅包子香气四溢,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还有贩卖绫罗绸缎的布庄,五彩的布匹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展示着东川国精湛的纺织技艺。
然而,侯铭轩的目光却没有被这些吸引,他留意到百姓们的日常消遣方式极为有限。
孩子们大多只能玩些简单的捉迷藏、丢石子,在狭窄的街巷中你追我赶,衣衫沾满尘土却依旧玩得不亦乐乎。
几个小男孩蹲在墙角,用小树枝在地上画着简陋的方格,玩着跳房子的游戏,口中念念有词,为谁跳错了一步而争得面红耳赤。
大人们劳作之余,除了偶尔相聚饮酒聊天,也鲜有其他娱乐项目可供放松身心。
铁匠铺里,几个光着膀子的大汉,结束了一天的辛苦打铁,围坐在门口,端着粗瓷大碗,喝着廉价的酒水,谈论着家长里短;卖菜的阿婆们,收摊后坐在街边的石凳上,一边择着剩下的菜叶,一边唠着谁家的媳妇又生了娃。
侯铭轩不禁陷入沉思。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活力与凝聚力,不仅源于富足的物质生活,更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滋养,运动娱乐项目的匮乏,无疑是东川国当下亟待填补的短板。
他缓缓踱步,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心中暗自思量:
若是百姓们能有更多有趣的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愉悦身心,那该多好。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数日,直至一个午后,侯铭轩手捧西瓜在自家庭院乘凉。
彼时骄阳似火,庭院中的大树投下一片斑驳的树荫,侯铭轩坐在石凳上,手中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却依旧难消燥热,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正思索着运动项目之事想得入神,起身时不慎被脚下石块绊倒,西瓜瞬间脱手而出,重重摔落在地,“啪”的一声脆响,西瓜裂成八瓣,红红的瓜瓤溅落一地,汁水四溢。
侯铭轩望着地上破碎的西瓜,先是一愣,随即脑海中灵光一闪,前世蓝星上风靡全球的足球与篮球的模样浮现眼前。
那热血沸腾的赛场、欢呼雀跃的观众、球员们矫健的身姿……
他仿佛看到了巨大的足球场,绿草如茵,两队球员身着鲜艳的球衣,在场上激烈角逐,观众们呐喊助威的声音震耳欲聋;还有那明亮的篮球场,木质地板泛着光泽,球员们运球、传球、投篮,一气呵成,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引发阵阵尖叫。
他意识到,这两种充满竞技性与趣味性的球类运动,不正适合引入东川国,乃至推广至全世界,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活力与激情吗?
想到这里,侯铭轩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原本因炎热而有些慵懒的神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干劲。
说干就干,侯铭轩立刻着手筹备。
他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仔细回想足球与篮球的制作细节。
足球需用皮革缝制,内胆要柔软且富有弹性,能承受反复踢击;篮球则要求外皮坚韧耐磨,内胆充气后能保持稳定的弹力。
侯铭轩四处寻访东川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从京城的资深皮匠,到偏远小镇擅长鞣制皮革的老师傅,一一召集而来。
他首先找到的是京城“瑞祥皮坊”的老掌柜张福(其实也是自己名下的产业),张福年逾花甲,在京城的皮匠行当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十三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制皮,手艺精湛绝伦,经他手鞣制出的皮革,柔软细腻,色泽光亮,备受京城达官贵人的青睐。
无论是制作华丽的马鞍,还是精致的皮衣,他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侯铭轩听闻他的大名,亲自登门拜访,说明来意后,张福二话不说,带上自己最得力的几个徒弟,关了皮坊,跟着侯铭轩就走,一心想为这新鲜玩意儿出份力。
还有来自偏远小镇“平乐镇”的黎绵阳,他虽然住在深山之中,鲜为人知,但在鞣制皮革方面却有着独特的手艺。
他家世代以打猎为生,为了充分利用猎物的皮毛,摸索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鞣制方法,做出的皮革坚韧耐用,特别适合制作需要经受高强度磨损的物件。
侯铭轩派去的人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他,起初黎绵阳还有些犹豫,毕竟从未离开过家乡,可听说是为了给国家百姓谋福祉,便毅然决然地收拾行囊,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在制作内胆方面,侯铭轩找到了一位名叫赵丰年的老师傅,他曾是宫廷里负责制作各种气囊、皮球内胆的工匠,手艺代代相传,对选材、制作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他所选的材料皆是上等的猪膀胱、牛小肠等,经过多道精细工序,制作出的内胆弹性十足,密封性极佳。
赵丰年得知侯铭轩要引入新的球类运动,兴奋不已,主动请缨,带着自己多年积攒的工具和材料,加入了这个充满挑战的项目。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背景的大师工匠们汇聚一堂,在侯铭轩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却又充满希望的制作之旅。他们相互交流、切磋技艺,试图将侯铭轩描述的足球与篮球完美呈现出来,为东川国开启一扇全新的运动娱乐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