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持瑾
砚夏2025-10-08 11:382,011

  “隐秘,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如今这地步,你也无需在明知故问。你知道那是什么,不必在与我说这些无甚意义的事,”谢云缃漠然看着自己眼前女子,陈述事实道。

  “如你所说,在那蠢东西彻底失控以前,你至少还有十日。你莫不是真准备放任此事发展?我猜想你应该不至于衰老到彻底神志不清,需要我把这双眼睛,从前,在这处领土上曾观测到的东西现在复述一遍吗?”

  “我明白,如果真的放任那东西发展,只怕整个济德市都会在顷刻之间毁灭吧,劳您惦记,但妾身还不至于老到那程度,您的那双眼睛……不,或许我不应该询问这件事的,请您别在意。”

  女子晦暗的看着远处那光亮许久,随后又神思哀切的俯视着自己身下的领土。

  因为女子此时并非置身于人世,而她此时眼里所看见的,也只是自己领地内长久哀默着的土壤。

  但女子的神情却哀切,这让人仿佛笃信她的确具备某种现实意义上不存在的能力,仿佛只需这样长久注视着自己脚下千丈万丈的腐殖土地,就能以此为媒介,使她短暂的窥见一眼自己曾经的故国。

  除此以外,或许还有一件毫无意义的事,但在主观意义上这件事仍然有必要在此时提及。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件事情足够细微。它仿佛某本著作的扉页,与其说它的确具有某种现实意义,不如将它作比为书册收集目录里某个无意义的编号。

  时间大概发生于三百年前,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毫无意义,所以不必在此确认一个具体时候。

  正如无数本现今已失传的史册中记载,此时正与谢云缃交涉着的这名女子,她生前的名字唤作魏昭。

  魏昭,小字持瑾。

  这是一位远在三百年以前,深受当时皇帝陛下恩宠的王女名字。

  此人的秉性如玉石山月,聪慧,且文理上惊才绝艳。

  而在她诸多引入称道的品格之间,她的美丽似乎是其中最无关紧要的一部分。

  但这些事情暂且不必在多说,总而言之,在她父亲的诸多子嗣中,皇帝陛下最为中意自己这个小女儿。

  那是位贤明且仁慈的君主。

  无论是史册,或是志怪小说,甚至于某些民间口口相传的风流韵事。总而言之,在后世文人墨客的诸多墨宝间,曾多次有提及这位贤明君主的名字。

  其中大多是赞誉。

  明智,雄才大略,慧眼识珠,且同时具备着足以支持自己野心的胆识。

  皇帝在自己尚还年轻时曾四处征伐,在这位君王短暂在任的二十年里,他国土面积近乎稳定扩张了三倍。

  皇帝满意于自己的功绩,且这并非是源于他的领土,或许在战事上的优胜也足以使皇帝感到愉悦,但不只是如此。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皇帝急于见证,且朝思暮想的渴求着一个天下大同,海晏天清的太平盛世。

  因此,在老皇帝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正无可违逆的趋向于衰老的时候,他无可避免的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恐慌。

  老君主不信那些所谓无数君王曾渴求过的长生之术,即便相信,老皇帝想要谋求的也并非长生,或是名利,权倾朝野。既然试图为自己的子民谋求福祉,老皇帝自然也不屑于去做这等劳民伤财的无用之事。

  但他开始迫切的谋求一位足够优秀的继承人。

  他甚至不在着眼于自己的子嗣,频频召见自己朝中权臣,他文试过对方的才智,又试探其心性,他惧怕自己会在百年身死以后无法为自己的子民挑选出一位足够明智的头狼。

  老皇帝挑捡许久,最使他感到无比痛恨的是自己膝下某几个衣架饭囊。有野心,但也足够愚蠢,甚至还自持着身份,倒行逆施,为虎作伥。

  因此他早早就查出几位皇子的罪行,并寻着这个借口,很快就将自己膝下几个废物送去了苦寒边境。

  正是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在几个酒囊饭袋彻底退出自己的视野以后,这位求贤若渴的老皇帝终于瞧见了自己的小女儿。

  名字是魏昭,小字持瑾。这名字正是老皇帝本人赏赐,起初只是觉得这名字的寓意极好。

  倒也没有想到自己膝下这个从来都伶俐的小女儿,最后真的能成长为这般人如其名的模样。

  日月如昭,握瑜持瑾。

  老皇帝记得,济德十二年,他在宫内所举行那场盛大琼林宴的时候,魏昭曾误入了学子席。

  老皇帝原本只以为这是哪位才子家中的子嗣,眼睛虽然略感熟悉而伶俐,但因为那时相去甚远,王女又身处于学子席。

  老皇帝起初只觉得这孩子颇有眼缘,直到魏昭因为政见不同而与才华横溢的诸位学子对薄于公堂,且半点不占下风的时候,老皇帝才对这孩子起了些兴趣。

  不露怯,即便年纪还尚小,见识与阅历却半点不弱在场诸生,而在她,在这孩子为自己的政见据理力争时,她的眼睛仿佛在春日柳絮里无端燃着的明火。

  美丽的,璀璨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后来,直到差宫人问过,老皇帝才诧异发现对方正是自己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她韬光养晦好些年,直到自己的诸位王兄都因为手足相残或是杵倔横丧而被自己的父亲送走以后,才敢于直白的展现出自己的锋芒。

  那年魏昭十三岁,老皇帝膝下只五位子女,三位已经送走,在魏昭之下不过是一位三四岁的小弟。

  魏昭之所以会在这时候误入琼林宴的原因显然已经明了,她甚至明白,年老的父亲不会介意自己的野心,因为他是一位足够贤明的君主。

  即便最后东窗事发,老皇帝所会做的唯一一件事,恐怕也只是赏识自己的胆魄。

  而事情正如魏昭所预料到的那样。

  魏持瑾很快毫无悬念的成为了老君主在自己的子嗣间选中的那匹幼狼。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五章 命运如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宿命重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