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喝啦!生了病就要喝药,喝了药才会好啊!”
“丫头,别人说这话还情有可原,可你是知道的,我这次就算是华佗再世也回天乏术,好不了了,更别说这几幅寻常的汤药。”
“大人!”听魏徵这样说,梦一忍不住出声责怪他。
“好好好,我喝!我喝!”看梦一瘪着个嘴快哭了的样子,魏徵妥协,深吸一口气,那表情就像是这碗里的不是治病的良药而是毒药一般。拿起瓷碗,仰头一股脑儿的就把整碗汤药灌下去,就像是灌汤包一样。“蜜饯蜜饯,快帮我拿些蜜饯。”
顺着魏徵手指的方向,梦一把桌上一盒蜜饯端到他面前,连着吃下三个蜜饯,魏徵那扭曲的脸才得以缓解。看到这儿,梦一不禁一阵掩嘴轻笑,原来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不畏权贵,也不畏李世民,居然会害怕喝药。听到梦一的笑声,魏徵面露羞色讪讪地解释道:“这……这药太苦了!”待得嘴里的苦味淡了一些,魏徵这才看着梦一说道:“丫头,其实你不用那么伤怀的,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人注定的命运,谁也逃不掉。丫头,往后你遇到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是不是觉得难以承受?”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死去,却什么都不能做,魏徵很能明白梦一心里的伤痛。
“嗯!”梦一眼里蓄满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魏徵是最能明白她的。不止魏徵,以后李恪、高阳公主也会死去,甚至就连君羡也会被李世民冤杀。她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可又无能为力,君羡什么时候会出事,梦一并不知道,她记不住那么多,要是早知道会穿越来到唐朝经历那么多事,她一定会把唐朝的历史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可现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丫头啊!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次,千万不要妄想着去改变历史,切记切记啊!”梦一知道魏徵这番语重心长的话都是为了她好,遂擦掉眼泪,乖巧的点了点头。“好了,别再哭了,你快出去吧!莫叫皇上等久了。”梦一想起李世民还在外面,而且也过了有一会儿的时间,可不能让李世民在外头等着。“那奴婢出去了,魏大人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一定要按时喝药。”看着魏徵笑着点头答应,梦一这才起身端着托盘打开房门走出去,而李世民还站在院子里不知在询问着裴氏什么。“启禀皇上,魏大人喝完药了。”李世民见魏徵已经喝完药了就独自一人走进魏徵的房里,随身伺候的钱公公掩好房门后就守在门外。
裴氏接过梦一手上的托盘,“有劳你了姑娘,你可以先到前厅休息一下。”
“谢谢夫人!您不用管我没事的,您忙您的事吧!”裴氏颔首笑着走了,心想这个姑娘一定是皇上跟前最为喜爱的宫女吧!看着裴氏离开,转过头就看见李君羡正看着她,见此梦一的心里不免有点忐忑,君羡他一定很生气吧!遂走到他身边试探着问:“君羡,你生气啦?”
看她这样,李君羡本来一肚子的火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你想要来看魏大人,你可以和我说呀!我会想办法带你出宫的,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很危险?”李君羡自是知道梦一和魏徵两人之间的一番渊源。
“可那样做也很危险啊!而且就算出了宫也有可能见不到魏大人啊!君羡,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你就别再生我气了。”带一个宫女出宫对君羡来说也不是特别容易,危险不说还不能正大光明地进魏府探望,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现在这样跟李世民一起出宫,既不会危险也可以正大光明地进来魏府。
“要我不生气也可以,除非你答应我以后再碰到这种事,你一定要和我商量,千万不能自己一个人付诸行动。”
见李君羡不再生气,梦一点头如捣蒜般答应道:“嗯嗯嗯!我保证我下次一定会和你商量的。”李君羡无奈地摇摇头,真是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两人相视而笑,一场小矛盾就这样化解了。就在这时,梦一看见长孙无忌从她面前不远处经过,刚刚围堵李世民的时候没看清,原来长孙无忌也跟随着李世民一起来探望魏徵。不知道这个长孙无忌又在打什么鬼主意,脸色居然那么臭。梦一对他点头微笑,算是打招呼吧!可人家长孙无忌只是瞅了她一眼就离开了,长孙无忌的心里烦啊!这次魏徵生重病,怕是强弩之末,将不久于人世,魏徵要是离世,恐怕朝廷现在维持的暂时平衡要倾斜了吧!都怪这个陆梦一,她当初要是答应皇上嫁给晋王,那晋王现在就是太子了,哪还用他现在这般冥思苦想,忧心忧虑,没再逼迫她嫁给晋王就算是对她的最大忍耐,更别谈会给她好脸色了。见长孙无忌如此态度,梦一在心里说了一句:真没礼貌!
李世民在魏徵房里呆了有半个多时辰,也不知道他和魏徵都聊些什么,当然了,这不是她陆梦一该管的。就在李世民探望完魏徵的第二天,李世民就下旨停止营造小殿,(在此之前,李世民本想营造一座小殿)用其木材为魏徵建造正堂,好让他可以安心、静心地养病,还根据魏徵的喜好赐给他素屏风、素被褥、案几等家物及药膳无数,并且将最小的衡山公主下嫁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此等特殊礼遇羡煞旁人,李世民与魏徵,一个有纳谏雅量,一个能忠直敢言,这是公认为最完美的君臣关系。一代君臣之间的知音佳话,如果演绎到此,应该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句号。可又有谁能想到以后会突遭其变,一代君臣佳话,竟以悲剧为终,不免让人唏嘘哀叹,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的魏徵,这种荣耀,至高无上,前所未有,魏徵的名字将与贞观之治同垂于青史。
天空暗得压抑,阴沉沉地一片,伴随着蒙蒙细雨,大有狂风暴雨欲来之势。一阵悲天怆地的哭声直击云霄,像一个惊雷闪过,直叫见者痛哭,听者动容。魏府内挂满了白色的丧幡,四处走动的家丁奴仆均着白衣粗布,来往于灵堂与大门口之间,“引”进新的吊客。魏府外挤满了自发前来送丧的男女老少,他们有的是长安城本地的居民,也有的是从很远的外乡赶来长安城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他们此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送他们心中最敬爱的人最后一程。
魏府灵堂内高高挂着大大的“奠”字,四周饰以白色的丧幡,正中一口楠木寿稀灵柩,供桌置于灵柩之前设有牌位、香案、蜡烛、三牲及供品,两边摆放着纸人、纸马,后方高悬横幅,写有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绩和经历,为该仙逝者治丧。李世民立于灵柩前,望着高挂的“奠”字陷入深深地沉思,只有那眼角泛着的泪光,可以看得出此刻的他是多么的伤心。李世民在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悲痛,他是一国之君不能在文武百官面前痛哭,可是,魏爱卿啊!你一生清苦,毕生都在为大唐百姓谋福祉,现在大唐正值富庶安邦之时,可你却不能和朕一起看着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唉!
裴氏及其魏徵的子女身穿孝服,头戴白夏布孝帽,跪在灵柩的右侧,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火盆,正烧着纸钱。裴氏双眼肿红,脸上泪迹斑斑,因受不了丈夫的离去连着痛哭了好几天,再加上年纪也大,身体委实支撑不了被其子女轻扶着,声音嘶哑。魏徵逝世,惊起朝廷滔天巨浪,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前往魏府吊唁,而梦一也在吊唁的人群里,梦一作为吊客在魏徵的灵柩前上完香后站在一旁,留着无声的眼泪。当所有人都以为魏徵只是普通的病痛时,只有她知道魏徵渡不过这个劫,纵使知道魏徵有这一劫,可真等到这一天来临时,梦一还是心如刀割般难受。魏大人您一路走好!大唐不会忘了您,百姓不会忘了您,历史更不会忘了您!
辰时,出殡仪式开始,助葬的人把灵柩盖起来钉上,裴氏遵照魏徵生前的夙愿,以布车装载灵柩。布车驶在长安城通向昭陵的路上,文武百官送丧至郊外,而后是一路追随的百姓,人数之多,却不杂乱,他们只想送魏徵最后一程。就在这时,天空一道惊雷闪过,顷刻间大雨磅礴,拍打在每一个送葬人的脸上,但这并不能使任何一个人放弃追随布车。到达昭陵,经过所有繁琐的仪式,在灵柩终要安置于昭陵时,裴氏一阵痛哭,几欲昏厥。立上李世民亲自撰写并书写的墓碑,魏徵就此长眠于昭陵。而此时的李世民悲恸之极,在登苑西楼望着布车远走后终是忍不住痛哭出声,随侍的钱公公不免担忧道:“皇上,魏大人已经去了,您要保重龙体啊!”
李世民一脸哀哀戚戚,摆手道:“无妨!朕只是突然觉得年老了,当初随朕一起打天下的大臣们都一一离朕而去,朕心有感触罢了!以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穿戴;以历史做镜子,可以看见历朝历代的兴盛衰亡;以他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身的得失。可现在魏爱卿离朕而去,朕就失去了知道自身得失的一面镜子!”李世民望向窗外的倾盆大雨,这高处不胜寒的滋味谁又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