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再次见到监正,双方的身份却即将发生改变,因为他们的关系将会从君臣,变为师生。
“监正,朕记得你是叫圆素对吧?”
监正点了点头:“没错。”
“既然如此,在不涉及那些占卜之类的东西时,朕还是叫你的名字吧,这监正一词,总是让朕觉得怪怪的。”
“陛下自便即可。”
“好,”
于洋微微颔首:“此前朕曾经说过会让你了解到另一个世界的文化,而今日朕将要与你讨论的,便是那个时代富强繁荣的基石。
圆爱卿可知,我等脚下的大地是何模样?”
原本于洋是准备让圆素来学数学的,可是在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发现以他的数学造诣,或许能够教出一些背熟九九乘法口诀,解解方程组的学生,但这些东西对于实际运用却没有太大的用处。
所以于洋最后干脆决定,直接从物理说起,先将人的思想彻底改变,然后再慢慢地将计算方法教出。
于洋的这个问题对圆素来说并不难:“关于此事,臣思绪许久,但最后也没有定计。
目前共有三种说法,一为天圆地方,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而我等便是这棋盘上的旗子。
二则有人认为这大地如同那鸡蛋一般,即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甚至还有人猜测这所谓的天不过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日月星辰都在这种气体中流淌。
可依臣看来,这天圆地方之说虽然深远,但臣久观天象,再加上臣曾在一文书上看见过,这海上帆船航行,总是先见船帆、再见船身,若是大地方方正正,这些现象却无法解释,所以臣觉得此法不对。
而那鸡蛋之论,臣觉得有些道理,但却无法证明。
至于那第三种虽然听上去很是荒谬,但臣却觉得其为真的可能性最大,不过此法较之上一法更加无法证明。”
圆素摇了摇头,随后却是眼前一亮:“陛下既然提起,莫非是陛下已然知晓,这大地的形状?”
“自然,”
于洋点了点头:“卿脚下之地,乃是一个不规则的圆球。”
“果真是圆的吗?”
圆素听到这个答案,倒也没有太过惊讶:“不过陛下,若是臣等脚下的土地乃是圆的,那为何在这个圆球背面的人不会掉下去呢?”
圆素问的这个问题很经典,这也是为何在这之前鲜少有人觉得脚下土地会是圆球的最大原因。
不过于洋之所以从星球形状说起,为得就是让圆素问出这个问题。
“因为万有引力!”
于洋淡然道:“在另一个世界有一位伟大的学者,他曾经在苹果树下被掉落下来的苹果砸中,而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何这苹果总是往下掉,而不是往天上飞?”
听见这个问题,圆素先是一愣:果熟蒂落这是自然之理,哪里有什么原因?
但圆素毕竟不是蠢人,所以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回想起于洋所说的那个词语,迟疑着说道:“因为万有引力?”
“正好如此,万有引力,顾名思义,指世间万物彼此之间都存在一种吸引力,这种力量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也正是因为这股力量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脚下的这个大球所吸引,故而不会出现所谓的背面之人掉落的风险。一个大球,又何来正面背面?”
圆素微微颔首,随后他便找到了于洋这番理论的“漏洞”,“此前陛下曾说这万有引力是由质量决定的,这各天象想来应该是世间最重的东西,可为何它们却没有因为这股力量而聚集到一起呢?
若是这股力量真的存在,为何荧惑星、月星、北斗七星等诸多天象如今依旧高挂天空之中?而不是与我们脚下的大地撞击在一起?”
面对圆素这个问题,于洋却是丝毫不慌,九年义务教育傍身,他还能被一个土著给问住了?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我们脚下的星球亦或者是天外的星球,它们都不是处于静止状态,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吸引力,虽然让他们彼此靠近,但由于他们本身还会受到其余星球的力量,各种力量彼此制衡下,将这诸多星球维持在一种动态平衡中。”
于洋的解释并不完全科学,但对圆素而言,于洋这种解释方式显然更加能够让他接受。
“臣受教了,没想到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竟然能够发现这么多的道理。”
“不仅如此,圆爱卿以为,两个圆球一大一小,一重一轻,同时将它们从同一高度丢下,谁会先一步落地呢?”
听见于洋这个问题,有过一次经验的圆素是在经过一番思索,确认此前那所谓的万有引力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影响之后,方才回答道:“大而重的那个球先落地。”
于洋闻言莞尔一笑,随后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不如做个实验验证一番。”
说着,于洋便率先一步出了房门,而当圆素跟出来以后,王宽已经出现在房檐之上,而在他手上,正有一大一小两个圆球。
见圆素跟出,于洋淡然道:“圆爱卿,可要看好了。丢!”
随着于洋一声令下,两块圆球自王宽手中跌落,然后重重的砸在地上。
“嘭。”
一个声音!
圆素耳聪目明,自然看得清楚在这整个过程中,于洋和王宽并没有做任何的马脚,不过他还是走上前去,将两个圆球捡了起来。
在确认其重量确实是一大一小后,他惊讶地问道:“陛下,这又是为什么?无论是按照常理,还是按照此前陛下所说的万有引力,都应该是重球先落地才对,为何如今却是两球一起落地。”
有如此疑惑的除了圆素以外,王宽这个实验实施者也很好奇,在此之前,哪怕是他自己都认为,会是重的那个球先落地呢,但最后这结果,却是超出他的预料。
“这其中的原因会涉及到一个名叫加速度的东西,不过不急,今日先不说这个。
朕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人们在乘坐马车时,为何每当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停车,坐在车里的人都是会向前倾,而不是往后倒?反倒是在刚开车的时候,若是马儿跑得快了些,人会向后倒而不是向前倾?”
“这……”
如果说之前的问题,圆素还能够根据各种书籍亦或者是经验作出猜测性回答,那于洋现在提出的这个问题就已经彻底超出他的知识范畴。
因为于洋问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陛下,恕臣无知,臣实在是不清楚这其中的缘由。”
见自己已经接连用几个问题镇住了圆素,于洋淡笑道:“这不怪你,现在的人通常只会注意到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不会去思考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朕之所以问你这几个问题,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让你回答,而是想要让圆爱卿明白思考的重要性。”
圆素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臣明白了。”
“好了,言归正传。圆爱卿,从今日开始,朕将会尽力将朕所知晓的物理学知识教给你。
人力终有穷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不够的,所以朕希望你在学有所得后,能够学着蓝翔技校,另外再建立一所科学院,替朕将这些知识传播出去。”
因为于洋的身份,所以他想要给别人当老师授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却可以先将这些知识教给一些可以和他接触的官员,然后再由这些官员将这些知识慢慢传扬出去。
圆素此时也是明白于洋的打算,不禁正色道:“陛下,臣明白了。”
“嗯,咱们先来说这第一条物理定律,这条定律也和此前朕所曾提及的坐马车问题有关联。
惯性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是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出现方才能将这种状态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