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变天
只想混饭吃2022-12-01 17:183,632

又一次的朝会,上朝的众位大臣们大多对这次朝会的议题有所猜测,毕竟此前赵珂已经蛰伏许久,此时突然宣布百官上朝,想来应该是有了反击的底气。

算算时间,南边剿匪的事情此时也该有了眉目。

不过与以往相比,今天这上朝的大臣要少了许多。

于洋那天所说的百官分批种牛痘并非只是为了逼迫这些官吏站队,作为大汉的权力中枢,这文武百官确实有分批接种的必要。

而且由于文武百官的身子骨着实有些弱,所以这进度有些缓慢,此时这大殿之上,还有不少人没能接种牛痘呢。

正当这群臣心思各异之际,于洋赵珂二人再度一道来到朝堂,随着山呼万岁的声音结束,赵珂有些脸色淡漠地说道:“赵枢密使,和大家伙儿说说南边的情况吧。”

听着赵珂生疏的称呼,这些人老成精的大臣们却是一愣,今天不该是报喜吗?太后怎么表现得这般冷漠?

正当他们疑惑的时候,赵文杰上前一步跪倒在地说道:“禀太后、陛下,南方贼子狡猾,竟然买通了凉州城的官员,致使我军误判军情,如今凉州城已经失守!”

“什么?”

“这怎么可能!”

……

赵文杰此言一出,这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能够保持镇静的,也只剩下于洋、范闲等极少数提前便知道内情的人。

一名御史此时上前一步,作为一名清流,他有这个胆子朝着赵文杰怒目而视:“凉州城都已失守,此前为何不报?枢密使?这官当得可真是好啊!”

赵文杰听见这话也不恼,今天本就是他来当这个恶人。

见赵文杰默不作声,这名御史冷声说道:“陛下,这赵文杰误判军情,派遣军队竟有此荒谬战局,此乃误国之举,实在是罪该万死!

臣魏欢,请诛此僚!连坐九族!”

随着赵文杰话音落下,竟有十数名官员从队伍中走出,应声附和。

“臣……,请诛此僚!连坐九族!”

赵文杰听着这些人的声音,脸色不由地一变。

此前他虽然与赵珂说好,此事他来扛,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削官为民而已。

可现在这是什么情况?要杀他全家吗?

不怪赵文杰有如此想法,因为此时从人群里走出的官员,除了那些保皇党以外,还有不少人都是赵珂一党!

这让他,怎么能不怀疑赵珂的想法?或许,是担心削官不够,干脆将事情做到底?

此时脸色变化的除了赵文杰,赵珂的脸色也是极为难看。

她看着走出的那几个效忠自己的官吏,心中一冷,目光流转之下,便锁定了一旁老神在在的范闲。

在这朝堂上能够有这个手笔的,除了范闲,也没有其他人了。

觉察到赵珂的目光,范闲朝她露出个笑容,随后也是上前一步,冷声说道:“此事,臣附议!”

随着范闲开口,又是不少官员从人群中走出,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在赵文杰耳中,好似催命的咒语。

眼见死忠自己的不少官员此时都面露犹豫之色,赵珂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于是连忙开口道:“荒唐!

赵爱卿劳苦功高,这些年来为了朝廷的事情几多奔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可你们呢?不过是一事做错,你们就嚷嚷着杀头,嚷嚷着要连坐,这是干什么?这是想让天下官员寒心吗?”

说着,赵珂也不躲在帷幕之后,直接走到台前冷声说道:“你们扪心自问,要是同样的情况放在你们身上,你们会甘心吗?难道你们就不会埋怨朝廷?难道你们就不会埋怨予这个太后,埋怨皇帝吗?”

一连串的问话从赵珂口中道出,不少中立党脸上的表情顿时有些犹豫起来。

虽然此次战败听上去确实有些荒唐,那赵文杰也确实有取死之道,但……如果将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只会希望朝堂看到他们这些年来的功绩,而不仅仅是那一次错误。

同样的,听了这一番话,备受鼓舞的还有此时正被千夫所指的赵文杰。

无论如何,赵珂既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就不可能轻易放弃他。

见自己的一席话将众臣镇住,赵珂也是暗自松了口气。

南边的那群反贼必须剿灭,而且动作必须得快。

在这种时候,赵文杰这个枢密使绝对不能死,甚至连官职都不能随便更改,这也是赵珂下死力保对方的原因。

不过赵珂此言镇得住旁人,却镇不住范闲。

只见他看着赵珂,老神在在的说道:“太后,还请先回帷幕之后,这女子临朝,不符合规矩。”

赵珂闻言气势一滞,不过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回了帷幕之中。

眼见赵珂回了帷幕之后,于洋却突然开口道:“范相所言虽是正理,但朕有一件事情还需要和太后当面对质,所以还请太后,再出来一叙。”

听闻此言,刚刚坐下的赵珂只觉胸口一股怒气上涌,难以舒缓。

她可不认为这只是巧合,这两人商量好了捉弄自己是吧?

心中不爽,赵珂说话的语气也是不善:“予看皇帝还是和范相商量好了再开口吧,否则像现在这般出了矛盾,予是该听谁的?”

范相听着赵珂低劣地挑拨话语,轻笑一声说道:“太后这话倒像是稚童之言,君与臣,自然是臣听君言,哪有半点疑虑?

况且这女子不可上朝虽然规矩,但若是陛下有言,自当是可以商议。

所以太后,还请您听陛下一言,出来一叙。”

见赵珂不为所动,于洋也不在意,他朝一旁的王宽微微示意,随后对方便拿出一纸信件来。

“说来也巧,今日朕得知南边剿匪失利之后,竟收到了这样一封信件,上面所记载的事情太过奇异,而且还事关太后,所以朕才想在这朝堂之上,与众位大臣一起,问问太后此事是否属实。

不过太后既然不愿出来一叙,那就先让各位大臣听听吧。”

赵珂听着于洋这话,目光不由地投向了王宽手中的信封。

那信封右下角有一个小小花纹,因为隔得有些远,赵珂看不清楚。

但就在今早,她收到了的另一封信件上,在同样的位置也有一个图案,这种巧合,顿时让她心神震动起来。

“太后,臣赵文杰有要事禀报……”

听着这熟悉的开头,下边还跪着的赵文杰和台上的赵珂皆是脸色大变。

而一众大臣也在听了王宽的诵读后,变了脸色。

信件的内容其实不算太过复杂,就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南方战败的事情,这件事自然没什么忌讳。

不过另一件事情,却是赵珂和赵文杰指使旁人作乱的罪证!

南方那场叛乱是赵珂二人筹划的,这在信件里已经说的清清楚楚。

按理来说那些反贼都是他们二人指使,应该一道命令下去就能将之收服才对。

可是让他们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情竟然出了差错,还是大乱子!

此前那伙反贼,因为有赵珂等人相助,所以造反前期可以算得上是一帆风顺。

也正是因为这造反太过轻松,他们的心中顿时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特别是在和地方军队发生过正面冲突,确认地方军羸弱的战力后,他们心中的欲望更是升腾起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更何况就接连几场战斗来看,大汉的军队也不过如此,那这反造了,又如何?

此前双方军队之所以僵持,就是因为赵文杰派去的人劝降不成,而对方却还乘此时机打听出了凉州城的防守布局,这有心算无心之下,自然是一举功成!

毕竟被赵文杰派去平反的将领,打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这场战能打起来,他们又怎么可能赢?

给了众位大臣一点消化时间,于洋方才看着赵珂冷声问道:“赵珂,你还有什么话讲?”

若是换做其他时候,于洋冲着赵珂直呼其名,恐怕得被冠以不孝二字,但是现在,没有人会在乎这个。

听见于洋的喝问,赵珂轻笑一声,此时她已经镇定下来,淡然地说道:“拿着一封伪造的的书信就来指责予,还给予扣上这么大一顶帽子,予可受不起。

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还是太年轻了。”

“呵呵,好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于洋眼见赵珂不见棺材不落泪,于是又让王宽取出一物:“这是你写给赵枢密使的信,上面可还盖着你的私章。”

见赵珂张嘴欲言,于洋接着说道:“别急着狡辩,这信件朕特意挑选过,上面加盖的私章现在应该还在你的身上,取来一对便知。”

说着,于洋轻笑一声:“太后若是还有问题,不妨想想这些信件,朕是如何取来的?”

赵珂听闻此言,脸上镇定的表情再也维持不住。

对啊,这些东西他是怎么得来的?自己可一直都是派自己亲信送取,怎么会……

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影,赵珂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巧儿竟是你的人?”

虽然于洋事先没有过问那个死探的名字,但此时赵珂既然能够提起,那想来应该就是。

所以于洋也没有否认,点了点头说道:“没错!”

听闻于洋亲口确认,赵珂心中不禁一阵冰凉,不过就算到了这种时候,她还是不肯放弃。

只见她从帷幕中走出,冷声说道:“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那又如何?不要忘了,这皇宫周围,可都是我的人!”

如果说此前于洋拿出那些证据时,有些大臣还心有疑虑的话,那当赵珂亲口说出这等话后,一众大臣心中是疑虑便荡然无存。

此都亲口承认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而于洋听见赵珂这威胁的话语,不禁轻笑一声:“其实你真的丢了一块令牌,来的时候你就没有观察过,这大殿周围的侍卫已经换人了吗?”

赵珂闻言心中一惊,当她上下摸索却没找到某一块令牌后,顿时面如死灰,瘫倒在地,久久不言。

王宽此时也从于洋身后站出,拿出一卷圣旨激动地宣读着:“皇帝诏曰:太后赵珂,伙同枢密使赵文杰指使他人造反,罪大恶极,本该就地正法,连坐九族。

但朕念及母子之情,不愿父皇在天之灵为难,故罚赵珂永居清幽宫,不得外出!

但赵文杰之罪罪无可赦,故秋后问斩,以正刑法!其亲属家眷押至大理寺,过后惩处!”

圣旨的内容不长,但表达的意思很简单,赵文杰得死,赵珂被废。

若是寻常罪责,于洋当然扳不倒赵珂,但这势同谋反的罪责,足矣!

待王宽诵读完毕后,范闲等人先一步跪了下来,而赵珂一党的官吏,在短暂的迟疑之后,也跟着跪了下来。

这一跪,也昭示着,这大汉的天,变了!

……

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 恐怖战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史上第一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