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恐怖战绩
只想混饭吃2022-12-01 17:202,944

命人将赵珂带走之后,于洋也没有急着离开。

此时他固然是从赵珂手中将权力夺了回来,但如何落实还是一个大问题。

更何况,现在南边的叛乱愈演愈烈,若不早已剿灭,也是个麻烦。

心思转动,于洋朗声问道:“兵部尚书何在?”

听闻于洋此语,一个中年男子从人群中走出,脸上有些许激动。

于洋看了对方一眼,确认对方不属于赵珂那一派后,便果断开口道:“朕着你暂代枢密使之职,一日之内理清国内上下兵力,可有问题?”

中年人一听于洋此言,心中大喜,“回陛下,臣王觉遵旨!”

“嗯,你先下去吧,此事不可耽误,南方匪患不除,朕心难安。”

王觉闻言,立刻退了下去,于洋交给他的虽是好差事,但也是一项重活。

别看他身为兵部尚书,可自从赵珂当政以来,为了培植亲信,她早已经安排赵文杰将兵部的权力架空,他兵部尚书堂堂二品大臣,竟成了闲职。

不过现在于洋重新掌权,而且一上来就将这清理军务的事情交给他,这是不是在意味着他这个兵部尚书即将回归实权人物?

同样的心思同样出现在其他大臣心中,不过此时于洋风头正盛,再加上赵文杰一死,能担此任的人选中也就王觉这个兵部尚书最合适,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吩咐王觉去清点兵力后,于洋开始暗自琢磨起来。

前世他做雇佣兵的时候虽然也参与过战争,但那时候他都是作为一柄尖刀刺入敌军内部,就算当过指挥,也只是指挥小部队作战,所以现在让他来考虑这般古老而又宏大的战争,他顿时有些抓瞎。

见于洋站在龙椅前也不言语,下方的一众大臣渐渐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范闲见到这一幕,心知不能让气氛这般僵住,于是开口道:“陛下,今日议题诸多,老臣有些心力不济。

不知可否容老臣暂退朝会,明日继续?”

于洋听闻此言,顿觉有理。

他还没适应在这金銮殿上的感觉,遇上什么事情也只能自己瞎琢磨,连找人商量都不方便,倒不如先退朝呢。

“既然如此,那就散朝吧。诸位爱卿回府之后也多思量思量,此次平叛之后的事情。”

说完,于洋转身离开大殿,而在他身后,王宽朗声高呼:“退朝!”

……

离开金銮殿后,于洋并没有急着回东宫,而是来到了金銮殿旁的偏殿之中。

相比于金銮宝殿,其实这个地方才更像是大汉的权力中枢,只不过此前的于洋,却没必要来这里。

时间不长,范闲便走进这间偏殿,然后跪倒行礼。

于洋见状,连忙上前搀扶:“范爱卿快快请起,要说起来你可是朕的长辈,日后不在人前的时候,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范闲听闻此言却是果断拒绝:“陛下,礼不可废!

您如今刚将太后圈禁,旁人自然不会说些什么,但这时间一长,说闲话的人可就多了。”

于洋闻言,不甚在意的说道:“朕莫非还怕这流言蜚语?”

范闲却是执着地说到:“陛下,三人成活,众口铄金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臣想陛下还是懂的吧?”

于洋闻言眼眸一动,随后笑呵呵地说道:“范相所言有理,倒是朕有些大意了。”

回到上首坐下,于洋看着范闲也不说话。

见于洋沉默,范闲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陛下?”

于洋闻言笑呵呵地说道:“不急,等几个人。”正说着,他便瞥见王宽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于是笑着说道:“你看,这不是来了?”

范闲闻声望去,便看见六部尚书一起走了进来,这一发现顿时让他愣住了。

要知道,被架空的可不仅仅是兵部,其他五部如今也大多变成了虚职,毫无实权,于洋如今将他们都找来是什么意思?要恢复六部的权力吗?

可是要知道,侵占六部权力最深的,不是那枢密院,而是范闲主管的中书!

这是要飞鸟尽良弓藏?

正当范闲这样想着的时候,于洋却又开口了。

他看着范闲轻笑着说道:“之前朕听王宽说,这六部如今虽然成了虚职,但各部之中却还有一些工匠、官吏。

他们领着朝廷的俸禄却无所事事,这可不行!

正好,值此用人之际,朕就将这些人都交到范相手中,好好运作,不能再让这等近似吃空饷的事情发生!”

于洋这话一出,众人顿时有些懵。

特别是六部尚书,原本他们还以为于洋叫他们来,是给他们恢复六部荣光的机会,结果怎么转头就把他们给卖了?

全部交到中书门下算怎么回事?吞并吗?

“陛下……”

有心反抗两句,但这六部尚书突然意识到,如今这大汉朝赵珂被圈禁,枢密使赵文杰在天牢里正等着被杀头,三司又只管财经,那这掌权的可就只剩下于洋和范闲二人。

现在于洋这个当皇帝的,非要把权力往范闲这个中书门下平章事手上送,他们这些无实权在手的尚书又能有什么异议?

只不过……他们没有异议,不代表其他人也没有异议。

范闲此时有些惶恐地说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说实在话,他现在确实有点慌,于洋将这六部的权力送上来他不心动吗?当然心动!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但是如果他真的掌控了这六部,可以说这朝堂之上,除了枢密院和三司,可就真的全是他范闲的势力。

那他接下来能做什么?造反吗?

于洋见状,却是轻笑一声:“范相恐怕是多虑了。

若是有可能的话,此次朕想御驾亲征!所以待朕离京之后,还得劳烦范相替朕监国。

有了这六部尚书的帮衬,范相也能少费点心,不是吗?”

说着,于洋扭头看向六部尚书,“诸位都是忠心于朕之人,更是我大汉朝的肱股之臣,所以此次平叛之事,还得诸位一起来商量个章程。”

御驾亲征的念头是于洋刚刚产生的,因为他很想看看,这个时代的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

而且于洋在拥有先进于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热武器后,更想看看自己这些火药,能够绽放出怎样的花火来。

范闲听闻于洋此言,不由地松了口气,若是这个原因,似乎还说得过去。

“若是如此,此战需思索仔细,万不可出现差池。”

(•_•)?

于洋听着范闲这话却是一愣,这可是御驾亲征啊!

就于洋所了解的那一点浅薄历史知识来看,这些大臣不应该拦着自己吗?为什么这范闲竟一口答应下来?莫非,他真的对这皇位有什么想法?

似乎是看出了于洋的愕然,范闲轻笑着说道:“陛下莫不是觉得,臣会阻止陛下御驾亲征?”

于洋微微颔首,这个问题他确实想知道。

“其实道理很简单。

一来,陛下如今大权初拥,天下百姓当中不少人都还只知太后,不知陛下,所以此战陛下若能御驾亲征,一旦战胜,天下人自然也就清楚陛下的威武。

这二来,陛下或许不信,但我大汉朝历来就有皇帝御驾亲征的传统,所以陛下既有此愿,臣自然不会阻止。”

“哦?还有这般传统?”

于洋问出这话后,不少人都接连点头。

于洋看得清楚,兵部、礼部、吏部尚书皆是点头,至于另外三人却和于洋一样茫然。

倒是王宽此时忍不住开口道:“此前奴才曾听人提起过,但当时还以为这只是山林野史,并未当真。难道,竟是真的?”

范闲见状呵呵一笑着说道:“自然是真,兵部和礼部的卷宗中都有记载,陛下空闲时可以去翻阅。”

见范闲话已说完,一旁同样知情的礼部尚书此时也忍不住开口道:“大汉朝八百年历史,算上陛下这一朝,已经出过四十一任皇帝。

而此前的四十任先皇中,足有十八人都曾亲自上过战场,只不过其中有十二位皇帝是潜龙之时参战,所以在旁人看来,才不会那么明显。”

“十八人?”

听见这个略显恐怖的数字,于洋不禁开口问道:“战况如何?”

兵部尚书王觉此时接话道:“回陛下,凡有诸位先皇亲自参加的战例,中原境内,全胜!”

“全胜?”

听闻此语,不仅是于洋,其他几位没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也是忍不住惊呼出声,毕竟这实在是太过奇异。

范闲此时也笑着说道:“现在陛下明白,为何臣未曾劝阻,臣自从了解过这段历史后,就一直深信,陛下一族乃上天眷顾之人,只要陛下自愿步入战场,此战定能战而胜之!”

于洋听着这话,心中的思绪却是飘忽起来,捉摸不定。

等等,中原境内全胜,那中原之外呢?

……

继续阅读:第三十章 吃空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史上第一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