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钱帛动人心
只想混饭吃2022-12-01 21:252,900

跳过于洋和李子萱这一夜风情,当于洋次日上朝并且将召集匈奴与西域使臣的消息传出以后,整个京城中也是暗流涌动。

唐吉,匈奴大汉,也是王庭中唯一不是奴仆的汉人,此次匈奴出使大汉,便是他做使者。

此时他正静静地坐在屋中的胡凳之上,看着来人,轻笑着说道:“莫大人,明日朝会之时,还请莫大人能够像之前一样,帮在下在陛下面前,说些好话。此番单于派我前来,也是想要和大汉共修盟好,以免日后再起战乱。”

“应该的,”

来人点了点头说道:“唐使者这般诚意十足,单于大王也是豪迈之人,若是两国能和睦共存,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至于这中间的说和之事,我也会尽力的,唐使者便放心吧。”

“好。”

唐吉微微一笑,随后低声说道:“在下听闻莫大人家中夫人乃是有名的美人,这自古宝剑赠英雄,珠宝送美人,恰好在下此次前来,还带了一些珍珠首饰,若是赠与嫂夫人,方才不会辱没这些珠宝的宝贵。”

来人闻言也是一笑,“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

“本该如此。”

……

次日一早,当于洋出现在朝堂之上时,昨夜的劳累已经横扫一空。

不得不说,新姿势对于洋的体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若不是于洋依旧是勤加锻炼,自律不已,恐怕今早他就起不来了。

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于洋轻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前些时日朕听说有些人担心朕的安危,以为朕被范卿等人给软禁在了皇宫,还想着要清君侧,所以今日朕就召集诸位都来看看,朕是否有被软禁的迹象。”

说着,于洋将目光投向殿中的鸿胪寺少卿莫度,似笑非笑着说道:“莫爱卿,你觉得朕可有被软禁之象?”

莫度闻言,脸色微变,“自是没有。

陛下乃真龙天子,九五之尊,怎么可能会有人能够软禁陛下。

想来是因为民间无赖流氓之类甚多,加之他们无所事事,又口无遮拦,故而才让这等流言喧嚣而上,陛下不必在意。”

“说的漂亮,”

于洋称赞一句,可还没等莫度神色缓和,他却是接着说道:“可是莫爱卿怎么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呢?此前朕尚年幼时,那赵珂当政,将朕软禁于东宫之中,乃是世人皆知之事,如今莫爱卿却又说无人能够将朕软禁,这莫不是欺君之罪?”

听到“欺君之罪”四个字,莫度脸色再变,或许是因为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此时的他思绪极为敏捷,几乎只是转瞬间,他便解释说道:“陛下也已经说了,当时那妖后赵珂当政之时,陛下尚且年幼,处于潜龙之际。

常言道,金鳞安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陛下实乃真龙天子,但在这化龙之前,也需要经历一番风云,当那妖后赵珂褪去,陛下君临天下之际,便是已经化龙完成,自然也就无人再能掣肘。”

“好!不愧是替朕接待外国使臣之人,这般巧思,属实难得。”

于洋这次是发自内心地夸赞,因为他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禁替自己此前的话进行了找补,同时还拍了于洋的马屁,可谓是一举两得。

否则若是其他事情,于洋基于莫度这番表现,说不定他还会选择给这个莫度一些机会,毕竟这么活泛的脑子,可不好找。

只可惜……于洋想着王宽调查到的那些东西,却是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于洋这一辈子,最恨汉奸!

暂且没去继续搭理莫度,于洋淡然说道:“好了,接着说正事,如今开春在即,百姓即将开始播种,这番薯推广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见于洋发问,负责农事的官员开口说道:“禀陛下,此前臣等也派人去与各地的地主沟通过,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家地里种下番薯苗,不过收效甚微。

首先是因为这番薯为何物,许多百姓还不清楚,他们本能地对这种未知的作物产生排斥,其次就是由于这番薯的产量实在太高,所以一些地主反而不相信这番薯的效果,故而这番薯的推广,如今困难重重。”

于洋闻言,眉头一皱:“这眼看着百姓就要开始播种,尔等竟然办事如此缓慢,朝廷的俸禄都每年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该名官员闻言脸色一苦,此事他能有什么办法?他也很无奈啊。

这大汉朝成立这么多年,朝廷也不是没有想过提升作物的产量,可最后总是会在各个方面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岔子,导致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尤其是朝廷所推荐作物的信任逐年降低。

如今于洋又让他们拿着此前从未有人听说过的番薯去做推广,而且还说这东西的产量是此前作物的数倍,普通人又怎么会去相信?

除了一些此前了解黄村一事的官员之外,就连他们这些去做推广的官员自己,都对这番薯的效果抱有怀疑态度,这具体的推广想要落实,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没再搭理这名官员,于洋将目光投向钱觅,“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式,总之今年番薯一定要推广下去。朕可以不要求总量,但必须要做到,每一个乡、村,至少有两户人家种植番薯。”

不少官员听见这话后脸色一变,他们没有想到于洋在这件事情上竟然如此决绝。

不管用什么办法,这句话看似寻常,但实际上却是意味着,为了这番薯推广一事,哪怕是强行分摊,激起民怨,也得做下去。

相比于旁人的震惊,范闲等人却是表现得极为淡然,此事不小,于洋此前自然是和他们商量过的。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番薯的产量就算再怎么高,对于那些没有见过的人而言,终究是一番空谈。

人总是会选择性相信自己所愿意看到的东西,像是这种能使产量大增的番薯,对于许多人而言,哪怕是再多的人对他们说明这东西的效果,他们也不会选择相信。

所以与其循序渐进,一个州府、一个州府的推广,倒不如一步到位,让各地的官员强行分派。

如此一来,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会让一些人心中生怨,但由于此番于洋并没有要求番薯的具体推广量,所以各地也只会出现极个别人,因为这番薯一事而心生怨恨。

加之他们分散极广,彼此却又互不关联,故而这股怨气没办法真正的爆发开来。

而等到春种过后,秋收之际,这番薯的产量就是于洋对这些人最好的补偿。

这其中或许会有一些人,因为番薯的播种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后颗粒无收。

虽然这并不是于洋所期望的,可若是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于洋也只能在心中说声抱歉,但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强硬的手段将番薯分摊出去后,其余的百姓才能够亲眼看见,这番薯的丰收,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够相信这番薯确实如朝廷所言那般富产,而不只是一场骗局。

想了想,于洋补充说道:“若是有种植番薯失败的百姓,需将之送至京城,朕需要了解清楚,这番薯种植失败的原因。”

于洋此语虽然简单,但也算是给了那些种植番薯之人一道保命符,日后若是真有这等人出现,地方官员也会保证让其活命,然后送至京城,这也算是于洋能够为这些人所做的一点事情。

钱觅也是瞬间想明白于洋补充的这句话所包含的意义,于是点头说道:“臣,遵旨!”

“这播种之物虽然定下了,但朕思之,如今这播种的器具也有些落后,尚需更新换代,以提升效率。”

于洋说着,随后看向方觉说道:“方爱卿,朕这里有一种新式的犁,可以有效提高耕地的速度,工部需立刻差人生产,待成品之后,寻耕地试验,确认有效之后,可售与百姓,以增加耕地效率。”

在于洋说话的时候,一旁的王宽已经将一份图纸交给一旁的太监,然后送至方觉手中。

方觉看着图纸上的图案,点了点头说道:“臣,遵旨。”

其他大臣见此,也没有出言反驳。

他们虽然和于洋见得不多,但对方做的那些事情,他们可谓是再清楚不过,更何况这工巧之事本就不是他们的专长,他们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于洋。

不过有些人虽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反驳于洋,但他们总是能够在一些更加奇怪的点上,来让于洋心中不快。

……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九章 汉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史上第一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