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国,酒酿这种东西还是存在的。
只是一般都出现在江南,北方很少。
“酒酿啊!据说在江南都是富人家吃的,姑娘你竟然有这般手艺啊!”这位大叔客人“啧啧”称奇,“姑娘看来也是个手艺人啊!”
在这个时代,有一门手艺活,就能养活一家人。
而且手艺活一般不外传。
“大叔说笑了,这手艺可不是我的啊!”柳苗苗笑脸迎客,“这是我家奶奶做的!”
做人要低调,来到这里后柳苗苗就明白了这个浅显的道理。
这里不是前世的法制社会,她现在这么穷困潦倒,如果钱财或者才艺外漏,很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
“姑娘,你奶奶的手艺到最后还不是你的手艺?!”大叔接过柳苗苗递给他的勺子,舀了一点放进了嘴里。
“嗯嗯!姑娘,这东西不错!”大叔边吃边竖起了大拇指,“我家娘们肯定喜欢。怎么卖的?”
柳苗苗没想到开门生意来的这么快。她其实都还没定好价格。
“一勺五文钱。”她想了想,算计着糯米的成本,得出了这个价格。
“这……姑娘,有些贵啊!”五文钱一勺,这一勺,真要吃的话,没多少口。
“大叔,您看这勺子?”柳苗苗把勺子放到他的面前,“这深度还是可以的。”
见他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这酒酿,可以放不同的东西,做成不同的甜点哦!”
“哦?”大叔来了兴趣。
这一句话,也让在观望的人群陆陆续续围了过来。
“比如说酒酿圆子。”柳苗苗看着围过来的人,脸上的笑意不断地扩大。
“酒酿圆子?”大叔来了兴趣。
“那大叔您要不要来点?不过这酒酿不好用东西装,您得回家去拿个碗过来。”没做成生意,她怎么能把制作方法轻易给人家呢?
“行,那姑娘你给我留点啊!我马上回去拿碗。”刚走不久,他又回了过来,“我把钱先付了。”
他从钱袋掏出五文钱放桌上,又急急忙忙回去拿碗了。
“姑娘,我也要一碗,钱我也放这里了。”旁边有一个妇人见状,也掏出钱来。
“姑娘,姑娘……”一时间,好多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要付钱。
“大家稍安勿躁,先等会!”柳苗苗有些头疼,这付定金倒是没问题,但她不认脸啊!
万一到时候搞不清楚就麻烦了。
她想了一下,然后对着客人们说道:“我先去取些东西来,各位请稍等。”
她急匆匆地跑到了管理处,去借了笔和墨。
再回到摊位,拿出本来就准备好的小木片,写上了英文字母。
要说她为何要准备小木片?那是她想要当做一次性勺子用的。
但摆摊后她发现,这边的人都不计较那勺子是不是别人用过……
“这位嫂子,你拿好这木片,一会儿碗拿来了,出示这个木片就行。”柳苗苗把木片递给她,然后又对着人群接着说道:“到时候大家等一下,我会把那个甜食的做法告知。”
两个瓦罐的量最多卖个二十碗,柳苗苗写到S的时候,就不再发放木片了。
“姑娘,你今天卖完了,明天还来卖吗?”没拿到牌子的客人问道。
“嗯!家里还有些,明天还会来。”柳苗苗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她得把那些酒酿处理掉。
“那姑娘我先付你一文钱,你给我个牌子吧!明天我直接带着碗到这边来找你。”这位客人竟然生出了这个想法。
柳苗苗把酒酿圆子的做法不仅告知了今天买酒酿的人,其他没买的人也知道了做法。
但知道做法没有用,没有酒酿不能做啊!
“那行吧!”柳苗苗思前想后,预定也是销售方法的一种。
她这话一出,又引起了一阵骚动。
李嬷嬷也是在此时挤到了柳苗苗的跟前。
“姑娘,你还记得大娘吗?”她带着善意的笑容,和柳苗苗套着近乎。
“当然记得,大娘!您当初买了那么多桑葚干,我怎么能忘呢?!”柳苗苗虽然有些脸盲,但不至于不记得大主顾。
“大娘也想要酒酿,你这边有多少,能多卖一点给我吗?”家里的老夫人在江南时最喜欢吃的就是酒酿圆子,虽说老宅那边时常会送一点过来,但这路上花的时间太长,酒酿的味道有些不对味。
“家里还有些,但我一个人搬不动那么多过来。”柳苗苗有些为难,她看着正等着预约的客人,“我一个人最多带个两瓦罐,但大娘您也看到了,这么多人了……”
她真的是没有余力带出来啊!
“没事儿,大娘今儿个和你一起过去,你怎么来的?”既然有,那就她直接过去取吧!
“那个,坐牛车过来的。”柳苗苗笑着说道,“一会儿可能还得坐牛车回去。”
“姑娘,你也别坐牛车了,大娘我去雇辆马车,你在这等着啊!”说完,转头挤出了人群。
“哎!大娘……”柳苗苗想要喊住她,却不料那位嬷嬷已经走远。
“姑娘,你快点给写牌子。”客人催促道。
“好好好!”她不再去纠结,低下头开始认真写牌子。
两瓦罐,也就是二十碗,她写完二十个牌子后,掂了掂有些沉的钱袋,呼出了一口气。
“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姑娘!”一辆马车在她的面前停了下来,李嬷嬷掀开车帘,招呼着她上车,“来!上车!我们去取酒酿。”
柳苗苗和李嬷嬷回到村里的时候,还是下午。
村里的交通工具就是那个老伯的牛车,忽然有马车进了村子,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
“你说,这马车是去哪家?”吴婶磕着瓜子,和小吴婶唠嗑道。
“应该是去里长家吧?”小吴婶有些不确定地说道,“除了里长家,我还真想不出去哪家。”
“要不?咱跟过去看看?”吴婶把瓜子塞进兜里,拍了拍手,然后拉起小吴婶,跟着马车的方向走去。
许大娘和李嫂也瞧见了那辆马车,两人都不可思议地看着马车停在了柳苗苗住的土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