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你带啥礼物给婶婶们了?”
李嫂见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便开口岔开了话题。
“哦!也没啥!路途遥远,就带了些布匹和果脯。”
其实她倒是没想到要带东西回李家村做人情,这村子,除了李嫂一家,她不觉得亏欠他们。
但凌月萧却很固执,说什么非要让她带些东西过来。
总觉得让她有一种“衣锦还乡”的错觉。
至于那些礼品,是她让采办的随便买了些。
村民们都喜欢实在的东西,那些个精致的摆设就算了。
所以当她一踏进凌月萧的库房,就直接转头出去了。
“来来来,婶婶们,过来挑一下你们喜欢的颜色。”柳苗苗命护卫把那些箱子打开,虽说是棉布,但这些布料比李家村村民身上穿的料子好了不少。
听到她这么说,十几个人都涌了过去,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我喜欢这藏青色的,不容易脏,小吴婶要不咱俩一匹布吧?”
吴婶拿着一匹布,跟身边的小吴婶说道。
几个箱子,也就近十匹布,一人一匹肯定不够。
小吴婶点了点头。
其余的几个婶子也各自商量好了颜色,抱了一匹站到了一边。
只剩下许大娘一个人了。
她尴尬地站在原地。
虽然嘴上说话不饶人,但柳苗苗带回的东西,她还是很想要。
“苗苗,你看,就只剩我一个人了,要不大娘一人一匹算了。”
说完,作势要去拿布匹。
“不要脸。”
不知道谁说了这一句。
许大娘立马停住了脚,脸一下子血红。
村里的女人们几乎都聚集在这里,这一句话简直要了她这张老脸。
她转过声,头也不回地奔出了李家院子。
“真不容易啊,这婆子终于知道要脸了。”
又是这个人的声音。
柳苗苗闻声望了过去,发现是一个脸生的女子。
“这位婶婶是?”她看向李嫂。
“这是你离开后嫁过来的,小王氏。”有一个王家媳妇在,所以村里人都称她小王媳妇。
“小王嫂嫂好。”柳苗苗笑眯眯地打了声招呼,“我是苗苗,以后多多关照哈。”
小王媳妇“唰”的一下红了脸,连忙摇着手,“苗苗妹妹别见怪,我就是心直口快,见不得这种人。”
她怕柳苗苗误会她为了讨好她而出口的。
“能这么说许大娘的,小王嫂嫂是第一个。”
柳苗苗并不认为她是在讨好她。
她在李家村虽然只住了半年,但她知道大部分村民都对许大娘敢怒不敢言。
“大家带点果脯后再回去吧!我一会儿还要去里长家,就不留各位叙旧啦!”
她示意红岭给她们包果脯,然后拉着李嫂走到了一边。
“李嫂,你收拾一下,和我一起去里长家。”
“好好好,我去换件衣服,马上就来。”
李嫂连忙点头,她隐隐约约感觉到,柳苗苗这次回来没那么简单。
“里长,这次我回来,是想和您商量些事情。”
柳苗苗接过里长夫人亲自递过来的一杯茶,喝了一口。
李嫂默默地坐在旁边,看着里长夫人的做派,心下一惊。
这孩子,已经不是当初的她捡回村的孩子的吧?
“姑娘请说。”里长也是相当客气。
“我去年走之前,曾把桑树的种法以及桑葚干的制法告知了你,现在我这边有一个新的建议,不知里长有没有兴趣?”
桑葚酒是一种好酒,单靠凌月萧的果园,桑葚产量再高,不是大批量种植的话,酒也产不高。
不如让李家村……
“姑娘不妨直说。”
里长和颜悦色,心中却惊涛骇浪。
没想到这外乡人竟然入了王爷的眼,还带她回了京城。
可想而知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如何能让萧王爷主动开口带她回去。
“那我就直说了。”柳苗苗坐直了身子,正了正脸色,严肃地说道:
“我想让李家村种植桑树。”
“那春秋耕怎么办?”李家村的村民要吃饭的啊!
“这个嘛!里长你也看见了,这桑树极易种活,可以开荒地种,也可以在自家地里种,这全看村民自己。”
她看了李嫂一眼,接着说道:“这桑葚种来并不是制桑葚干,而是我有用。”
柳苗苗又看着里长,郑重其事地说道:“只要李家村种植桑树,我将会把产的桑葚全部收过来。”
换言之,只要你们种,就有钱。
里长瞳孔一紧,这么好的事……
“当然,如果他们想制桑葚干卖,我也不会勉强。”
里长夫人悄无声息地走到里长旁边,拉了拉他的衣袖。
“苗苗啊!婶子想和你商量件事行不?”
“夫人请说。”柳苗苗的目光看向里长夫人。
“这桑葚干的制法,现在也就我家和李山家的知道,如果你要收桑葚,那这制法我们可不可以自己留着?”
留着自己做一点吃也好的呀。
“这个嘛,你们自己看着办。”
她没有表态。
里长夫人尴尬地笑了笑。
“姑娘,如果你说你会收桑葚,那我明天就召集村民,问问他们的想法。价钱方面……”
里长最关心的就是钱的问题。
如果李家村能富裕起来,那他这个里长也就水涨船高了。
“价钱不会比他们春秋耕种植的东西少。”
但也不会多太多。
她柳苗苗虽说是酿酒师,但现在也是个生意人,能压缩成本的时候就得压缩。
“那行,姑娘就安心等消息吧!”
既然能比现在的情况好,那也是一种机会。
作为一个里长,是为了李家村,同时也是为了自己。
谈完之后,她和李嫂回了李家。
柳苗苗让护卫又取出一个箱子给她。
“李嫂,这是单独给你的。”
李嫂疑惑,打开一看,也是布匹。
虽说一样是棉布,但比送给其他村民的要好很多。
“给花儿妹妹做几身衣服吧!今年及笄了吧!”
柳苗苗看着李嫂甚是激动的模样,心中不免有些感叹。
这女子出嫁,如若嫁妆好一点,在婆家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李嫂就李花一个女儿,她心头上的肉,她想她生活无忧。
但女子总有出嫁的一天,婆家不比娘家,娘家太落魄,女儿在婆家就会被看不起。
柳苗苗这礼真是送到了她的心坎上。
她感激地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