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苗苗在李家村忙完之后,就去了清水镇。
当马车停下,她掀起车帘,一下子惊呆了。
这户人家竟然是凌月萧的外祖母家?
李嬷嬷站在门口,见没人下车,便走上前去。
“姑娘?”
“大娘,又见面啦?”柳苗苗打开车门,下了车。
“是啊,姑娘,又见面了。”
李嬷嬷笑着,打心底里高兴。
她运气太好了,竟然事先认识了萧王爷看上的姑娘,而且还提前卖了个好。
“这次过来,要麻烦老夫人和李嬷嬷了。”
柳苗苗特别客气,对于李嬷嬷,她也是从心底里感谢。
“姑娘哪儿的话,王爷可是亲自来信和老夫人说您要来,这不,让老奴在这里候着呢!”
上次在李家村里长家,老夫人把她和里长的谈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佩服她的勇气的同时,也喜欢上了这个雷厉风行的姑娘。
“多谢大娘了。”
礼多不见怪,多说几句好话,总是没错的。
“姑娘,老奴姓李,您就叫我李嬷嬷吧!”
大娘这称呼,在她跟萧王爷回京那一日,就不能叫了。
“好的,李嬷嬷,麻烦你带我去见见老夫人,我去给她请个安。”
阶级社会,就是如此。
她既然来到了这里,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李嬷嬷带着柳苗苗进了院子。
她环顾着四周,靠墙的那一片竹林,就是上次在院墙外看到的,那一棵大树也是,树龄看上去也有些年头了。
主屋内,老夫人正襟危坐着。
“老夫人,柳姑娘来了。”李嬷嬷先进屋禀报。
“让她进来吧!”老夫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柳苗苗进了屋。
她先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然后抬起了头。
看清坐在上座的老夫人后,有了片刻的愣怔。
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姑娘这是怎么了?”看着柳苗苗发起了呆,老夫人关切的问道。
“老夫人,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您?”
她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是吗?姑娘见过老身吗?”老夫人笑着反问道。
“不是吗?”被她这么一问,柳苗苗不确定了。
“老身不怎么记得了。”老夫人并没有说破,只是含笑说道:“可能老身老了,想不起来了。”
柳苗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次过来要打扰老夫人了。”
她岔开了话题。
“不打扰,这么大的宅子,老身也就一个人住着,今儿个姑娘过来,还可以陪老身说说话,老身高兴还来不及呢!”
老夫人这是心里话。
自从凌月萧回京,她就觉得这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下来。
“那就多谢老夫人了,我先过去收拾行礼了。”
柳苗苗也不客气。
有些时候过分的客套也会让人感觉虚伪。
老夫人点了点头,交代李嬷嬷带她去准备好的房间。
“嬷嬷,你先等会儿,我去带小白下车。”
柳苗苗出了老夫人的屋子,便停了下来。
“小白?”李嬷嬷面带疑惑。
“那个……我养的一条狗,体型有点大,我怕她吓着老夫人和你,所以让它呆在车里。”
其实,现在的小白看上去完全不是狗的样子了……
“那老奴和姑娘一起去吧。”
老夫人吩咐她的事,她当然要尽心尽力。
“那……行吧!嬷嬷你到时候站远点。”
柳苗苗显然非常不放心。
“老奴晓得了。”李嬷嬷见她如此上心,也提起了心。
到了马车外,柳苗苗开了门,喊了声“小白”。
李嬷嬷只见一个白色的身影从车上下来,那体型比一般的狗是要大得多。
而且那眼神……看上去有些阴狠。
她没由来地心颤了一下。
看着缓缓走过来的柳苗苗,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姑娘,这狗是……”
“啊!这是狼狗,比一般狗要凶狠,体型也大。”
柳苗苗心虚地扯着慌,“所以嬷嬷,你要提醒院子里的人,看到小白尽量远离些。”
为了避免发生麻烦,她再三叮嘱道。
“老奴知道了。”就这狗的眼神,能有几个人敢上前?
接着李嬷嬷便带着柳苗苗去了安排好的屋子。
红岭安置好了行礼,便过来伺候了。
“姑娘,今儿个要么先休息,赶了许久的路,累了吧!”
“嗯!先休息几天吧!”她确实是累了。
要是在前世,这个距离坐个飞机也就几个小时的事。
但是,唉!马车坐的她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在老夫人处休息了几日,柳苗苗便又出门去了李家村。
里长早就翘首以盼了。
“姑娘,你终于来了!”
“里长,这是怎么了?”柳苗苗看他虽是一脸急切的表情,但眼神却也隐隐闪着兴奋。
“姑娘,先进屋,我们坐下说。”
里长客气万分,还叫来里长夫人亲自去泡茶。
“我前几日和村民商量过了,大概有大半的村民愿意种植桑树,其他的嘛!可以说还在观望阶段。”
确实,要种一种不知名的果树,风险还是有的。
她也能理解。
“没关系,人之常情。”柳苗苗笑道,“只要有人愿意种,就可以了。”
“那这价格……”里长最关心的还是银两的问题。
“到时候按重量算吧!嗯,五文一斤,您看如何?”
她试探性地问道。
“一亩能产多少斤?”第一次种的东西,不知道产量如何。
“要么先这样,我们这边先定五文一斤,到时候看产量再上下浮动。”
她先要安抚人心,反正钱是凌月萧出。
但她相信她的酒会给他带去更大的利润。
“也行。”里长低头想了一下,目前来看,柳苗苗的建议是可行的。
“姑娘,你之前住的那间土屋,要不要修缮一下?”
里长突然问道。
柳苗苗不明所以,她疑惑地看着里长。
“这样的,我去姑娘之前种的桑树田看过了,那些桑葚……如果搬运不当,很可能会压烂。”
里长尽量用商量的口气说着,“如若村民们把桑葚运到清水镇,这损耗有些大啊!毕竟这里离镇上还是有些距离的。”
路也不太好走。
损耗大了,钱就少了,村民的热情估计也会受到打击。
此话一出,柳苗苗觉得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