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天上的宫阙
小杨2025-10-14 08:512,633

开元二十年,项川卸下帝袍,换上了一身素色长袍。他自称太上皇,却没去清净的行宫颐养天年。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皇家科学院,尤其是新成立的航空部。那些关于飞天的图纸和模型,堆满了他的书房。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飞天”项目上。

御书房里,太子项昊正伏案处理政务。他面前的奏折堆积如山。雄鹰帝国并入地球联邦之后,各种利益重新划分,摩擦不断。财政部尚书钱谦又一次站起来,声音里带着不满。

“殿下,吕宋国请求联邦援助,说是要重建被雄鹰帝国损坏的港口。这笔钱,我看没必要出。”钱谦说。

项昊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钱谦。“雄鹰帝国已经成为联邦一员,它造成的损害,联邦理应承担。况且,援助吕宋,也体现我们联邦的责任。”

“殿下,国库虽然充盈,但开支也大。铁路、国道、科学院,哪一样不要钱?”钱谦语气加重了一些。“这些钱,都是民脂民膏。咱们不能当散财童子。”

“钱大人,联邦的规矩,父皇当初定下了。”项昊声音有些低沉。“我们不仅要维护秩序,更要体现担当。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人心。”

钱谦还要再说,项昊摆摆手。“好了,此事容后再议。今日政务,到此为止。”

钱谦退下后,项昊只觉得一股闷气堵在胸口。他看着面前的奏折,忽然觉得这龙椅比想象中沉重。每一个决定,都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和命运。他想起父皇禅位时说的“这椅子太重,我坐不稳”。现在,他开始体会到那种分量。

他起身走出御书房,径直前往皇家科学院。他想去找父皇,听听他的教诲。

科学院的航空部工坊里,项川正拿着一个竹蜻蜓,给项昊演示螺旋上升的原理。工坊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巨大的纸鸢,有木头和布料做成的人力滑翔机,甚至还有几个造型奇怪的扑翼机模型。

“父皇。”项昊走进来。

项川放下竹蜻蜓,转过身。“昊儿来了。政务处理完了?”

项昊点点头,走到项川身前。“父皇,儿臣遇到了些难题。”他把钱谦和吕宋的事情讲了一遍。

项川听完,拿起一个木制的人力滑翔机模型,递到项昊手里。“你看,这东西,在地上它就是一堆废料。但在天上,它就能承载人的梦想。”

“可是,它会掉下来。”项昊说。

“对,它会掉下来。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气’的脾气。就好像你现在遇到的难题。”项川指着模型上的机翼。“要让它飞起来,就要找到最合理的形状,最合适的材料,还要找到推动它的力量。”

“政务也是一样。钱谦说的民脂民膏,吕宋需要的援助,这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项川说,“你不能只盯着‘地上’的东西看。要跳出来,从‘天上’看。你把雄鹰帝国和吕宋看成两个独立的点,所以就有了冲突。但如果把它们看成联邦的一部分,那这就是整体的问题。”

“打破惯性思维,才能找到解决办法。”项川拍拍项昊的肩膀,“你之前应对班加国,不就做得很好?现在,你也要把联邦当成一个巨大的整体来思考。”

项昊听着父皇的话,感觉心里一下子敞亮了许多。他拿起那个滑翔机模型,用力抛了出去。模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稳稳落下。

此时,在皇家科学院的另一处宽阔的工坊里,王正和孙承宗正带着一群工匠忙碌着。几十名工匠爬上高大的脚手架,用竹篾编织巨大的骨架。另一些人则小心翼翼地缝合着一块块轻薄的丝绸。巨大的热气球的雏形,正在工匠们的手中慢慢成型。

“王大人,这骨架还得再轻一些。”孙承宗皱着眉说,“陛下要求的载重可不小。”

王正擦了擦额头的汗。“孙大人,这已经是用最好的竹子了。丝绸也用了最轻最结实的。”

项川走过来,看着巨大的骨架。“骨架再调整一下受力。材料问题,我来想办法。”

没过多久,首个载人热气球在京郊空旷的草地上组装完成。巨大的球囊在地面上铺展开来,像一个趴伏的巨兽。球囊下面,挂着一个柳条编织的吊篮。

王正和孙承宗站在旁边,脸上带着紧张。几十名工匠在周围待命。项川一声令下,巨大的炉火点燃,热气涌入球囊。球囊开始慢慢鼓胀起来。

随着球囊逐渐变圆,吊篮缓缓升离地面。几名负责测试的工匠坐在吊篮里,向下挥手。热气球摇晃着上升,引来远处围观百姓的阵阵惊呼。

“成功了!”王正兴奋地喊道。

然而,没等热气球飞多高,只听“噗”的一声闷响。球囊的火焰熄灭了。热气球失去动力,开始摇晃着向下坠落。

“快!快去救人!”项川大喊。

热气球最终落在不远处的树林里。吊篮里的工匠摔了下来,有人受了伤。

消息很快传开。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劳民伤财!”“异想天开!”“飞天之术,岂是凡人能为?”质疑声此起彼伏。一些官员甚至上奏,请求停止这个“天人共愤”的项目。

项川在御书房召集了王正和孙承宗。“燃料效率是关键。现在的燃料产生的热量不够。而且球囊的密闭性也需要改进。”

他没有理会朝野的质疑。他拿出一些图纸,指着上面的结构。“我们需要一种更轻便、更高效的升力气体。”他脑海中浮现出系统提示:“消耗500咸鱼点兑换【高效氢气制备技术】,余额3500点。”

“王正,你带人研究这个。孙承宗,你负责改进球囊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项川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这次的坠落,是经验,不是失败。我们从中学习。”

工坊里,王正和孙承宗根据项川的指示,重新投入到紧张的改进工作中。他们用更轻薄的涂胶丝绸做球囊,并按照图纸搭建了新的气体发生装置。

三个月后,第二个巨型热气球“鲲鹏号”在京郊再次升空。这次,球囊的外形更加流畅,颜色也更加鲜艳。吊篮宽敞舒适,能够容纳数人。

“升!”项川一声令下。

巨大的球囊再次鼓胀。这次,它没有摇晃,而是平稳地向上升去。热气球带着吊篮,缓缓脱离地面,越升越高。项川和唐玉音坐在吊篮里,向下俯瞰。整个京城尽收眼底。房屋变得像火柴盒,街道像细长的带子。

“好美啊。”唐玉音轻轻说,看着脚下的山川河流。

京城百姓挤满了郊外,仰头看着这个缓缓上升的庞然大物,发出阵阵欢呼。“神迹!”“陛下万岁!”声音震天。

项昊也在人群中。他仰望着天空中缓缓飘动的“鲲鹏号”,心中震撼不已。父皇的眼光,总是那么长远。他曾以为的难题,在父皇面前,却总能找到更高明的解决之道。

热气球在空中停留了近一个时辰。项川指着脚下的京城,对唐玉音说:“玉音,从这个高度看,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唐玉音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空中平台,进行气象观测,甚至绘制整个世界的地图,那该有多好?”

项川听了,眼中一亮。“玉音此言,深合朕意。”他看向下方负责的官员们,“王正,加紧研发载重型气球。我们要让它飞得更高,载得更重!”

系统提示在项川脑海中闪过:【科技树解锁:航空时代前置技术完成,解锁“螺旋桨飞行器”科技分支。】

项川站在吊篮里,感受着高空中的微风。他望向远方,那片没有边际的天空。他的眼中,闪烁着更加遥远的光芒。

继续阅读:第216章 飞行的种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