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党的阻挠,比项川预想的还要猛烈。
工部那边,卫家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直接下令,封锁了所有官家的建材仓库,并且严令城内所有木材厂、石料场,不得向三公子府提供任何材料。一时间,祭台的搭建工作,彻底陷入了停滞。
那些被煽动的谣言,也在底层百姓中迅速发酵。“祭台选址不祥”、“触怒鬼神”、“搭建者家破人亡”之类的说法,传得有鼻子有眼。许多原本热情高涨的百姓,都打了退堂鼓,工地上的人,一天比一天少。
更狠的是对商人的打压。卫家派出了府上的恶奴和城里的地痞流氓,挨家挨户地去“问候”那些已经交了赞助费的商人。明面上是客客气气地喝茶,暗地里却是赤裸裸的威胁。谁敢再跟三公子来往,就砸谁的店铺,断谁的货源。
一时间,整个郢都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下。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是太子,要对三公子下死手了。
三公子府邸,愁云惨淡。
“殿下,我们该怎么办?建材运不进来,工人跑了一大半,商人们也都吓破了胆,纷纷要求退钱。再这样下去,别说办典礼了,我们连前期的投入都收不回来了!”一名幕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姬兰也急得焦头烂额,他几次想要进宫向父王告状,但都被林修拦了下来。
“殿下,万万不可!”林修劝道,“我们现在没有实质性的证据。空口白牙地去告状,卫家的人只会倒打一耙,说我们办事不力,诬告太子。到时候,大王为了维持朝局稳定,只会各打五十大板,我们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那……那项先生那边,有什么消息吗?”姬兰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那个神秘的年轻人身上。
林修摇了摇头:“项先生只传话出来,让我们稍安勿躁,并且把所有被刁难、被威胁的人和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其他的,他什么都没说。”
“都这个时候了,还稍安勿躁?”姬兰急得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再不躁,黄花菜都凉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姬兰这次必败无疑的时候,项川,终于出手了。
他的反击,同样是从三个方面展开,而且招招都打在对方的七寸上。
首先,是建材问题。
既然官家的和城里的买不到,那就去城外买!项川通过他那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早就将郢都周边的地理、物产,摸了个一清二楚。他知道,在城南三十里外,有一片归属于某个没落宗室的荒山,山上盛产一种质地坚硬的青石。而在城西的碧水河畔,则有大片的竹林。
他让林修,以三公子府的名义,用极低的价格,将那片荒山和竹林,都承包了下来。然后,他将那些因谣言而无工可做的百姓,重新组织起来,一部分去山里开采青石,一部分去河边砍伐竹子。
他给出的工钱,比之前更高。百姓们一看,只是换个地方干活,钱还更多了,哪有不愿意的?
于是,一车车的青石,一排排的竹筏,绕开了工部的封锁,源源不断地运往了祭天大典的工地。
项川的设计,也随之改变。原本计划用木料搭建的祭台骨架,现在全部改用更加坚固的青石。而那些装饰用的布幔,则由大量的竹编和彩绘竹板代替。
新方案不仅解决了材料问题,用青石和竹子搭建的祭台,反而比纯木质的,更多了几分古朴、自然和大气。
其次,是破解谣言。
对付愚民,光靠讲道理是没用的,必须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
项川让姬兰,重金请来了城中最有名的道观“青羊观”的观主。这位老道长,在民间声望极高,被许多人奉若神仙。
姬兰亲自将老道长请到工地,当着所有工人的面,请他为祭台选址,勘测风水。
老道长手持罗盘,念念有词地走了一圈,然后抚着胡须,朗声宣布:“此地乃是藏风聚气的宝地,上应天星,下合龙脉。在此处建台祭天,上可告慰先祖,下可福泽万民。实乃大吉大利之兆!”
他还当场开坛做法,为所有参与搭建的工匠百姓,洒水祈福。
百姓们一看,连活神仙都说这里是宝地了,那之前的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一时间,跑掉的工人,又都回来了,而且干劲比以前更足了。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招,是对付那些商贾。
项川没有让姬兰去安抚那些商人,反而是让他们,把卫家威胁的事情,闹大!越大越好!
他通过林修,暗中指点那些商人,让他们联合起来,去京兆府尹的衙门,击鼓鸣冤!
他们状告的,不是卫家,而是“城内出现大批地痞流氓,扰乱市井,恐吓商户,败坏王都治安”。
京兆府尹,是老楚王的心腹,一个刚正不阿的老臣。他接到状告,勃然大怒,立刻派出大批官差,全城搜捕。
那些卫家派出的恶奴和地痞,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抓了个正着。
大堂之上,京兆府尹亲自审问。这些地痞哪里经得住官府的大刑,三两下就全招了,把幕后指使他们的卫府管事,给供了出来。
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
这下,事情彻底闹大了。太子指使外戚,恐吓勒索本地商贾,阻挠君王钦点的祭天大念。这桩丑闻,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朝野。
卫青和太子姬德,焦头烂额,狼狈不堪。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设下的绊马索,最后竟然把自己给绊倒了。
而项川和姬兰,则趁着这个机会,以雷霆之势,完成了祭天大典最后的所有准备工作。
半个月后,祭天大典,如期举行。
这一天的郢都,万人空巷。
当百姓们看到那座用青石和翠竹搭建而成的,高达百尺,雄伟壮观,又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祭天台时,所有人都发出了由衷的惊叹。
典礼开始,钟鼓齐鸣,乐声大作。由各大商贾赞助的,全城最顶尖的乐班、舞团,轮番上阵。那场面,比往年宫中的御用教坊,还要热闹精彩数倍。
姬兰身着华服,亲自主祭。他站在高高的祭台上,声音洪亮地念诵着由项川亲自撰写的祭文。那祭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既歌颂了上天和先祖的功德,又赞美了当今楚王的仁政,最后,还展望了大楚国富民强的未来。
祭文念罢,万民跪拜,山呼万岁。那股发自内心的拥戴和狂热,让坐在观礼台最高处的老楚王,都看得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典礼的最后,是万众期待的烟花燃放。由城中最大的钱庄“四海通”独家赞助的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将整个祭典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之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这片绚烂的烟火之下,一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风暴,即将在朝堂之上,猛烈爆发。
典礼结束的第二天,早朝。
老楚王满面红光,对昨天的盛况,赞不绝口。
“此次祭天大典,办得很好!非常之好!”他环视着殿下群臣,“既节省了开支,又凝聚了民心,场面还如此宏大。兰儿,你当记首功!”
“儿臣不敢居功。”姬兰出列,躬身道,“此次大典能够成功,全赖父王天威,以及百官百姓同心同德。不过……”
他话锋一转,从袖中,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奏折,双手奉上。
“儿臣这里,还有一份账目,以及一份……罪证,要请父王御览!”
内侍将奏折呈上。
老楚王先是翻开了账目。当他看到,如此盛大的一场典礼,最终的总花费,竟然只有区区两万三千两白银时,他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这简直是奇迹!
然后,他翻开了后面那份所谓的“罪证”。
那上面,用项川独特的笔法,清晰无比地记录了太子一党,在过去一个月里,所有的阻挠和破坏行径。
哪一天,工部侍郎拒绝提供木料;哪一天,户部主事克扣预算;哪一天,卫府管事某某,带人恐吓了商人谁谁……
时间,地点,人名,事件,一清二楚,旁边还附有京兆府尹的审案供词,以及数十名商贾的联名血书!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啪!
老楚王将奏折,狠狠地摔在龙案之上,发出一声巨响。
整个金殿,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滔天的怒火,正在从王座之上,喷薄而出。
“好!好一个朕的好儿子!好一个朕的肱股之臣!”
老楚王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下方脸色惨白的太子姬德和太傅卫青,怒吼道:
“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