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早朝项川再次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他手持奏折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启禀大王太子殿下。臣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暗荧惑守心。此乃大旱之兆。”
他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夜观天象?
你一个御史大夫太子太傅什么时候还兼职干上钦天监的活了?
立刻就有一名思想比较古板的老臣出列反驳道:“项大人天象之说虚无缥缈岂能作为国策之依据?你此言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是啊自古以来天灾难测。岂是人力可以预知的?”
不少官员都点头附和。
他们虽然都慑于项川的威势但在这种事情上还是觉得项川是在胡说八道。
项川却是不慌不忙微微一笑。
“王大人此言差矣。”他看着那名老臣说道“天道虽然变幻莫测。但万事万物皆有其运行之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四时之序。星辰运转潮起潮落亦是天地之常理。”
“我虽不才但自幼便对这星象历法之学颇有研究。据我推算从十日后起我大楚北方及中部地区将滴雨不降长达半月有余。”
“届时田地干涸河水断流。若不早做准备。恐怕今年的秋粮将颗粒无收。无数百姓将流离失所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语气无比笃定仿佛他已经亲眼看到了那赤地千里的景象。
在场的官员们看着他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一时间都有些将信将疑。
难道这个项川真的有未卜先知之能?
就在这时太子姬兰站了出来。
他无条件地选择相信自己的老师。
“父王!”他对着老楚王躬身说道“儿臣以为项师之言不可不信。天灾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当早做防范以备不时之需!”
老楚王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项川眼神闪烁不定。
对于项川他现在的心情是越来越复杂。
一方面他忌惮项川的手段和心智觉得此人太过危险难以掌控。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项川确实是经天纬地之才。
从祭天大典到扳倒太子再到平定姬元兵变。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出人意料却又都取得了最好的结果。
这一次他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那你觉得该如何防范?”老楚王缓缓开口问道。
“兴修水利!”
项川立刻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呈了上去。
“臣恳请大王立刻下令动员全国之力兴修水利开挖运河!”
“我们要在旱灾到来之前建立起一个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水利网络!将大江大河之水引入农田引入城市!”
“如此一来不仅可解眼前的旱灾之急。更可以为我大楚建立起一个百年不坏的防洪抗旱体系!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
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
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正在所有人的面前徐徐展开。
将江河之水引入农田?
建立贯通全国的水利网络?
这个想法太宏大了!太不可思议了!
在场的许多官员都被项川的这个大胆的设想给深深地震撼了。
但是震撼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现实的问题。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一脸为难地说道:“项大人您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很美好。可是这得花多少钱啊?国库刚刚因为平定二公子兵变而耗费巨大。现在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了。”
“是啊。”工部尚书也附和道“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简直无法估量。我们从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工匠和劳力?”
钱和人。
这是两个最现实也最致命的问题。
然而项川却像是早就料到了他们会这么问。
他微微一笑说道:“钱和人都不是问题。”
他转向户部尚书:“尚书大人您忘了我们刚刚抄了多少贪官污吏的家吗?卫家的二公子的还有那些抵制新政的地方豪强的。”
“他们几十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加起来是一笔何等巨大的财富?这笔钱取之于民如今正好用之于民!”
户部尚书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对啊!
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那笔钱多到他这几天光是清点都还没点完!
用来兴修水利绝对是绰绰有余!
项川又转向工部尚书。
“至于人就更简单了。”
“我们可以以工代赈!”
“将那些因为天灾而可能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招募过来。我们不仅管他们饭吃还给他们发工钱!如此一来百姓既有了活干又有了收入还能为自己修建生命之渠。您说他们会不会踊跃参与?”
“而且太子殿下可以亲自前往工地督工!与民同甘共苦!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又可以大大地凝聚民心彰显殿下的仁德!”
项川的这番话将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而且还将这个工程变成了一场为太子树立威望的政治秀。
所有官员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发现在项川的面前任何的难题似乎都不是难题。
他总能用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将所有的问题都完美解决。
“好!说得好!”
老楚王猛地一拍龙椅站了起来。
他也被项川的这个宏伟的计划给点燃了激情。
“就这么办!”他大声宣布“传朕旨意!册封太子姬兰为‘天下水利督造使’项川为副使!总领全国水利兴修事宜!凡工程所需户部、工部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另昭告天下!凡参与水利修建者皆可免除今年一切赋税!”
圣旨一下整个大楚都动了起来。
无数的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是欢欣鼓舞。
朝廷不仅要帮他们修水渠抗旱灾。还给他们饭吃给他们钱花还免他们的税!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一时间从全国各地涌向各大工程地点的百姓是络绎不绝。
太子姬兰也脱下了华服换上了布衣。
他真的吃住在了工地上。
白天和百姓们一起挑土挖河。晚上就睡在简陋的帐篷里。
他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的士气。
百姓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咱们的太子爷”。
而项川则坐镇中枢负责整个工程的统筹和规划。
他利用系统精准地规划出每一条主干渠道和分支渠道的走向。
他将从后世学来的各种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都应用到了这个时代。
一时间整个大楚的土地上都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一条条的运河被开凿出来。
一座座的堤坝被修建起来。
一个宏伟的足以庇佑这个国家百年不受水旱之灾的水利体系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初具规模。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建设家园的激情之中。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强大的富庶的崭新的大楚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