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开科取士动朝纲
小杨2025-09-22 08:552,736

十日后。

项川预测的大旱如期而至。

整个大楚中部和北部地区烈日炎炎大地龟裂。许多小河小溪直接见了底。

就在无数百姓以为又是一个流离失所的灾年时奇迹发生了。

那些由太子姬兰亲自督造一条条新挖的水渠开始发挥作用。在各级官吏的组织下早已准备好的水车被架设起来。清澈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从大江大河引入干涸的农田。

田地得救了庄稼得救了。

百姓们看着自家田里重新焕发生机的禾苗再看看那些在烈日下奔走指挥的官员和太子殿下无不感激涕零。

“太子殿下真是活菩萨啊!”

“还有项大人听说这大旱都是他提前算出来的!真是神人!”

“咱们的太子爷和项大人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来拯救我们这些苦哈哈的!”

一时间姬兰和项川的声望在民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无数百姓自发地为他们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祈福。

朝堂之上气氛也与之前截然不同。

水利工程的巨大成功和对旱灾的精准预测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那些曾经质疑过项川的官员现在看到他都恨不得绕着走。

没办法人家说的话全都应验了。这已经不是能力问题了这简直有点玄学了。

“项师。”退朝后姬兰兴奋地找到项川“这次多亏了你!现在国库充盈民心归附父王对我也愈发信任。我感觉我们离那个目标又近了一步!”

项川看着他一脸激动的样子只是笑了笑。

“殿下高兴得太早了。”他淡淡地说道“我们现在只是打好了地基。一座大厦想要建得高建得稳光有地基可不够还需要坚固的梁柱。”

“梁柱?”姬兰有些不解。

“就是官员。”项川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推行了新政兴修了水利接下来还要开海贸、强军事。这么多事情都需要人去做。但现在朝堂上和地方上的官员有多少是真正我们的人?又有多少是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子弟?”

姬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明白项川的意思。如今大楚的官员选拔制度还是沿袭旧制主要靠世家大族的举荐。这就导致了整个官场几乎被这些世家所垄断。他们虽然表面上臣服于王权但实际上却各自为政只为自己的家族利益服务。

新政之所以在地方上推行得那么艰难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官和当地豪强本就是一家人。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姬兰皱眉道“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吧?”

“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项川摇了摇头“我们得建立一套新的规则。一套能打破他们垄断为我们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规则。”

他看着姬兰一字一顿地说道:“殿下臣想推行‘科举’。”

“科举?”姬兰愣住了。这又是一个他从未听过的词。

项川耐心地向他解释起来。

所谓科举就是废除以往的举荐制度。由朝廷设立固定的考试科目。天下所有读书人不问出身不问贫富只要有才学都可以参加考试。朝廷根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来选拔录用官员。

“不问出身?”姬兰的眼睛亮了“项师你的意思是那些寒门子弟只要考得好也能当官?”

“没错。”项川点头道“如此一来天下英才尽为我用。我们选拔上来的官员只知有朝廷有殿下而不知有世家。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梁柱’!”

姬兰激动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被项川这个宏大的构想给彻底震撼了!

这简直是从根子上挖断了世家大族的命脉!

“好!太好了!”他一把抓住项川的手“项师就这么办!我明天就在朝堂上提出来!”

“殿下别急。”项川拉住他“此事比摊丁入亩的阻力更大。那些世家不会轻易就范的。我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第二天早朝。

当姬兰在项川的授意下将“开科取士”的奏折呈上去后整个金銮殿再次炸开了锅。其反应之激烈比当初提出“摊丁入亩”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一名出身四大世家之一的王姓老臣气得胡子都在发抖“选官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让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泥腿子来参加考试?他们也配治理国家?”

“就是!”另一名世家官员附和道“自古以来都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治国理政靠的是家学渊源和人脉传承。那些寒门子"弟"懂什么?让他们当官只会把天下搞得一团糟!”

“请大王三思!请太子殿下收回成命!此法万万不可行啊!”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这一次几乎所有出身世家的官员都站了出来。

科举制对他们的威胁太大了。这不仅是动蛋糕的问题这是要砸了他们吃饭的锅!

姬兰站在前面顶着巨大的压力脸色有些发白。

项川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他从队列中走了出来环视着那些群情激奋的官员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

“各位大人说得真好听。”他慢悠悠地开口了“什么家学渊源什么人脉传承。说白了不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

他这话一出不少人都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话糙理不糙。

“我倒想请问各位大人。”项川的声音陡然拔高“前些日子抵制新政的地方豪强是谁?暗中勾结二公子意图谋反的又是谁?难道他们不都是各位口中那些有‘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弟吗?”

“结果呢?他们治下的百姓民不聊生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堆积如山!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治国之能?”

“而那些被你们看不起的‘泥腿子’在兴修水利的时候他们以工代赈踊跃参与。在推行新政的时候他们自发组织护田队。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基石!”

“现在太子殿下不过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靠着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的机会。你们就这么怕吗?”

项川的目光如利剑一般扫过众人:“你们怕的不是他们没能力。你们怕的是他们太有能力!你们怕的是一旦打开了这个口子你们就再也无法凭借出身垄断官场!你们怕的是你们那些不学无术的子孙后代再也无法尸位素餐!”

“我……”王姓老臣被他怼得哑口无言一张老脸涨成了紫色。

“够了!”

龙椅上的老楚王终于开口了。

他看着下方剑拔弩张的两派人马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他何尝不知道世家垄断的弊病。只是以前他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去改变。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有项川这把快刀。有姬兰这个深得民心的太子。还有从世家那里抄没来的足以支撑任何变革的巨大财富。

“科举取士是好事。”老楚王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依太子所言。着礼部与太子太傅项川共同操办。三个月后在郢都举行我大楚第一届科举考试!”

“大王!”

那些世家官员还想再争辩。

老楚王却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谁再反对就以‘阻挠新政’论处。”

此言一出满堂死寂。

所有人都想起了前段时间那些被挂在城楼上的人头。

退朝后项川回到府中心情大好。

他又在颠覆这个时代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他甚至已经能想象到系统奖励咸鱼点时的美妙提示音了。

他提笔给远在永安县的唐玉音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开科取士的构想以及这项政策将给天下寒门学子带来的希望。

他知道唐玉音一定能理解他。

在信的最后他特意提了一句:“永安县若有才学出众之贫寒学子可由县府资助盘缠前来应考。望玉音留心。”

他想起了之前唐玉音信中提到过的那个叫“李青”的年轻人。据说此人虽然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

做完这一切项川躺在摇椅上悠闲地盘算着。

“科举一开我的人才库就有了。下一步就是经济和文化。海贸要开印书坊要建。还有医疗和军事……唉事情还多着呢。咸鱼之路漫漫啊。”

他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他和科举制度的巨大阴谋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那些被打压的世家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继续阅读:第170章 世家反扑毒计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