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清洗风波,导致官场上少了些欢声笑语,多了些肃杀的气息,百官平日里都变的沉默了一些。
就连原本会爆发激烈争吵的预算之争,也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分配。
争来争去,也不过是为自己的部门争取一点好处而已。
要是和文君选等人一样惨死,争到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对于他们来说,如何让皇帝取缔情报局这个惨无人道的机构,才是百官最关心的事。
预算之争,都是浮云。
永兴三年的预算中,军方获得了六千万元,数额增加了一千三百万,但是占比从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七,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三。
这个下降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当然,这属于良性趋势,说明国家的战事越来越少,天下趋于和平。
军费占比越高,说明这个国家问题越大。
民政方面获得了一亿两千万的预算,其中工部依旧是大头,占了五千五百万。
增幅最大的是礼部,今年是一千两百万,是去年的三倍。
吏部变化不大,只增加了少量,这个部门需要用钱的地方不多,增加的预算也是用以改善官员生活,减少他们收受贿赂的概率。
商部的增加了两百万,变成了三百万。
户部从去年的一千一百万,涨到了一千五百万,变化也不太大。
刑部,兵部,公安部也是如此。
最受关注的,大概要算交通部了。
这个刚刚新建的部门,连尚书人选都还没定下来,却也获得了两千五百万的经费,仅次于工部。
这要是工部没拆分,一个部门就要独占九千万。
钱就等于是权,两千五百万的使用权,足以让交通部尚书这个位置成为香馍馍。
分完了预算,大华的官员稍微清闲了些,可以静等过年,然后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年。
数日之后,交通部尚书的位置也定了下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兵部尚书马士英被调到了交通部,虽然是平调,但权势足足翻倍。
而原来的兵部侍郎左宗吾,则是接替了马士英的位置,也混到了尚书这个位置。
但是,让左宗吾非常尴尬的是,他没有接到进入内阁的旨意。
按照惯例,一部之长都可以进入内阁的。
但这只是惯例,有没有明文规定。吴长庆没有发话,下面的人自然是不好意思舔着脸把私人办公物品搬进内阁办事处。
真要这样做,姑且不说皇帝会有什么反应,其他大臣就要笑死他。
如今大华已经有了九部,其中兵部和公安部两位尚书还没有接到进入内阁办公的旨意,只能两人一起抱头痛哭。
不进入内阁,就无法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都不能算是中央核心。
单单的一个兵部,压根就没有多少事要处理阿。
左宗吾不知道是吴长庆忘了,还是压根不打算扩充内阁人数。
无奈之下,他只能今天一道折子,明天一道折子。
今天谢恩陛下赐官,明天是恭祝陛下新年快乐,后天是说自己弄到一壶好酒想要尽孝心,大后天是看到了一只三条腿的兔子,是祥瑞征兆,寓意大华明年会加速前进,跑的更快。
吴长庆忍无可忍之后,给了一道旨意。
【滚去内阁行走。】
直接用了一个‘滚’字,成了左宗吾身上的一个笑话,其他人调侃他的轶事。
内阁大臣分为值班与行走,值班意思是一整天都要待在内阁处理政事。行走则是内阁事多的时候去帮忙,平时嘛,可以留在内阁,也可以去处理本部的事情。
当然,遇到重大事情的决策,行走大臣也能参与决策。
毫无疑问,三个值班大臣才是核心,其他行走都是辅助。
而三个值班大臣,则是由六个重要部门的尚书轮流来。
虽然只是混了一个内阁行走,但是左宗吾依旧是喜滋滋的跟中了彩票一样。
这可是内阁大臣呀,人生巅峰。
现在自己才四十五岁,只要不犯错,熬个十几年,等着其他人犯错,说不定都能混到内阁首辅,位极人臣。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十二月二十日。
工部和交通部的五年计划出炉。
交通部计划五年之内,再修建五条铁路。
分别是上海到杭州的松杭线,南京到九江的京九线,南京北岸到北京的双京线,九江到广州的京广线,徐州到郑州的徐郑线。
五条线路中,松杭线会最先动工,其次是京九线,徐郑线。
原则上就是,先修简单的,后修困难的。
像九江到广州段的路线就要翻山越岭,以现有的施工技术,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大,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但是,这条路线又是必须要修的。
毕竟,在吴长庆看来,珠三角地带的重要性,在全国仅次于江南地区。
以后珠三角的发展,必然是要起飞。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是要加强控制力度。
要不然,以后以珠三角地带的经济规模,很容易就养出一支强大的势力。
除了铁路,交通部还提出了扩建官道,修建新官道的计划,也有好几条路线。
不过,相比起铁路来说,修官道就要便宜的多了。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显眼,惹人关注。
这是交通部的五年计划,工部的五年计划更多。
扩建江南钢铁厂,在天津,九江等地各兴建一座新的钢铁厂,力求五年之内钢铁产量翻两番,形成多个工业区。
扩建橡胶厂,力求五年之内普及橡胶的运用。
扩建机械厂,力求五年之内满足全行业的机械供应。
新建上海造船厂,力求五年之内掌握制造五千吨级铁甲舰,年造舰量达到两万吨。
……
一共二十多个大工程,每一个工程的意义都非常的重大。
只要这二十多个大工程完成,大华就可以宣布初步完成了工业化。
到时候,吴长庆也就可以进行以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化,够建基础的工业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无从谈起。
五年时间,吴长庆就想让大华完成初步工业化,他也不知道这个步子会不会扯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