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赏菊宴受邀而来者,除却官宦世家、高门贵族之女,便是新被纳进后宫的嫔妃,她们位分不高,出身贫寒,但甚得皇帝宠爱。
传言,有次荣祯帝微服出巡,曾于多处贫苦之地,见得一女子素容荆钗布裙,笑意盈盈地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施粥布斋,造福百姓。顿时心生爱怜,将此女带回皇宫纳为妃嫔,并且这类似之事所发生的次数,远远不止一次。
有时候,她甚至会恶意地猜想,皇帝表面怜香惜玉,背地里是否会借此暗中培养一批独属于自己的势力?但转念一想,不论朝廷帮派如何争斗,总归有一队始终选择拥护皇室正统血脉,且荣盛建朝时曾得一座藏满金银珠宝的宝藏,其中开启的钥匙,掌握在荣祯帝手中。他又何必多此一举,杞人忧天呢?
但皇家斗争,当局者尚且身处重重迷雾,更何况局外观望之人?
脑中思绪百转千回,她小抿口茶,摸了摸耳垂,惊觉右耳耳环消失。
瞥见她的动作,孟婉芸碰了碰她的肩膀,问道:“怎么了?”
洛菀叹口气,猜测或许是来时匆忙仓促,耳环从面纱下掉落,竟不曾发觉。她轻声道:“耳环掉了,正好这里人多待着闷热,我回去沿路找找。”
“好。”孟婉芸颔首道,耳环乃贴身之物,若被男子拾去,总归不大合礼数,想了想,她同洛菀说道,“咱们一起出去透透气,正巧我也闲的无趣。”
双双对视一眼,便齐齐起身,却被远处招呼女眷的眼尖的德妃发现,她顿时越过重重人群走来,听洛菀道明缘由后,拉着孟婉芸道:“婉芸,你可得留着帮我招呼着诸位女眷。你常来乾清宫,对宫中诸多趣事熟知,又见多识广,便同这些新来的妃嫔讲讲规矩,教导一番。”
其实,这样的结局她们都能预料到。
的确,她与孟婉芸常在宫中走动,尤其是孟婉芸。德妃今日设宴,诸位女眷忙着与她打好关系,她必定忙不过来,孟婉芸大方得体,知书达礼,是该帮衬着点。
于是,孟婉芸只得笑着说:“是,那臣女便留在这里。”
德妃眸含浅笑,随后牵着孟婉芸的手,对洛菀略微颔首便走远了。
洛菀退出乾清宫后,携着翠桃沿着来时的路径仔细搜查,在靠近翊坤宫附近的墙角处,蓦地,她隐约闻得一阵银铃般清脆悦耳的笑声,笑声里洋溢着兴奋和满足,像一个得到喜欢的糖果的小孩子般,雀跃而欢喜。
翊坤宫离明德殿以及御花园北角甚近,仅隔几座墙的距离。北角虽宽敞却偏僻,少有宫人来往。
皇宫规矩森严,容不得嬉戏打闹,然这个地方例外,稍微放松点。
她猜测,许是谁在北角玩闹,是以并未过多放在心上,仍旧专注找寻耳环。然而,清脆悦耳的笑声接二连三传来,听着听着,她便觉得有几分熟悉,思来想去,总觉得不大对劲,于是她便搁下手头的事,与翠桃齐齐往御花园走。
离得越近,笑声愈发清晰,直到此刻她几乎能全然断定,这人就是楚音!
她一联想,先前孟婉芸说楚音溜出乾清宫去玩,想必就是北角。思及此处,她便领着翠桃大方往前走,正打算笑话楚音几句。北角门前种有一颗百年老树,树身足有五人手拉手环绕一圈这般粗硕,刚巧挡住入口。在她即将迈步跨出去时,余光瞥见一抹明黄色衣袍,她略微顿住,而后将脚快速收回去,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欲探头的翠桃拉回去,拽住她躲在树后,食指放在嘴唇中间,捂住翠桃的嘴,轻轻“嘘”了一声,示意她别开口说话。
翠桃疑惑地盯着她,眸瞳里装满不解和困惑。
洛菀伸出一指,往树后一指,接着又往头顶一指,随后看向翠桃。顺着她手指头的方向,翠桃只瞧见头顶上方一层又一层的枯黄落叶,她怔愣片刻,才好似明白洛菀的意思。
落叶,枯黄。
黄色,御花园,皇帝!
再仔细想想,方才那阵连续不断的笑声,单从嗓音来听,不正是德妃的妹妹楚音吗?
两人躲在老树树干后,小心翼翼地探头往外瞧,看见楚音手握风筝线,一旁站着笑吟吟的荣祯帝,他时不时提醒一句:“高点”,“矮点”,“松松线”……一众宫女太监侍卫们,垂首恭敬站在不远处,隔着些许距离。
眼前一幕,着实充满浓浓的温馨感,大有春日郊游的感觉。不知情的人或许会误以为,这是一对郎情妾意的新婚小夫妻,然而,真相是小姨子和姐夫在放风筝,这样看来便有些怪异。
楚音今日穿的是云霏妆花缎织锦彩百蝶粉裙,梳高花髻,鬓边簪一朵连枝带翠叶桃花,手腕戴一对凝脂粉桃玉镯,妆容略微娇嫩艳丽,额间用朱砂滴一颗水痣,整个人堪比春日里那一树灼灼桃花。
她手牵白线,迎着清风回头笑望荣祯帝,高声道:“姐夫!”
荣祯帝应了声,向后一招手,贴身太监王福禄递来一条娟帕,他接过后自然而然的替楚音擦擦汗,抚了抚她的鬓角,柔声道:“风筝放累了便去歇歇,朕让御膳房备好糕点,就在石桌上,饿了就去吃。”语气太过温柔,透着浓烈的宠溺。
楚音将风筝交给婢女,撒娇道:“姐夫最好了!”随后一蹦一跳地走到石凳旁坐下,纤纤玉指拈起一块糕点,眸子如狐狸般闪过一道精明的光亮,她狡黠一笑,腮帮子鼓得圆润,边吃边模糊不清地说,“姐夫,你来放风筝我看着好不好?”
荣祯帝一扬手,拦住王福禄意欲劝阻的话,接过风筝,抬头笑着对楚音道:“好,朕听阿音的。”
楚音嚼着糕点,眼睛笑得弯弯,顺手倒杯茶,悠哉悠哉地坐着。
翠桃紧蹙眉头,心中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讲,饶是她于情爱一事再迟钝,这番情意绵绵的氛围,她若再无法体会出来,便是缺根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