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卿看着一副不染烟火气的样子,做饭的功夫却不错。
不多时,一锅熬得香味浓浓的腊八粥便出现在众人眼前。锅盖一掀开,小厨房顿时香气四溢。
洛菀猛吸口气,称赞道:“闻着挺香!”
裴少卿拿木勾勺舀了一勺,唇齿一尝,眉头微皱,他看向洛菀问道:“可要加点冰糖?你吃着或许没味儿。”
洛菀没多想,习惯性地往前靠近,自然而然地招手:“妾身尝尝看。”
裴少卿一怔,怔愣的神情转瞬即逝,他没说什么,将木勺递过去。洛菀就着他的手顺势一舔,抿了抿唇,点头道:“味道是有些淡。看您吧,妾身若觉得无味,介时再加糖就行了。至于分给下人们的便就这样吧。”
看着一旁殷真欲言又止的模样,洛菀蹙眉道:“你这什么眼神?你想尝一口?”
被点名的殷真忙低下头,摇头道:“属下不敢。”
洛菀嘀咕道:“奇怪。”她看着裴少卿收回木勺,将剩下的粥喝完,他的脸色却有点难看,遂疑惑地问,“您不是食得清淡吗?难道嫌弃这味道吗?”
裴少卿淡淡地摇头:“没什么。”
腊八粥熬好了,洛菀让丫鬟盛在碗里,一一分给府里的下人。都分完后发现锅里还剩了许多,洛菀让碧春收拾好,留作明儿当早膳吃。
腊八节过了没多久就到小年,又该举行祭灶仪式。等到腊月二十四时,俗话说掸尘扫房,洛菀忙得脚不沾地,吩咐下人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一片欢欢喜喜地忙碌。
到了腊月二十六,洛菀把罗玉衡叫来,问了他些庄子上的事,交给他一样差事,挨家挨户去送新割的猪肉,也算让那些人沾沾主人家的福气,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忙活了一段时日后,转眼便到了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
洛菀起了个大早,打算去书房问裴少卿一些事,问了府里的小厮才知道,裴少卿起得更早,早早的便去上早朝了。又说王爷特地吩咐过,今日会回来得早些。
她回到罗汉床上坐下,佟妈妈走了进来,行了一礼后问道:“王妃,不知门神像要贴什么?奴婢打听过了,说王府从前不怎么过年,所以没贴过门神像,奴婢便来问您了。”
碧春讶然出声:“啊?没贴过门神像?”
佟妈妈笑着点头:“是呢,奴婢刚听说时也略微吃惊了一下。下人们说王爷少言寡语,逢年过节的便打发他们回乡省亲,府里只留下一群护卫和无处可去的小厮,冷清得很。那些留下的人虽想过个热热闹闹的年,却不敢将动静闹大,只偷偷折几枝腊梅,几个相熟的出去喝会儿酒,在外面放些鞭炮玩会儿就是了。至于府里,一直都安安静静的。”
洛菀眼角一酸,突然有些可怜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竟也过了这么些年。
但转念一想到原身女主的结局,她又觉得这人活该,落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下场算轻饶他了!
洛菀看着佟妈妈,疑惑地问:“钱嬷嬷呢?我看她挺照顾王爷。”
佟妈妈叹口气,说道:“钱嬷嬷以前想过热闹地过个年的,但看王爷反而更加不高兴,便再没有提过这事。但她会在大年夜煮一碗青菜面给王爷送去。”
洛菀微微颔首,突兀地笑了笑,缓缓道:“既然这样……屋门门神便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瞧着多可爱!至于春联、剪纸、炮仗、烟花什么的你看着办。对了,打赏下人的封红可都准备妥当了?”
佟妈妈点头道:“嗯,一等丫鬟五十两,二等三十两,三等二十两。其余寻常的丫鬟和小厮们都是五两银子。”
洛菀听了她的话后,淡淡地点头,“有劳佟妈妈了。对了,府里只种了腊梅吗?”
佟妈妈想了想,摇头说:“倒不是,有一处地方零星种了些红梅,也不多,统共两三树而已。”
洛菀素日爱折新鲜的花枝,插在屋子里的青白釉纹梅花瓶里。她穿好绒鞋,笑意盈盈地往外走,边说道:“左右此刻闲着,我们去摘些放在瓶子里,看着也喜庆些。”
碧秋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道:“王妃……方才佟妈妈不是说了吗,王爷不爱热闹。您方才吩咐春联剪纸时奴婢就想说,此刻又……”
洛菀笑眯眯地盯着她,道:“怕什么,女儿家爱热闹,逢年过节的哪能不庆祝一番?王爷既娶了我,自会想到这点。过年弄得喜气洋洋的乃是人之常情,他总不能拘着我同他一起无趣吧?再说,王爷打着心悦我的名头,虽说我着实看不出来他哪点对我痴情,但想来他不会也不能阻我的,你且放心吧!”
碧秋面露担忧,她看了眼洛菀,总觉得自家王妃颇有点洋洋自得的自豪感,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洛菀看她蹙着眉,替她略一抚平,拉着她的手催促道:“快些走吧!再等下去王爷就快回来了!”
碧秋宠溺地叹口气:“好吧……奴婢都听您的。”
一行人折了几束红梅枝,有说有笑地往主屋走。碰巧裴少卿才下早朝,携了一身霜雪归来。洛菀忙搁下手里的红梅,接过他的大氅,拿在炉子上烘干。
裴少卿看见她怀里的红梅,问道:“你去折梅花了?”
洛菀柔声道:“嗯,妾身听说府里种了几树红梅,想着那花瓶空着可惜,便折几枝放进去。”
裴少卿淡淡“嗯”了一声,接过碧秋递来的热茶,道:“你若喜欢,明日让下人劈出一块地,当做种红梅的园子。”
洛菀神情受宠若惊,她摇摇头:“算了,妾身并不很钟爱红梅。比起这个,倒更喜欢千瓣莲。”
裴少卿今日很好说话,他淡声道:“那便做个池塘,里面种千瓣莲。虽然难养了点,但你若喜欢,命花匠好生照看着便是,也无需你费什么神,只管欣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