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好梁公子就是这么一位神。
还就站在他们面前,也正是因此,他们对常临邑那是十万个不满意。
怎么可以如此轻慢他们心中学神?
常临邑有些犹豫,本想拒绝,但被沈锦死死的盯住,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让人进来了。
沈锦看见了常临邑刚才的犹豫,心都震惊了。
常临邑有多么的聪明好学外人不知道,她作为一个枕边人,那自然是比谁都要清楚。
虽说没有变态到精力充沛的鸡鸣五更起,但常临邑看书速度极快,就这样还是会温书到三更。
有时沈锦心血来潮,拿起一本书,随便点上两句,常临邑就能顺畅的接触后面的句子,甚至还能反考沈锦如何注解。
沈锦当然是只能乖乖认输,她哪里能看得懂,这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古文。
但是现在,他不愿意看书也就罢了,连这种典籍探讨!他居然都不想理会?
这,这还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吗?
学渣沈锦,发自肺腑的疑问道!
虽然她是一个学渣,但是经历过这么多年来老师的殷勤洗脑,沈锦那是理所应当的认为,所谓学生学子。最大的任务就是应当好好学习。
尤其是向常临邑这种聪明脑子动得快的,不学那就是在浪费资源。
围过来的书生当中,也有不少脸皮比较厚的,开口问道,“梁公子既然没有出过京城,又是如何知道这人便是修竹先生的弟子?还是别给他骗了。”
“是啊,他说是修竹先生的弟子,怎么至今不敢在我们面前显露出一分?而且他这些日子居然连一本书都没有碰过,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识字啊?”他们越说便越觉得怀疑。
他们这些日子可是根本没看见常临邑碰过一本书,甚至连一句诗都没有念过。
居然就敢妄称是修竹先生的弟子。
之前没有人相信,只当他是胡言乱语也就罢了。
没想到现在居然连梁公子梁编修都敢骗,可当真是胆大妄为!
编修官职不高,主要也不过是在翰林院里处理一些文书。
但翰林院里便是官员预备军,也是能够最快接触到陛下的人。
所以说一句朝廷命官也不足以为过。
而常临邑,一个瘸子连字都不一定认识,居然就敢夸下如此海口,还把梁公子给吸引了过来。
不论如何,这损害的可都是他们读书人的名声啊。
梁公子冷淡不笑的时候,那种出自豪门的矜贵感,便一下子与众人显出几分疏离冷漠。
“我固然没怎么出过京城,却也不是耳目闭塞之人,不是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梁公子冷漠的说道,“亲眼所见的东西也有假的,若是什么事情都要白费功夫一一去验证,那我又何必来这里?”
沈锦笑起来,“识不识字,念没念过书?难道你们还分辨不出来吗?还是说必须时时刻刻在你们眼皮子底下,让你们监督着你们才肯相信?”
这当然不必。
念书识字都是日积月累的功夫,稍微考验两句便知真假。没有念过书的人士说不出那么文绉绉的话,和典籍中的文句。
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相信,所以才自我蒙蔽了双眼。
其中有一个学子善于钻营,平日里便仗着自己与达官贵人都有相识,在学子当中混得很好。
也曾经夸耀过自己和梁公子还在一个桌子上吃过饭,梁公子又是如何对自己是以青眼,说的那是有鼻子有眼,叫人不可不信。
“你还不快劝劝梁公子?这人不知天高地厚,和金明城定下赌约,反而闹得咱们全部的人都要参加。如今恐怕又要连累上梁公子了。”有些人不愿意偶像神格受辱,真心实意的劝道。
“哦,什么和金明城订下了赌约?”梁公子当然也是听说过金明城的名字。
说起来金明城这人的确是运气不佳,他并非什么聪慧之人,以勤补拙,倒也逐渐显现出些本事来。然而前些年刚要参加科举,母亲逝世守孝三年。
错过了当年的科举不说,之后父亲离世,又再一次错过,一直拖到今年。
因为家中无父无母,还得依靠着舅舅资助。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对于更加骄横的表弟,金明城虽然无奈,却也只能护着。
不过梁公子倒觉得这一切都只是他自找的罢了,自己既然颇有些本事,赚点钱养活自己又有何难?何必要住在人家屋檐下,行事左右为难。
旁人见梁公子有意,赶紧凑上来把事情说了一遍。
因为当着沈锦的面,他们也不好过于有失偏颇。
毕竟沈锦骂人的本事,他们已经是见识过了的,若是敢把常临邑说的差了,恐怕沈锦又要插起腰,当她的泼妇。
他们还真是招架不住。
尤其是在这种少年偶像的面前,谁乐意被这种泼妇奚落啊!
无奈之下,他们就只能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梁公子听完之后倒是拍手道,“此事倒是颇为有趣,不知日子定在何时!我也来看看如何。”
那之前夸耀过和梁公子颇有些渊源交情的学子便冒了出来说道,“这个是自然,我到时候去您府上通知您如何?”
“你是何人?”梁公子真诚地发问道。
这人既然能够说得出要去他府上的话,那必然是该有几分相识才是,但是他却完全没能认出来。
莫不是哪家远房?
那学子却咔壳了。
脸上挤出一个极为难看的笑容,“梁公子您是不记得在下了吗?我和你还一起吃过饭的呀。”
“我从不在外面吃饭,你或许是认错人了。”有了梁公子的亲口否认。
那人的脸色越加难看了,他还想再多说几句,给自己增添些面子。
可惜的是梁公子的记忆力很好,一一辩驳了回去。
这人脸上越来越挂不住,在其他学子怀疑的目光,脸色胀红,捂着肚子找了个实在难看的借口,“我我我我肚子疼,下回再说……”
有几人摇头叹气,这哪里还会有什么下回?
这人若是要点面子,恐怕连科举考试都不一定敢参加了。
送走众人,常临邑向他拱手道,“不知梁公子前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