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年关的气息已然浓郁。
绿都火车站月台上,从远处驶来的列车裹挟着一身寒气缓缓进站。
车门打开,应国斌和刘巧妹率先下来,紧接着,他们小心搀扶下一对老人。
刘家父母穿着厚实的棉袄,脸上带着长途旅行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走出大山的惊奇和对即将见到亲家的期盼。
刘父走路有些蹒跚,显然腿疾仍在困扰着他。
“二哥!二嫂!叔!婶!”林铃和叶正青早已等候在此,连忙迎了上去。
双方见面,自是又是一番激动寒暄。
回到应家村,热情更是扑面而来。
应发顺和林晓燕早已站在村口等候,老远就笑着招手。
“亲家我们可算见面了,走,先回家喝口水,等你们休息好了我在带你们转转。”夫妻俩笑着迎上去,帮忙拿行李。
应发顺迁就刘父的步伐走的缓慢,不是指着两侧的房屋介绍着,短短的路程,两家父母的初次会面在彼此迁就和包容中融洽度过。
刘家父母看到收拾得干净整洁的老宅,感受到应家人毫不作假的热情,那份初来乍到的局促很快便消散了。
安顿下来后,首要之事便是给刘父看腿。
叶正青早已通过戴天磊的关系,联系上了市里一位极有名望的骨科老中医。
第二日便带着刘父前去就诊。
老中医望闻问切,仔细检查后,捋着胡须道:“老哥哥这腿是陈年旧伤,加上风寒入骨,成了顽固的老寒腿。想要根治不易,但好生调理,缓解疼痛、改善行走还是大有希望的。只是这非一日之功,需针灸、药浴、内服汤药三管齐下,至少需连续治疗两三个月方见显效。”
这番话,让原本打算过完年就返回黑省的刘家父母陷入了两难,直到回到应家村也依旧愁眉不展。
刘母既心疼老伴,想留下治病又怕太叨扰亲家,给孩子们添负担。
应国斌和刘巧妹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留下!
不等他们开口,林铃已抢先拉着刘巧妹的手,对刘家父母笑道:“叔,婶,大夫都说有希望治好,这可是大好事!既然来了,就安安心心住下,把腿彻底调养好。家里房子宽敞,村里新盖的小楼房间多的是,你们就踏踏实实住下,正好给我们新家添添人气儿呢!”
林铃看着闹做一团的小家伙们,补充道:“至于小文小武和晨晨也可以转学过来,正好和孝嘉、展鹏做个伴一起上学。”
应发顺和林晓燕也极力附和:“正是这个理!亲家千万别见外,这就是自己家!安心住下,咱们热热闹闹过个年,把身体养好最重要!”
叶正青:“转学的事包在我身上。二哥要是愿意,年后可以和应叔琢磨琢磨开个饭店,二哥的手艺不开店可惜了。二嫂更是人才,铃铛的服装厂就缺你这样的销售大将,要是能留下来帮她,她不知道多高兴。”
林铃立刻点头如捣蒜,挽着刘巧妹的胳膊撒娇:“就是!二嫂,我可想死你了!你要是在,咱们厂子明年肯定能再翻一番!”
刘家父母感动得眼圈发红,不再犹豫,重重地点了头:“听孩子们的。留下!麻烦亲家了。”
应国斌和刘巧妹也长舒一口气,脸上绽放出轻松又期待的笑容。
应国斌当即决定:“那我过完年就回去一趟,把工作交接好,地租出去,把孩子们转学的手续办好再过来!”
年关的脚步在忙碌与期盼中更快了。
叶正青很快托人办妥了三个孩子转学的手续,只等年后黑省那边的档案寄到便可入学。
刘父开始了规律的治疗,几次针灸药浴下来,他明显感觉腿脚松快了些,疼痛减轻,脸上笑容也多了。
刘母则快手快脚地帮着林晓燕忙年,还将从东北带来的蘑菇、木耳、榛子、松子等各色山货宝贝似的拿出来,和南方的年货凑在一起,筹备着一桌融合南北风味的年夜饭。
腊月二十九,应家村年味已达顶峰。
新盖的二层小楼也在年前收拾好搬了进去,选了个好日子办了乔迁酒,此时已经贴上了大红福字和春联,显得格外气派。
应发顺和应国斌父子俩在灶台前忙得团团转,大铁锅里炖着喷香的猪肉酸菜粉条,另一口锅里咕嘟着小鸡炖蘑菇,浓郁的香气飘出老远,勾得孩子们直流口水。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唠着家常。
林铃抱着穿得红彤彤的福宝,小家伙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满屋子的笑脸和热闹。
刘巧妹手脚麻利地擀着饺子皮,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除夕夜,偌大的堂屋里摆开了两张大方桌才勉强坐下所有人。
桌上南北菜式荟萃,既有南方的清蒸鱼、白切鸡、年糕,也有地道的东北杀猪菜、锅包肉、猪肉炖粉条,满满当当,香气四溢。
窗外偶尔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屋内则是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祝福声此起彼伏。
年夜饭后的守岁,大家围炉夜话,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吃着糖果瓜子,孩子们则兴奋地比试着新得的压岁钱。小福宝撑不住,早已在母亲怀里甜甜睡去,嘴角还挂着一丝满足的笑。
这个年,因为跨越南北的团圆而显得格外圆满和温暖。
过完元宵节,年味渐淡,生活重归正轨。
应国斌返回黑省处理后续事宜,刘巧妹和父母则安心在应家村老宅住了下来。
刘父继续着他的治疗,效果日益显著。
刘母将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俨然成了家里的“后勤部长”。
不久,应国斌带着办好的所有手续归来,三个孩子也顺利插班进入了绿都市的小学,和应孝嘉、应展鹏兄弟俩成了同窗,每日一起上下学,童言稚语洒满乡间小路。
而应国斌则每日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市区和郊区,与应发顺一头扎进了开饭店的大计中。
两人四处考察店面,研究菜品,核算成本,干劲十足。
春风拂过绿都,吹绿了柳梢,也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
服装厂订单不断,电视机配件厂销路大开,新饭店的筹备紧锣密鼓,孩子们的欢笑萦绕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