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在忙碌和担忧中倏忽而过。
省城医院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叶建国的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得也不错,虽然还需要长期服药和静养,但总算脱离了危险期。
叶正青在这一个月里,仿佛不知疲倦的铁人,在绿都市和省城之间不断往返。
一边要操心父亲的病情和医药费,一边还要稳住自家厂子的生产和发展。
他敏锐地抓住了省城各大百货商场和供销社对于家电需求的急切,上门推销自家物美价廉的电视机和收录机。
凭借产品过硬的质量,竟然真的谈下了好几笔订单,还与两家百货公司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
这不仅一下子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更为他的小厂打开了一条稳定的销路,未来的发展前景豁然开朗。
当他风尘仆仆却又难掩兴奋地带着父亲和继母从省城回来时,水都没喝一口就跑向厂子将这一大好消息通知下去,厂里的工人也跟打了鸡血似得神采奕奕。
叶建国经过这一场大病,似乎也看开了许多,或者说是没精力再折腾了。
看到大儿子虽然忙碌却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能开拓事业,他嘴上没说什么,但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对着林铃和那个已经会咯咯笑的孙女也不再横眉冷对,只是别别扭扭地不太会表达。
关柔更是心情复杂,说话也不再阴阳怪气,表面上看继子一家还算态度友好。
家里的风波暂时平息,另一边,应家村的喜悦和热情却持续高涨。
小福宝作为应家嫡系百年来第一个女孩,简直是全村的眼珠子。
先前为了给小福宝盖楼,全村出力,如今楼房主体已起,正在内部粉刷、安装门窗。
大家干得更起劲了,都说要在客人来之前,把这栋气派的小楼尽可能弄得亮堂些,这可是应家村的脸面!
说起这盖楼,又是一段佳话。
当初族里决定将宅基地划给福宝后,村里几位爷叔一合计,索性发动全村力量,要给小姑奶奶盖一栋全村最体面的二层小楼。
消息传出,无人有异议,反倒家家户户都觉与有荣焉。
定下章程后,便是紧锣密鼓的筹备。
叶正青和林铃负责采购建筑材料,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夫妻俩几乎跑遍了市里和周边县城的建材厂。
那段时间,叶正青厂里、建材市场两头跑,常常是天不亮就出门,深夜才归家。
林铃则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拿着小本本精打细算,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控制预算。
一车车红砖、水泥、钢筋、玻璃、木材被运回应家村,堆放在宅基地旁,像小山一样,引得村里孩子们围着好奇地打量。
材料备齐,盖楼的号角正式吹响。
村里的壮劳力几乎全员出动,泥瓦匠、木匠老师傅自然成了技术骨干,负责关键部分。
年轻的后生们则负责和泥、搬砖、递料,个个干得热火朝天。
妇孺们也没闲着,负责烧水、做饭、送茶。
每到饭点,宅基地旁就支起临时灶台,大锅菜炖得喷香,米饭管够,欢声笑语伴着叮叮当当的施工声,飘出老远。
林铃和叶正青每次回村里,都能看到一点点拔地而起的小楼,看到乡亲们汗流浃背却笑容满面的脸庞,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不仅仅是一栋房子,更是全村人对福宝的宠爱,是宗族间最质朴深厚的情谊。
“福宝能有这样的宗族和靠山,以后就不担心她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叶正青感慨一句。
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选择十分正确。
林铃也微微点头,“她会在爱里长大,有明媚璀璨的未来。”
说完这句话的林铃眼眶泛红,噩梦的场景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变得模糊,唯独在失踪孩子上内容她记得格外清晰。
总是不自觉想起被人带走的小家伙会变成什么样子,转瞬又想到钟淑英的下场又心疼的不能呼吸。
叶正青将人搂在怀里,坚定道:“一定会的!我们所有人都有未来,这都是乖乖的功劳,辛苦你了。”
林铃娇嗔的捶了他一下,脸上有几分羞涩,扫了四周一眼后才嘟囔道:“大家都看着呢!别动手动脚的。”回头让人当流氓抓去咯!
叶正青挑眉:“我们是夫妻,名正言顺!”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和期盼中滑向了1985年的岁末。
天气转冷,年关将近。
这日午后,林铃正抱着穿得圆滚滚像个小福娃的女儿在院里晒太阳,邮递员清脆的车铃声在门口响起。
“林铃同志,有你们的电报!”
林铃将孩子放到摇篮中,起身走过去,应发顺擦着围裙从灶房跑出来站到福宝跟前。
林铃接过电报,打开一看,电报上说,二哥应国斌一家要带着刘巧妹的父母一同来绿都过年,一是大家庭团圆,让南北两亲家正式见个面;二来刘父腿上的老伤逢冬便疼痛难忍,听闻南方冬日和暖,想来调养一段,若能寻医诊治一番更是再好不过。
喜悦瞬间爬上林铃的眼角眉梢。
她转身朝他应发顺扬着手中的电报:“应叔,二哥二嫂他们要带着刘家叔婶来咱家过年了!”
这消息像一颗欢喜炮,瞬间在应家炸开。
应发顺乐得搓手,连连道:“好事!大好事!亲家要来可得好好准备。”
刚从厂里回来叶正青,刚一进门就看到乐得合不拢嘴的父女俩,面带疑惑上前:“遇到什么喜事儿了?这么高兴?!”
林铃回头,笑道:“二哥要带他岳家一起回来过年!”
“二哥二嫂能来太好了。他岳父的腿是得好好看看,我明天就托人打听一下市里好的骨科大夫。”
他看着妻子兴奋的模样,又看看她怀里眨巴着大眼睛仿佛也在笑的女儿,只觉得满身的疲惫都被这份期待冲散了。
入夜,等林晓燕从服装店回来,得知消息后更是喜上眉梢,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收拾出哪几间房,该准备哪些被褥,年货单子也得再添上些东北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