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收鸡蛋
墨染青依2024-07-31 11:312,319

钱主任迅速盘算开了,如果从这丫头手里收鸡蛋,赚的钱便可以不入账,直接给职工发奖金。一斤鸡蛋赚四毛钱,确实过分了些,三毛就三毛吧,一天能卖出去50斤,也有15块钱的毛利润。一个月下来,还真不少赚呢。

他把手一挥,“你爽快,我也不含糊。一块就一块,不过,得压一天的货款,要是交不够50斤,这天的货款就当是赔偿我们的损失了。”

“果然是奸商。”

白娟心里暗喜,却撅着嘴说,“压一天的货款,就是压几十块钱呢,钱主任的心也够黑的。不过,我答应你的霸王条款。拟合同吧,要是没什么问题,我明天就开始供货。”

从供销社出来,她兜里已经揣着那份鸡蛋供应合同。

到文庙街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买了杆秤,她才骑上自行车,打道回府。

骑着自行车,她心里顿时琢磨开了。

现在乡下的鸡蛋七毛钱一斤,按照最低一天50斤计算,一天就能挣15块钱。若是能收100斤,就能赚30块钱。半年之内,她的收入是有保障的。

说来也怪,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发现,院子里的木耳,比前些天少了一半不止。

唉,上帝替她打开了一扇窗户,却又关上了一道门。看来,得把希望寄托在收鸡蛋上了。

……

天刚蒙蒙亮,勤快的王二嫂已经起床做好早饭,站在院子里大声呼喝一家老小起来吃饭。待到几个孩子睡眼惺松地坐到饭桌上,王二嫂便开始分派一天的活计。

“今天生产队打谷子,老大带着弟弟妹妹去田里捡稻穗,眼睛放机灵点,别让人抢了先去。”

春困秋乏,秋老虎正猛,一天之中,最舒服的就是早上了。被娘这么早叫起来吃饭,几个孩子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打不起精神。

门外这个时候却传来一阵清脆地幺喝声,“收鸡蛋,收新鲜的鸡蛋……”

王二嫂侧耳细听,“大清早的,收的是哪门子的鸡蛋?”

大儿子阿牛放下筷子,“娘,我出去看看。”

王二嫂厉声喝斥,“站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一天到晚正事不做,就知道凑热闹。赶紧吃饭,好下田干活去。”

她麻利地用围裙擦了下手,走出堂屋,打开了院门。

看见是凌家新媳妇白娟,她不禁有些讶异。

“凌霄媳妇,你不是在倒腾木耳吗,咋又收起鸡蛋来了?”

白娟停住了幺喝,大声说,“院子里那点木耳,能换几个钱。我年轻,在家里闲不住,索性收鸡蛋赚点跑腿费。二嫂,你家里要是有鸡蛋,就卖给我好了。”

凌家的情况王二嫂再清楚不过。

白娟的户口和粮食关系都在娘家,跟凌霄没正式领证之前,户口迁不过来,在大石桥镇就是黑户。国家不供应粮食,只能吃高价粮。黑市上的粮食比粮店贵了好几倍,可不是一般人家能负担得起的。

街上的居民和农民早分成径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吃商品粮的居民在生产队出工的农民面前,优越感暴棚,连打声招呼都觉得有失身份。白娟却是个例外,见谁都热情地打招呼不说,还一点儿也不矫情,连老林子都敢去。因此,王二嫂对她的印象挺不错的。

听白娟诉苦,王二嫂顿时嘀咕,“凌霄是吃公粮的人,一个月得挣好几十块呢,用得着你这么辛苦赚钱吗?”

白娟可怜巴巴地说,“二嫂又不是不知道我家的情况,我婆婆生病住院,开颅手术诶,花钱跟流水似的……家里欠一屁股债,光靠我公公跟凌霄那点钱,得还到猴年马月啊……唉,但凡有一点办法,我也不用大清早跑出来收鸡蛋了。”

人普遍有一种对弱者同情和帮助的愿望,听白娟说得这么可怜,王二嫂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天上的云哪一朵会下雨,谁知道呢。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挺一挺就过去了。我们也不容易,家里五个孩子,三个上学的,都等着家里的鸡蛋换了钱到学校报名呢。都是街坊邻居的,要是价钱合适,都卖给你也行。”

白娟顿时高兴起来,“都是街坊邻居的,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七毛钱一斤,童叟无欺,有多少收多少。二嫂,你以后的鸡蛋都给我留着,我全要了。”

王二嫂顿时犯了踌躇,她平时上街卖鸡蛋是论个卖,八毛钱十个。白娟说的七毛钱一斤,她便有点蒙圈。

她迟疑着说,“七毛钱一斤,价格确实便宜了点,我拿街上卖,要是运气好,十个鸡蛋能卖一块钱呢。”

白娟耐心地说,“二嫂,十个鸡蛋可不止一斤,大点的能有一斤二三两呢。按最高价一块钱十个计算,也只顶七毛六。加上你耽搁的功夫,你想想看,哪一边合算。”

王二嫂有些动心。

不过,她还是说,“大清早的,就算八毛吧,图个吉利。”

白娟一脸正色,“二嫂还不知道吧,现在城里人都喜欢七呢,说是金挖锄,是好兆头。以后,你们家的鸡蛋,我全包了,你再也不用辛苦在街上站半天了。”

王二哥走出来,不耐烦地说,“你不是成天念叨没时间上街卖鸡蛋吗,还磨蹭个啥,赶紧把鸡蛋拿出来呀。”

王二嫂还在犹豫,“你真长期收鸡蛋,我以后的鸡蛋都能卖给你?”

白娟拍了拍自行车后座上的牌子,“我连牌子都做好了,还能有假。”

王二嫂没念过两天书,但收鸡蛋几个字还是认得的。

见自家男人不住地催促,她赶紧说,“你等着,我马上替你拿。”

隔壁李婶听到声音出来,见一向精明的王二嫂都能卖,没有任何犹豫,便进屋拿鸡蛋去了。

从众心理是人类存在的普遍现象,大石桥镇的人更为严重。王二嫂一开头卖鸡蛋,半截街的人呼啦呼全围过来了。

问清楚价格,大伙儿纷纷回家,把鸡蛋送到王二嫂家门口。

鸡蛋是精细货,一不小心就碎了。白娟早预备了谷草和锯末,放一层鸡蛋,酒上一层锯末和谷草,如此反复,背篼里的鸡蛋就是放在自行车后座上,也安然无羔,一点事没有。

送走最后一个街坊,白娟的两个背篼已经装满了。仔细算算,竟足足有八十六斤。

加重自行车确实给力,两个背篼一边一个绑在后座上,一点压力没有。白娟目测,这车再加个百十来斤都没问题。

第一趟货是要压在供销社的,白娟没打算把这八十六斤鸡蛋一起送到供销社。

她推着自行车回家,挑出三十五斤放在家里,便载着五十一斤鸡蛋上路了。

多加一斤,是为了防止供销社的秤跟她的秤有误差。到时候,钱主任说鸡蛋差一斤,违背了合同的规定,这几十斤鸡蛋可就做贡献了。

到了供销社,交货十分顺利,营业员收了货,打了张欠条,白娟便打道回府。

继续阅读:第四十一章 同学刘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零:惊!我重生回新婚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