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兴工之策
庄大刀2025-08-24 17:102,098

  孟扶光翻身上马,带着弈临离开。

  百里竫回到了俞白景身边,见俞白景又气又笑的看着孟扶光的背影,恍似察觉了什么。

  “国君,您和女公子……”

  “无事。”俞白景打断他的话,收回了视线。

  见天色不早,俞白景也上了马,晃晃悠悠的往俞国国都方向走。

  百里竫的人马已经往这边靠拢,他们如今倒是不用着急了,路上可以走得慢点。

  大约是心情好,俞白景生出了些想和百里竫闲聊的心思。

  他问百里竫:“你觉得孟国女公子如何?”

  百里竫想都不想的回道:“性情秉直,武艺超凡。”

  这八个字,也算是把孟扶光最明显的特征都囊括了。

  可俞白景不满足,还追着问:“再没了?”

  百里竫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乃是一名悍将!”

  其实这世间能以女子之身得到悍将这样的称赞,是极为不容易的。可孟扶光仿佛是上天铸就的女战神,自幼就和别人不一样。

  她不单武艺超凡,在军事上更是有极高的指挥能力,算得上是军事天才。

  也因为这样,上辈子的俞白景在与她交手上,鲜少能占到便宜。

  俞白景以前只觉得孟扶光在军事方面厉害,可这会儿却又不这么想,他替百里竫补充道:“孟扶光还是一名极好的政客!”

  说是政客,其实是俞白景委婉了。

  他更想说的是,也许比起他俞白景来,孟扶光更适合做一国之君。

  孟扶光有着常人难及的政治敏锐度,有大局观有前瞻性,如今还有了野心,简直就是国君的标配。

  而他俞白景,倒也不能说差,可因为少时复杂的亲情关系,无论哪一辈子都被“情”字困住。

  他为幼时的亲情所困,后来又为少年时的爱情所困,一辈子都没得到和解。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追寻这个字。

  在孟扶光那里,一切都可以为国之安稳为黎民百姓让步。

  可在俞白景这里,却好似什么都可以为情感让步。

  这就是他和孟扶光的区别,这也是孟扶光永远都能胜过他的根本原因。

  俞白景想明白了,有些怅然的叹了口气,却又扬唇轻轻的笑了起来。

  天下本就容不下二主,他为情所困,孟扶光为江山所困,那他们就是天生绝配!

  这样也好。

  自己设立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后,俞白景的心就变得轻快起来。

  他打马扬鞭,朝着百里竫高声道:“加快速度,我们早日赶回国都。”

  无论如何,在变国之政上,他可不能落在孟扶光之后。

  ……

  孟扶光和弈临快马加鞭,三四日便出了俞国地界。

  因着俞白景推行的减免关税政策,如今出入俞国边境,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不再被强行征籍。

  这一举措果然吸引了很多人,诸侯国的商人们闻利而来,出入很是热闹。

  弈临瞧见了,低叹一声,对孟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俞国的国君如此年轻,甚至也掌握了一定权力,在俞国的政策推行起来都举步维艰,那他们孟国呢?

  且不说孟侯本身和贵族站在一起,公子伯阳如今手上又没有多少实权,和孟侯直接斗起来,局面很不利。

  也不知道这次请女公子回去,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孟扶光不知弈临的担忧,出境后,便披星戴月的往孟国赶。

  快到孟国边境时,他们听到了王室传来的消息,洛国被灭了,王子瑜再次失踪!

  得知洛国灭亡,孟扶光和弈临都没什么想说的。

  洛国没有多少实力,虽说王室没落,可王师的实力却还是不容小觑。小小洛国只是拉拢几个弱小的藩国,就想和王室作对,难免有些异想天开。

  还是陈瑜太急功近利了。

  陈璜没来得及对他下手时,他更应该韬光养晦,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才对。

  但这次,王室大胜洛国,甚至直接将洛国权力收回,恐怕之后天下又要再次动荡。

  关于陈璜的野心,孟扶光是很清楚的。

  大胜洛国给了他足够的信心,他必然会很快再将冒头对准诸侯国。下一个被对准的,要么是和洛国一样的小国,要么就是……已经传出孟扶光还活着的孟国。

  届时,孟国又要面临要不要把她交出去的困境。

  弈临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他的脸色很难看,看着孟扶光轻声道:“女郎,国君已经不是以前的国君了。”

  孟扶光沉默许久,才缓缓回他:“君父一直都是这样的君父。”

  不过是孟国的强盛,以及孟国的稳定,让众人看孟侯时不由自主的带上了想象中的光辉而已。

  就连孟扶光,都曾以为她的父亲,是真正将她疼进了骨子里,所以才给了她千娇万宠的尊贵荣耀。

  可如今孟扶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在自身利益面前,任何人都可以舍弃,女儿也不例外。

  那些年的尊贵荣耀不是孟侯给的,是她一戟一马拼出来的。

  所以,她如今要回去将这份荣耀重新拼回来。

  “赶路吧!”孟扶光再不说什么,催促着弈临上了马。

  两人在刚进入冬月的时候,赶回了孟国。

  一路快马加鞭,一路收集着国中的信息。

  在孟扶光走后,寇星洲不负所望,扶持孟伯阳推行了很多切实有力的政策。

  比如先行券再做工的兴工之策。

  这是于国于民的好事,能减轻百姓负担,也能增加国家的收入,对国富民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开始孟侯也是同意的,可政策实行下去后,便有着很多波折和阻挠。

  最为明显的,便是兴工后国、野之间得利不同。

  公子伯阳和寇星洲推行的,则是国、野一致。也就是国都人,以及远在乡野的其他底层百姓,同工同酬,得利保持一致。

  可政策推行下去后,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

  国都女工倒是收获颇丰,达到了他们变政的想法。乡野女工却因为乡大夫等乡官的压榨,只能得其利的三成两成,甚至一成。

  这样的变政就成了两截政治,乡野女工不甘愿就工,乡官却为了达成国君命令,逼着她们就工。

  如此反倒增加了双方的矛盾。

  寇星洲查出这些隐患后,直接大张旗鼓的抓了乡官,因此得罪了某个大宗,如今也被抓了!

继续阅读:第145章 你太让寡人失望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