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盖房
初晴时2025-05-23 14:133,031

一天后,刘台带了刘亭打听的情况来。镇上确实有这个人,和娄氏说的差不离。那娄氏脸上有胎记,周围邻居都能证明,并说娄氏是个心善的,时常接济孤寡。

既然如此,房世宁就决定收下她。

那娄氏心中终于安定,对她来说,死契活契没什么区别,反正她已经无处可去,倒不如老老实实的做个下人,她这一生能安稳过活已经是大幸了。

收人好收,可安排住处就有些为难了。

安氏这里空间有限,就连夏侯繁乌还一直和冯沐暄住在倒座房里,再加一个娄氏,就显得更加敝塞了。

郑嬷嬷道:“主子给考虑再盖个院子了。家里人会越来越多,加上每日还有过来学习的人,如今家中就有些下不开脚了,盖个大院子,不但宽敞些,而且住着也舒服。”

安氏道:“郑嬷嬷说的对。不如趁着如今无事,赶紧把院子张罗开,明年开春,新院子正好能用上。”

房世宁默然。

许是冬日清闲了许多,最近来学习的人确实多了不少,有时候安氏都不得避出去给大家腾地方。

倒座房毕竟也不太挡风,眼看着寒冬就要到来,倒座房里透风,夜里简直能冻死人。

还有,万一有亲戚要来住下,总不能还和之前一样再住到别人家里。

手里有钱,又有盖房的需要,那不如就赶紧打算!

娄氏是个年轻妇人,索性让她就住到做羊乳饼的屋子去,那里是今年新修的,住到开春不成问题。

房世宁立即找了李初五来,请他帮忙张罗盖房子的匠人。

“李伯,我想着能在明年化冻后就住过去,那时间上可能要紧迫些,还请李伯和匠人谈价的时候和他们说明白。多花些银子没关系,但是一定要结实耐住!”

李初五满口答应,听房世宁盖房子,他也很高兴,这说明日子蒸蒸日上不是。

“那宁姐儿可想好把新院子盖在哪里?有想盖个什么样子的院子?”

房世宁之前将周围转了转,她不打算把新院子盖的太远。

“我瞧着院子东边还有块地,地方够大,计划就盖在那里。”

李初五皱眉,“可那块地是有主的,好像是姓王的一家,虽然他不在村里住,可他把地租给别人了,地里还种着东西呢。”

“我去村长爷爷那里打听过,那块地早就在他那里挂了名要出售,我正好就给买了下来。要盖的院子,我有个大体的想法,但还得再想想。李伯你先去把匠人们找好,等人家能确定过来盖房子的时间了,我肯定把院子样式拿给他看,耽误不了事情。”

“好,我正好要去收羊奶,顺便就能办好!”

对于要盖的新院子,房世宁有两个想法。

一个是按照四合院的样子,周围一圈房屋,中间弄个大场院,另一个是盖个两进的院子,分前后院。

拿不定主意,索性把家里人都喊过来,看大家伙儿的意见。

“四合院,顾名思义,就是盖一圈房子,主子下人都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外头盖上廊檐,不论下雨或是下雪,都不妨碍到各个屋里去,在院子里吆喝一声,其他房间的人都能听到,住在一起热闹。两进的院子,就是分前后院子,前院正房可以让冯大哥和小五儿住,也可以用来招待客人,两旁的厢房可以住下人,或者做羊乳饼,后院就是女眷的院子,我和奶奶、水芸姐她们住,一般来讲,外人来就不能到后院来了,后院相比较而言会比较清静,后院的院子也可以弄的大一些,盖个牲口棚,或者养鸡养鸭都可以。”房世宁做了简单的介绍,又把她画好的两种院子拿给大家看。

图纸在众人手里传了传,考虑到以后房世宁也大了,男男女女的住在一起总是不太好,最终大家决定选择第二种:两进的院子。

房世宁又根据冯沐暄的意见,在后院的角上开了一个小门,这样赶马车进出也更方便些。

安氏担心女眷住在后院,万一有个动静不好招呼前面,于是房世宁提出,把院墙上面都用碎瓷器围一圈,如果有小偷小贼的,也不敢轻易爬墙进来。

众人又商量用房屋格局,可都没有房世宁懂得多,于是就由她做主,每个房间都分为内外两间,内间是卧室,放衣物、值钱的物件啥的,外间可做书房,也可招待客人。

鉴于老院子整修的时候用的琉璃实在不错,房世宁决定每人的房间都用琉璃装饰!虽然这部分银子不少,可房子是用来住的,还是要住的舒坦些。就算以后不住在这里了,或者卖掉院子,或者把琉璃取下来另用,都不会太吃亏。

琉璃不好买,看来只得拜托左掌柜了。剩余的分成都不用拿来了,直接买琉璃,若是不够用,她申请先预支明年的分成,怎么着也得在院子盖起来的时候让琉璃一步到位。

李初五很快就领着盖房子的匠人来了,领头的姓孙,因建造屋子有一手,绝活是刀劈砖头劈的干净利落,人称呼一声“孙一刀”,之前李初五新盖的院子及给安氏这里修整房子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孙一刀看了房世宁的图纸,大为赞赏。

“我也盖过不少院子,村里人简朴,多是就盖几间屋子外加院墙,这样两进的院子我也盖过,只是不多,不过丫头你放心,我孙一刀的名头在这里,定会给你办的妥妥当当!”

房世宁微笑,“多谢孙爷爷了!我这里还有关于一点需要建造要求,希望孙爷爷也能想办法帮我做到。”

知道孙一刀对盖院子肯定没有问题,她想要多做要求的是关于厕所和澡房的事情。

房世宁提出,厕所得是能通水冲净的,污秽可以通过流水冲到院子外面的储存坑里,不能反味;澡房得是能从高处通水冲洗的,最好还能根据需要调节冷热水。厕所和澡房前后院子都是各一个。

孙一刀陷入沉思。这样的要求还是第一次听说。

听起来倒是不难,主要就是如何实现通水的问题。

房世宁只能给他提供个答题思路,具体要如何实现她也不太懂,反正这个不急,怎么也得先把院子的整体先弄出来。

房世宁不想操太多心,就由孙一刀包工包料,“孙爷爷,多花钱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建的结实、耐用!”

若是她没记错,大顺朝后面有一年发生了地动,当时她还在闺阁中,地动这种事也只是听了一耳朵,具体的地点她也不知道,那防患于未然,保险一点比较好。

孙一刀拍拍胸脯,“这个我可以保证!”

房世宁先给了他五十两,“这些你先用着,平地、招人、打地基、买材料都需要钱,若是不够了,你再找我拿。”

孙一刀乐呵呵的接过来,“头一次遇到你这么大方的主顾!我这就回去找兄弟们,一定让你在明年化冻后就能住上新房子!”

也不能就这么放手不管,恰好安氏的侄子安木根没了送香椿的差事,就请了他来监管盖新房子的事情,跟匠人们商量、送茶水这样的事情就交给他干,每天给他八十文的工钱。

香椿是季节性食材,安木根送菜的活就干了一阵儿,虽然时间短了点,可安氏给的工钱高,整算下来,也赚了将近四两银子。

放在以前,安木根一家在地里刨食,累死累活,也就能攒五两银子,可家里还有个儿子要读书,吃穿用度之后,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吃几顿荤腥。

四两银子,在安木根看来,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姑姑也有帮衬,家里吃的用的,比以前省了一半都不止,甚至一个月也能吃上点肉了。

可安木根的婆娘蔡氏并不满足。她可是知道,安木根的姑姑家里发了大财了!家里有马车呢!四两银子,呵呵,安氏过寿,恐怕一桌子菜也得四两银子。

蔡氏一直撺掇安木根再去找安氏要活儿干,反正每次安木根去安氏那里,总能拿回不少好东西,不去白不去。

安氏知道安木根的性子,三棍子打不出屁来,以前自家生计困难,也没见侄子怎么上门,甚至逢年过年也好像忘了她这个姑姑一般。但谁让自家不能帮衬他呢,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如今,自己有了能力帮衬,可也得看她愿意不愿意。若是侄子一家干啥啥不行,她顶多也就提点两句,若是还能立得起来,她少不得会出钱出力。

还好,安木根这个侄子虽然木讷,可心眼不坏,干活也肯卖力气。往山阳县送香椿那么多日子,来来回回都很勤快,所以她也就把自家买的牛车半送着给他用。

但安氏知道,安木根的婆娘蔡氏是个眼皮子浅的,做事也有些自私,但她最大的功劳是给安家生了一个好儿子,安哲。

安哲会读书,今年又下场应试,虽然没能中秀才,但名次还不错,相信下一次就能过了。所以她对蔡氏的贪心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继续阅读:第135章 盖房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