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盖新房子,让安木根过来看着还算可行,至少他不会偷奸耍滑。安氏都决定了,等房子盖好了,她会给安木根包个大红包。
有李初五和孙一刀坐镇,又有安木根监工,建房子的事情基本不用房世宁操心。平时没事她就去转转,看看匠人们如何一砖一瓦的盖房子。
孙一刀惦记房世宁说的厕所和澡房的事情,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办法来,只好再来找房世宁。
房世宁只好拿出前世见过的东西讲给他听,通水管道要无渗漏,流水通畅,上水装置要便捷好操作。
孙一刀根据房世宁画出的草图,挠着头想了好几日,终于决定请人专门烧一批厚瓷片,可以作为通水的管道,又根据风车抽水浇地的原理,总算折腾出上水的一套装置来。
还别说,房世宁的提议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他决定,以后再给别人建房子,就建议人家这样建造厕所和澡房,不但干净卫生,也方便省时,同时自己还能另外赚笔钱。
孙一刀不好把这一套东西据为己有,找到房世宁。
“宁姐儿说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我想着以后能在其他人家建房子的时候也能用上,但这总归是宁姐儿你出的主意,我不好把钱都自己赚了,若是我们四六分成,你看如何?”
房世宁吃惊,“分成?我没想过要分成啊。”
她想这些东西,也只是为了自家使用方便,若是其他人家也能用,她也没有意见。可这分成——
孙一刀解释道:“这不是还亏了宁姐儿你的主意吗,要不我们这些大老粗如何向想到那么精细的东西。”
房世宁没觉得自己出力,要说功劳还是孙一刀这一伙人,他们在建房子之余,不辞辛苦的试验,建了拆拆了建,把想法从虚无变成现实,他们才是功劳最大的人。
孙一刀打定主意要给房世宁分成,但房世宁觉得无功不受禄,最后两方商定分给房世宁两成,而且只收本次建房子一半的工钱。
房世宁过意不去,于是就让郑嬷嬷和娄氏多做了些饭食送过去,还有自家做的羊乳饼,每人也分五斤。
干活的众人见了,在心存感激之余,都越加奋力的干活,生生把工期提前了不少。
房世宁建房子,而且还是村里罕见的二进院子,可是吸引了不少目光来。每天都有人来看,品评啥的不敢说,但赞叹两句总是有的。就是村中最富裕的族长那里也没有住到这样的新房子了呢,可见安氏一家真是挣了不少钱了!
房世宁知道村里种人羡慕嫉妒的眼光外,也有嫉妒的。她早就想好了,祭祖的日子眼看就要到了,她打算再出点银子,也好让众人知道,她就算发家了也没忘记村里人。
去年祭祖有斗菜大会,村里村外都十分热闹,今年就冷清了许多,在族长房丰义的带领下,村中的男子们出头祭拜后,就各回各家忙了。
房世宁给族里捐了二十两银子,用以整修祖祠。她是女子,不能以她或者安氏的名字,于是就假借房贤徳托梦,还说等自家房子建造完毕,那些匠人们可以直接过去整修祖祠,也不用族里出工钱。
房丰义乐的有人愿意出银子,还说会把房贤徳名字记在功德碑上。
给了族里银子,村子里也不能少。
房世宁同样出了二十两银子给村里,一是用于整修村中道路,省的下雨下雪时候泥泞一片,不好走路;二是用于村中蒙学扩建。
房世宁之前给过银子用于修整学堂,可随着村里人这一年增加了收入,加上周围都兴起进学之风,于是都纷纷想把适龄男童送进去,这样的话,之前的学堂就不够用了,这一次的银子正好还可以再建两间屋子,房世宁也提出来,会在整修好祠堂后再让匠人们过来建学堂,也同样由他来出工钱,材料之类的就由这块银子出。
进入腊月,左掌柜派人送了六十页琉璃来,同时还有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分成和年礼。
多味居虽然才开张不到一年,但背靠揽胜酒楼,加上里面的点心多是独家,味道又好,可是赚了不少人气和银子。
进了冬月以来,羊乳饼的销量一路攀升,扣除买琉璃的银子后,左掌柜还分给她一千两百两!
年礼也很丰富,吃的就不用说了,重点是还送来一个用透明的琉璃瓶装好的葡萄果酒。房世宁尝了尝,味道还不错,比上世在宫宴上尝到的不差。
如果可以,她还想通过左掌柜再买一些呢。若是可行,她也想买葡萄苗回来自己种,她可以尝试自己酿造葡萄果酒。
房世宁将银票收好,又把刚做好没几天的龙凤琥珀交给来人,也准备了一些年礼,吃的还是一些风干肉和腊肉,在延兴府也算是稀罕物。
听说左掌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就让莫才抓了三对活蹦乱跳的小兔子,给小心的放在包裹了棉布的竹筐里,带回去正好哄孩子。
家里积攒了不少好皮毛,挑了几块比较大的颜色又好的,特意给盛长璟送了一块全白的毛皮。可以想象一下,温润如玉的盛长璟带着纯白的长毛围脖,回眸中淡然一笑,该是何等让万千女子倾倒的风姿。房世宁想一想就想笑。
另外比较贵重的就是她自己种出来的菜。今年种的菜比去年品种多了些,有油菜、菠菜、小菘菜、芹菜、蒜苗等,另外还有一小筐草莓。
安氏一听说延兴府给房世宁送了上千两银子来,就想着也送点礼表示一下心意。想来想去,她就把才做好的花馍馍捡了几个给装上去。虽然土气了一点,但心意实在,加上她做的花膜有六层,每层加了通红的大枣点缀,寓意“六六大顺、步步高升”,相信盛二公子见了,一定会心生欢喜。
李长华从左掌柜那里赚了不少银子,就送了她自己编的一个多色方垫,还有一些小巧的笔筒、笔架之类的东西。
马车又满满当当回程,房世宁一家得正式准备过年了!
今年添了不少人口,新衣服是得做的。正好自家开了绣坊,安氏拍板,每人两套!
念及绣坊在王氏的主持下也赚了不少银子,于是房世宁给每人包了二两银子的红包,并一起到村里过年。
孙一刀他们已经盖起来第一进院子,西边的厢房稍加收拾就能住人,王氏母子三人正好住进去。
乔水芸对于不能和房世宁一起过年颇为在意,可一想到乔坊主和罗姑姑在县城里这几年一直孤孤单单的,她如今的身份又是乔坊主的嫡亲孙女,于情于理,她都应该留在山阳县,所以她赶在年前回村一趟,给房世宁和安氏都送了年礼,特意给她们做了一身棉衣。
乔水芸住在山阳县城大半年,褪掉了原本的青涩和拘谨,做事越发的大气和从容,房世宁见了欣慰不已。
她有心帮衬这一世的乔水芸,但也得乔水芸立得起来才会有更好的生活。当然,就算乔水芸是一摊烂泥,她也会竭尽所能帮她,大不了帮她找一户能爱护她的人家把她嫁了,何况乔水芸本身并不是扶不起的人,她相信,乔水芸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她可以放手做其他的事情了。
这一年,对房世宁而言,虽然中间被掳走几天,过程有些起伏,但后来能平安归来,总算是有惊无险,身旁还因此了一个夏侯繁乌,也算是祸福相依。
安氏信命,年前带着房世宁又去了趟化生寺,好生拜了拜佛祖,添了香油钱,从寺里求了平安福,才安心的回家过年去。
一回到家,果然有喜事!
郑嬷嬷喜滋滋的来禀告安氏,小郑氏有喜了!
她也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房世宁,毕竟是因为她赐了小郑氏虎骨,才让小郑氏的身子一天天好起来。可房世宁毕竟是个姑娘家,怀孕生子这种事,不大好和她说。
安氏讶然。几个月前,小郑氏本是都要不长命的人了,现在竟然有了身孕?虎骨的作用竟然这样大!
郑嬷嬷一脸喜气后又有些忧愁,“我女儿胎里的毛病,子嗣之事本就不做他想,亏得莫才心善,也不介意无后,还一直一心一意对她。也是我们有福气,跟了小主子后得了虎骨这位稀罕药材,才能让我女儿延续性命。女儿她可怜莫才,竟然瞒着我们怀了孩子,要不是我最近忙着过年疏忽了给她把脉,否则我定然不会让她瞒着的!”
安氏问道:“她怀孕可是有不妥?”
郑嬷嬷道:“有了虎骨这味药,她至少还能活三年,可这一旦有了孩子,她骨骼有小,到时候生产恐怕会有些艰难,说不定——”竟然落下泪来。
安氏明白她的意思,可能小郑氏会过不了生产这一关,也就是说,小郑氏原本还可以活三年,可这一怀孕,恐怕就剩下几个月的活头了。
安氏叹息,“难为她为了孩子能豁出去,事已如此,你和莫才倒不如放开,好好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孩子也是她生命的延续,想来她也舍不得你们,可她毕竟性命不能长久,有了孩子,你和莫才也有了寄托,为母则刚,她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