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鱼灯笼
初晴时2025-05-23 14:133,113

房世宁用小辣菜小小的赚了一笔,李长华那里也开始见回头钱。

家中的玉米皮有限,于是也学房世宁,到村里去收,但言明要雪白无虫孔的,十斤二文钱,若是一张张的给撕好弄整齐,十斤三文钱。

玉米皮不压秤,一斤就得一大堆,大约够编织三巴掌大的小插瓶,卖到揽胜酒楼,一个小插瓶八文,可是一本万利的活计。

往年里,玉米皮都当做柴火烧锅了,家家户户也不重视,谁知道到了今年,竟然还能卖上钱了,一个个的在家卯着劲儿的收拾玉米皮,弄的有些无聊的人想找人说闲话都找不着人。

族长房丰义开始还纳闷,怎么村里时常见不着个人影,往日里村里的妇人们李家长李家短的不到饭点不回家,如今各个都待在家里不出门。

还是族长婆娘尤氏知道的多,“如今大家都忙着赚钱呢!虽说不过是十文八文的事,可总比白白的烧了强,没见人有眼色的都到别村去收了回来赚差价吗!”

房丰义这才明白,感情这还是好事来。往常没见李初五家还有这本事啊,如今都成了村里人巴结的对象了。对了,还有安氏那里。

心中有些吃醋。说闲话的人少了,纷争就少了,纷争少了,需要族长他主持公道的就少了,找他的人少了,得到的好处自然就少了。

房丰义不好去安氏那里,于是就带着火气来到李初五家,可差点没进去门。

到李初五家送玉米皮的人实在太多了!加上他院子本就小,又堆满了玉米皮,生生的将排队的人挤到了胡同口里。

李初五很有眼色的恭恭敬敬的将族长请进去,又烧上水泡好茶。

还没等房丰义开口询问,李初五先自招:“族长啊,实在是延兴府那边催的急,这不都没空去族长家里说一声,要请族长帮忙呢。族长您也看到了,家里人少,活儿又多,实在忙不过来,想着得请个人来拾掇拾掇,可李姓在村里毕竟势单力薄,人微言轻,说了请人人家也可能不大愿意过来,所以想着请族长找个人过来帮帮忙,工钱好说,一天三十文。”

李初五特意拿了一包茶叶过来,“这都是去年秋天下来的,不知道是不是符合族长的口味。”

房丰义一听一天三十文,比壮劳力去镇上扛大包强多了!要不是自己身份在这里,加上家里确实也不愁吃喝,他都恨不得来干了。

闻了闻茶叶,比自家的要好。

房丰义揣好茶叶,想了想,道:“要不让雷小子兄妹俩来吧,也不占你便宜,两个人一天四十文,管一顿饭,可行?”

雷小子原名房世雷,今年十三岁,父亲原是村里打猎的,两年前去打猎伤了没救过来,她娘受不了家里穷,改嫁到别村了,家里就他和八岁妹妹房世兰。

兄妹俩日子艰难,吃了东家吃西家,单是族长房丰义那里,每个月总得去吃个七八回。

两人懂事,知道欠着人家的恩情不好还,就时常带着父亲打猎的工具到山上去试试手气,十回里能有一回抓到一只野鸡就算不错的了。

房丰义让房世雷兄妹来干活,一是让他们自己赚钱能养活自己,说出去也好听,二是村里人也不用再养着他们,心里会松口气,毕竟两人都一天天大了,吃的也越来越多,三是他也获得了好名声,要知道自家还有一个半大小子闲在家里呢。

李初五是知道房世雷兄妹俩的,勤快能干,一听族长说了他家,立马就答应了,“行!听族长的,明日他们就可以来!”

临走时,房丰义又被塞了一个玉米皮做的笔筒,“听说族长家的英聪兄弟在镇上学习不错,这个笔筒就送他了,上面画了竹子,寓意节节高。”

房丰义对二儿子房英聪很看重,对他做学问更是看重,最乐意别人夸他儿子学问好,于是很愉快的收下了。

后来尤氏打听了告诉房丰义,“那个笔筒值二十文钱呢!”

李长华喜欢编玉米皮,自己也潜心研究,加上又房世宁这个“军师”在旁,手工的花样渐渐多起来。除了用作学习用品,还向日常家居上靠。

揽胜酒楼买卖大,光是李长华一人编,实在忙不过来。

房世宁给她出主意,将容易编的、价格低廉的教给手巧又亲近的人,从中赚取差价,她自己只负责值钱的大件。

田彩春娘家姊妹多,姊妹家的女娃更多,平日里相处的就不错,有这样的好事当然先想着她们,于是招呼了五六个人来,跟着李长华好好学了两天,才又各自背了一袋子玉米皮回去。

正月十三那天,揽胜酒楼专门派了一辆车来小辣菜和小手工,还邀请房世宁去延兴府看花灯。

正月十五看花灯。房世宁自知延兴府的花灯再好看也不如京城的好看。上一世,她每年都要出去看花灯,什么龙飞凤舞灯、吉祥如意灯,还有人物故事灯、走马观花灯,但都不及那一年亲手制作的花灯。

想起制灯,房世宁说干就干,和乔水芸翻找出左掌柜之前送来的一沓纸和一堆颜料来。

左掌柜送纸和颜料,有恭维房世宁“琴棋书画”俱通的意思,没先到却被房世宁拿来用作了制灯。

用颜料将纸上色,粉色、红色、紫色等,等纸干透的时间,把蜀黍秸秆切成长短不一的小杆儿,再用丝线将前后左右都绑好,做出来鱼的样子,再把染好的纸按照颜色排位蒙上去,用浆糊贴好,然后把鱼身简单画上两笔,将短短的蜡烛紧贴在底部的木块上,最后再把鱼眼睛点上,大功告成!

这个鱼灯笼看着就喜庆。粉色的胖胖鱼身子,紫色的片片鱼鳞,红色的尖尖鱼尾,大大的圆润鱼眼,挑在手里,人见人爱。

当年,傅敦雅就是无意之中凭着这一只鱼灯笼哄好了皇上最宠爱的六公主,从而在皇帝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房世宁做好了这只鱼,呆坐了一会儿。想起这位备受皇帝宠爱的六公主,后来不知道因为何事惊扰了皇帝,竟然被虢夺了封号,过继给了不成器的庆郡王家做后嗣。

罢了,反正此生不复相见,多思多虑也是无用。

安氏这里做着羊乳饼,李家那里做着小手工,来来往往的人就多起来。眼尖的人看到鱼灯笼稀罕的很,问道:“宁姐儿,这灯笼卖吗?瞧着不错,样子新颖的很。”

乡下人家常见的灯笼就是红通通的圆灯笼,每当年节时候,家里有几个零钱的也会买个挂在门口,寓意日子红红火火。

房世宁制作出来的鱼灯笼当然少见。

这也能卖钱?

房世宁笑道:“卖啊,怎么不卖。婶子你看着给就行,就当疼疼我了。”

那妇人家底颇丰,也是见过世面的,道:“镇上有卖花灯的,一报那么大的红灯笼一个卖十八文,你这个胜在样子小巧可爱,孩童挑在手里最是便宜,我也不诳你,十五文吧!”

安氏在一旁,急忙拦住妇人往外拿钱的手,“不值当的,不值当的,不过是小孩子胡乱糊着玩的,你这当成正经买卖来做,还不羞煞她这个小丫头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十五文钱买个孩子的小玩意儿,好说不好听。

房世宁明白奶奶的意思,道:“亏着婶子懂,我还不知道这个原来还受人这么喜欢,得了,这个灯笼是第一个做的,手艺实在不太好,婶子不嫌弃的话就送给婶子了,拿回去给弟弟妹妹们玩吧!”

那妇人怎么能白拿,好说歹说放了八个大钱才拿了灯笼回家。

房世宁急忙让李长柏喊来刘台来,他哥刘亭去镇上送羊乳饼还未回来,“刘台哥,你现在赶紧到镇上去,去杂货店或是什么地方,尽量多的买些纸回来,不用太好的纸,略微白点的就行,再买些白蜡来,等回来我们做灯笼卖!对了,回头让刘楼、刘阁也来,大家一起做!”

“这不太好吧?你就不怕我们兄弟学了手艺去自己做了灯笼卖?”刘台可不做这样的事。

“说什么呢!”房世宁佯装生气,“什么学不学的!我房世宁是那么小气的人!既然一起做,那手艺就是大家的。再说做鱼灯笼也不复杂,人家手巧的拆开看看就能看明白,没什么秘密可言。不过我们要抢在别人明白之前先做出来一大堆,我们是第一个做的,人家自然先买我们的。”

李长华道:“有个词叫‘奇货可居’,就是这个道理。”

“对!华姐姐说的对。这鱼灯笼我们可能就做这一年,等明年人家也明白了,我们就没有优势了!”

没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刘台赶紧到镇上去,很顺利的找到各个刘亭,然后买了一车的纸张和白蜡,惹得旁人疑惑不已。

家里的房世宁也没闲着,让安氏挖出几个又大又结实的萝卜,画了鱼鳞图样给乔水芸,“芸姐姐,挨个的在纸上画鱼鳞太费劲,不如像刻印章一样把图样刻出来,到时候蘸了颜料一一印上去就行,简单又省事。”

说着递给乔水芸图样和切好块的大萝卜,“那就麻烦你照着样子用萝卜把花样刻出来吧,尽量多的多刻几个。”

继续阅读:第56章 鱼灯笼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