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烧烤2
初晴时2025-05-23 14:133,088

冯沐暄脸色不好看,僵硬着脸道:“带的太少,不够吃!”

乔水芸就不愿意听他说话,好像宁姐儿欠他似的,朝他扔过去一根竹签,“就知道吃!下次你自己烤了吃!”

竹签将将擦过冯沐暄的衣角,留下一道油污,冯沐暄声色未动,“给我做一件新衣。”气的乔水芸把剩下的竹签都扔过去,这一次却被冯沐暄都躲了过去。

房世宁又问安氏有没有着急回家,看情形她这三天还走不开。

安氏头一次出门这些天不回家,要不是为了等道口县房贤珍的消息,她早就回家了。知道房世宁天地广阔,“我打算明日就回家去,等张栓来送货我正好坐车回去,你不用担心我,你安心做你的事,只一件事,不管赚不赚钱,一定要注意安全!水芸,你不是还有不少衣裳单子没做,你也留在县城多住几天,陪陪你奶奶!长华你——”

出来这几日,开了许多眼界,但过了当初的兴奋劲儿,李长华想家了。

“三奶奶,我明天和你一起回去!宁姐儿,有我陪着三奶奶你就们就放心吧!”看到房世宁和乔水芸各有所长,等回到家,她得越加勤奋的钻研手艺才行,她不能拖了后腿。

“这样也好,家中还有人做羊乳饼呢,这几日我们不在家,田大娘得累坏了。奶奶,我明日一大早去买点礼物,等回到村里你给大家分分,也算是我们的一番心意。”

“是这个理儿。”安氏看开了,如今每个人都能赚钱,大可不必抠抠索索,让人觉得自家富贵后就忘了本。

翌日一大早,房世宁带着刘淼去买了一大堆礼物回来,主要都是些吃食、脂粉,另外再加上绣坊里的帕子布料鞋面等。

安氏交代房世宁好好和道口县那边来往,同时又叮嘱在山阳县的事情做完了,一定要赶紧回家去。

绣坊除了进货卖货没有什么好忙的,房世宁就让莫才一家三口跟着安氏回去。郑嬷嬷年纪大,小郑氏身子不好,一辆牛车正好装的满满当当。

张栓送货的时候带来了消息,说张铁匠找了一个本家子侄到铁匠铺帮忙,切丝器的制作效率提高了不少,让房世宁尽管放心大胆的往外卖。

这段时间来,张铁匠的铁匠铺花费不少,房世宁特意让罗蜜娘算了算账,拿出五两银子来让张栓先拿回去用,后面会细细算账。张栓高兴的收下银子,又才知道房世宁开了新铺子,他也没什么恭贺的礼品,于是就特意到永宁绣坊选了三块帕子,也算是恭贺铺子开张了。

后面的几天,房世宁当真忙的不可开交。

邓海山十分重视这个新买卖,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房世宁,生怕哪里做的不周到砸了牌子。

对,做烧烤串的这个新店面的名字也起好了——久久烧烤串!

满满的大排档风格!

房世宁忍不住吐槽,这是谁起的名字啊,这也太——接地气了!

邓海山笑道:“主家,哦,就是百里公子,说新店铺让我全权负责,我想了好久才想出这么个名字。久久,谐音‘九九’,为阳数最大,寓意这里食材多种多样,久久还有长长久久之意,希望烧烤这个新吃食能长久的做下去!”

倒是解释的通。

不管了,反正是人家的铺子,取什么名字都是人家的事,人家觉得好就行。

看着手里的契约上写的“三成”字样,房世宁很高兴的表示:“久久烧烤串”一定会长长久久的开下去的!

“不瞒房姑娘,我试了多次房姑娘那天的调料,可惜均不成功,还希望房姑娘能倾囊相授。”都在契约上按了手印了,邓海山也就好意思开口了。毕竟若是调料不成功导致烧烤卖不出去,那也是房世宁的损失不是。

房世宁就知道他会问这个,幸好她早有准备,添加了花椒粉、辣椒末以及白糖等的秘制烧烤配料——永宁烧烤酱,可是她的秘密法宝。

“邓掌厨,明人不说暗话,我可以为久久烧烤串提供酱料,只是这酱料我得另外收钱,——一斤一百文!”

一斤酱料怎么也能烤制一百只烤串,最便宜的韭菜烧烤串打算卖两文钱一串,除掉本钱,赚头也不少了。

“行!那你先期得多准备才行,别到时候不够用的。”

“邓掌厨放心,这里的买卖怎么说也有我一份,我不会砸了自己买卖的!”

酱料的主要成分是豆瓣酱,这个可以随处买到,再就是加入其他的比如小茴香、芝麻、桂皮之类的做菜调料,当然也少不了花椒粉。加入的花椒粉量不大,但加与不加完全是两个味道。花椒的来源掌握在她手里,不用愁酱料的配方被别人窥探去。

再就是烧烤架。

“肥水不流外人田”,张铁匠能打铁,做烧烤架的事情当然得交给他,也不用多,六个足够了。过几天让张栓一起给送过来。

还有就是炭火。那天的炭火是临时从锅灶里取来的,大小不合适不说,火头也不均匀,这样的火候烤出来的东西口感也有区别。

银丝炭当然是最好的,烟灰少、火头足,但银丝炭多是冬天富贵人家才用的,那每个房间也是有定量的,用银丝炭烤蔬菜、烤肉得不偿失。

还有木柴炭,便宜,好买,但缺点是烟有点大,呛人,既然是吃食,自然还是干净些最好。

“邓掌厨,你再找人把木柴炭改进一下,块头不用太大,尽量选一些耐烧、烟又不大的,我听说延庆府的余泽县有户人家烧炭不错,你可以让人去问问。”

上世,傅敦雅刚进入傅府,人生地不熟,被府里的人欺压的厉害,整整两年冬日都没有好炭火用,后来有个丫头说服她买了余泽县的柴火炭,虽然不如银丝炭,但胜在便宜且耐烧,她一下子拿出全部积蓄近五十两银子都买了炭火,自己用不完还加了一点价钱卖给府里其他人,不但才让她安然度过那个滴水成冰的冬天,还让她小小的赚了一笔。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她后来要了那丫头到她身边做仅次于水芸的二等大丫鬟,可惜被那丫头拒绝,说她签的是活契,想等到了年纪就出府回家去好好过日子。

当时傅敦雅还暗地里嘲笑那丫头不识抬举,傅府这样的人家,非一般的丫头仆从想进就能进的,那也得看资质,她不就是因为“资质”好才被接进府里的吗。

可那丫头不想要府里的富贵日子,净想着出去,也不知道外头是不是有个表哥什么的在等着她。

傅敦雅帮着那丫头说了几句好话,又代为赎了身,那丫头得偿所愿提早离开了傅府。

过了不久,那丫头感恩的托人给她道谢,说自己本是那户烧炭人家的“远亲”,那人家手艺不错,可惜经营不行,多亏傅敦雅买了那家不少炭,日子才好过些。

她回家后阴差阳错的嫁给了那户人家的二儿子,这都是因为傅敦雅的好心,她才能过上舒心日子,所以特意做了一个精致的小手炉送她表示感谢。

后来她才明白,那丫头是真正聪明之人。傅府里,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好日子”,实则步步惊心、暗藏杀机……

那样聪明的丫头不应该再进傅府那样肮脏的地方。

邓海山若是能找到那户做炭火生意的人家,也算是提早帮了那丫头了。

烧烤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道口县来人了!

来的正是房贤珍的女婿赵德。

赵德一听弟弟赵聪说在山阳县城遇着了婆娘的舅母安氏,他回头就跟岳母房贤珍说了。

房贤珍一听有嫂子的消息,高兴的不得了,要不是因为自己身体还未痊愈,真想立即回去看看。

她之前接到嫂子的信,信上说家里日子好了很多,她还以为是嫂子安氏的安慰之语,这次亲耳听到说嫂子带着“孙女”在山阳县里开了铺子,还和人合伙卖切丝器,这才大感放心。

那切丝器她也用了,果然十分便宜,不用担心切到手,而且效率也高,难怪女婿说切丝器是个好东西。

既然知道了安氏在山阳县,而且还有切丝器这等好东西,房贤志立即拾掇了不少东西让女婿即刻再到山阳县去。一是和安氏通通气,说自己一定会在端午节回娘家看看,二是赶紧把买卖谈下来,省的郑家那头抢了先。谁让郑家也是卖杂货的呢,若不是把买卖定下,郑家少不得会和女婿家争利,休想!

道口县和山阳县离的可不近,一来一回总得三四天,可见那赵德的弟弟赵聪回家一说,房贤志就催促女婿来了。

赵德听从岳母吩咐,来的兴冲冲,可惜舅母安氏已经回来松柏镇,只得把东西都让房世宁带回去。

赵聪回去和哥哥赵德略微提了提房世宁,只知道她本是舅母的外甥女,舅母可怜她父母双亡、她父亲那边的亲戚又不管,才给她改了姓氏,取名做“房世宁”。还说切丝器的事情都是房世宁负责。

赵德想着怎么也得是个十七八的大姑娘才能想出切丝器那样实用的东西,可等见了面,知道房世宁才不过十岁,不禁暗暗吃惊。

继续阅读:第92章 赵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