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作坊
初晴时2025-05-23 14:133,077

当年房英秀损坏了娘留下的遗物,奶奶背地里可是哭了好几场!

乔水芸放心了,“那就好!我就怕你看在同村的面子上对她心软。”

别说,房世宁也曾想过要不要去傅府把房英秀赎出来,再给送回山阳县,可是前不久她刚接到奶奶安氏的信,里面提到了房贤志夫妇俩,也就是房英秀的父母,竟然仗着“永宁县主”伯父伯母的名头,强抢民女给儿子做妾!

那还了得!

幸好山阳县县令知道永宁县主和房贤志夫妇关系一向不好,直接判了这一家子人充军!

至于房英秀嘛,呵呵,做奴婢总比被充军好啊!

房英秀被人远远的扔在一条暗沟里,她的“美梦”破灭了!

傅府的人见房英秀长时间外出不归,可是又找不到人,也不想多花费人力物力去寻找,直接省事的报了一个“急症过世”,一个二等丫鬟罢了,他们傅府最不缺的都是丫头!

后来,过了几天,房英秀终于能说话也能活动了,房世宁那里她是攀不上了,只能再回傅府。

傅府人知道她就是房英秀,可那又怎么样,她的名号被消掉,位置也被别人给占了,加上她回来时候全身乌糟不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哪怕是做傅府的低等丫鬟,那也比大街上的乞丐强!

房英秀在傅府门口不肯离去,那占了她位置的人还等着好好干好让主子打赏呢——给门口人塞了钱,把房英秀卖给了后街一个倒夜香的汉子。

这些都是后事。

不再理会房英秀结局如何,李作栋到了!

紧赶慢赶,李作栋夫妇终于风尘仆仆到了上京,见到了三个多月没见的房世宁。

见了房世宁,李作栋刚要行礼,就被房世宁拦下了:“李大哥,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我们还是像从前一样,兄妹相称!”

又亲热的对杨白瓷喊了声“嫂子!”惹得杨白瓷脸红不已。

李作栋从善如流,“我给带来了家信,老夫人等让我转告,家中一切都好!”

除了信,还有来自家乡的一些特产,看着就格外亲切。

房世宁高兴的收下,问过杨白瓷一路上情况,让姚水清赶紧领着二人去那宅子里歇息,“李大哥先去好好休整,等精神头足了,我再领你去烧瓷的地方!”

一路奔波十几天,身体上精神上确实受了不少罪,李作栋也不扭捏,“好!”

房世宁一看他样子,就知道他可能明日就会迫不及待的去看窑口,“我来上京后结识了不少白瓷大师,我知道,白瓷一直是李大哥的向往,你这几日好好休息,等你休息好了我带你去认识认识他们!至于管道瓷,那位置不好认,我得和人约好了时间才行!”

李作栋一听,全省的疲惫霎时就消失了,高兴道:“那多谢宁姐儿了!”

对,他对白瓷制作一事一直放不下,心心念念。

当初房世宁劝他先把管道瓷做起来时就说过:“你如今根基不稳,不如先把家底攒后,以后或是拜师学习,或是潜心研究,总不至于让家人提心吊胆。”

如今,这机会可不就是来了吗!

多亏了宁姐儿啊!如今他妻子娶了,家底也逐渐积攒起来,他可以一边经营管道瓷,一边研究白瓷了!

李作栋激动之下恭恭敬敬的给房世宁行了一个大礼,房世宁拦都拦不住。

因白瓷尚未盛行,所以几位白瓷师傅在京中并不怎么受重视,甚至有的人都不能养家糊口,已经在盘算着另找差事来做了。

房世宁乍一找上他们,一个个的诚惶诚恐。

那可是永宁县主!找他们这些低贱的手艺人干什么!

后来见永宁县主是真心想结交,一个个的放下戒备。等接触了两三次,他们惊讶的发现这永宁县主不止会种田,原来还懂白瓷技艺!

房世宁对他们说:“这是从我延兴府的一位兄长那里学来的。他对白瓷技艺极为痴迷,只是碍于地域限制,一直无法提高制瓷技能,等他来了上京,还请各位老师傅一定多教教他!我发誓,他一定会将白瓷发扬光大!白瓷,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大顺朝第一等的瓷器!”

几位师傅被她说的群情激昂,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就能名垂千古一般,都焦急的等着那位叫李作栋的年轻人来。

第二日,拗不过李作栋,房世宁只得带着他去拜访那些白瓷师傅。而杨白瓷则先留在家中打理从延兴府带来的那些行装。

见李作栋和那师傅们相谈甚欢,房世宁暗地里给他指指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位,“他制瓷手艺最为高超,听说有不外传的秘方,若是能拜他为师,李大哥必能成为一代大师!”

那人其实就是上世李作栋的师傅。

房世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李作栋及几位师傅,她还要去点心铺看看。

因着有了升平帝的题字,绣春点心铺几乎成了近几日京城里人口密度最为集中的地方。一大早的就有很多人来排队,甚至有的人凌晨就来排队领号,然后卖给别人,以此来发家。

点心铺如今以王茂林和许小芬为主力,还有武阳侯夫人找了两个来,以及府里还有一个人,另有两个专门烧火的,可就算这样,做出的点心依旧是一出锅,还热气腾腾就被人买走了。

房世宁看门口拥挤的人太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踩踏事故。来买点心的人群里,还有不少幼童,这万一要是摔倒,那后果不堪设想。

房世宁没进铺子,拐弯去了武阳侯府。

武阳侯夫人刚打发走一拨人,都是来走后门想要号码牌的。

“姐姐,如今铺子十分火爆,周围也拥挤了不少人,这一时半会儿的,恐怕热度难以下去。”房世宁道。

若没有升平帝的题字,这热闹场面十来天也就下去了,可有了升平帝的题字,那就是大顺朝最大的招牌啊!

武阳侯夫人如今也愁着这事,“前几年有个西洋货铺子开张,百姓们稀奇,围堵了不少人,后来不小心发生了踩踏,死了好几个人,我们点心铺子可千万别出这种事!”

房世宁表示同意。

“铺子点心供应已经明显供不上百姓需求,可做点心的方子我们也不能外传,所以姐姐,妹妹我有个主意,还请姐姐思量再三。”

这铺子也有武阳侯夫人的一份,应该和她商量。

武阳侯夫人笑道:“看你这样子,一定是有了主意,说来听听。”

房世宁道:“我手里还有不少点心方子,三五年不愁没有花样卖。既然单靠铺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不如我们直接开个点心作坊——既可以供应我们绣春点心铺,也可以卖给其他的点心铺子,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方子不外传,而且也让更多人尝到了好吃的点心。”

她发现,来排队的人家非富即贵,一般百姓还真不多。

一开始她考虑先把点心铺子给支起来,那就得依靠富得流油的达官贵人才行,所以价格定得也高,一斤点心顶的上上京里寻常百姓一月的花费了!

但如今这点心太过受欢迎,那些达官贵人们想吃尚且得排队,更别说那些平头百姓了。

若是把点心作坊开起来,可以制作更多的点心来卖。用料上等的,价格依旧,专卖给那些有钱人,用料不甚讲究的,价格就地点,也好让百姓们都尝尝。

若是外地人看的中,也可分销给他们——那就是更大的买卖了!

房世宁这么一说,立刻得到武阳侯夫人的同意。

“就按你说的办!我们开点心作坊!”武阳侯夫人已经可以想象到大顺朝各地对绣春点心的追捧了!

说干就干!两人已经商量作坊选址了!

武阳侯夫人说了几个地方,房世宁知道位置,可惜都不大合适,主要就是地方不够大!

武阳侯夫人诧异她来了上京不过几个月,竟然对上京的地形地貌如此熟悉。她哪里知道,这都是房世宁上世的记忆。

地方得够大!还得方便购买点心原料……

武阳侯夫人眼前一亮,道:“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不过那地方——五皇子你知道的吧?因为牵扯到一桩命案里至今未能脱身,那地方是他的!五皇子被幽禁,府中生计受阻,只能变卖田产来维持,可五皇子生死未定,谁也不敢拿银子买下。”

眨眨眼,对房世宁道:“听说德郡王和他关系不错,如今你又和德郡王——”

房世宁明白她的意思了。

想通过德郡王做中间人,把北堂玄泽的地方买下来——但无论北堂玄泽以后是否有事,这块地都不能给她招惹来麻烦!

上世,北堂玄泽也有这一遭,最终女仵作力挽狂澜,证明了五皇子是无辜的——从那以后,五皇子就与女仵作形影不离。

那地方是不错,够宽敞,离着上京内城和外城都近,周围也多聚集了各地来的商人。

好像上世这地方被北堂玄洹给买了去!——这么好的地方,今生是注定不能再让二皇子成为它的主人了!

房世宁应下,“好,这件事交给我,三日后我给你姐姐消息!”

武阳侯夫人喜滋滋,“我就知道,妹妹出马没有办不成的事!”

继续阅读:第213章 缘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