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有缘
初晴时2025-05-23 14:133,062

烧烤店开张前,房世宁也提出了许多意见,他一一照着整改,没想到等烧烤店开张,那些细节之处还真赢得了食客们的赞赏,有的虽然不好明说,但他们私下里交互的眼色却是能察觉到的。

房世宁又说起延兴府揽胜酒楼想合作开烧烤店的事。邓海山迟迟没有答复,想来是还没有决算。她不强求两家合作或不合作,但总得给左掌柜那边一个答复才行。

说起此事,邓海山长叹,“此事我早已经上报,无奈主家那边也一直没有回复,后来才答复我,说一年以后再考虑合作的事。”

也就是说,主家那边目前不想和揽胜酒楼合作。

可这一年以后?

“为什么是一年以后再考虑?”房世宁不解。

邓海山同样不解,“我也纳闷,可毕竟是主家,既然主家已经这么说了,我只是个掌柜,也不好再多话。”

既然如此,房世宁也只有如实和左掌柜说了。

房世宁忽然想起一事,“之前宝瑜郡主来山阳县住到了松月湖酒楼,期间可发生了什么事?”

北堂婧然究竟是不是在找百里公子。

邓海山摇头,“郡主住在酒楼里,我也只是负责厨灶那一块,其他的就不甚清楚了。房姑娘怎么会这么问?”想起房世宁失踪一事,但见似乎对她没什么影响,加上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他也就不问了。

“我也只是好奇。”和北堂婧然的那一段相识,就当没发生过。

“邓掌柜,以后天气会越来越凉,恐怕来店里吃烧烤串的人就不多了,邓掌柜可有考虑?”

邓海山点头,“等天气冷了,我就把后院的桌子撤掉,其他的还照常保留。房姑娘放心,这烧烤虽然热天时候吃最畅快,可这东西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大家都等着呢,不会冷了场。”

“邓掌柜心里有数就行。我也是多虑了。好了,天色不早了,我还得赶回村里去,就不在邓掌柜这里多留了。”

邓海山急忙喊苏潜,“你去把我送给房姑娘的礼物拿来!”

苏潜哎一声,一溜烟儿跑个来回,很快,手里拿个木盒子回来。

邓海山道:“房姑娘生辰也不和我说声,我好送份厚礼!我还是后来从冯掌柜那里听说的,明年记得要提醒我!”

拿过苏潜手里的盒子,打开,“这是我从外地寻来的,上好的檀香木,上面是高僧亲手刀刻的《妙法莲华经》,送给房姑娘!”

房世宁不敢接,“这份礼物太贵重了!世宁不敢收,还是请邓掌柜转送有缘人吧!”虽隔着数丈,已经能隐约闻到檀香,如此还刻着佛经,可谓是厚礼了。依照傅敦雅的眼光,这份礼物不下百两银子。

“这是我专门为你寻来的,哪有再转送别人的意思!如果不收,可是瞧不起我邓海山了!”

“邓掌柜!邓爷爷!我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重礼!”这份礼物不在其值多少钱,而是其意义非凡。她不过是乡野丫头,真真不能收这样的礼物。

邓海山无法,只得道:“房姑娘可听说过癞头和尚?”

癞头和尚?奶奶说化生寺救了她一命的那位?后来两次去化生寺,均是无功而返。

昨天去化生寺里询问,还是一无所获。今日倒是有了他的消息?

见房世宁若有所思,邓海山明白,这定是知道的了。

“这佛经是我外出时一个癞头和尚交给我的,说让我送给有缘人。我当时还纳闷,如何才是有缘人。我把佛经留在手里许久,一直没能参透这个有缘人是谁,索性就想了一个法子,让老天来帮我确定到底谁是有缘人。今日房姑娘来找我,可是巧了!”

房世宁不懂,怎么就巧了?哪里有“巧”?

邓海山笑道:“不如房姑娘看看你茶杯的杯底,可有字?”

房世宁将手中的茶杯高高举起,昂首一看,不禁愣住。

杯底有一个“缘”字。

这,就是有缘人?有点草率了吧?

邓海山笑呵呵,“我这一套茶具陪伴了我将近三十年,既然癞头和尚说的有缘人我不懂,我就在杯底写了个缘字,若是客人用了此杯,那就是我找的有缘人了。房姑娘选中了此杯子,这就是天意啊,房姑娘就收下佛经吧!”

房世宁讶然。这样也可以?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呢。

“可这杯子是苏潜拿给我的,不是我选的,那是不是说有缘人是他呢。”她还是不想收佛经。

苏潜赶紧撇清,“房姑娘,我可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也是第一次听邓掌柜这么说!对了,我们刚才下楼一趟,其实中间有人过来把杯子重新收拾了,房姑娘现在喝茶用的杯子可不是我之前拿的那个!”

邓掌柜补充道:“不是苏潜的事。重点不是倒茶拿茶杯的人,而是用茶杯喝水的人。不是房姑娘,还能是谁?”

反正就是认准她了。

房世宁一想。刚才再进来,之前她用的茶杯确实不见了,苏潜一直盯着冯沐暄,她就自己拿杯子到了一杯茶,反正她觉得大家都是熟人,自己拿个杯子喝水也没什么,谁知道就这么成了“有缘人”了。

她只好收下。小心翼翼的将佛经收起来,回去还得找个保险的地方藏起来。

房世宁和冯沐暄同邓海山告辞,又去乔坊主那里接安氏回家。

乔水芸月余没见房世宁,本想趁这次她来,两人能好好说说话,可宁姐儿实在太忙,还没说什么呢,她又给回家去了。

乔坊主边收拾给安氏和房世宁的节礼,一边道:“芸姐儿,我已经教了你好几种针法,你缺的只是练习,你回村里也是一样练习,我看你对宁姐儿依依不舍,你今天就跟她回村把!你可要记住了,下次见到你,我要检验你的针法的!”

乔水芸听了大喜,乐的抱着乔坊主不撒手,“其实我也舍不得奶奶,可宁姐儿那里——”

“我都懂!你回去就行!”乔坊主看向屋外正和赵德说话的房世宁,“现在你们还离得近,等以后离得远了,想见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赵德这些日子从罗蜜娘这里拿了不少切丝器,在濠水江两侧售卖的还不错,今日他来只是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见到房世宁,他要和她说菱花纱的事情。

菱花纱十分紧俏,又是上京追捧的料子,赵德想要找个能接洽的人,还真是费了不少劲,终于让他了解到一件事

前些日子,菱花纱的主家的孙子,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双手脱皮溃烂,那主家找了不少大夫,也用了不少药,可依然治不好,如今已经有些化脓,惨不忍睹了。

主家只要这一个孙子,无法,他悄悄放出消息——能医好者,赠银千两!

赵德不好意思道:“朱家把菱花纱看得很重,我就只得到了这一个消息,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菱花纱的主家姓朱。

“表姑父尽力了,世宁已经很感谢表姑父了!那朱家对菱花纱百般保护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现在一匹菱花纱价值不菲。表姑父放心,我身边有个懂医理的嬷嬷,等我回去问问她是否有法子,就算是没法子,我们也尽力了不是。”

赵德早领了岳母房贤珍的差事,要他去房家洼子村帮忙送中秋节礼,既然碰到了,他就不必再跑一趟了,把吃食、布料、药材等,直接拿到了房世宁的马车上。

房世宁也防备着会遇到姑奶奶家的人,早就备好了礼品,五十斤羊乳饼,五十斤风干肉,自己腌制的五斤香椿,还有两斤晒干的木耳,并把木耳的用法写了单子。

房世宁出去的时候,安氏由乔坊主等人陪着,逛了逛县城里的首饰店,买了几件首饰,其中有个七宝白玉连珠飞燕钗最是贵重,自然是送给房世宁的。

八月十五,皓月当空,家人围坐,品尝月饼,讲古说今,好不惬意。

房世宁把朱家孙子的情况说给郑嬷嬷听。

郑嬷嬷听了摇头,“我不擅长这种病症,恐怕无能为力。”

房世宁也想到是这种结果。郑嬷嬷擅长的是妇科,这种只听他人描述没亲眼见过的病症,就算有法子也不能保证就可以药到病除。

她还有那本范述手札,只是她不能拿出来,书是范述送给夏侯繁乌的,以后她得还给他。

秋收很快来到,村里人又是一阵忙活。

安氏只有几分地的紫薯,很快就收了来,直接放进地窖里,等吃的时候往外挖就是。

李初五家要收的就多了,有紫薯、土豆、玉米、黄豆、从中秋节前就开始忙活,半个月了,全家人还都铺在地里。

和麦收时候一样,房世宁派了莫才去帮忙,田彩春娘家也来了人。

因着李长林还有半个来月就要成亲,他岳母家那边也派了人过来,再有个一二天差不多就能完成了。

房世宁去看了看刘台那边木耳的培育情况,提出天气冷了,得注意保暖,至于怎么干,那是刘台关心的事情了。

有心看看秋收的盛况,却见地里很多人都拿着菜刀在那里切紫薯。就是李长华,也正蹲在地上一个个的切紫薯。

继续阅读:第126章 瓜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