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香椿2
初晴时2025-05-23 14:133,349

“刘楼、刘阁,摘香椿叶去!”刘台领着自家俩弟弟,噌的一下子分别爬到了一棵棵香椿树上,知道能卖钱,几下子掰折,树底下很快就被叶子盖满了。

看着满地的叶子,房世宁直心疼,喊道:“快下来,快下来,不能这么摘!这么摘太浪费了!”

哟,摘叶子还有章程?

等刘氏三兄弟下来,房世宁教给众人,“不能一下子把长了香椿叶的枝子掰下来,这样以后叶子就长得少了,我们应该一个叶子一个叶子的,从它的根部折下来,不能伤害枝干,这样过个三五日还能长出新的叶子来,到了端午节前后,能摘个三四茬。”

刘氏三兄弟一听。顿时懊恼不已,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

“我回去打听下人家收不收香椿,若是收,我们就再来采了去买,若是不收,我们也可以采了自己吃。”

众人也明白,总得问个清楚了才能知道这个香椿树到底能不能卖钱。

既然里面还要不少香椿树,房世宁等人也不着急了,收拾好已经被摘下来的香椿叶,继续往里走。

“春游”继续。

继续有惊喜等着众人。

有的人发现了野鸡窝,逃出来好几十个野鸡蛋。还有看见鸟我后爬上去找蛋的,收获也不错。

李初五带着众人来到黑鱼处。

天气暖和了,黑鱼也开心的浮到水面上来,被李初五等人抓个正着。

“还是宁姐儿会想,自从编了网兜,我每次来总能抓到五六条大黑鱼。”李初五边给黑鱼串起来边说。

这些人都知道,李初五凭借抓鱼这一项,这几个月就赚了不小的一笔,赚的钱够该一间新屋子了。

可他们也不会眼红,或是知道了地方以后自己抓了鱼去卖。这可是人家李伯先找到的,李伯一家人厚道,他们不能昧着良心断了人家的财路,再说这里面还有房世宁呢。

就是单看宁姐儿的面子,他们也不能糟践李初五一家人。

李长林又领着大家去找野山楂。

房世宁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先前遇到北堂玄洹的地方。时过境迁,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痕迹。

盼着他有事,这样也算报了上世的仇,可万一被皇帝深究,又怕牵连到村里人。

盼着他无事,那上世被他害死的那些人,在今世就要还被他再害一遍,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哪怕是上世对她有恩的人,她也无能为力。

罢了,看机缘吧。有的人,她能救自然会救,若是救不了,就只能归咎于命了。

大家伙儿满载而归,房世宁还让人刨了一棵小的香椿树栽在院子里。这样就算她想吃,也不用非得跑到山里去摘了。

一回来,众人都催着房世宁赶紧问问看哪个酒楼能收香椿,他们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再赚一笔了。

安氏早就打算去山阳县买几匹更亮眼的布回来。眼看着季节变换,房世宁个头窜高,先前的衣服已经不合适,再者刺绣的细线颜色也不足了,正好一起都买来。

房世宁思量着一家人都去。水芸姐姐自从来了,还从未出过远门呢,她也学了好久的手艺了,得拿出去看看学的效果如何。

当然,在房世宁心里,乔水芸的手艺自然是不差的,可这个“不差”也得得到专业的认可才行。她还打算给乔水芸开个铺子呢。

这次出门要来回要好几天,安氏把家中事务安排妥当,房世宁也嘱咐众人按部就班的做事即可,若实在有要事,就去隔壁院子找田大娘,众人都说好。

坐了刘亭的牛车,晃晃悠悠地先到了松柏镇。

去五福斋看望了冯胜利,给他带了一只野鸡,让他尝尝鲜。

冯胜利听安氏说要去山阳县买布匹,热情的向她推荐了几家,说都是老字号,和他也相熟,提他的名号也能打折。安氏愉快的答应。

到山阳县的时候,天色已晚。

刘亭熟门熟路的找了一家既能吃饭睡觉,也能照顾牲口的客栈,要了一间大的中等房给安氏、房世宁和乔水芸住,自己则要了大通铺。

房世宁要他也定一间单独的房间,住着也舒服,费用她来出。

刘亭只说自己一向住大通铺,也好照顾牲口。

第二日,安氏一行先去了山阳县一间口碑不错的绣坊,安氏之前和坊主打过交道,价格比较公道。

乔水芸忐忑不安的安氏和房世宁跟着进了“金针绣坊”。

绣坊里较为宽敞,三面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绣品,有绣工简单的各色帕子,有细密精致的大小荷包,也有金线渲染的外罩成衣,还有针法繁杂、让人眼花缭乱的插瓶摆件。

房世宁上世见得多,摆在正中的那一块不过两尺见方的红梅傲雪图插屏,比得上这店里一半的绣品了。

安氏四处没瞧见之前的坊主,问小伙计,“乔坊主不在吗?我来给她送绣品。”

那伙计抬眉后又耷拉,没好气道:“什么乔坊主,没听说过!你找错了吧!”

“没错啊,就是金针绣坊啊,我三年前来这里就是乔坊主啊!”安氏最后一次卖绣品就是来的“金针绣坊”,她自信不会找错地方。

伙计“嗤”一声,“那我不知道,我来了才一年。对了,你不是要卖绣品吗,拿来我看看!”

安氏让乔水芸拿出她的绣品来,房世宁却拉拉安氏衣角,轻微的摇摇头。

伙计是最能体现店主的待客之道的了。看这个伙计爱答不理、趾高气扬的样子,房世宁直觉还是看看再说。

安氏看向房世宁,房世宁却对伙计道:“我们先看看店里的绣品吧,要是比不上人家,我们就不好意思拿出来献丑了。”

“随便看!”伙计撇下一句。看这三人的样子,一定不是山阳县城里的,不知道是从哪个山脚旮旯里冒出来的。卖绣品?呵,能有什么密门手艺不成!

房世宁拉着安氏和乔水芸细细看了一圈。

中间有客人进出,看得出来伙计十分懂得阿谀奉承,看着人家穿得好的,嘴上脸上都带着十二分的笑容,若进来的穿的略微一般些的,人家问话,他总有那么三两句不搭理。就是这样,竟然也被他卖出去三条帕子和两件成衣。

安氏悄声对房世宁道:“山阳县开绣房的总共就三家,最好的一家叫花颜绣坊,它养着自己的绣娘,一般不收外面的绣房,是富贵人家常去的。”

乔水芸在一旁道:“我之前就被卖到了花颜绣坊,那里确实不收外面的绣品。”想起颇为照顾她的大师傅,“奶奶,宁姐儿,若是有时间,我想去探望一下那外照顾我的张师傅。”

“应该的。”安氏道,“还有,这第二家就是这个金针绣坊,坊主姓乔,早先是大户人家的针线娘子,主人家看她做事勤勉,就放了她的卖身契,经营了几十年才有了如今金针绣坊的规模,只是不知为何这个伙计却说绣坊的主人不姓乔。”

“不要紧,我们一会儿出去打听打听,总有知道缘由的。”

“嗯。还有一家丁记绣坊,卖的多是帕子和荷包,走街串巷的货郎们都从丁记绣坊进货去卖。”

房世宁听明白了。县城里这三家绣坊针对的正是上、中、下三等人家。

对比这绣坊里的绣品,乔水芸的针法看着还要高明些。

“奶奶,要不我们去花颜绣坊看看,万一人家看中了水芸姐的手艺呢。”卖到了花颜绣坊,意味着乔水芸的手艺也更值钱。再说,水芸姐还在花颜绣坊学过呢,总有几分香火情吧。

乔水芸听了却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房世宁疑惑,难道还有内情?

安氏还是觉得乔坊主更好打交道,只好和伙计告罪一声,出了金针绣坊到不远处的馒头铺里打听。每当在金针绣坊卖了绣品,她总会来买一个馒头回去路上带着吃。

安氏向人打听乔坊主,真是问对人了。

“你找乔坊主?哎呀,她可是被她养子给骗惨了!”

安氏急忙买了几个馒头,要她说的再清楚明白些。

原来乔坊主脱了贱籍后就领养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想着用自己的手艺养活娘俩,将来老了也有人养老送终。

可那养子却并非真正的孤儿,人家还有舅舅呢。等那养子到了娶妻的年纪,那舅舅找上门来,要把他女儿嫁给外甥,来个“亲上加亲”。

乔坊主早就给养子看好了媳妇,就等着那边出了孝就能成亲。

养子舅舅本就是奔着乔坊主的家产来的,见女儿嫁不成,于是就整天在养子面前说乔坊主的坏话。

乔坊主之前受了女方的恩情,和养子商定好“无论男女,生的第一个孩子随娘姓”,都成了把柄,说乔坊主就是不想让养子继承全部的财产。

养子心生邪念,暗地里偷了金针绣坊的地契,把名字改成了他自己的,还把乔坊主赶了出去,气的乔坊主大病一场。

“乔坊主现在在哪里?”

“就是原先和她养子定亲的那个姑娘家。”

既然听说了,没有不去探望的道理。

房世宁了解奶奶,主动道:“奶奶,我们去看看乔坊主吧。”

“对对,我们去看看她。”旁边正好有个点心铺子,安氏去包了四包点心,向馒头铺主人打听了乔坊主的住处,这才领着房世宁和乔水芸过去。

路上,乔水芸悄声对房世宁说道:“宁姐儿,我不要去花颜绣坊,那里——不好!”

不好?

“究竟怎么回事?若真是不好,我们自然不会去。”安氏边走边问。

看乔水芸扭捏的样子,八成和那店里的人有关。

“水芸姐,我只是觉得你的手艺若是能卖出高价,那我们自然得紧着出价高的铺子卖,要是你不愿意再和花颜绣坊打交道,那我去就行。”

“不要!不要!”乔水芸一下子抓紧了房世宁的手,又看看安氏,这才低声道:“那家花颜绣坊的主人好色!听说绣坊里有颜色的小娘子没有他不勾搭的。”

啊,原来如此!

继续阅读:第59章 乔坊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