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屋之前用作堆积柴火、农具之类,本就不大,后来拾掇出来专门做羊乳饼,随着羊乳饼越做越多,空间就显得不够用了。
安氏点头,“你考虑的周全,那就一起扩建!宁姐儿,你再看看家里还有哪里需要一起用泥瓦匠的,你都记下来,等你李伯那里完工了,我就让他们立刻过来!”
房世宁笑道:“那我可打不住了啊!我还想把东西屋弄的再通透一些,我一会儿就写信给冯爷爷,让他给寻摸几块透明的琉璃,你和水芸姐以后做针线还能明亮些。”
“什么是琉璃?”乔水芸问道。
“这个说倒是真不好说,反正等买回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两个月后,三月十九,谷雨第二天,李初五家的新房子完工。
安氏和李家的院落院落就处于村子的东南角,前后左右都不挨着其他人家,周围宽阔的很。
李长林住惯了这里,于是就在李家老屋的西边买了宅基地,这样也能和爹娘相互照应。
李长林看着崭新的三间砖瓦房和齐整的院子,心里止不住的高兴。
就在三个月前,他们一家还为吃喝愁的睡不着觉,谁能想到现在他都有自己的院子了!虽然还欠着外债,可一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能还上。
田彩春看着高大崭新的房屋,感慨万千:盖好了新房子,下一步就是把儿媳妇娶进来了,得加油干呐!
天气已经不冷,房世宁正和李长华坐在新院子里研究新的玉米皮小手工。
经过这三个月的调养,房世宁日身子骨渐丰盈,个头也涨了些,脸上红润饱满,比三个月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这都是宁姐儿的功劳啊!
田彩春已经想好,明日就让当家的去捉黑鱼去,多捉几条,谁让宁姐儿喜欢呢。
安氏和泥瓦匠们商定三月二十开始整修自家屋子。砖石啥的,李初五在盖自家屋子时都一起买好了,她只管好泥瓦匠们的中午饭就好。
房世宁要的琉璃不太好买,冯胜利托了好几个人才买了八块。乖乖,这价格真是让冯胜利咋舌,一尺见方的琉璃就要十两银子,八块琉璃加上运费整整花了九十两!
经过这三个多月的运作,房世宁手里攒下了一百三十两银子,至于多味居那边的分红,半年一结算,她没有算进去。
买了八块琉璃,手里的钱一下子少了大半,不过房世宁觉得买得值。难道奶奶和水芸姐姐的眼睛不比琉璃值钱嘛!
等以后有钱了,她还得把所有的屋子的窗户纸都换成琉璃呢!
敲敲打打、修修整整半个多月,总算是将院子、屋顶等处整修完毕。
装了琉璃的屋子最是让人新奇,进进出出好几拨人,安氏有些心疼有的人用手戳琉璃,“小心,小心,贵着呢!”
房世宁和乔水芸在一旁看着安氏的样子捂嘴笑。
经过这一遭,安氏的家底算是在村里过了明路。若不是有钱,哪里会整修房子。看李家,人家是手上出来的银子,再看安氏这里,恐怕赚的也不比李初五家少。
安氏找来干活的平二梅等人都是嘴严的,有人从房贤玲那里想套出东西,那房贤玲只管烧火,其他的她也接触不到,所以别人还真不知道安氏一家子的底细。
对房世宁来说,目前住在房家洼子村还算合适,村里的族长和村长都是交好的,村民门多少也从自己这里赚了些银钱,现在总算不会有人对奶奶和自己说嘴了。
当然,若是以后路子广了,她也会考虑搬到镇上或是山阳县、延兴府,不过,京城那里就免了。
四月里,周围的山上青翠一片,花香鸟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时候最是孩童们欢快愉悦的日子。
房世宁虽然内里早已不是小孩子,可这么翠绿清新的景象对她还是十分具有吸引力。
到这里的时候是隆冬季节,现在却已经满眼的绿色,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因为之前在山里见到北堂玄洹,房世宁一直没再去山上,可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没有听说什么消息,她早就跃跃欲试再去山上一次了。
安氏见房世宁已经全好,小脸圆润,个头拔高,身子硬朗,想着再拘着她反而不美,于是很爽快的答应房世宁和李家人一同上山去。
乔水芸整日刺绣辛苦,好说歹说也拉了她一起去。
这次去的不止有李初五和三个儿女,还有刘银家的三个小子,和房英宏家的兄妹两个。
是的,如今房世宁仿佛成了这几个一般大的孩子的主心骨,只要她说个什么事,这些人一定鼎力支持。
在鱼灯笼之后,村子里的孩童们没能再得到赚钱的机会,可刘台三兄弟和房世阳兄妹却总能时不时的从房世宁这里得到一些活计,虽然事情不大,赚钱也不多,可有事情做还能赚几个钱,他们都乐意的很。
一行十几个人,浩浩荡荡的往山上去。
房家洼子村地处大山边缘,再往深山里走且得走些时候,不过,他们也不是非得往深山里去,房世宁的想法是把这次难得的出行当成“春游”。
众人也确实难得的轻松,抛开琐事烦恼,沉浸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尽情的享受鸟语花香。
房世雷对打猎多少有点手段,进了山里没多久,就抓到了两只野鸡,众人都期待他说的还能抓到野兔。
李长华、房世湘等也是山里跑惯了的,认得许多野菜,正是无比鲜嫩的时候,山菜、野葱、荠菜、水芹等,每人的篮子都是满满的。
房世宁对这些野菜不熟悉,却找到了众人都不知道的一种好东西——香椿。
椿树分香椿和臭椿,两种树样子十分相似,若是长在一起,臭椿的味道会压过香椿,导致没有人会注意到原来还有香椿芽这种好东西。
前世里,每到春天,房世宁总会买些香椿芽来吃,炒鸡蛋、凉拌,或是腌制,味道都是极好的。
后来,她买了一个院子,还专门在院子里种了一棵香椿树,到了春天,香椿树发芽,她总能吃到第一口鲜。
房世宁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着山里应该会有香椿树。功夫不负有心人,别人都收获满满自己却两手空空的时候,总算让她找到了。
难怪不好找,原来香椿树被臭椿树给挡身后了。
眼前的香椿树有些年头了,房世宁是没有办法爬上去的。
“哎,你们谁能爬树上去摘上面的叶子?”房世宁喊着。
大家却“呼”的齐刷刷的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不可思议。
这一伙人里面,属房世兰最小,小小的手指戳戳房世宁的衣摆,“宁姐姐,羞羞,怎么还吃这么臭的东西。”
李长华讶异道:“宁姐儿,那个叶子是臭的,你是摘了要吃吗?”
房世宁拍拍香椿树和臭椿树,“你们看,这两棵树是不一样的,这棵树的树干表面光滑,没有裂纹,是臭椿,它的叶子是臭臭的,可这一棵的树干有一条条的剥开的裂纹,是香椿,它的叶子可不臭,是可以吃的。”
众人半信半疑,仔细看过房世宁说的两棵树,还真是和她说的一样。难道这是两种树?可是祖祖辈辈都只认得这是一种叫做椿树的树啊,还有香椿和臭椿之分?
房世宁看众人不信,着急跺脚道:“不信的话你们就把叶子分别摘下来尝尝,香椿树的叶子肯定是可以吃的!”
大家都知道房世宁懂得多,可毕竟祖辈们都不知道的事情,她真能从书里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刘楼爬树技术最好,“我来!”
噌噌噌几下子就到了树顶,三两下折了几把树枝下来,交到房世宁手里。
房世宁问了问,指着粗壮的树枝道:“这是臭椿,看它的叶子都是单数的。”又指着长得较为瘦长的树枝道:“这就是香椿,闻上去有股清香味,它的叶子一般都是双数。”
大家拿过来仔细数数,还真是来。
刘台热切的问道:“这个什么香椿真的能吃?怎么吃?”
“用热水烫过后,炒鸡蛋最是香甜可口,也可以凉拌,十分清爽,再者就是拿盐巴腌,冬日里拿出来切断,也很下饭。”
众人听得顿时直流口水。
好想吃香椿炒鸡蛋啊!
刘台听后眼神一亮,“往里走的越深,里面的香椿树越多,是不是都可以采了吃?”
“香椿的芽最是鲜嫩,可也怕缺水,只能放个一天半日的,叶子倒是能放个三两天。”
刘台跟着父亲和哥哥四处走,脑子也灵活,“要是我们采了去卖,是不是也能赚钱?”
众人一听,立刻目不转睛的望着房世宁,仿佛她要是说一个“不”字,就会把她给吃了一样。
房世宁一闪神,卖?她只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
卖?当然可以卖!
听他们的意思,香椿树还没有人发现它的功用,自然也没有人知道香椿叶还能吃。是一条来钱的路子!
“卖是可以卖,可是只有我们知道香椿叶可以吃,别人不知道啊。若真是还有更多的香椿树,我觉得还是打包卖到酒楼里好,我们还可以把如何吃香椿的法子卖给他们.”
房世宁边说边琢磨,这个倒是可以联系下揽胜酒楼。
众人一听立刻沸腾了!能卖钱!先别管别人认不认,只要能吃进肚子里,那就一定能卖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