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李作栋
初晴时2025-05-23 14:133,157

“奶奶,这契约不着急,一会儿我来回话。”

安氏点头。得亏带着宁丫头,要不她见着这契纸都露怯了。

史通满面红光的回来,“大娘啊,您可不知道羊乳饼如今卖的多火!这不,您带来的那些一下子被买去大半,剩下的也都定好人家。人人都抢着买呢!”

靠着羊乳饼,年前这段时间,五福斋好不热闹,利润蹭蹭的往上涨。一想到自己的月钱了涨了,史通压抑不住喜悦,见了安氏越加的笑成了一朵花。

看史通的样子,就知道五福斋把羊乳饼卖出了高价。但房世宁也不眼馋,毕竟那不是她的本事。就是也契纸上说的给她的分成,她也得好好考虑一番才好。

“小叔叔,那契纸我们拿回去找人看看行吗?我和奶奶都没见过这个,也不明白,您这里也挺忙的,我们拿回去找村长爷爷看看,他是读书多懂得也多,您放心,年后很快就有消息。”

听房世宁说的条理分明,史通焉有不同意之理。今日集市,铺子里忙得不可开交,半个月前新雇了一名小伙计,这不,还是忙的手忙脚乱的。

“也好,毕竟是大事,是得好好思量一番。对了,掌柜说羊乳饼已经打开了销路,年后还请大娘尽快开工,也好趁着元宵节前再好好赚上一笔!”

史通这话说的实在,安氏听了哈哈大笑,“一定!一定!”有银子赚,一定会早开工的。

“这几天净忙着做羊乳饼了,好多东西还没有置办齐呢,我还得去杂货店、布匹店买点过年用的东西,

“正好,我把掌柜的年礼收拾下,一起租个马车运回去。您老尽管买,多多的买,可得过个肥年啊!”

“哈哈,当然,当然,是得过个肥年!”安氏觉得好多年没这么扬眉吐气的过年了。看来还是手里有银子,心才不会慌。

布匹店不远,安氏领着房世宁进去逛了一圈,出来手里就已经拿满了。粉红色和粉黄色各一瓶,是给房世宁和乔水芸的。暗红的印花棉布两匹,是安氏的,还有两匹细棉布,回去正好再做床新被子。

实在拿不了,没法儿,又回去先放在了史通那里。

祖孙俩又去了趟杂货店,

果真是杂货店,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特产店,多是一些手艺品。木制、竹制的桌椅家具,土窑烧制的碗盘碟子,各式的趁手农具,味道鲜辣的各种小菜,等等品种不一而足。

零零散散的买了又一大堆。之前重新安置院子,只是稍稍的买了些,现在又有了银钱,把缺的都补上。

安氏知道房世宁喜欢在屋里摆些瓶瓶罐罐,又拉着她买了两个花瓶。

不禁咋舌,花瓶果真是风雅之物,一个就要八十文钱!

不过,有钱难买孙女喜欢,安氏很爽快的掏钱。

房世宁心中羞愧。上世带来的审美观念还真是一时半会改不了。算了,反正凭借羊乳饼也赚了一笔,两个花瓶也算不得什么。

店铺的伙计看两人是个大客户,又是识货的,就推荐到:“不知道两位可喜欢白瓷,和我们平常吃饭用的黑瓷不同,白瓷就是雪白雪白的,跟血一样的瓷器,盘子,碗,我们这里都有。”

房世宁心头一闪,这个伙计说的语无伦次,但白瓷她还真想见识见识。

伙计拿出一个白瓷盘子,一个白瓷碗碟。

那盘子确实好看,白底上画着粉色的海棠花,花心画的十分清楚,中间的花蕊仿佛活的一般,一看就让人感觉喜欢。

房世宁的眼睛像是一下子长在了上面。盘子底部的印章,分明就是——“南山东篱”四字。

正是取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

南山东篱——白瓷大家李作栋的名号。

大顺朝瓷器制作工艺发达,黑瓷、青瓷、白瓷,各有优势,但因黑瓷价格低廉,一般更为百姓使用。青瓷和白瓷多在富贵人家才会出现。

上世见着这大顺朝的白瓷后惊为天人,竟然比前世的还要精致光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白瓷。

其实开始时候,白瓷在大顺朝只是作为一种容器出现,碗、盘、碟、瓶、罐,更多的是一种装饰或者器皿的作用,没人注意到白瓷的收藏价值。

反而是她,因为前世家境富有,藏品中有不少瓷器,所以作为“傅敦雅”的自己首先就想到了将白瓷作为金器、玉石一样的收藏品。

而在各色白瓷中,最为喜欢的是李作栋烧制的。也不知他用了什么工艺,他做出的白瓷竟能盛水如玉,温润无比。

所以等她在傅府有了条件,自己收藏了不少李作栋的白瓷。开始收藏时候还惹了不小的笑话,直到她有了“京城双姝”的名头,其他的闺秀也学她开始收藏白瓷,一时间,白瓷收藏成为京城美谈。

这段时间里,因为自己对李作栋白瓷的推崇,他的作品亦被权贵官僚所追捧,一只手掌大的白瓷瓶就价值百两。

她和李作栋相识时,自己十五岁,而李作栋已经三十五岁。两人以白瓷为友,成就了一段“忘年交”。

因着前世的审美和别出心裁,为李作栋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而李作栋投桃报李,总是把最精美的白瓷送给她……一直到她“傅敦雅”的真实身份被揭穿。

被赶出二皇子府,傅府对她也弃如敝履,和李作栋的关系被拿出来当作她“淫荡无耻、水性杨花”的证据。

可惜李作栋,一个好好的手工匠人,因受她的牵连,竟被活活打死。从那以后,世上再无“南山东篱”。

看着货架上的白瓷,还不见几年后的透明温润,但依旧第一眼看过去就让人觉得喜欢。

曾和李作栋闲谈,得知他是家传制作黑瓷,却因喜欢的姑娘青睐白瓷,他才转而攻研白瓷。可那位杨姓姑娘父母为了十两银子将她嫁给一个年近五十的鳏夫做继室,李作栋一气之下烧了鳏夫的房子要和姑娘私奔。

最后,私奔没成却被狠狠打了一顿。

为了给他治伤,父母拼命在窑洞里烧制黑瓷,因疏忽大意导致窑洞坍塌被埋在了里面双双丧命。

再后来,李作栋远走他乡,又因天赋好拜了制作白瓷的师傅,这才使得他的技艺一日千里,最后成了一代白瓷大师。

现在的这两个盘子,应该是李作栋最初期的作品吧?

白的不够透彻,而且还夹带着灰点,这样的算是残次品了,但从构图和颜色上来说,已经初见将来的惊艳。

就这样被摆出来,恐怕他的父母还不知道他制作白瓷是为了那位杨姓姑娘。

李作栋曾说,自己被打伤后他父母哭诉,若是他早些表明和杨姑娘的情意,他们一定会上门提亲,只是当时说这些就已经晚了。那位姑娘私奔被抓后,情形更不好,被鳏夫毒打了一顿后就香消玉殒了。

她曾问李作栋,若是当初他和杨姑娘成了亲,说不定他就成不了白瓷大师。李作栋却说,如果能父母双全、能和杨姑娘结成连理,他宁愿不是白瓷大师。

现在她重生,不知道能否帮助李作栋得偿所愿。

只是却不知,李作栋的早期作品为何为出现在松柏镇这个小镇子。

安氏看她对那两个盘子极为喜欢关注,一口价就要了下来。

伙计欣喜终于卖了出去,价格也不高,一个白瓷瓶加一个白瓷碟,共要了六十文。

房世宁手里有钱,径直递了七十文过去,对伙计道:“小哥,我想知道这白瓷是谁烧制的,若是我还想要别的样式,不知道怎么找到他?”

伙计欣喜的接过大钱,道:“我只知道是掌柜的从府城那边带来的,说是一个老窑厂烧制了一窑,因为白瓷里带着灰点,府城的人看不上,掌柜和窑主是朋友,就便宜给带回来了。别看我们这里两个要六十文,要是在府城,少不少要一个就要六十文呢!”

房世宁点头。只是这府城?——“小哥说的府城可是延兴府?”

“正是!从我们松柏镇到延兴府坐牛车得两天一夜,远着呢!”

上世问过李作栋的籍贯,当时不甚关心也没太在意,现在想想,应该就是延兴府。

李作栋曾说,他十五岁开始学习制作白瓷,中间多是失败,而私奔是发生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如今看来,发生那样的惨事尚有两三年的时间。

希望自己在这两三年里能有机会见到李作栋,从而能提醒提醒他,也好过上世的悲剧重演。

这样,也算还了她对他的牵连之罪。

“小哥,若是还有这个人烧纸的白瓷,请你一定帮我留一下,价格都好说,请你务必帮我留着!”这两个盘子在如今的行家眼里是次品,可是再过个十年八年,越是这样古朴拙笨的越是值钱。

上世和李作栋交好,她就提出过“返璞归真、法道自然”的想法,所以他那些年轻时烧坏却舍不得扔掉的歪歪斜斜、坑坑洼洼还略带凸点的白瓷一下子将白瓷收藏推向了一个高峰,跟风者甚重。

现在,这两件白瓷值六十文,十年后在京城,能值一百两。若是那时李作栋还如上世一般有名气,就能值一千两。

不过,她看中的并不是这两件白瓷日后的升值潜力,而是觉得自己有愧于李作栋,买了这两个盘子就当作对他研究制作白瓷的鼓励了。

如今的她,实在是也做不了什么。

继续阅读:第46章 集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