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瓜铡2
初晴时2025-05-23 14:133,098

“这是好事!世宁恭喜铁匠爷爷了,怪不得我刚才见了张瑶姐姐,感觉她有些羞涩,原来是好事将近!铁匠爷爷,我不是开了绣坊吗,等着我让人送些好料子来,保证张瑶姐姐做个漂漂亮亮的新嫁娘!”

“那我就替瑶儿谢谢宁姐儿了!”张铁匠笑呵呵。

从松柏镇回来,房世宁又绕去五福斋买了几种点心。

随着天气渐渐变凉,羊乳饼的销量又开始上升,看来她回去又得多收些羊奶了。

过了两日,张栓就带着他做出来的成品来找房世宁了。

张栓迫不及待的把瓜铡展示给她看,兴奋道:“宁姐儿!你太厉害了!怎么能想到这么好的东西!我在家已经试过了,好用的很!”

房世宁赶紧让他把瓜铡固定在院中的一块厚木板上,然后让郑嬷嬷拿了十来个紫薯过来。“你再操作一下我看看!”

其他人见张栓拿来个圆不隆冬却有瘪瘪的奇怪东西来,还有个大肚子,怎么还得用紫薯,都好奇极了!

张栓兴冲冲的将肚子斗都填满紫薯,吆喝一声,“看好了!”

只见他右手紧握摇把,臂膀一甩,呀,转起来了!

紫薯在斗里挤成一团,顺着铡刀这么一动,在力量的作用下,瞬时被切成片。

“郑嬷嬷,再拿个框过来接着!”切好的紫薯片掉在地上,白白弄脏了,接在框子里,还能吃不是。

众人屏气凝神,似乎没看懂一个紫薯怎么就转眼间成片了!

等张栓一口气把紫薯铡完,众人才缓过神来。

安氏一直看着,摸了摸框子里的紫薯片,惊奇道:“这么快就切完了?”不过才几息的功夫,十来个紫薯就切成了片,这比用到切快多了!

乔水芸也没大看懂,但她就是信服房世宁,高兴道:“宁姐儿就是厉害!”

房世宁回道:“这和切丝器差不多的道理,只不过给它方法后装了个肚子斗,然后再加个摇把,就更加省时省力!”

李长华早听房世宁说她想了个东西,可以快速的切片,她一直等着呢,如今一件,果然不同凡响,一把抓住瓜铡,“这个我要了!不能再给别人了!”

“可我还想再改进改进呢!”房世宁看切出来的紫薯片有点厚了,最好是能换成可以调节厚度的。

李长华不管,“地里还有不少紫薯等着我去切呢,这个我就拿走了!放心,我照价买下来!”天知道,这些日子她切紫薯切得手都变成紫色了。这个东西可太好用了!估摸着,地里剩下的还未切片的紫薯,用这个瓜铡去切,半天功夫就能切完!

房世宁笑她,“这东西是栓子哥做的,你得问问他的意见。”

张栓见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受欢迎,他心里很高兴,“没事!拿走去用吧!我已经知道如何做了,不用看这个样品我也照样能在做出一个!只是,用的时候得小心,注意铡刀别切着手,铡刀很锋利的!”

李长华爽快的答应。赶紧喊了李长柏一起把瓜铡给搬到地里去。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只要明白瓜铡好处的人一定会找上门来的。

房世宁又根据刚才瓜铡的使用情况提了几点建议,张栓一一记下:一定要保证铡刀使用的安全,瓜铡本来是为了省时省力的,没得再把手给伤了;铡刀面板的厚度强度要跟上,一旦摇动把手,瞬时会产生很大的力,如果面板厚度强度跟不上,瓜铡的效用会大打折扣。

张栓道:“一个瓜铡差不多三十斤,如果以后往外卖,恐怕价格上会有人接受不了。”他算过,要想赚钱,一个瓜铡不能低于二百文。

房世宁摇头,“目前来说,紫薯的收获已经进入收尾,大多数人家的紫薯都收回家去了,我们就算要做,也不能大批量的做,何况铁匠铺里还得做切丝器。我想不如这样,我们往外宣称‘定做’!”

“定做?”张栓不懂。

“定做就是,别人需要了,放了定金了,我们再做。这样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原料,也不会积压瓜铡,买家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放定金,我们就挨着给做。”

原来如此。如果真能这样,铁匠铺的人手也能安排开了。

“行!就听宁姐儿的!”

房世宁却摇头,“但我们还得做好人家大批量订购的打算,今年还能定做,可能明年的订单就会蜂拥而至,所以,这还是个难题。”

瓜铡这么好用的东西,只要有眼光的人,她相信,就算一个卖五百文,也能卖的出去。

她担心的还是原料问题。生铁供应有限,铁匠铺制作切丝器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瓜铡的生铁耗费量更大,恐怕再有三个铁匠铺也无法满足需求。

张栓摆摆手,“先不管明年,我们先把今年的钱赚了再说!”对,他相信,这个瓜铡比切丝器更加赚钱!

李长华带着瓜铡到地里去,李初五和田彩春正在地里忙活,刚想问问她是不是干活干累了,要是累了,就赶紧回去休息。正是正身体的时候,没得为了一点活儿把身体累坏了。

可见她和长柏抱了个奇怪的东西过来,不由得稀奇。

李长华也不多解释,按照张栓操作瓜铡的样子,开始时候使用起来不太习惯,还有些费力,转了十来圈就感觉好多了,喊道:“爹,你快把紫薯都拎过来!娘,你快把铡好的紫薯片给摊到地里去,趁着这两天天气好,我们一口气把地里的东西都收回家!”

李初五和田彩春正吃惊呢,这是个什么东西啊,怎么就把囫囵个的紫薯给切片了。

李长柏跃跃欲试,也想摇两下把手,可李长华还没过瘾呢,硬是把铡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宁姐儿新做出来的东西,叫瓜铡!可好用了!你们看,用这东西切紫薯,是不是又快又好?”这瓜铡用熟了很是轻快,一点都不累。

一听是房世宁的主意,田彩春缓过神来,“难怪呢!宁姐儿就是奇思妙想多!”

李初五试了试切出来的紫薯片,“虽然有点厚,可胜在厚薄均匀,切出来直接落在框子里,也省的我们来回拿了。”

几人不再迟疑,赶紧忙起来。不过半个时辰,原本空着的田地里已经铺满了切好的紫薯干,远远望去,如同盛开的紫色花朵,甚是好看。

早有别的田地的人眼尖,察觉到李家怎么这么干活这么快?他家的长林不是没在家吗,也没见地里还有其他劳力啊。

等到了李家的地一看,乖乖,那个吱哟吱哟转的是个什么东西!

午饭前,就有人找到了安氏这里。

安氏早听房世宁提点过,瓜铡可以往外卖,但给先交定金,而且五天以后才能拿货。

多少钱?

乡里乡亲的,一个村里的就三百文一个。别的村的就得要三百六十文一个!

太贵了!太贵了!

哎,哎,我觉得不贵,我定一个!我先交五十文的定金!

……

不过中午一顿饭的功夫,村里已经定了三个。

房世宁留了张栓吃午饭,听到一下子定出去三个,不由得大喜。三个就九百文了!

张栓兴冲冲的带着订单离开,他要大展身手了!

冯沐暄冷眼旁观,总觉得应该提醒房世宁什么,可又想不起来。

在秋收结束前,房世宁一共接了二十八个瓜铡的订单。分给张家三分之一的利润,自己净赚了二两多银子。

赚钱虽然不多,可使多少人家省了人力啊!这才是房世宁看中的。

秋收结束,就到了一年一度交税的时候。

大顺朝实行的是“摊丁入亩”的税律,田地多交的税就多,可以交粮食,也可以换算成银子。

房家洼子村出行不便,官府里收税的一般不太愿意过来拉粮食,村里人一到交税的时候就焦头烂额,官府的人不愿意来,他们也不愿意拉着重重的粮食走山路啊。

这个时候,牛车、驴车、骡子车等就成了抢手货,不少人家都早早的预定好。出几个钱,也比累死累活的手拿肩抗要好吧。

房家洼子村里只要有牲畜拉车的,一般都租了出去,讲好来回一趟的价格,几天下来怎么着也能赚个五六百文钱。

房世宁家有村里唯一的一辆马车,也早有人过来问。可她又不缺钱,没必要要马匹出大力气,可乡里乡亲的,要是拒绝了,心眼小的少不得要嚼舌头。

恰巧冯胜利派人来说他要过寿,请安氏一家人过去,于是索性一家人就坐马车到山阳县,正好也把乔水芸送回乔坊主那里。

有了上一次被拒绝的经历,这一次,夏侯繁乌怎么也不答应乖乖待在家里。

房世宁警告他:“若你好好的坐在马车里,不胡乱说话,我就带你去。”

夏侯繁乌岂会不答应,立即兴奋地第一个坐到马车上。

先去镇上交了税银。家里虽然已经登记为商户,可也有田地种了庄稼,也得交税。

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家里人的,还得现卖,房世宁索性就交了银子。

到了山阳县,照例先去乔坊主那里,把乔水芸送下,想把夏侯繁乌放在这里,可他又不同意,一遍一遍的说自己会听话,房世宁只好又带着他去了永宁绣坊。

继续阅读:第128章 意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