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忙活
初晴时2025-05-23 14:133,130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因为有安氏送来的银子,儿子的差事有了着落,如今听安氏说买了人使唤,私下里,房丰义心中不禁感叹:如今一个穷老婆子都使起下人来了,不知道是她有了钱就嘚瑟,还是真的好心使然。

安氏又到了村长王保田那里,请他去给办理户籍。

房世宁交代,一定要办理良民户籍,而不是下人卖身登记。

房世宁买人的事早就传开来,王保田欣赏房世宁心善,一口应下。

从此,房世宁多了一个好姐妹,一个好帮手。

田氏雷打不动的在晚饭后来安氏院子里做羊乳饼,枣花那丫头洗干净了又换了身衣服,看上去倒是个十分清秀的丫头,做起事来也十分利索,先前心里的那一点别扭也就烟消云散了。

忽然冒出个丫头来,任谁也得要多想想。枣花这丫头命好,遇到了世宁丫头,还改了名字叫“乔水芸”。

知道房世宁的意思,两人对外虽是主仆,实际上却是姐妹的感情呐!

田氏拉了女儿李长华过来也认了姐姐,除了乔水芸一开始有些拘束外,三个小姐妹不到一会儿就耍作一团。

安氏和田氏见她们玩得好,脸上眉开眼笑。

“这下家里就更热闹了!”

这一天将永远铭记在乔水芸心里。

乔水芸老实的闷头干活,安氏家里有过来闲聊的人,安氏就说是她远房表妹的孙女,落了难,以后就住在家里了。

不过幸好来安氏家里都是相处比较好的,明知道房世宁在山会上买了个丫头,她们聪明的也不多问,只说乔水芸做活勤快。

等乔水芸和李长华兄妹几个相熟了,她竟然给每人做了一双布袜子!针线好不好先不说,反正穿着就十分合脚。

房世宁是知道乔水芸的本事的。

上世,“枣花”除了衷心,最大的有点就是绣工。只要将人看一眼,做出来的衣衫,内至贴身衣物,外到罩衣大氅,尺寸绝对大小合体!

乔水芸之前被卖到绣坊,想着卖了就卖了吧,凭手艺吃饭总归比寄人篱下好,加上她也有天赋,只勤学苦练了两个月,就比一般学了三四年的绣娘的绣工还要好。要不是因为绣坊的大师傅要收她为徒,她也不会遭人嫉恨大病一场,最后还是大师傅向坊主求情,才又把她退了回去。

说来也怪,离开绣坊前,大夫都说活不下去,可她回到家,竟然硬生生熬过来了。

也幸好熬了过来,要不然怎么会有如今的好日子。

到了房世宁这里,乔水芸的手艺可算是找到了用处。

安氏本身绣工就好,这几年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依仗着绣工才得以过活。看乔水芸天赋好又有底子,在问过乔水芸的意见后,索性把家传的绣像书给了她。

“既然你喜欢,手艺又实在不错,这本书以后就送给你了,你也不要推辞,我绣工上技艺有限,年纪也大了,这本书也别浪费了,你有时间就看看学学,可千万记得别累着眼睛。”安氏谆谆教诲,又把一些用来练习绣工的布头和各色针线都给了她。

乔水芸虔诚的捧着用红绸缎包裹了几层的绣像书,感激不已,她知道绣像书的重要性,绣坊的大师傅就说过她的绣工有四成是从绣像书里学来的,还有三分天赋,三分勤奋。

“奶奶,我一定会学出个名堂来的!”

乔水芸有这样的手艺挺好,将来学成了,就给她开一个绣坊。

活过这么久,房世宁明白一个道理:靠谁也不如靠自己!难得水芸姐能这么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将来定能凭着这份手艺养活自己!

乔水芸整天沉浸在绣像书中,房世宁也不好去打扰。

冯胜利托刘亭带话来,说年前这段时间,每天得供应一百斤的羊乳饼,并且只能多,不能少。

羊乳饼销路好,众人都十分高兴,可也忧心。

两家众人合力,挤奶、砍柴、烧火等,一天能做五十斤,已经是上限。如今又要一百斤,还越多越好,真真儿是吃不消了。

房世宁看安氏每日辛苦,有时候晚上累得都起不了身,她看着真是心疼。只是奶奶一直说她乐意,可这种拼了命来赚钱的法子实在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她老早就想着要请人帮忙。

如今羊乳饼要的多,若是再不请人,铁人的身子也受不住。

这几日她一直在观察来家里闲话的几个妇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和安氏一提,说她定了三个人帮忙,英宏叔家的二梅婶子,村长爷爷家的玉珂姐姐,还有英昌伯伯家的琪大嫂子,每日固定给工钱,一天四十文。

安氏知道这是为她好,确实,这许多日羊乳饼做下来,身子骨确实累了。

罢了,请人就是,这几日大家一起忙活都累的不轻。宁丫头说得对,不能因为赚钱就把身子弄垮了,那是本末倒置。

水芸那里的刺绣技艺都生疏了,长华那丫头也多惦记着去用玉米皮编些小东西,就连彩春也说家里乱的很,都没时间收拾了。

眼看就要过年了,怎么也得把里里外外都得打扫拾掇一番,不能因为做羊乳饼而过不好年。

三户人家一听要请她们去做工,一天还能得四十文钱,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壮劳力去镇上给人扛大包,一天也不过三十文,她们一天四十文,简直都不敢想。

三户人家听了,也都知道分寸,一个劲儿的嘱咐她们要好好干,过年的一应事情也不用着急,把活儿干好比什么都重要。

房英宏是个郎中,有病人需要了就得出门去,家里的孩子也大了,不用整天看着,平二梅正好也能去赚点零花贴补家用。

想起不靠谱的岳家,房英宏感叹,若不是三婶帮衬,恐怕这个年他们一家都得喝西北风了。

村长王保田家的孙女王玉珂,过了年就十六了,早已经说定了人家,八月里就嫁到别家去,到安氏这里帮忙,她娘高兴的很,多少也能攒点嫁妆不是。王保田想着自家孙女能多和房世宁接触接触,好好学习下为人处世的道理,省的到了婆家受欺负。

房英昌家的琪大嫂子是四月里刚嫁过来的,算是新媳妇,只是刚和公公分了家,除了一个屋子啥都没有,接了羊乳饼的活,正好能过个好年。

三人说干就干,羊乳饼的货量一下了升了一倍多,第一天就做出了一百二十斤!

只是羊乳和奶藤却供应不上了。

见状,房世宁先是拜托刘亭去镇上给代买了两个大铁锅,正好支在杂货房里,专门做羊乳饼,之前的锅空出来过年好用。

因着雪天路滑不好来回上山去,房世宁再三嘱咐李初五父子俩不要亲自砍柴,而是让他们在村里收柴火,一百斤三十文,要求是干透的,经烧的,一天下来,也能收个七八百斤,隔几天收一次,柴火的供应就解决了。

只是羊奶是主要原材料,马虎不得。

田彩春的几头羊早就供应不上了,之后又找了村里人家收羊奶。因着羊奶不好除掉膻味,收的便宜,一文钱两斤,满打满算一天将将够做五十斤羊乳饼。

为了能满足需求,李长林提出到周围村子里去收羊奶。年节前后,正是产羊羔集中的时候,范围扩大了,羊奶就能供应上。

周围村子分散,山路也不好走,房世宁提出送羊奶上门的人家,可以提高收购价格,八文钱十斤,量大还有优惠。

李长林就只管这四处吆喝收羊奶,同时还得检查羊奶的质量,不能掺假。

山里人都比较实在,难得还有人收羊奶,他们也能赚个几斤猪肉钱,掺假倒是不至于,就是有时候羊奶里会有点杂物,草啊灰啊之类的,李长林就嘱咐他们小心些,不干净的羊奶也不会收购。

这样一来,田彩春是做羊乳饼的主力,还有平二梅等人帮扶,安氏也会做,但多数时候是教乔水芸刺绣。

乔水芸是难得的刺绣苗子,安氏有心把自己所会的都交给她,也省的她这份手艺落败了。

李长华专心于她的手工编织,特意把家里的玉米皮都留了出来,还细心的洗干晾晒好,一一收拾整齐,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

李长柏年纪小,但也没闲着,他一直负责和村里的小伙伴交好,也收了一大堆的杏仁,够用年前这段时间的。

至于缺用的奶藤,房世宁让安氏出面去找了房英宏,他是郎中,自然能更容易的买到奶藤。也不亏待房英宏一下子从药铺买来五十斤,径直给了他一两银子不二话。并说好以后还找他。

房英宏也渐渐知道安氏和镇上的五福斋做着买卖,但这一两银子太多了,索性就写了几个药膳方子给安氏,要她时不时的做给房世宁吃。

房世宁致力于种菜。屋里温度高,她种的油菜已经出了苗,嫩绿绿的一小层,看了就让人心喜。众人也都盼着能在冬日里吃上新鲜的蔬菜。

为了丰富菜色,房世宁还在屋里摆了一排用木头做成的类似盆子一样的木筐子,里面放上土,选了干净的蒜头一一摆上,每日浇水,不过三五日,竟然也都冒出了头。

众人都不让房世宁干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是来形容她现在的日子的。

继续阅读:第44章 大买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