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飞机途径河流、平原、山川,窗外风景不断后退。
我删光了和陆景成一起听过的歌单,心里无比宁静。
原来放弃一段长达十年的感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此时我唯一的情绪,只有对未来的期待和雀跃。
支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我在一次次报道里逐渐坚定的信念。
如今从小埋下的心愿,终于又破土而出,得见天日。
下了飞机,一路转车,终于入了山。
我走出车站,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大步向前。
因为车次比其他人更前些,书记和我联络后,亲自来接。
会和后才发现来人格外年轻,长着一张温和的脸,但身形高大。
不是健身房练出来的,倒像是农活干出来的壮实,以至于穿着衬衫都有些违和。
他电话里声音热情自如,见到还有些腼腆。
以上种种反差都让我大跌眼镜,诧异地欣赏了几秒就移开了目光。
学校在更偏僻的地方,开车都还有一段距离。
去的路上,他自我介绍名叫程远川,大学生村官做了几年。
而后和我细细讲起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本来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我下车亲眼看到校区时,却觉得有些意外。
教育环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恶劣,相反入眼就是投影仪,其他电教设备也齐全。
唯一苦的大概就是生活条件,村民房屋有些还很老旧,洗脸漱口需要出门。
但学校这边相对好些,给足了老师福利待遇。
我被安排住进一间干净的教师宿舍,已经知足,放下行李就开始收拾。
这期间,陆景成给我打了上百通电话。
被拉黑的,换号码的,我通通没接。
安顿好以后,我摒弃杂念,开始融入山区的生活。
我在这一批里学历最高,教学资历最老,做好了能者多劳的准备。
也确实如我所想,教师紧缺,我刚去就得带一四五年级的好几个班。
好在孩子们已经打下了一定学前基础,教学也比较顺利。
但我仍全心全意投入,每天都备课到深夜,只为能讲得更容易接受。
孩子们逐渐放下了最开始的怀疑,我和他们打成一片。
但三个月后,陆陆续续走了一大批支教老师。
山区条件艰苦,很难留住人,许多镀完金边后就果断离开。
今天我看到了学生们哭红的双眼,心里明白,这也是他们不信任外地老师的原因。
习惯后再生生割舍,过程痛苦无比,没有人喜欢分别。
所以我想离开陆景成时,同样难过了一夜又一夜。
此刻,平时班上最沉默寡言的学生,伸手拉住我的衣角。
“季老师,你也会走吗?”
闻言,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齐刷刷看向我,连一起送行的程书记都投来紧张的目光。
我没注意,只是笑着安慰他们:“放心吧,我不会走。”
我也有些富贵病,胃脆弱,偏头疼。
但最难受的时候,我也咬牙坚持下来没想过轻言放弃,现在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