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间小小的房间里,油灯的光芒将两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成才靠在床头,左臂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毫不在意。
他的面前,摊着一张张写满数据的表格和草图。
刘嫣然坐在桌前,正奋笔疾书。
她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的沙沙声,是这间静谧的窑洞里唯一的声音。
赵刚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你们俩,真是不要命了。”
赵刚把手里的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放在桌上,无奈地摇了摇头。
“成才,你伤还没好利索。”
“嫣然,你都两天没合眼了。”
“政委,快了。”
刘嫣然抬起头,眼睛里虽然有血丝,但亮得惊人。
“我们已经把整个作战计划的细节全部完善了。”
成才也点了点头:“政委,兵棋推演的结果,证明了计划的可行性。现在,我们需要把它变成一份正式的作战报告,上报给旅部和总部。”
赵刚叹了口气,坐了下来。
经过这几天的推演,他已经被成才的计划彻底说服。
风险依然巨大。
但这确实是目前唯一的,能够打破僵局,甚至一举奠定胜局的办法。
“我同意。这么重大的行动,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
赵刚拿起桌上的一份草稿,仔细看了起来。
这份草稿,是刘嫣然根据成才的口述和兵棋推演的结果整理出来的。
里面详细列出了“手术刀”行动的每一个步骤:
第一阶段:战略欺骗。以“绞索”行动为掩护,持续袭扰正太铁路,麻痹敌人,为特战队渗透争取时间。
第二阶段:秘密渗透。由成才率领特战大队,利用前清排污总渠,潜入太原城。
第三阶段:“中心开花”。特战队兵分五路,代号分别为“手术刀”(斩首筱冢义男)、“电击器”(摧毁发电厂)、“听诊器”(破坏电话总局)、“开瓶器”(炸毁火车站)和“催化剂”(引爆军火库)。五路人马,必须在同一时间,精确到秒,同时动手。
第四阶段:围点打援。丁伟、孔捷、张大彪所率领的三个旅,在太原城外预设埋伏圈,等待城内大乱,对出城逃窜和前来增援的日伪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精密得像一台即将启动的杀戮机器。
赵刚看得脊背发凉,他放下报告,看向刘嫣然。
“嫣然同志,这里面,有很多战术细节和数据分析,都非常……专业。是你补充的?”
刘嫣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是把成才的想法,用更规范的军事术语和格式整理出来而已。不过……”
她拿起另一份文件,递给赵刚。
“政委,在整理报告的时候,我根据成才‘体系破击战’的核心思想,增加了一点我自己的想法,您看看合不合适。”
赵刚疑惑地接过文件,只见标题写着——《关于在“手术刀”行动中实施社会工程学攻击的补充构想》。
“社会工程学?”
赵刚愣住了,这个词他听都没听过。
刘嫣然解释道:“政委,这是我在大学里接触到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恐惧、虚荣,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我认为,军事打击是‘硬杀伤’,而这种攻击,是‘软杀伤’。”
她的眼睛越来越亮。
“太原城里,除了三万多日军,还有至少两万伪军,以及大量的汉奸、特务、投机商人。这些人,和鬼子不是一条心。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不信任。这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缝隙’。”
她指着文件上的几条方案:
“第一,舆论战。在行动开始前,通过我们潜伏的地下组织,散布各种谣言。比如,‘筱冢义男准备拿伪军当炮灰’,‘皇军的粮食只够自己吃,准备克扣伪军军饷’,‘重庆方面已经派人来太原,准备战后清算汉奸’……这些谣言,足以让他们人心惶惶,互相猜忌。”
“第二,经济战。通过我们的内线,大量抛售伪政府发行的货币,造成金融恐慌。同时,高价收购粮食和药品,制造物资短缺的假象。让城里的老百姓和商人,对日伪的统治失去信心。”
“第三,策反战。就像我们策反周福海一样,太原城里,肯定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可以被我们争取的人。我们的目标,不是让他们拿起枪反抗,只需要他们在关键时刻,‘不作为’就行。比如,一个负责看守仓库的伪军军官,如果他能在我们行动时‘喝醉了’,就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
赵刚听得呼吸都停滞了。
他原以为,刘嫣然只是一个优秀的参谋,负责整理文件和分析情报。
可现在他才发现,这个看起来文静的女学生,脑子里装的东西,丝毫不比成才逊色。
如果说成才的战术是锋利的手术刀,那刘嫣然的这些构想,就是注入敌人血管的毒药!
一硬一软,一明一暗,天作之合!
“好!太好了!”赵刚激动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在发颤,“嫣然同志,你这个补充构想,不是锦上添花,是画龙点睛!”
“它让我们的‘手术刀’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军事行动,升级成了一场立体的、全方位的总体战!”
成才看着刘嫣然,眼神里满是赞许。
他知道,她已经真正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战略家了。
她不再是那个跟在他身后,需要他保护的小姑娘。
她现在,是能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政委,我同意嫣然的方案。”成才开口了,“将这份补充构想,作为附件,和主报告一起,以最高等级加密,立刻发往旅部和总部。”
“好!”
赵刚站起身,郑重地将两份文件收好。
“我亲自去办!李云龙那边,我去跟他说。这份报告,就正式命名为——亮剑旅一号作战计划,代号‘手术刀’!”
赵刚拿着报告,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窑洞里,又只剩下成才和刘嫣然两个人。
油灯的火苗跳动了一下。
刘嫣然看着成才,轻声问道:“你真的觉得,总部会批准这么疯狂的计划吗?”
成才没有直接回答,他反问道:“你希望他们批准吗?”
刘嫣然沉默了片刻,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希望。”
“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们唯一的胜算。”
“而且……”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脸上泛起红晕。
“而且,你还欠我一场婚礼。”
成才伸出手,握住了她放在桌上的手。
她的手有些凉,但在他的掌心里,慢慢变得温暖起来。
“会的。”
成才看着她的眼睛,用一种宣布命令般的语气,郑重地承诺。
“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