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嘉文帝年纪上来,也时常气得狠了,但这一次明显非同小可,太医院正更是被要求在养心殿住下了。
太医们心里清楚,嘉文帝这是年纪到了,又疲于政务,多次上火,这次气病,只怕内里伤的不轻。
卞后看看一屋子人,方才开口:“陛下龙体欠安,今日本宫留下侍疾。”
章贵妃:“皇后娘娘关切陛下,但您日理万机,怕是不太合适,还是臣妾留下吧,臣妾是最熟悉陛下的,定能照顾好。”
笑话,这种时候,怎么能让皇后做好人?何况若是皇后做什么手脚抢了她儿子的大好前程可怎么办?
显然,楚王也是这么想的。
“母妃说的没错,儿臣也想尽一份孝心,还是儿臣留下吧。”
他们提防皇后,皇后自然也不能放心他们母子,于是道:“如此,便轮换吧,每四个时辰换两人陪侍。”
皇后点了点,基本上就是两个后妃和一个皇子,这般也能相互监督,防止有人做手脚。
为了表示自己的以身作则,卞后便点了德妃、秦王祁临今夜与自己一同守夜。
德妃无子,唯有福康一女,在宫中也很是安分守己,不曾与人结怨,是个最没存在感的后妃了,若不是福康如今是唯一的在室公主,加上出身士族,也不可能封到妃位,且卞后与秦王又并不亲近,这三人一同值夜,倒是没人会有异议。
说好了之后,其余之人便先后离去。
“二位娘娘,要不先到后头休息?有事奴婢再去禀报?”福公公弯腰赔笑。
卞后道:“不必了,本宫就守在陛下身边,德妃先去歇息吧。”
万德妃推脱了两句,最后道:“那臣妾两个时辰后来唤娘娘去休息?”
卞后点头。
万德妃转身对祁临福身一礼,祁临作揖回礼后,她才去了后殿。
“秦王也去休息吧。”
“儿臣就在外间,母后随时让人唤臣。”祁临垂眸。
他也不适合与父皇的女人共处一室。
卞后点头。
说是留下侍候,其实也不需要几位主子做什么,旁的都有宫女太监动手,主子们最多是点个卯,动个嘴。
卞后端端正正地坐着,不时观察沉睡中的帝王。
心中思绪万千,最终也只能化为一句轻叹。
她当初风华正茂,入宫为后,也不过是嘉文帝为了牵制章家,避免章贵妃为后使得章家更加肆无忌惮。
当时嘉文帝比她大了那么多,她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但这是皇上,与生俱来的顺从与尊敬让她不敢忤逆,而后自己更是发现了嘉文帝对章家纵容之下偶尔浮现的不满,时常劝娘家小心行事。
这些年,也算有些成效,嘉文帝越来越不待见章家,反而是开始重用卞家了。
卞后原本以为,嘉文帝是有心她的儿子为储君,毕竟是嫡子,名分正好,年纪也合适,等儿子长大,嘉文帝还能稳坐皇位十来年。
哪个老皇帝不忌惮盛年势大的儿子呢?
可嘉文帝总是叫自己意料不到,居然选中了楚王。
只是不知,这楚王又会不会是他心中真正的人选。
卞后想了颇多,但面上依旧是一副端庄的模样,眉间隐隐的忧愁只让人觉得她是在担忧嘉文帝。
-
除了皇子与后妃们,前朝臣子也很是关心皇上龙体,章相更是动用了宫里埋藏多年的暗线,给章贵妃递消息。
章贵妃收到信,手一抖。
宫女愕然,“娘娘?”
娘娘早就练就了沉稳的性子,若非大事怎么可能如此失态?
章贵妃回过神,拿着素帕打开一旁的熏炉,将信纸放入其中,这才盖上盖子,沉默地看着纸张烧尽,眼神也逐渐坚定。
“替本宫宽衣,本宫也该去养心殿侍疾了。”
章贵妃今日值夜,卞后自然不放心她,安排了瑞王与依附卞家的顺嫔二人同值。
四个时辰还没到,天色渐黑,瑞王就急匆匆来了,而后顺嫔也准时而来。
“老八,父皇可醒了?”
瑞王迫不及待地问。
几人都看向祁临。
祁临摇头,不发一言。
瑞王也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叹气,而后道:“你辛苦了,接下来四哥照看父皇就好。”
祁临倒也没说什么,点点头,对睡着的嘉文帝行了礼,这才退下。
瑞王暗暗腹诽,这老八惯会装样!
坐了会儿,福公公躬身入内,说是到了陛下进食的时候。
“拿来吧,本宫亲自喂陛下用膳。”章贵妃抬手道。
嘉文帝昏迷的这些时候,几乎是后妃们喂食流食的,此时章贵妃提起也无人觉得有何不妥。
瑞王自是不信任章贵妃的,倒也多看了两眼,见她确实没做什么手脚,这才侧身,毕竟不好一直盯着庶母看。
顺嫔心细,注意到章贵妃接过汤勺后手滑了一下,倒是手快地抓住了,而后也掏出帕子将汤勺擦拭干净,虽说有些失态,但也无人计较这个。
她却觉得有些异样,心里忐忑,但那是章贵妃,旁边的瑞王亦是不一定信她的多疑,她不敢多言,想着回去后再给皇后娘娘传个信。
顺嫔忍不住抬眸去看,生怕因为自己耽误了大事儿,又觉得贵妃不可能真的做那种事情,煎熬得浑身难受,浑身坐得笔直,等到有人在耳边说时辰到了,这才恍然发觉自己的手脚发麻。
章贵妃倒是施施然起了身,叹息道:“可惜陛下还没好转,累了一夜,本宫回宫先歇一歇,顺嫔呢?”
“妾身也准备回了。”顺嫔还急着回去告诉皇后那件事儿呢,见下一轮轮值之人来了,告辞而行。
但才到皇后寝宫,就听宫人急切的报喜声:“陛下醒了!”
顺嫔刹住脚步。
嘉文帝昏迷那么久才悠悠转醒,眼神依旧朦胧着,发现太医在给自己把脉,这才恍惚回神,想起发生了什么。
顾院正把脉后,这才告诉翘首以盼的众人:“陛下龙体欠安,好在有真龙庇佑,并无大碍,这几日卧床休养,静心调养,若能勿劳累大动肝火,便能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