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徐徐图之
小白芷2025-07-02 18:102,054

不出陆昭和宁恕所料。

翌日早朝,全是反对的声音。

因为不太了解科举制,众大臣议论得不多,而废除举荐制,却几乎是遭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对。

礼部尚书黄桂泉率先出列:“陛下,举荐制事关朝廷根基,便是眼下站在大殿上的人中,便有一多半是举荐上来的。”

“若是直接废除此种制度,便是置祖宗礼法于不顾,还望陛下三思。”

黎青就安静听着,什么也没说。

很快便又有一人上前奏报,是刑部蔡权:“陛下,微臣认为科举一事虽然推行艰难,但是其确实为一种上好的办法。选官唯贤,才能让朝局长治久安。”

“蔡大人这话是在说朝局现在不安稳吗?”魏源反问,“还是职责现在都是不贤之人?”

蔡权不卑不亢:“魏大人不必曲解我的意思。朝局安稳与否,要看这次巡查的结果,若是真有人中饱私囊,那定然是毁坏朝局根基的千古罪人!”

魏源却问:“蔡大人也是举荐得官,难不成也认为自己的官位来路不正?”

“我于举荐制未废除之时做官,自认并无不妥。”蔡权说得有理有据,“可昨日宁大人说的重点明明在捐官上,怎么你今日竟一直抓着举荐不放?”

“难不成那捐官,魏大人也有涉及?”

“满口胡言!当着陛下的面竟然都敢血口喷人!”魏源急了。

“够了!”黎青听够了他们的吵闹,简单的两个字让所有人都噤声了。

黎青目光投向洛静林:“左相,不知你有何看法?”

洛静林出列行礼:“陛下,现在并不清楚宁大人说的科举是如何选拔,因此朝臣多有微词也是正常,不若宁大人辛苦解释一二?”

“若是这法子真管用,捐官和举荐制也可适当调整。”

黎青点点头,表面似乎很是满意。

心里已经把洛静林骂死了:这个老狐狸,说了半天还在原地绕圈,还把话丢出去,真是老奸巨猾。

于是,黎青满面愁容,一看就是为国事殚精竭虑的样子。

“昨夜,朕也详细思索了这些事,各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都是朝廷的贤良,世家大族也有诸多贡献。若是直接废除,朕也不忍心。”

黎“可这江山是百姓的江山,若无百姓,何来江山?所以,这些百姓的想法也不能置之不理。”

宁恕站在下面看着他表演,仿佛昨日跟自己抢姐姐做的鸡汤的人不是黎青一样。

“如此这般,真是给朕出了个难题啊!宁恕,这法子是你提的,你可还有其他想法?”黎青忽然点了宁恕的名字。

宁恕自然是早有对策,遂出列回话:“回陛下,昨夜微臣一夜未眠,也在思索如何解决这件事。”

“世家举荐确为自古就有,也为我景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是朝局刚一稳定就废除,确实会引起非议。”

“故此,臣以为可将举荐和科举二者结合,既体现陛下对世家的重用,也能让黎民百姓多一条路可走,一举两得。”

“哦?”黎青来了兴趣,问道,“如何结合?可有方案?”

宁恕呈上昨夜自己跟陆昭拟定的方案。

这方案因为时间紧,所以还没来得及给黎青看过。

黎青接过后一字一句地看完,不由赞赏:“好!好!这法子好!”

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那奏折里到底写了什么。

黎青合上奏折,道:“宁恕,你把这法子也说给众大臣听听吧。”

“遵命!”

宁恕条理清晰地开始介绍:“各县可从当地的世家大族中选定一人,逐级上报至户部后,再由户部进行统一考校,考校合格者,方可入朝为官。”

“若百姓有心入仕,则可将个人情况写清楚,递交到县衙,由县衙收集整理后,与世家大族的人选一起,入京都参加户部的考校。”

魏源听完后就开始皱眉:“如此法子,只限定世家大族的人数,却不限百姓的数量,完全不合理。”

宁恕负手长立,周身赫然正气:“景朝世家大族本就不多,且多已有家人在朝为官,本就推不出什么了,这两年多是把别族人收入本族来举荐,已经本末倒置了。”

“百姓苦学多年,就差一个机会,自然要多多考虑,方能不失信于百姓。”

魏源仍旧不认同:“你一句户部考校,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吗?那些人入京考校,又要花费多少财力?这些你算过吗?”

“魏大人。”宁恕道,“昨日给陛下的奏折上已经写了往年举荐花费的银钱,与我建议的法子花费差距不大。”

魏源没话说了,暗暗看了洛静林一眼。

洛静林上前问道:“不知宁大人可考虑过,户部考校需要考哪些内容?需得花费多长时间准备?”

他昨夜以为,这会距离夏季已没多少时日,宁恕这法子根本行不通,皇上想改革也不会用这个法子。

可宁恕不但想了个二者结合的法子,安抚了世家大族,竟连所需花费都算清了。

还当真是小瞧他了。

洛静林确实是小瞧了宁恕。

只听宁恕继续道:“内容自然也拟好了。就在陛下刚才那份奏折的最后。”

黎青闻言往后翻。

细细看过之后,已经震惊到不知说什么了。

昨夜宁恕同他说过,会回去同陆昭商量科举的事,他以为只是商量出个大概方案。

没想到只一夜,就能把题目想的这么完全。

让他对陆昭更加好奇了。

她到底是如何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法子的?

“宁恕为国之根基考虑,其建议之法可行。”黎青啪的一声合上奏折,直接让太监拟旨,“擢升宁恕为户部侍郎,官拜二品,一应俸禄随升。待科举一定,由宁恕为主考官,负责科举所有事宜。”

“有关科举的事,均直接上奏给朕,不必经过户部尚书。”

宁恕跪下谢恩:“谢陛下,臣一定尽心尽力。”

只有宁恕一个人负责科举不像话,于是黎青又在满朝文武中选了户部度支苏奕青和礼部黄桂泉一起做副考官,配合宁恕行事。

至此,这科举一事算是定下来了。

继续阅读:第五十章 姑奶奶不弄死苏奕青就不姓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侯府重生:戏精夫妇的巅峰对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