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受害者的一生
遥淼2023-04-01 09:111,829

  后来警方找到了肖成的头骨,后脑确实有击打伤,至于至不至死,也不好说,人体本来就是很玄妙的。由于尸体毁坏严重,其他伤痕也都很难考证,基本上只能以此结案。

  多地配合,补充案件细节,这样一来当年的出租车司机失踪案和金店劫案都可以彻底结了。只可惜宋斌的尸体一直没找着,他们甚至又找赵禹问了一次抛尸的位置,可毕竟太多年了,也许那些骨骼已经漂到很远的地方,也或许被埋在哪片淤泥里,既然犯人已经认了,也就没有劳民伤财去找的理由。

  结案前的最后一次开会,连警察都在感慨,其实当年肖成临时的决定已经很明智,事实证明也成功了,至今宋斌没被找到,如果没有后面的事,犯人不招认,案子根本无法翻。只要赵禹守约,把钱给肖成妈妈送去,哪怕他不照顾,肖成回来后也无话可说。

  不过,究竟会怎样,谁知道呢,也许肖成看见赵禹幸福,一样会憎恨也说不定。

  说起来法律才是维持生活稳定最低的那条线,如果连这条线都不能保证不越过,哪里还有什么幸福生活。

  人活一世,起点无法选择。可困于苦难里的人那么多,也不是每一个都会走到违法的末路。

  所以虽然警察也感慨于赵禹走到今天,却不能对他有什么同情。假如同情了他,就是对那些即便再艰难也一样遵纪守法的人最大的不公平。

  有一些案件背后的事情,不说出来没人会知道。赵禹不知道,他也不在意,他到最后都只是陷在对自我的哀悼里,没有想过他给别人带来的不幸。

  那个被宋斌他们残忍杀害抛尸的出租车司机姓吴,死的那年孩子才三岁,上面还有三个老人,父亲阿兹海默,那个人是全家的顶梁柱。从十几岁进厂干活,一直勤勤恳恳,存的每分钱都是从嘴里省下来的,落了一身的慢性病。

  把省吃俭用的钱拿来承包了出租车,可能是吴某最大的冒险,他白天上班,夜里开车,就为了多赚一点孩子的奶粉钱,父母的医药费。

  换作其他人,在那个时间,那样的距离,可能根本不会拉赵禹这一单,就因为他舍不得那点钱,他老实,才上了当。

  同样,他舍不得辛苦赚的钱,舍不得那辆车,才丢了命。

  他失踪之后,可想而知家就塌了,母亲和奶奶都因为悲痛相继离世。父亲糊里糊涂,总把街上的人当作他,闹了不少事情,妻子带着孩子照顾公公,始终没改嫁,人老了许多,完全不像原本的年纪。

  最开始的两三年妻子一趟一趟去警局问有没有消息,办案民警都害怕面对她,那种情况下警察其实都清楚,人是回不来了,却又不忍心直接告诉她。

  后来她终于不再露面,警察还担心起来,特意去家里看了看,结果发现是吴某的老父亲也走了。妻子彻底死了心,看见警察连问都不问了,仿佛不问日子就能继续过下去。

  又过了一些年,这个人就销户了,案件被归入了未破的档案架上积了灰。所以当那具陈年尸骨从遥远的河流中被捞起来,虽然是早猜到的结局,在尘埃落定那一刻,还是非常令人感慨。当地的警方通知了吴某的妻子后,她还是赶过来认尸了。

  其实根本就认不出来,她呆呆看着那些骨头,看不出任何情绪。她跟着警察办各种手续,对他人的安慰都是麻木回应。直到她报着骨灰被送上回乡的车子,警察才在车子下面看见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把脸埋在骨灰坛上哭了。

  她哭的已经不是爱情,是她自己的一生。

  而当年那个金店保安的遭遇就更为悲惨,出事的时候他还没结婚,和父母住在一起。事发之后他虽然奇迹般保住了命,但多脏器受损,脊椎受损,颅脑受损,几乎成为植物人,只能每时每刻瘫在床上。不能说话,不能自主进食,却还有残存的意识。

  可想而知,对于一个青壮年来说,对于只有独子的老人来说,这是怎样的痛苦。两个老人十年间天天给儿子端屎端尿,期间也数次徘徊生死线,感情一日日被消耗,人只能从内而外变成石头才能挨过去。

  即便抓到了肖成,也无法弥补他们受到的伤害,甚至还要眼睁睁看着肖成因为“重伤”和“死亡”的差别获得了预料之外的轻判。

  不仅如此,也不知道是如何传出的谣言,从一开始就有人说保安和肖成他们是一伙的,受伤是因为分赃不均。这个谣言即便是案子破了也都没有散,明明是受害者的家庭,却遭到了许许多多审视与非议,邻居们也对他家指指点点,避之不及。

  为了给儿子洗冤,保安的父亲每天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举着牌子,诉说着事情的前因后果,却被更多人怀疑是讨饭的花招。最后他们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隐姓埋名。

  直到林和平试图联系他们,得知保安在两年前去世了,同一年的年底老父亲也跟着去了,只剩下母亲一人。她对于真相已经没有任何兴趣,无论怎样的真相,也再也改变不了既定的结局。

  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对于加害者的怜悯,都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迫害。

  林和平比谁都明白这个,可他同样也明白法律不是要人死,而是要人活。

  

继续阅读:第七十三章:真真假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冰河倒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