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敌人援军抵达考城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75,503

  十月十九日上午,因为胡茂祯率领的一万汉军营抵达考城城南。

  杨衍接到消息后,选择了主动撤退。

  这次他攻打考城,原本就是佯攻牵制清军。

  既然打了三天,没能破城,清军援军又至,加上原本增援的韩烈,率领骑兵赶往宁陵增援而去。

  仅凭手中两万人马,显然是打不下考城。

  故而杨衍在胡茂祯的兵马入城前,率先撤退返回睢州而去。

  明军的主动撤退,让城中的谭布,李本深多少有些松了口气。(扭错一下,文中谭布才是谭泰的弟弟,有的章节写到了谭拜。)(不过历史上也有谭拜其人,也是满清开国大将。)

  “多谢胡总兵及时来援,请受在下一拜。”

  李本深与胡茂祯在高杰帐下多年,私交自然不错。

  “李总兵客气了,在下不过是奉命而来,不敢居功。”胡茂祯为人低调,拱手淡淡的说道。

  两军人马入城,谭布作为三军主将,特意在营地设宴,款待胡茂祯以及其帐下将领张月,张胜。

  酒过三巡,众人正高兴之际,城门守将赵亮来报。

  “回禀谭将军,城外来了数骑,说是睢阳信使。”

  谭拜现在也一直牵挂着睢阳的情况,得到回报,立即放下酒杯道。

  “验明来人身份,速速带来见我。”

  这几名信使,自然是宁陵城中突围而来。

  见到谭布的几名突围信使,随之把睢阳,宁陵目前的情况,如数的向谭布进行了汇报。

  “想不到短短月余时间,十万大军,竟然陷入绝境,南明贼将韩烈,果然好手段啊。”谭布感慨之余,顾不得酒醉,腾身说道。

  “我要立即回开封,向洪大人和谭大人汇报情况,劳烦二位总兵,留守考城。”

  谭布虽然没有其兄谭泰那般,身份地位显赫,位列满清名将序列。

  但久经沙场的他,也不是一个酒囊饭袋。

  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立即做出决定,带着一队亲兵,策马飞奔赶去了开封。

  次日黎明时分,开封城门还未开启前,谭布便赶到了城门外。

  城头守将在确认了他的身份后,放下吊篮把他吊上城头,并安排快马把他送到了总督府。

  被叫醒的洪承畴,见到匆匆而来的谭布,听完他汇报的情况时,洪承畴习惯性的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经过一番思考的他,这才缓缓开口道。

  “昨日我接到军报,汝兄谭泰,与镇国将军汉岱,静海将军伊尔德,都统阿达海,佟养甲,率领的五万人马,今日将会抵达开封。”

  “这样,辛苦你去开封渡口迎候,把消息告诉汝兄和汉岱,让他们不必入开封,直接率军赶赴考城。”

  “然后分兵出击,派出两万人马攻击睢州,牵制睢州之敌。”

  “派出三万人马,增援宁陵,行动一定要快,切不可耽误。”

  得知博洛率领的突围人马,受困宁陵小城,军中更是极度缺粮的消息。

  洪承畴也不敢片刻耽误,一旦博洛的军队粮尽,必然会全军覆灭。

  要是博洛战败身亡,不但归德府会沦陷,开封也必然遭到明军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博洛可是宗室子弟,多罗贝勒,更是朝中的后起之秀。

  博洛要是死了,他这个三省总督,肯定也就干到头了。

  “卑职立即告辞。”谭布也没有多做停留,转身便再次出城而去。

  十月二十一日,也就是两天之后。

  杨衍率领攻打考城的队伍,前脚刚回到睢州城,留在考城境内的锦衣卫密探,就传回了消息。

  “清军五万大军,进驻考城,并开始向睢州进发。”

  接到这个消息的杨衍,作为睢州最高军事长官,立即集合召集城中一众将领,召开了应对会议。

  眼下睢州城内主力就是杨衍帐下的忠义军。

  其次是亲卫营一部分人马,主要是中军一哨的两千人马,外加后军营的八千人马。

  另外就是新设立的睢州守备营六千人马,由降将高进库,副将兼知州苏名榜统领。

  总兵力加起来五万六千余人。

  单论兵力甚至多于清军的五万人马。

  但是这次增援而来的五万清军,大部分是八旗精锐,若是与敌进行野战,杨衍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

  “杨总兵,敌军来势汹汹,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支援,被大将军困在宁陵之敌。”

  “睢州不过是他们过境之地,我们若是紧闭城门不出,敌军根本奈何不了我们。”

  了解到敌情之后,亲卫营监军使张煌言,率先开口说道。

  “但是,就算我们闭门不出,清军也可以通过黄陵岗,或者通安堡穿过睢州。”

  “从而快速赶往宁陵,解救被困在宁陵的建奴博洛人马。”

  “所以这一战我们无法避免,绝对不能让敌人通过睢州支援宁陵。”

  “要是放敌人过境,那就是我等的失职,也会导致大将军围歼宁陵之敌的失败。”“下官建议,立即在黄陵岗建造水坝,利用通惠渠的河水,把黄陵岗的道路村郭淹没。”

  “从而堵住黄陵岗这条道路。”

  “然后派两万人马,在通安堡利用地利条件,修筑壕沟工事,以火器为屏障,进行堵截。”

  “只要我们拖住增援之敌三五天,大将军定可执行围歼计划,顺利消灭宁陵守敌。”

  “等大将军消灭宁陵之敌,挥师北进之后,我们两军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围歼计划,对来犯之敌展开反击。”

  张煌言的侃侃而谈,说出的应对部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老曹,由你率领中军营,前军营,后军营两万人马,即刻赶往通安堡设防。”

  “高总兵,你率领守备营的士卒,按照计划,前往黄陵岗建造水坝,一旦敌军到来,决堤毁坏道路。”

  “本将坐镇睢州城,若清军来犯,吾当亲自拒之。”

  杨衍思虑之下,沉声而起,下达了执行军令。

  “末将等遵命。”忠义军副将曹友义,睢州守备总兵高进库,接令应道。

  在做出部署的同时,杨衍紧接安排快马,把睢州的最新情况,送往了宁陵,向韩烈进行了汇报。

  一天之后,也就是十月二十二日傍晚。

  宁陵城南外大营内,接到杨衍送来的情报。

  韩烈当机立断的连夜召开了军事会议。

  而这个时候,距离韩烈包围宁陵城,已经过去六天时间。

  此时的韩烈还不知道,博洛军中已经断粮两天,这时的博洛已经做出决定,那就是在二十三日凌晨,率军分散全面突围。

  博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突围决定,自然是因为城中断粮。

  其次是几天前,派出的突围报信兵马,虽然付出几千人的伤亡代价,但却成功突围出去了一部分人马。

  这让博洛看到一丝希望,他相信只要全军分散突围,相互牵制明军兵马,定然可以突围出去一些人马,至少不至于全军覆没。

  “清军援军已经出发,来日将会抵达考城,杨衍虽然做出了部署,但他没有十足把握,能够拖住来援的五万敌军。”

  “现在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等了。”

  众将抵达大帐时,韩烈通报了一下军情,沉声说道。

  “本将决定,明日卯时三刻,对宁陵发起全面进攻。”

  “各军按照之前的部署,四门同时发起进攻,各炮集中攻打南北二门。”

  “万骑军各营分列东西二门,负责压阵接应,一旦发现敌军突围,予以接应,并展开反击。”

  “还请诸位将军回营之后,做好战斗部署,打好这一场围歼战。”

  帐下参会的罗平安,宋奎光,崔定国,陈德,柏永馥等一众将领,在韩烈的话音落下之时,齐声拜道。

  “末将等遵令!”

  二十三日凌晨,天色刚刚蒙蒙亮,宁陵城内的三万三千余清军将士,由博洛和护军统领图赖二人统率一万精锐骑兵,从西门开始突围。

  前锋统领努山,汉军旗副都统肖起元,率领一万人马,从东门突围。

  前锋统领拜音岱,汉军旗参领张星,率领六千人马,从北门突围。

  护军统领杜尔德、汉军旗副都统马进宝,率领六千人马,从南门突围。

  全军于卯时初,也就是五点钟,同时朝四门杀出。

  突围前,博洛召集众将叮嘱道:“突围之后,不要恋战,一鼓作气冲出去。”

  “东门和南门突围之后,可前往睢阳会合,以加强睢阳守卫。”

  “我部从西门突围成功,直接前往考城,到时候本贝勒会率领援军救援睢阳。”

  “北门突围之后,往杞县方向走,尽量远离睢州。”

  明确突围方向和任务之后,大军四更起床,饱餐一顿之后,于五更时分,也就是凌晨五点,准时打开城门,杀奔而出。

  五点时分的天色,已经微微擦亮,但视线依旧模糊。

  这个时间段,无疑是最佳突围时间。

  首先可以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其次视线不清,不利于拦截战斗。

  但突围的清军,只要一鼓作气冲过明军的封锁营垒,则可以争取到胜利的曙光。

  这是博洛和图赖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突围时间。

  只是二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选定的突围时间,与韩烈决定的攻城时间,仅仅相差了一个时辰。

  虽然双方的行动,都处在隐秘状态。

  可当清军冲出城门的刹那,所有行为也就暴露无疑。

  这个时候,城外的明军大营内,各军人马也都开始进入备战状态。

  当营门箭塔上警戒的哨兵,发现清军出城的消息时,几乎是全军陷入一种狂热状态。

  南门大营内,神机军左右二营参将,陈芳,吴高第一时间,率军进入营寨外的工事内,对于突围的清军,摆开了反击状态。

  韩烈也亲率亲卫铁骑,做好了战斗准备。

  东门外的罗平安,率领神机军中军,前后两营共两万四千将士,加上万骑军的三千骑兵,依托营寨摆开了阵势。

  驻扎在西门外的兵马,则是亲卫左右二营,王辅臣,吴六奇率领的一万二千人马,以及张国柱率领的万骑军三千铁骑。

  北门外则是亲卫营副将柏永馥,率领的中军八千人马,以及陈德、王遵坦率领的五千万骑军骑兵。

  连日围城来,合围的明军将士,依托营寨,围绕宁陵修筑了一条条环形工事。

  这些堑壕工事,看似费时费力,但却能够有效的阻拦骑兵的冲锋,以及增加一定防御力。

  尤其是对于手持神机火枪的明军,更是极大的加强了射击火力。

  率先进入战斗状态是东门战斗,满清前锋统领努山,肖起元率领的一万人马,刚刚出城就遭到了神机军的猛烈炮击。

  神机军的后军营,三十多门红夷大炮,在清军突围的人马,刚刚杀出城门时,就对清军军阵展开了炮击。

  对于明军如此迅速的反应,努山和肖起元都有些震惊。

  但有句话叫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突围本来就存在巨大风险,想要活命,只能拼命。

  “大清的勇士们,随我冲啊!”

  军阵之中的努山,纵马飞奔,高举着手中的马刀,扬声高呼下。

  前锋两千铁骑,摆开扇形阵型,朝着明军营地,悍不畏死发起了冲锋。

  紧随其后的八千步卒,迈开着步伐,怒吼着高举着战刀,战旗冲杀了上来。

  黎明的清晨,些许的寒意,在翻涌的血气,奔跑之中,早已经化作了热气与汗水。

  “臼炮发射,给我狠狠轰击!”

  神机军炮兵阵地上,后军营参将刘文昭,透过红夷大炮发射,炸响的火光,看着战场上蜂拥的敌军人马。

  挥舞着手中令旗,下令已经准备的二百门臼炮,发射出了一颗颗炮弹。

  “通!通!通!”

  三到五百米的距离,正是臼炮射程之内。

  当冲阵的敌骑,冒着红夷大炮的轰炸,冲到跟前时,无数炮弹从天而降,随之在军阵之中不断炸响。

  臼炮的炮弹虽然没有红夷大炮的威力,但也足以把飞奔的战马,炸断腿脚,进而掀翻马背上的骑兵。

  炮火的轰炸,还仅仅只是一个开胃菜。

  随着突围的敌军,进一步靠近。

  进入战壕内的明军将士,纷纷拉响了弓弦,前军营,中军营的将士,弓弦齐发,漫天的箭矢,形成密密麻麻的箭雨,射在冲锋的敌军身上,瞬间带来巨大的伤亡。

  东门的炮声响起的刹那,西门外的清军的炮火,也同样响起。

  为了增加突围的成功,博洛和图赖亲率一万中军满洲八旗士卒,全部是清一色的骑兵。

  并且,还把城中所有的火炮,集中在西门方向,用作轰击西门外的明军营垒。

  很显然,博洛为了求生,集中了所有火力,以及最强的兵马,选择在西门方向突围。

  因为西门一路杀出去,就可以越过睢州边界,直接进入考城。

  这也是最快的一条逃生通道,身为三军统帅,博洛这么安排,也是无可厚非。

  然而,关于这点,韩烈也做了充分考虑。

  此刻的西门外,明军营地内,可是集结了韩烈帐下三员猛将。

  亲卫左营参将吴六奇,亲卫右营参将王辅臣,万骑军左营参将张国柱。

  三人各自执掌一营人马,张国柱率领骑兵立于营寨之内。

  吴六奇,王辅臣各率所部人马,进入营寨外围的壕沟工事。

  在清军的炮火轰炸下,张国柱率领骑兵,果断后撤到营地后方,避开了炮火的轰击。

  吴六奇,王辅臣率领的人马,依托工事壕沟,匍匐壕沟之内,同样避免了炮火带来的巨大伤亡。

  “全军突击,一鼓作气,随我冲啊!”

  图赖亲率前锋前锋三千骑兵,迎着炮火发起了冲锋。

  想要突围成功,就必须撕开明军的防御大阵。

  博洛紧率七千骑兵,摆列成散兵阵型,由军中各甲喇额真,牛录额真率领的骑兵,朝着明军的营寨,悍不畏死的展开了冲击。

  这一万女真八旗骑兵,是博洛帐下十万大军之中,精锐中的精锐,这可是一人三骑的铁骑。

  但为了这次突围,战马之前在城中宰杀了一批充饥。

  突围前,为了增加突围的成功,战马又分派了一批,让各旗士卒骑乘冲阵。

  现在这一万骑兵,每人骑乘一匹最优良的战马,个个头戴铁盔,身穿布甲,手执马刀,肩挎弓矢,腰挂箭袋。

  长达数里的阵线上,万马奔腾的冲锋场面,无疑是充满震撼性的。

  高速冲锋的战马,尤其是上万匹的战马,足以截断江河,踏平沟壑。

  但这样的威势,却没有吓住亲卫左营二营的将士。

  纵横交错的工事内,高度虽然只有三五尺,宽却有一丈。

  这样的壕沟,足以对战马的跨越,造成坠落的效果。

  但这并不能阻拦冲锋的敌骑,真正的杀伤力,还得是手中的武器。

  壕沟内的明军亲卫营士卒,在第一时间装填好弹药,端起了手中的火枪。

  随着双方距离拉近,吴六奇,王辅臣分立所在阵地上,扬声下达了攻击命令。

  “砰!砰!砰!”

  一万二千名士卒,形成的三段射击阵型,几乎在一息时间,便射出了密集的子弹。

  一颗颗飞射的子弹,犹如狂风暴雨般,疾射在冲锋的敌骑身上。

  无论是战马,还是马背上的士兵,一旦被射中身体,不死既伤这是肯定的。

  “唏律律!”

  战马庞大的体型,在密集的子弹射击下,成为最大的伤害者。

  可一颗子弹的威力,几乎对战马造成致命伤害,但伤害和疼痛感是难免。

  中弹的战马,因为吃痛暴跳如雷,不断仰头发出悲鸣之声,腾跳挪移着把马背上的士卒给摔落马背。

  “呃~啊~啊!”

  掀翻下马背的女真士兵,惨叫着被后方冲上来的战马,践踏踩中身体,而撕心裂肺的哀嚎惨叫了起来。

  “砰砰砰……”

  短暂的两轮射击之下,虽然给冲锋的敌骑,造成巨大的伤亡,但随着敌骑冲到跟前,火枪的射击优势,也随之失去。

  “明军威武!”

  跨上战马的吴六奇,高举起手中的铁棒锤,狠狠砸向连人带马跃入战壕的敌骑。

  一锤落下,衣甲崩裂,血花飞溅的敌骑,哀嚎着跌落马背而死。

  “杀!杀~啊!”丢掉手中火枪的士卒,纷纷抽出了腰间的雁翎刀,朝着敌骑便砍杀了上去。

  一时之间,落入壕沟之内的敌骑,无不是被一拥而上的亲卫营士卒砍杀当场。

  但仍然有大批冲锋的敌骑,纵马一跃而过,直接跨过壕沟,冲过了亲卫营的第一道拦截封锁。

继续阅读:第517章 敌军突围,围歼之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