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末辽东将门之子,吴三桂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自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爆发。
到崇祯十七年,长达二十多年的辽东边患。
围绕辽东建州女真的叛乱战争,大明几代皇帝,可谓是呕心沥血。
因为辽东问题,被免职,处死,战死的总督,巡抚,总兵多达数十人之多。
其中有著名的督抚孙承宗,杨镐,袁崇焕,洪承畴等等。
但在局部的战斗之中,吴三桂的战绩,显然是可圈可点。
以吴三桂的能力,以及家世,他本来应该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将。
但最终他却选择了一条,谁也没有想到的反叛之路。
从山海关叛投满清,裂土封王。
再到云南背叛满清,企图建国称帝。
这一条路注定了他一生将会被盯上耻辱柱上。
可以说吴三桂每一次重要的抉择上,都几乎是踩在了叛徒汉奸的位置。
当年李自成围困京城,崇祯下令勤王。
吴三桂驻军山海关,距离燕京可谓是近在咫尺。
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以军饷不足为由,迟迟没有入京。
这也就罢了。
当李自成招降他时,他顺坡下驴的答应了招降。
可最后他却转投了满清。
历史上说他因为宠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事实显然不是如此。
因为陈圆圆那个时候,在燕京根本没有什么名气。
而且嫁给吴三桂多年,断然不会成为那些草寇们重点关注对象。
自然也就不存在抢夺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吴三桂当初完全有机会南下。
也就是说他当时,即便不投降李自成,不投降满清,也可以率军从天津卫入山东。
进而进入江淮地区,向南明继续效忠。
而当时的蓟辽总督王永吉,一个文官都能够在燕京陷落时,转道南下,投奔南明效忠。
虽说后来满清南下,王永吉在淮安投降。
以此可以佐证,吴三桂当时有能力南下的。
但他却选择了投降满清,从而被满清封了平西王。
要知道当时的弘光皇帝朱由崧,在继位之初可是封了他伯爵。
直到得知吴三桂投降,才把他列入叛贼。
入关之后的吴三桂,南征北讨,充当了满清的马前卒。
进攻陕西,湖广,平定四川,云南。
最后还把南明的永历皇帝缢死。
就凭他亲手杀死永历皇帝朱由榔,他的罪孽就不可能洗清。
最后他所谓的反清,之所以失败,其实也是必然。
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反复无常的小人,他拿什么号召天下?
怎么让天下人信服?
如今被困陈仓关的城头的吴三桂,时年刚好四十岁。
而且还有几天,就是他四十岁的生日。
这要是换个时间地点,以他的身份地位,怎么也得大摆宴席,好好庆贺一下。
但现如今嘛,朝不保夕的他,早已经忘了生日这回事。
至于他的家人,长子吴应熊,次子吴应麒当初皆留在了京师为质。
眼下他的身边,只有随军的四位满洲女真小妾。
这几名小妾,是前满清皇帝皇台极赏赐给他的。
而且皇台极可是有旨意,无论是随军出征,这四位满洲妾室,都可以随行照顾吴三桂的生活起居。
说白了多少有些监视的意思。
不然,他一个降将,手握私军,又封王,又拜将。
满清皇帝大臣,又不是傻子,岂能这般无条件信任他。
陈仓关城头上的吴三桂,正在谋划着拼死突围之际。
城外的明军将士,却是个个表情狰狞,目光凶狠的盯着前方的城墙。
东门外的张煌言,北门外的李岩,西门外的袁宗第,南门外的李定国。
还有率领骑兵营的王辅臣,这会也在北门外的李岩军中。
“不惜一切代价,谁先登上陈仓城者,官升三阶,赏银千两。”
这是身为三军统帅的李岩,在各军参将级别的高级军事会议上,许下的承诺。
“拿下陈仓关,活捉吴三桂!”
多达十七万余人马的明军,把一座小小的山城,围的水泄不通。
攻城的战斗之中,彼此起伏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官升三阶,赏银千两的诱惑,这可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实打实的封赏。
这个封赏,对于游击将军以下所有的将士通用。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士卒,一旦先登夺城。
立马就可以获得从八品官阶,一千两白银的赏赐。
这足以改命一个人的人生。
除了先登攻城的赏赐外。
李岩还传达了韩烈的另一道封赏。
那就是生擒吴三桂者,封侯爵。
斩杀吴三桂者,封伯爵,并一律赏赐黄金千两。
而这道封赏,则是全军通用。
因为现在韩烈帐下各军将领,还没有一人正式获得封爵。
不是他们的功勋不够大,而是韩烈压制住了封爵的门槛。
最起码李岩的功绩,是足够封侯的。
李定国平定四川的功绩,也够封伯爵。
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封爵,不是韩烈吝啬不封。
而是这个时候封爵,那就是前朝的爵位。
这点,李岩,李定国等人心中明白。
如今韩烈声望地位已经足够,随时都可以开国称帝。
积累功勋,在新朝封爵,那就是开国功勋。
这要是现在接受了明朝皇帝的封爵。
这显然是得不偿失,还会留下一个前朝勋贵的名字。
因为根据一朝一代的列传史册,被封爵的人都是要列传的。
比如说你现在被封了大明侯爵,那就是大明的勋贵大臣。
到了新朝之后,你即便再次封爵,也会给人留下判臣贼子的印象。
这点,李过就看得十分明白。
这也是他主动辞去荣国公爵位的原因。
他把荣国公爵位让给李自敬,那他就不是大明的朝臣武将。
等韩烈开国称帝,他哪怕只封个伯爵,那也是开国勋爵。
而韩烈的这道封赏令,军中众将也都很清楚。
只要拿下吴三桂,无论是侯爵,还是伯爵。
那都是新朝时获封的爵位。
这也就意味着,谁拿下吴三桂,谁就能在新朝,获封开国勋爵。
开国勋爵的吸引力,这份吸引力,足以让三军将士舍生忘死。
除了李岩这样的三军统帅,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功勋外。
包括李定国,袁宗第,张煌言,王辅臣等一众军中将领。
无不是铆足了劲,试图夺取这份足以彪炳史册的功勋。
南门外李定国的大营内。
头戴六瓣红缨铁盔,身穿锁子甲,身披一袭蜀锦战袍的李定国。
在左右众将刘文秀,卢鼎,李师膺众将的簇拥下。
来到三军阵前,扬声吼道。
“将士们,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封候拜将,升官发财,在此一举。”
“先登者,擒杀吴三桂者,官升三阶,封妻荫子。”
“从现在起,本将军亲自出战,与弟兄们生死与共,不破陈仓,死不旋踵。”
李定国铿锵有力的喊话,彻底点燃了忠信营的三军将士。
“不破陈仓,死不旋踵!”
虽然连续多日的战斗,忠信营死伤了三四千人马。
但现在营地内能够参与战斗的士卒,依旧还有三万五千人马。
在李定国的激励鼓舞下,三军将士齐声高呼,人人士气如虹。
“重炮三轮齐发,掩护步卒进攻!”
高举手中佩剑的李定国,面色坚毅,目光坚定的望着陈仓城头,扬声喊道。
“冲啊!”
左右众将刘文秀,卢鼎跃马而起,三军人马,呐喊着如潮水般冲向了南门。
在李定国率领忠信营发起进攻之际。
不甘落后的各军人马,同样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
西门外的袁宗第,率领的忠烈营,同样也是前仆后继。
数万将士组成的人梯,悍不畏死的对西门城墙展开了进攻。
东门外的张煌言,率领的近卫营。
柏永馥,赵良栋,陈福一众将领各营人马,人人争先恐后,呐喊着站了攻击。
这一刻,偌大的陈仓城,在十几万明军的猛烈进攻下。
犹如波涛汹涌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东门外的张煌言,北门外的李岩,西门外的袁宗第,南门外的李定国。
为了拿下陈仓城,拿下吴三桂这个奸贼。
不单单是士卒们像发了疯一般。
带队的各营参将,同样是身先士卒,刘文秀,卢鼎,党守素,刘芳亮,柏永馥,赵良栋,杨捷等一众将领。
个个冲锋在前,举着盾牌,攀上云梯,直冲城头。
“疯了,这群明军真他娘疯了。”
城头上的吴三桂,看着城外山呼海啸,前仆后继的明军将士,脸色突变的他,喃喃自语的骂了起来。
“王爷,明军这是要拼命啊。”
忠心耿耿的胡心水,连忙说道:“请王爷速速下城,换上普通士卒衣甲。”
“末将带人护卫您,趁乱杀混出去。”
东门城头上,胡心水话语刚落下。
南门方向,就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喊叫声。
“打开城门,杀进城去,活捉吴三桂!”
原来这个时候,李定国率领的忠信营将士,抢占了城门楼,并且打开了城门。
数万将士,齐声欢呼,蜂拥着冲入了城池。
一马当先的李定国,高举着长枪,在左右副将刘文秀,卢鼎的率领的中军护卫下。
冲入城门之际,李定国扬声下令道。
“辛思忠将军,率领后营留守城门。”
“其余各营分头出击,反抗者一律杀光。”
“务必擒杀吴三桂,休要让这厮跑了。”
忠信营前营参将刘体纯,左营参将吴汝义,右营参将吴学礼。
率领帐下人马,朝着城区方向,一路掩杀。
吴三桂帐下的关宁铁骑,虽然是一支难得的精兵。
但经过连续的战斗,以及多次的失败。
无论是军心士气,都已经跌落谷底。
尤其是城破之后,马宝,高得捷,王屏藩等一众大将,眼看大势已去。
纷纷选择了放弃抵抗。
毕竟吴三桂都是软骨头,他手下的将领,骨头自然不可能有多硬。
随着南门陷落,吴三桂眼看大势已去。
在胡心水,夏龙山这两个心腹的护卫下,化妆成普通民众,混在乱兵之中,企图从南门潜逃出去。
毕竟这个时候,城池之中战斗还未结束。
因为战斗原因,导致城中火光四起。
不少百姓为了避难,正乱哄哄的往城外逃难。
驻守城门的辛思忠,对于逃难的百姓,也没有过多关注。
毕竟明军有铁的纪律,是绝不允许对百姓进行任何伤害行为。
混在人群之中的吴三桂一行人,虽然看起来狼狈不堪。
但身上却都背着包袱,因为里面装着金银珠宝,自然有些沉重。
在出城之时,人群拥挤之下,夏龙山身上的包袱,无意之中被人拉了一下,导致里面的金元宝滚落。
这年头虽然白银不稀奇。
但黄金可是稀罕物,尤其是在逃难队伍之中。
有人包袱之中,滚落几十锭金元宝,顿时引起了百姓们的惊呼和抢夺。
这一变故,也引起了城门上下护卫秩序的士卒注意。
“黄金,好多黄金……”
眼见黄金掉落,吴三桂心知大事不好,当机立断的他,一把把夏龙山身上的包袱往人群一抛。
趁乱便挤出了人群,企图逃离城门。
城头之上坐镇的忠信营都监军使章旷,在听到喊声时,第一时间便冲到垛口处。
居高临下的他,敏锐的发现吴三桂一行人,行动举止怪异。
“李参将,快抓住那几人,他们很有可能是混在人群之中的敌将。”
在章旷的吩咐下,李师膺立即抽刀在手,扬声喊道。
“监军卫队听令,随我抓捕逃敌。”
李师膺如今虽然只是监军参将,但他和章旷在军中,代表的是韩烈。
职权一直很重,即便是李定国也对他礼敬三分。
“不好,明军发现了。”
眼看明军追了上来,夏龙山大吃一惊,扬声吼道。
“胡兄,护卫王爷先走。”
此时的吴三桂身旁,除了夏龙山和胡心水二人外,仅有数名心腹将士。
眼见明军追了上来,夏龙山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已然留了下来。
“王爷,速速随卑职走。”胡心水也没有迟疑,拉着吴三桂拔腿就往跑了起来。
“杀了他们。”
李师膺眼看情况不对劲,当即挥刀冲了上去。
参军卫队的数十名士卒,纷纷挥刀一拥而上,与夏龙山厮杀在了一起。
夏龙山能够成为吴三桂的心腹大将,自然不是酒囊饭袋。
即便手上只有一把匕首,但他却凭借高强的武艺。
连杀了数名卫队士卒,一时之间竟然无人能够靠近他。
“砰!”
关键时刻,李师膺掏出腰间的短枪,瞄准对方胸口一枪射出。
二十步外的夏龙山,被一枪命中心脏,当场毙命。
“随我追击,绝对不能让敌将跑了。”
一枪击毙了夏龙山,李师膺大吼一声,带着手下士卒,朝着已经跑出城门的吴三桂,胡心水几人追了上去。
城头之上的章旷,亲眼目睹了夏龙山,竟然凭借一把匕首。
就杀了他的卫队三名士卒,刺伤了四人。
要知道他的卫队士卒,那可都是百战精锐。
能够轻易杀死他们敌人,显然不是弱者。
“辛思忠将军何在,请他派人出城追击潜逃敌将。”
“吾怀疑那人是吴三桂。”
章旷并没有见过吴三桂,但现在想想,以头巾裹头出逃那几人,明显是有猫腻。
只是陈仓被清军占领已经有两年多,剃发令也生效。
城中的百姓,大部分都已经被被迫剃发。
否则这会只要查看一下发型,就知道是敌是友了。
正在城墙之上巡查的后军营参将辛思忠,接到章旷的军令。
惊喜之余的他,当即厉声吼道。
“快,牵我战马来,速速出城追击敌将。”
作为后军营参将,冲锋陷阵本不是后军营将士的看家本领。
入城之后,辛思忠就被李定国留在了城门看守。
他当时还有些遗憾,未能参与抓捕和斩杀吴三桂的行动。
却不想老天爷眷顾,竟然让他遇到了如此机会。
率军追出城的辛思忠,终究慢了一步。
因为李师膺率领的参军卫队,五十多名士卒,抢先一步追上了吴三桂。
“放箭,射死他们。”
李师膺此时虽然依旧不知道,眼前这几人,其中一个是吴三桂,一个是胡心水,还有三名亲兵。
但见识到这些人,手上功夫不凡的他。
没有贸然率队冲上去,而是直接下令帐下士卒进行射杀。
面对五十张弓箭的射击,手中只有匕首的吴三桂和胡心水几人,即便是功夫不弱,这会也只有待宰的份。
“跟他们拼了。”
胡心水大吼一声,挥舞着匕首,劈砍格挡着射来的箭矢。
但短小的匕首,若是近战还能发挥战力。
几十步外的远距离,匕首还不如烧火棍好用。
“嗖!嗖!嗖!”
一轮箭矢射击下,挡在吴三桂身前的几名亲兵,尽数中箭而死。
冲出的胡心水,也被李师膺举枪射杀当场。
面对把自己团团围住的明军士卒。
灰头土脸的吴三桂,惨笑一声,充满不甘与愤怒的喊道。
“想不到我吴三桂英雄一生,却落得这般下场。”
“你是吴三桂?”
李师膺听到眼前的大汉,竟然是吴三桂,惊喜的举枪瞄准对方喝道。
“放下手中匕首,立即投降。”
“投降也是死,吾乃大清平西王,岂能受此屈辱?”
吴三桂冷冷一笑,举起匕首朝着心口就要刺去。
“砰!”
李师膺岂能如此便宜他,当即开枪朝着对方手臂发射出一颗子弹。
不料子弹竟然射偏,直接命中了对方脖子。
飞射而出的子弹,从吴三桂脖子上穿透而过,留下一道殷红的伤口。
喷涌而出的鲜血,以及钻心的疼痛感,让吴三桂眼前一黑。
下意识的抬手捂着脖子的吴三桂,随之瘫软的倒地而死。
“把这些尸首都抬回城去。”
强忍着心中的狂喜和激动,李师膺走到吴三桂身旁,用脚踢了一下,确认对方已经死透。
至此,一代汉奸枭雄,就此身死。
捡了个大便宜的李师膺,却凭借着击杀吴三桂的功勋,在不久之后。
获封陈仓侯这个世袭爵位。
当吴三桂被击杀的消息在城中传开后,城内的战斗很快便彻底结束。
“阎监军,给夏王殿下报捷,我军已经攻下陈仓城,吴三桂所部全军覆灭。”
“请示下一步作战计划。”
城北大营内,李岩在获悉城中战事结束后,立即对监军使阎尔梅下达了报捷命令。
“臣建议以陈仓为起点,忠烈营攻取巩昌府,收复兰州。”
“忠信营,近卫营,我部人马向平凉府进军,争取一举收复河西之地。”
李岩思虑之下,把自己的建议,让阎尔梅记录在捷报上。
眼下他手握十几万大军,前线三军统帅。
李岩除了要请示作战计划,也有权提出作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