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至于如此狼狈乎?”
看到柯永盛那丧家之犬的形象,吴三桂也不由吃了一惊。
这才过去一个多时辰,柯永盛统领的三万人马,竟然几乎丧尽,仅带着不到百人而回。
“悔不听王爷劝说,大意了,大意了啊。”
柯永盛一个中年大汉,忍不住落泪哭诉道。
“那黄冈城内,足有五万明军不说,还有一支上万人的铁骑,人马皆披甲,凶悍至极。”
“可恨汉军营的胡守金,董学礼率先奔逃,导致全军溃败……”
听完柯永盛的哭诉,吴三桂内心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波澜。
因为当初在池州时,他就差点被这支骑兵追上,幸亏他跑得快。
但这会为了安抚柯永盛,他还是安慰道:“柯都统,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明军势大,不宜再战。”
“请随我速速回城,向肃亲王汇报吧。”
柯永盛这会也是惊魂未定,早没有了争雄之心。
“平西王说的是,卑职都听您安排。”
“早知如此,何至于此?”吴三桂点头之余,却在内心腹诽了一句。
“传我命令,后队变前队,立即撤回武昌。”
吴三桂帐下的关宁铁骑,前文就说过,虽然主力骑兵只有七八千人,但总兵三万的军队,却是人人有战马代步。
所以这支人马,一旦行动起来,速度绝对是快如旋风。
一路撤退的吴三桂,在傍晚前带着队伍,安全撤回了武昌。
而这个时候,武昌城中的行辕内。
豪格已经接到夏口失守的消息,而且汉口水寨也失守了。
水师总兵郝效忠,副将徐勇没能接回祖可法,还因为汉口水寨丢了,不得不撤回了汉水境内。
虽然已经打算撤退,并决定放弃夏口。
但接到消息的豪格,还是有些生气和不甘。
然而,当吴三桂率军撤回,见到跪倒在地的柯永盛、刘伯禄汇报,获悉屯泰战死,三万人马全军覆灭的消息。
豪格的脸色瞬间涨的通红,一双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
“拉出去,拉出去砍了。”
昨天他还对柯永盛、屯泰的胆气,颇感满意。
但现在他却恨不得宰了柯永盛,三万人马啊,就这么丢了,这如何不让他心疼。
“王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饶恕柯都统一命,准他戴罪立功。”
如果是在昨天,吴三桂绝对不会给柯永盛求情。
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柯永盛现在已经对他服软,帮他求个情,这可是救命之恩,以后这份人情也许就用上了。
鳌拜这会在旁也劝说道:“主子,局势突变,柯都统往日有功,确实罪不至死。”
“拉下去,拉下去,孤王不想看到他们。”豪格摆了摆手,最终没有下杀手。
“谢谢亲王殿下不杀之恩。”柯永盛和刘伯禄闻言,无不是连连喊道。
“平西王,夏口和汉口都失守了,明军水师已经完全控制了长江,我准备连夜撤离武昌。”
“不知你怎么看?”
豪格坐下冷静了一会,看向吴三桂问道。
“先机已失,保全兵马,撤往襄阳,这是上策。”吴三桂本就不想打,自是毫不犹豫的表示支持撤军。
“不过,这断后之事,还希望平西王来负责。”
“本王让都敏、赖塔二位护军参领,各率领三千铁骑协助你,其余人马我会带着,今晚出发先行赶往德安府。”
“与尚可喜汇合之后,再退往随州,途中我们保持联系,所需要支援,随时向我孤王汇报。”
听到豪格让他断后,吴三桂心里忍不住骂了句娘。
但现实却是他无法拒绝,现在大军撤离,尚可喜在汉阳府,实际已经开拔撤往德安府去了。
武昌城内虽然还有一支汉军营,那是降将刘良佐的队伍。
原本有三万人马,但今日柯永盛惨败后,只剩下两万人马。
豪格手中也有两万多兵马,这支兵马是满蒙汉的两黄旗精锐。
现在豪格愿意抽调六千人马给他,这已经是最大的支持。
总不能让豪格亲自断后吧?
至于刘良佐的两万汉军营,压根就是一支土匪草寇,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柯永盛要是今日不败,吴三桂还能推举他断后。
“喳!”
心中不情不愿的吴三桂,最后只得一弹衣袖,躬身应道。
蕲州雄天门内韩烈大营。
“启禀大将军,夏口传来捷报。”
临近傍晚时分,孙思克把夏口送来的战报,呈送到了韩烈手中。
韩烈接过战报,拆开阅览了起来。
“大将军亲启:我军于十二月十日清晨,对夏口发动总攻,攻城半日,有效牵制守军兵力和注意力。”
“有力的配合了水师营,对夏口水寨的攻击,于午后时分,攻占夏口城。”
“斩杀建奴湖广总兵祖可法,夏口守将张天福,杨承祖,白邦政等战将十九人。”
“全歼夏口守敌两万人马,其中击杀一万二千人,俘虏八千余人。”
“我军战死一千一百人,伤一千九百余人,缴获军需物资……”
看罢夏口送来的捷报,韩烈欣然笑道。
“公愚,起草嘉奖令,嘉奖夏口参战的全体将士,尤其是操江水师营,凡是立功将士,累积战功两次。”
“伤亡的将士,要核实到位,进行救治和抚恤。”
“另外,让顾炎武接管夏口政务,等候朝廷安排夏口牧守到任再进行交接,城中百姓要安抚救济,决不能让一个百姓挨饿受冻。”
刘楗坐在下首,快速把韩烈的叮嘱,记录在案,交给韩烈审阅过后,用印密封。
“荩臣,传令。”
韩烈的帐下,一直有两套班子。
参军府的文官,负责往来文书情报收集传达。
亲卫营的武将,负责军令传达。
“末将在。”孙思克躬身应道。
“命令,操江水师营负责运输事宜,神机军,神武军明早渡江,进驻汉口水寨。”
“为进攻武昌做好准备。”
韩烈边说边把军令写好,交到了孙思克手中。
“连夜派人发出去。”
“末将遵命。”孙思克前脚刚走,后脚帐下值守的王德便走了进来。
“大将军,黄冈杨总兵送回来捷报。”
“哦,快呈上来。”韩烈高兴的起身站了起来。
“杨衍果然不负所望啊。”看罢手中的捷报,一脸笑容的韩烈,对帐下的刘楗等一众文官分享道。
“今天正午时分,杨衍率领各部人马,在黄冈城下歼敌三万,俘虏敌军一万八千余人,斩杀一万多人。”
“恭喜主公,捷报频传,收复武昌,指日可待。”
刘楗率先起身恭贺道。
“哈哈哈……”
心情大好的韩烈,开怀大笑道:“公愚,继续写嘉奖令,祝贺杨衍他们的胜利。”
“王德,传令李师膺派人给黄冈的将士,送一些猪羊肉过去,给将士们加个餐。”
“让杨衍告诉将士们,待收复武昌,我为大家请功封赏。”
忙活了这一阵,天色也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这些天诸位都辛苦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吃完饭一起看文艺队的演出,明日拔营前往黄冈。”
如今夏口拿下,武昌外围肃清,下一步就是攻取武昌。
蕲州距离武昌尚远,不利于指挥作战。
想了想的韩烈,决定明早拔营,前往黄冈亲自指挥攻取武昌之战。
营房大厅内一众文吏,听到韩烈的话,无不是有些兴奋的站了起来。
“卑职等告退。”刘楗带头拱手一拜,带着堂下一众参军府的文吏退了下去。
起身的韩烈,走出营房,活动了一下筋骨,便见董小宛带着侍女,提着饭菜篮子走来。
“夫君,妾身给你送饭菜来了。”
自从那日喝了董小宛的龟蛇大补汤,两人一个郎有情,妾有意的滚了床单后,二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韩烈已经公开宣布了董小宛董夫人身份。
而厨艺精湛的董小宛,现在也成为韩烈的御用厨师,专司负责韩烈的吃穿。
虽然她现在也还会去文艺队,但基本上已经不参加演出,只负责教导成员琴曲和昆曲唱腔。
不过,即便是之前,身为文艺队教头的她,也基本不会轻易上台演出。
毕竟她和柳如是,卞玉京她们都是文艺队的骨干,更多的精力还是培养文艺队的新人。
“正好有些饿了,今天做了啥好吃的?”
韩烈微笑的上前牵着对方的手,柔声询问道。
侍女柳红见眼看着韩烈和自家小姐感情逐渐深厚,羡慕之余也为她高兴。
不过孤儿出身的她,可没敢奢望自己能够成为替补。
虽然她长相还不错,但跟董小宛一比,犹如牡丹与菜花之别。
“知道夫君喜欢吃鱼,炖了鱼头豆腐,还有狮子头,一盘青菜。”
董小宛甜甜一笑,跟着韩烈走进营房,来到桌前帮柳红,一起摆弄碗筷。
“小红过完年也双十年华了吧?我为你说一门亲事怎么样?”
韩烈落座之时,微笑看着柳红问道。
“啊?”柳红一愣,有些惶恐的跪了下来,有些可怜兮兮的说道。
“民女愿意一辈子伺候小姐,还请大将军莫要赶民女离开。”
董小宛也有些吃惊的看着韩烈,漂亮的眼眸之中,透着担忧之色,欲言又止的她,却又怕惹恼韩烈不高兴。
“起来说话,我没有想要赶你走,嫁人也可以留下照顾你家小姐嘛。”
韩烈虽然这话是对柳红说的,但目光却看着董小宛,伸手拉着董小宛在身边坐下之际,抬起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不必担心。
“王德,你进来一下。”紧接着韩烈对门口的王德喊了句。
“大将军,请吩咐。”一身戎装的王德,可是山东大汉,身形高大健壮,也是韩烈担任巡检使时期的衙役。
“要不要老婆?”韩烈指了指柳红笑道:“你小子过完年也二十三岁了,也跟我好几年了,该成个家咯。”
“呵呵……”听到韩烈的话,王德站在那里,看着柳红顿时乐呵的傻笑了起来。
这家伙平日里尽职恪守,为人也颇为机灵,对韩烈更是忠心耿耿。
韩烈最近跟董小宛恋情正热,但他也看出柳红每次出入自己营房,这小子的眼神都盯着人家看。
很显然王德是对柳红动了心。
“这事我做主了,你们二人先接触一下,如果合适,打完这一仗,我为你们主持婚礼。”
韩烈看了眼傻笑的王德,告诫道:“记住了,不可欺负人家,我要是发现你做了不合礼法之事,军法处置。”
“是。”王德下意识的立马站直了身体。
“好了,今晚你们一起去看演出,联络一下感情。”韩烈挥了挥手,王德看了眼柳红,满脸兴奋的走了出去。
“小红姑娘,王德是我帐下的将军,别看他五大三粗的,我保证他会对你好一辈子,婚后你想要陪伴小宛也可以,想要在家相夫教子都行。”
韩烈笑着说了句,拿起筷子看着董小宛问道。
“夫人,我这个安排你可还满意?”
董小宛感动的点点头,看着柳红说道:“傻丫头,还不谢谢大将军。”
对于柳红这样一个丫头来说,能够嫁给王德这样的将军,无疑是最好的归属。
而且王德还是韩烈心腹,如今也才二十多岁的年纪,未来成长的空间巨大。
只要他一直追随在韩烈左右,将来封候拜将也未必不可能。
“我……”柳红虽然对王德感观不错,但幸福来得太突然,导致她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好了,不必谢我,只要以后你们能够好好过日子,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韩烈拿着筷子的手,摆了摆笑道。
“吃饭,等会凉了。”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这顿饭倒是吃的温馨。
“夫君,今晚的慰问演出,你也会去看吗?”
吃完饭后的董小宛忍不住问了句。
“当然,今晚小宛也有节目吗?”韩烈擦拭着嘴唇,端起茶杯笑问道。
“嗯,今晚我和横波姐姐有两个剧目,分别是《西楼记》和《教子》。”
“横波姐姐扮演书生,也是小宛的夫君哦。”
董小宛甜甜一笑,一脸开心的说道。
“是吗?那演出结束后,咱们要不要回房,真正做夫妻呢?”
韩烈抿了口茶,拉着她那柔滑的小手,看着她的俏脸打趣道。
“才不要呢,今晚横波姐姐要陪伴你,妾身可不敢争宠。”董小宛连忙回绝,她可不敢贪婪一时之欢,而惹得顾媚不高兴。
本来她的就对顾媚有些愧疚,人家照顾她,可结果自己却跟韩烈发生了关系。
为了这事,她可是心中颇感不安。
顾媚她们在黄石港演出结束回来后,她第一时间就跟顾媚道歉,并表示她可以回返南都出家,以弥补自己的过错。
好在顾媚听闻了此事,不但没有怪罪她,还主动认下了她这个妹妹。
这才让她内心稍安。
性格还是有些单纯的董小宛,却不知道顾媚不是不介意。
而是顾媚深知人性,如果她敢赶走董小宛,韩烈必然会不高兴。
韩烈一旦不高兴,她肯定会失宠。
反之,大方留下董小宛,不但董小宛会感激她。
韩烈也会心存歉意,而更加宠爱她。
至于独占鳌头,一人霸占韩烈,顾媚可没有利欲熏心到这个地步。
那样不但不会得宠,反而会失去韩烈宠爱。
熟读历史,深谙人性的顾媚,知道女人要想一直得到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宠爱。
除了要表现出大度宽容外,还要不断提供情绪价值,以及让这个男人对自己有愧疚感。
董小宛算得上是顾媚的猎物,因为她知道董小宛是处子之身。
韩烈肯定会喜欢,而董小宛一旦上了韩烈的船,也会爱上他无法自拔。
这点顾媚有信心,韩烈的魅力,她相信任何一个女人,一旦迷上了都会深陷其中。
就像自己一样,无论韩烈要她做什么,她都会甘之如饴,哪怕是让她去死,她也会心甘情愿。
因为她知道,没有韩烈的庇护和宠爱,她活着还不如死去。
董小宛是她给韩烈物色的第一个猎物。
因为她知道韩烈一定会喜欢董小宛。
而这个时候,顾媚已经开始给韩烈物色第二个猎物。
这个猎物就是与陈圆圆齐名的卞玉京。
卞玉京性格高冷,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但实际却是一个外冷内热的性格。
而且此女特别崇拜有才学的大儒,昔日的江南名士吴伟业,就是卞玉京迷恋的对象。
为了吴伟业她不惜主动上门求娶,结果被人家正妻打出了门。
无奈的她,只得出家做了道姑。
如今吴伟业已死,卞玉京被她们拉入文艺队担任教头。
似乎已经心死的卞玉京,现在看似更加清冷,除了跟她们几个还能偶尔说说话外,没事的时候,她最喜欢的做的事情就是喝酒。
一个绝色美人,经常喝的醉醺醺的,当真是我见犹怜。
“玉京,今晚你没有演出,待会大将军会来参加开幕式,你替姐姐作陪一下。”
营地演出戏台内的化妆间内,顾媚看着一脸清冷的卞玉京,拿着酒葫芦又在那独饮,苦笑之余上前,上前夺下她手中的酒葫芦说道。
“那他能陪我喝酒吗?”卞玉京那张白皙透红的脸上,柳眉弯弯,杏眸之中透着一抹醉意,嘴角洋溢着笑意。
仰着头的她,露出如天鹅颈般的白嫩脖子,配上她精致的瓜子脸庞,当真是美艳绝伦。
“陪,包你一醉行了吧。”顾媚摇摇头,对于这个妮子的缺心眼,她是真的颇为头疼。
吴伟业一个腐儒,如今都死了,至于这样要死要活吗?
再说人家根本就不爱你,当初吴家夫人打她出门时,吴伟业可是连个屁都不敢放,甚至还对外宣传。
自己跟卞玉京不熟,对方只是仰慕他的才华。
还说自己是士林领袖,断然不会与歌伎纠缠。
这分明是爱惜自己羽毛,生怕卞玉京歌伎身份,影响了他的大儒君子名声。
“夫人,大将军来了。”刚安抚好卞玉京,侍女夏荷来到顾媚身边提醒了句。
“你帮我把玉京,扶到一旁的营房内去。”
顾媚点点头,这才连忙走了出去迎接韩烈。
而这会在董小宛陪伴下,来到幕后的韩烈,已经被文艺队的一众男女队员给围堵了起来。
“如是姐姐,你看大将军才是魅力非凡,大家都疯狂喜欢他呢。”人群外的寇白门,与柳如是并排而站。
看着疯狂的文艺队队员,围着韩烈问好的场景,身形娇柔的她,有些艳羡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