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清军突围,收复开封
明末逐鹿2025-07-29 09:135,686

  “大将军,洪水已经淹没开封城,陈留,朱仙镇的水势,也在猛涨,很快洪水就会淹没外围营寨了。”

  都说水火无情,这是经验总结出来的结果。

  眼看洪水不断上涨,营寨内的将士,多少也有些恐惧。

  对此,韩烈倒是很淡定,因为他驻扎的地方,位于朱仙镇上一块凸起的丘陵。

  虽然这片丘陵并不高,但连绵的山包平均高度,差不多比地面高三四十米,足以避开决堤的洪水淹没。

  只是一些不习水性的将士,看到不断涌来的洪水,心生畏惧而已。

  而且,韩烈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现在全军拥有两万多支木筏竹筏,即便真被洪水淹没了,他们也可以乘坐筏子撤退。

  “按照计划行事,让将士们撤到山上,同时把筏子串联起来,围绕营寨摆开,让精通水性的将士,带领不通水性的弟兄们,熟悉一下水性。”

  即便孙思克不汇报,韩烈也早已经做完万全之策。

  “大将军,这水深怕是有三尺了,按这个速度涨下去,水势怕是要涨到七八尺,如此不出两日,开封必然成为一片泽国。”

  罗平安从小在运河边上长大,精通水性的他,看着眼前的波涛,倒是充满振奋之色。

  一旁的顾炎武却是神色凝重,引黄河倒灌淹城,虽然见效快,但后患不小,在他看来,多少有些伤人和。

  “大将军,决堤容易,下次要合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任由洪水肆虐,不单单开封府周边各州县会淹没。”

  “下游的归德府,凤阳府,徐州府,包括曹州,济州都会遭到洪涝,后果不可不虑啊。”

  顾炎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对于地理、水利学说,都有一定的涉猎。

  在罗平安这些武将眼中,看到的决堤,只是眼前的胜利。

  可是顾炎武看到的是,胜利之后,长时间的自然灾害。

  洪涝过后,除了会淹没城池,造成人口伤亡外,还会给土地带来泥沙覆盖,导致农田毁坏,甚至几年,数十年荒芜。

  这种伤害性是巨大的,这也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顾监军,不是只有你在乎百姓的存亡,我韩烈比你更在乎。”

  虽然顾炎武的劝谏是好意,但韩烈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

  在军中他的威严,不容挑衅,哪怕你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也是不容许,一而再,再而三的说。

  “关于河堤修筑之事,我自有主张,如今正是寒冬季节,黄河之水水位不高,决堤放上三天,水位低于决口后,修筑起来并不是难事。”

  “眼下当务之急时开封之敌,歼灭城中之敌后,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韩烈表情严肃,目光坚定的看向开封城头,语气之中充满自信和霸道。

  一转眼时间就过去大半天,开封东门城头上,洪承畴,汉岱,谭布,阿达海等一众清军将帅,看着城池内外,汹涌的洪水。

  一个个都是眉头紧皱,虽然洪水不可能涨到城头上。

  明军这会也一直按兵不动,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任凭洪水围城的话,不出三天城中的军民就会闹腾起来。

  等到了那个时候,不用明军攻城,城池就会不攻自破。

  “韩烈这个狗贼,着实狠毒,他这是要一口气吃掉我们啊。”

  城头之上的谭布,骂骂咧咧的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行了,这个时候,发牢骚没用,还是想想办法,怎么突围吧。”

  镇国将军汉岱,有些心烦意乱的打断了谭布的牢骚。

  “洪大人,现在城中积水越来越深,天寒地冻的,钱粮都泡在了水中,城头也没有过多的柴火取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表情严肃的洪承畴,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盯着城下的洪水,沉思了好一会,缓缓的开口说道。

  “镇国将军说的有道理,开封肯定是守不住了,继续待下去,必然会全军覆灭。”

  “如今明军还未围城,显然是想要困死我们,等我们城中大乱,明军必然会趁机攻城。”

  “眼下东门,南门,北门都走不通,因为洪水来自北门,而东南二门外,地势低洼,水位较深。”

  “而且明军在陈留镇和朱仙镇,都设有营垒,而且越往东南方向走,越是深入了明军腹地。”

  “现在咱们的活路只有一条,那就去往西走,从中牟进入郑州,再退往洛阳。”

  “出了西门,走上二十里,地形越来越高,洪水也过不去。”

  “但是目前西门外,水位依旧不低,必须骑马涉水,冒死一搏了。”

  说到这里的洪承畴,看向汉岱等人说道。

  “集合城中所有的战马,调动八旗各旗精锐,在西门城头集结,待入夜之后,我等率领骑兵冲出去。”

  “至于没有马匹的将士,百姓咱们只能先抛弃,保存主力为重。”

  汉岱和阿达海对视一眼,由汉岱率先开口道。

  “城中有三万余匹战马,倒是可以撤走一半人马,我女真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将士,基本可以突围。”

  “剩下的老弱病残,以及汉军营的士卒,丢在城中倒也可行。”

  汉岱这话倒也没错,就目前的情况,在女真高级将领之中,只有八旗将士,才是自己人。

  收编的汉军营将士,说白了就是炮灰,牺牲掉一点都不可惜。

  “那就分头行事,立即调拨兵马,赶往西门集合,待深夜之后展开突围。”

  洪承畴也是果决之人,当即下达了军令。

  午后,虽然头顶的暖阳高照,但呼啸的寒风,吹在开封上空,却是让人感觉一阵寒冷。

  率军奉命驻扎在陈留镇的柏永馥,吴六奇,马进宝三人,都是颇通水性。

  尤其是吴六奇,从小就在海边长大的他,对于水更是不陌生。

  当洪水淹没到陈留镇外后,柏永馥率军驻扎到镇上的高地之上躲避。

  吴六奇则是亲率一队善于水性的士卒,划着竹筏小船,来到开封城南外,观察起了城头敌情。

  起初的时候,吴六奇也没有发现什么情况。

  但就在他准备返回营地时,有眼尖的士卒,发现城头兵马旗帜,正在快速移动。

  这个时候,城头兵荒马乱,按理来说,兵马不会整齐的朝一个方向移动。

  通过手中的千里镜,仔细观察了一阵后,吴六奇意识到,清军这是有目标在调动。

  虽然不明其意,但吴六奇在返回陈留镇营地后,立即对副将柏永馥,前军参将马进宝,进行了一番商讨。

  “洪承畴这个人老奸巨猾,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兵马调动,必有行动。”

  “在下以为,应该向大将军汇报一下。”

  虽然不清楚清军意向,但马进宝却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慎重是对的,立即派快船前往朱仙镇,向大将军汇报吧。”柏永馥点点头,表示认同。

  而这个时候,朱仙镇营地内的韩烈,其实已经接到王德,孙平带领的小队,汇报城头兵马频繁移动的情况。

  中军大帐内,韩烈看着地图经过一番沉思后,一手拍在郑州方向说道。

  “洪承畴这个老贼,定然是准备突围。”

  “开封城中清军战马众多,若是以骑马往西门突围,朝着郑州方向行进,虽然会有一定的牺牲。”

  “但绝对可以突围出去一部分,相反留在城中,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以洪承畴的个性,他定然会冒险突围。”

  大帐内的孙思克,刘楗,杨朴一众心腹将领,听到韩烈的推断,大家倒也没有意外,而是抬头看向韩烈,等待他的进一步指示。

  “王德,你立即驾船赶往黄河大堤,传令崔定国率领万骑军,沿着黄河大堤往郑州方向进发。”

  “赶在清军之前,占领中牟城,进行拦截围堵。”

  “只要拿下中牟城,就算无法全歼突围的清军,也足以让洪承畴伤筋动骨。”

  开封,中牟,郑州三城,都在黄河南岸一线,黄河大堤,既是防水大坝,也是一条西进的重要官道。

  万骑军走黄河堤坝西进的话,定可先一步赶到中牟。

  入夜之后,坐在火炉旁的韩烈,难得清闲片刻。

  喝着茶水,吃过花生的他,听着营地外的浪淘声,心境一片平静。

  夜里戌时左右,也就是晚上九点。

  值守的孙平来报道:“大将军,不出所料,监视的哨兵来报,清军大队人马,从西门出城了。”

  “好,我知道了。”

  接到消息的韩烈,反而松了口气。

  清军乘马突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毕竟城中有七万多清军人马,即便淹城,目前城门紧闭,城墙高耸,韩烈虽然手中准备了大量的筏子,也无法展开攻城。

  今晚清军主力一旦出城,明日早上城头军民,获知上官主将跑了。

  哪些被抛弃的将士和百姓,必然会不攻自破,韩烈相信到时候,大军靠上去进行一番喊话,定可不战而降。

  事实也正如韩烈所料。

  深夜时分,城头被抛下的汉军营将士,以及老弱病残的士卒,还有满城百姓,得知洪承畴,汉岱等一众大将。

  带着三万骑兵涉水突围离开的消息,被抛弃的将士和军民们,无不是破口大骂洪承畴是个无耻叛徒。

  整整四万汉军营的将士,还有二十多万城中百姓,被留在城头的他们,一个个失魂落魄。

  看着城外的洪水,所有人都陷入茫然之中。

  这一夜的开封城,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乱糟糟的城头之上,人山人海,烧杀抢掠的惨剧,不断在城头上演。

  那些失去约束的大头兵,有来自昔日的明军,也有来自昔日的叛军,还有被收编的土匪强盗。

  发现自己被抛弃的他们,随之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了手无寸铁的百姓身上。

  短短一个晚上,有一万多百姓,遭到杀害,还有数千人被逼迫跳下城墙溺水而亡。

  经历了一夜的纷乱,当黎明时分,浩浩荡荡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名将船只,筏子出现在城外时,城头上被抛弃的士卒。

  还有那些孤苦无依的百姓,无不是纷纷高喊道。

  “还请王师救救我等,我等愿意归顺朝廷。”

  几十万人站在城头之上,齐声高喊归顺喊声,场面无疑是极为震撼。

  乘坐在一艘小型乌篷船上的韩烈,当即下令道。

  “各营人马驾驭船只,筏子,分散各城门,把城头投降的士卒,接往城北堤坝安顿。”

  “百姓接往陈留和朱仙镇上安置。”

  “必须严加看管,如有不听号令者,格杀勿论!”

  面对几十万军民,韩烈也不能过于仁慈,只能采取强势态度进行管理。

  而经过一天淹城,随着水位的上升,开封境内的水位,基本达到五尺深度。

  这样的水位,黄河的水位也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

  虽然决堤口的水,依旧还在流入城区,但水流实际平缓了下来。

  这个时候,韩烈准备好的两万多支筏子,还有收集的一些几千只大小渡船,在将士们的驱使下,很轻松的八城头的军民,运送出了城池。

  “去黄河北堤,是该准备合拢堤坝了。”

  眼见局面已经控制,韩烈随即下令开船,带着孙思克,王德、孙平等亲卫将领,还有王之纲,张学圣等将领,驾驭船只来到了黄河北岸的堤坝上。

  天亮之后,洪承畴,汉岱率领的三万两千八旗将士,经过一夜的艰难前行,终于脱离了洪水侵袭区域。

  “洪大人,我们已经进入中牟境内了,再往前三十里就是中牟城。”

  因为熟悉周边地理情况,胡茂祯和李本深二将,被任命为开路先锋。

  也正是二人带领的人马在前开路,这才让洪承畴这支人马,得以顺利突围而出。

  泡了大半夜的冷水,文官出身的洪承畴,虽然如今也还不到五十岁。

  浑身湿漉漉的他,却是冷的直哆嗦,脸色更是冻得通红,浑身都在颤抖。

  不等洪承畴回话,同样冻得嘴唇发白,全身颤抖的汉岱,不耐烦的吼道。

  “将士们又冷又饿,此时不进城,难道要冻死饿死在这原野上吗?”

  阿达海,伊尔德等一众女真将领,也是纷纷呵斥。

  “速速带路,休要废话。”

  忙碌了一夜的胡茂祯,一路带队开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同样全身湿淋淋的他,也是手脚冰冷,可他却还是强忍着寒冷前来请示。

  结果却被训斥了一顿,低着头的他,满心都是无奈和不忿,但却也只能强忍着委屈。

  “驾!”满腔怒吼无处发泄的胡茂祯,一扯马缰,双腿一夹马腹,转身刚要赶往前队带路,就被洪承畴给喊住了。

  “且慢!”

  洪承畴这一声大喝,不断喊停了胡茂祯,也把众将的目光吸引到了他的身上。

  马背上的洪承畴,搓了搓手冻得通红的双手,眼神看着中牟方向说道。

  “太顺利了,这一夜走的太顺利了。”

  “咱们不能进城,往贾鲁河南岸走,绕过中牟,赶往白沙集再休整。”

  汉岱,伊尔德众将闻言,无不是皱眉看向洪承畴。

  “洪大人,将士们人困马乏,怎么能够不进城呢?”镇国将军汉岱满脸的不高兴的问道。

  “咱们几万人出城,走了一夜,明军竟然毫无动静,这明显不对劲。”

  “你们想想看,若是这个时候,有一支明军在中牟以逸待劳,我们贸然进城,后果会怎么样?”

  洪承畴这么一说,都统阿达海不以为意的笑道。

  “洪大人太过谨慎小心了吧?”

  “开封城外洪水滔天,明军如何知道我们连夜突围而出,还能在前方埋伏?”

  “不错,咱们骑马涉水,冒死才突围出来,眼下不进中牟,将士们势必不满。”

  佟养甲也沉声附和,对于洪承畴提议,大为不满。

  “郑州一直在我们掌握之中,明军要是提前占领中牟,咱们不可能不知道。”

  汉岱也点了点头:“将士们疲惫不堪,遇城不入,军心士气动摇,我坚持先入城。”

  汉岱是镇国将军,又是宗室子弟,而且还是定远大将军,尼堪贝勒帐下副将。

  他并不隶属洪承畴管辖,而且此刻军中多是他的将领和人马。

  此时他主张先入中牟,洪承畴也无法命令他,只得耐心的说道。

  “要不先派一旗人马,赶往中牟,大军徐徐跟进。”

  “那就这么办吧。”汉岱也不好太驳斥洪承畴面子,随即点了点头。

  “胡总兵,你和李总兵率领本部亲兵,速速赶往中牟。”

  洪承畴现在帐下,能够调动的人马,只有胡茂祯和李本深二人率领的三千亲兵。

  “卑职得令!”胡茂祯答应一声,随即飞马直奔前队而去。

  中牟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却是一座历史名城。

  地处开封和郑州之间的中牟,历代都是军事要道。

  此时的城头之上,崔定国率领的万骑军,一万二千骑兵将士,已经占据城池。

  “报。”

  “一支清军,约三万余人马,已经进入中牟境内,距离城池不足三十里。”

  接到派出的探马的汇报,坐在城门楼上,正吃着早饭的崔定国,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角葱油饼留下的残渣。

  “继续再探,十里一报。”吩咐了一声的崔定国,看向左右围坐在一起的副将陈德,右营参将王遵坦,监军使孙枝蔚说道。

  “果然不出大将军所料,清军还真朝中牟来了。”

  “诸位将军,咱们是据城而守,还是在城外摆开阵势,主动突袭?”

  “在下认为可以主动出击,咱们虽然兵少,但以逸待劳,清军突围而来,疲惫不堪,一战可定。”

  陈德率先开口说道:“若是据城而守,清军一旦发现不妙,必然会往贾鲁河南岸逃窜,到时候想要追击,势必难以全胜。”

  “末将也认为该主动出击。”王遵坦也紧跟着附和道。

  “现在清军不知道我们已经占领中牟,可以摆出一军在城下吸引清军。”

  “再派一军在贾鲁河南岸隐伏,清军发现我军拦截,定会率军交战,同时往贾鲁河方向迂回城池而走。”

  “到时候咱们伏兵突然杀出,即便不能全歼清军,也可以予以重创。”

  崔定国见二人都主张出城交战,遂下令道。

  “那就这么定了,陈副将你率五千人马,立即赶往贾鲁河南岸埋伏。”

  “王参将,你率军五千,在城外列阵迎敌。”

  “本将与孙监军率剩下的两千人马,驻守城头压阵。”

  “遵命!”陈德,王遵坦接令而退。

  万骑军在宁陵城下一战,伤亡了三千余人,睢阳一战结束后,韩烈下令在俘虏的蒙古和汉军旗之中,挑选了一批善于骑射的士卒,并许以封赏,补充了万骑军的折损。

  虽然左营参将张国柱受伤,被留在睢阳养伤。

  但因为补充了一批精锐降兵,使得万骑军战斗力,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战斗力有所提升。

  【作者题外话】: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想知道有没有读者朋友看书。

  老鹿感觉在单机游戏之中。。。。。。

继续阅读:第524章 中牟大捷,抢渡黄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