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朝堂之争,韩烈入济州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43,142

  丁启睿扬声反驳道。

  “高杰,卜从善皆为我大明总兵,虽然之前有过错,但如今大敌当前,二人拨乱反正。”

  “这难道不是忠义之举?”

  “高杰手握十万大军,卜从善也有五万人马,这个时候他们不计前嫌,主动归附福王殿下,这是对朝廷和福王殿下的忠诚。”

  “史尚书,张督师你们说他们叛逆,这是要把他们推到叛军阵营去吗?”

  “现今二人镇守淮安,凤阳,足以确保江淮不失。”

  “反之,二人一旦投降叛军,朝廷又该怎么办?拿什么抵挡?”

  丁启睿这话一出,就连高宏图和姜曰广二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棘手问题。

  眼下南京城内,操江水师营的两万人马,在诚意伯操江提督刘孔昭手中。

  大校场提督营,还有两万步卒,由提督刘肇基统率。

  这支人马,现在分别由兵部和江淮督师张国维二人节制。

  除了这两支人马外,应天府巡抚,南京留守府,各有三千抚标营。

  也就是说,史可法这个兵部尚书,与张国维这个江淮督师,二人手中只有两万人马。

  换言之,如果这个时候逼反高杰,卜从善二人。

  黄得功听朝廷的,刘良佐又是墙头草。

  这两个人现在基本上算是马士英一伙,属于福王的支持者。

  史可法和张国维别说抵抗高杰和卜从善,就是能不能守住南京城都是问题。

  “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江淮有四镇守卫,确实可保江北无恙。”

  高宏图见事不可违,随即妥协道。

  “但是,江北四镇,关系到南都的安危。”

  “四镇加起来二十万大军,而南都城中,仅有三四万人马,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福王殿下,臣提议,在京口,浦口,和州,滁州设立军镇。”

  “作为京师缓冲和屏障。”

  “由张督师节制四镇人马,拱卫京师安全。”

  高宏图也是人老成精,在意识到马士英手握兵权,不可力敌之下,立即提出制衡之道。

  张国维是崇祯任命的江淮督师,兼兵部侍郎,由他督师挂帅,名正言顺,无可争议。

  “福王殿下,高侍郎所言有理,还请殿下示下。”

  史可法虽然年轻,性格也有些优柔寡断,但在大事上不糊涂。

  高弘图的提议,显然是正确的。

  “臣等附议。”

  在史可法开口之下,江北四镇,以及高宏图提议的拱卫京师部署,在这个乱糟糟的场面下,得以顺利推行。

  随后高宏图的第二个提议,派使者北上京师,山东,了解情况的提案,也再次通过。

  由礼部主事李绰,为使团即刻出发,前往山东,京师出使。

  关于福王监国一事,也定在了两天之后,祭拜太庙之后,正式在奉天殿举行。

  “这个高弘图实在太难缠了,此人老谋深算,比史可法厉害的多。”

  太子东宫的议会结束后,马士英黑着脸,一言不发的带着帐下这帮人,在宫外的驿馆住了下来。

  阮大铖的话,得到丁启睿的附和。

  “马制台,这个高弘图不踢出京师,后患无穷啊。”

  丁魁楚相比起阮大铖和丁启睿,明显有节操的多。

  见二人怂恿马士英,阴谋暗害高弘图,他随即开口道:“马制台,当务之急,不是党同伐异,而是确立大义名分。”

  “只有福王殿下登基,才能重整朝纲,进行封赏和任命。”

  “如今我等都是外臣,高侍郎和史尚书他们都是内臣,难道马制台要背上残害忠良的骂名吗?”

  “而且我认为高侍郎所言不无道理。”

  “高杰,卜从善二人手握十五万大军,不可不防,毕竟这二人可都是反叛的前科。”

  “我们与高侍郎的斗争,不过是权势之争。”

  “可要是与高杰他们发生争斗,那就是生死之争,这不但要命,更是要亡国啊。”

  原本还有些生气的马士英,听到丁魁楚这番话时,也不由幡然醒悟。

  马士英的目的很简单,获取拥立之功。

  入阁拜相,执掌朝政。

  他可没有谋朝篡逆的想法,更没有颠覆大明的心思。

  正如丁魁楚所言,他与高弘图之间,要是有问题,那也是权力的斗争。

  这大明朝堂之上,各派系的斗争,除了与阉党外,可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

  士大夫的斗争,失败了也就是罢官下台,可没有流血灭族的灾祸。

  “光三兄所言有理。”马士英到底是个聪明人,他可不像阮大铖,丁启睿这般没有操守和下限。

  三月二十八日,也就是福王入京的时候,韩烈在陈德率领的骑兵营一部人马,与李牟,陈长林帐下的亲卫营抵达济州城。

  这个时候,太子朱慈烺,以及南下的文武百官车驾,已经滞留济州多日。

  护卫的忠武军总兵王希贤,忠义军总兵杨衍。

  因为没有得到韩烈的军令,二人率领的军队,暂时都在济州境内按兵不动。

  只有崔定国,率领张国柱,王遵坦二将,以及骑兵营一部人马,赶去了砀山,与李岩的忠勇军,火炮营汇合。

  在济州停留这几天,太子朱慈烺表现的极为暴躁。

  十六岁的年纪,正是暴躁叛逆的年龄。

  加上国丈周奎父子,不断在他耳边进言,说着韩烈坏话。

  说韩烈拥兵自重,大军不前,分明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至于太子朱慈烺,在济州城内,坐卧不安。

  连日来,他不断召见随驾的文渊阁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太子左谕德刘理顺,太子左中允施邦昭等人。

  新乐伯太子少师刘文炳,驸马都尉,太子少傅巩永固,对于太子表现出来的暴躁,也是隐隐感到不安。

  刘文炳和巩永固这时都已经知道,队伍为何停留济州的原因。

  也解释了徐州被叛军高杰占领,南下南都的路程被截断,需要调动兵马,前往征讨,打通道路。

  但太子朱慈烺却是根本听不进去。

  为此二人,也是无可奈何。

  直到韩烈抵达济州的消息传来,刘文炳和巩永固二人,才不由松了口气。

  “快,咱们立即去见大将军。”

  韩烈还在城外,就见到出城迎接他的杨衍和王希贤,还有山东巡抚刘汉儒。

  三人这些天在济州,都被太子朱慈烺训斥的狗血淋头,甚至被骂作饭桶。

  对此,刘汉儒还能够接受,杨衍和王希贤脸都绿了。

  刘汉儒是文臣,这个时候效忠的也是大明和崇祯。

  但杨衍和王希贤二人,虽然是明将,但二人现在效忠的人,则是韩烈。

  皇帝要是骂他们酒囊饭袋,他们也就忍了。

  可被一个半大孩子的太子,指着鼻子骂,这如何让他们能忍,心中的那团火,可是都快憋出内伤了。

  以至于一见到韩烈,二人便委屈的诉起了苦。

  “太子年少,行事难免轻浮,二位将军不必难过。”

  韩烈面带微笑,表情温柔的宽慰了一句二人。

  转头对刘汉儒说道:“陛下和皇后已经驾崩,京师于十九日陷落。”

  “现在皇帝和皇后的灵柩,已经从临清关出发,劳烦刘抚台去迎接一下,妥善护送到济州。”

  “本候先进济州,见过太子之后,再做打算。”

  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刘汉儒脸色一变,眼眶发红的跪倒在地。

  “陛下殡天,举国同悲,微臣这就去启程。”

  “有劳刘抚台了。”韩烈点点头,扶起刘汉儒。

  “大将军,下官先行告退。”刘汉儒一脸的悲伤,拱手一拜,在一队士卒的护卫下,匆匆离去。

  “你们说说前线情况?”

  重新翻身上马的韩烈,与王希贤,杨衍并辔而行,继续向济州城进发。

  “最新的消息,凤阳总督马士英,招抚了高杰,卜从善二人,护送福王去了南京。”

  “高杰被指派为淮安总兵,接管了徐州,邳州,海州和淮安府。”

  “卜从善率军进驻了凤阳,出任了凤阳总兵,接管了宿州,亳州,泗州。”

  “眼下徐州的守将,是高进库,杨绳武,张鹏程,贺勇四人,统率四万人马驻守。”

  “除此之外,原护漕总兵刘良佐,调任了扬州总兵,原凤阳总兵黄得功,调任庐州总兵。”

  听完杨衍的讲述,韩烈虽然表情淡定,但内心之中,却泛起了涟漪。

  江北四镇,这可是明末弘光朝,立国之初,由马士英鼓捣起来的。

  眼下的历史虽然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刘泽清被他杀了。

  可卜从善这个家伙,却顶替了刘泽清的位置。

  而马士英也如历史一般,把福王朱由崧迎进了南京。

  如此以来,这历史岂不是没有一点改变?

  想到这里的韩烈,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难道这就是历史的大势?”

  “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弘光登基,清军入关,大明注定要灭亡?”

  “那我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思绪翻滚的韩烈,表情变得无比的凝重。

  “大将军,大将军马上就到城门口了,新乐伯和驸马都尉在门口迎候。”

  见韩烈表情严肃,目光凶狠凌厉,杨衍和和王希贤二人,一时之间,心情也变得无比忐忑。

  “呼!”

  白龙驹马背上的韩烈,听到杨衍小声翼翼的提醒,深吸一口气的他,脸上的阴霾随之散去。

  “下马,随我上前见礼。”

  翻身下马的韩烈,面带微笑,目光柔和的快步走了上去。

  “有劳刘公,巩公出城迎候,韩某之过也。”

继续阅读:第196章 本性毕露的太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