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军功制度,董小宛厨艺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5,473

  “二位将军请坐。”韩烈面带微笑,亲切的招呼二人入座。

  “深夜召二位将军前来,有一事咨询,二位将军不必拘谨。”

  韩烈见二人有些紧张,微笑解释之余,端起茶杯说道。

  “大将军有事尽管吩咐,末将必当鞠躬尽瘁。”

  瞿良才和吴学礼连忙站了起来,作揖回道。

  韩烈见状,也没有多废话,直接开口说道:“我刚刚收到湖广巡按陈子龙大人奏报,岳州守将马进忠,王允成拒不归顺朝廷。”

  “但二人也没有归降满清,不知这二人你们可熟悉?”

  帐下二人对视一眼,由瞿良才开口道:“回大将军,马进忠和王允成都是左良玉帐下总兵大将,末将二人虽然认识,算不上熟悉。”

  “毕竟我二人之前所担任的职务都不算高位,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明确的从属关系,因此交情只能算是普普通通罢了。”

  瞿良才回复完毕之后,吴学礼稍稍迟疑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说道:“马进忠将军帐下的参将卢鼎以及游击将军武自强他们二位,和下官倒是有着颇为不错的关系。”

  “前些年,我们曾经一同并肩作战长达数年之久。犹记得往昔在那郧阳一役之中,下官更是奋不顾身地救下了卢鼎的性命呢!”

  吴学礼话音刚刚落下,瞿良才紧接着又一次开口讲道:“还有王允成将军麾下的游击将军白良辅,他与下官乃是同乡之。”

  “平素里,我们二人私下往来也是较为频繁,私交方面还算得上可以吧。”

  一直默默倾听着两人回话的韩烈,这会不禁发出一声慨叹:“岳州府所处之地的位置可真是至关重要啊!”

  说罢,他那炯炯有神、光芒四射的目光便直直的看着面前的瞿良才和吴学礼身上。

  “眼下武昌战役已经打响,岳州马进忠和王允成归顺,对于我们来说很关键。”

  “二人要是归顺我朝,我们不但可以平添助力,湖南的兵马可以出湘,对荆州之敌展开反击,也可以对武昌后方进行威胁。”

  “反之,如果二人不归顺,他们就如同卡在我们咽喉处的鱼刺,不仅会阻碍我们进军的步伐,还可能与敌军勾结,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麻烦。”韩烈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踱步。

  话说到这个份上,瞿良才和吴学礼要是还不明白韩烈心意,那二人就是真愚蠢了。

  犹豫了一下的瞿良才恭声说道:“大将军,卑职不才,愿意为去一趟岳州,即便无法说服马进忠和王允成,也定要说服他按兵不动。”

  吴学礼紧跟着附和道:“大将军,即便马进忠和王允成冥顽不灵,我二人可以说服武自强,白良辅,卢鼎等将领,让他们站到朝廷这一边。”

  韩烈见二人明白了自己的心思,这才颔首笑道。

  “二位将军愿意前往,自是再好不过,此行不管成败,我都为你们记上三等功一次,若是成功,为你们记一等功。”

  瞿良才和吴学礼相视一眼,无不是欣喜的拜道。

  “愿为大将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加入韩烈帐下不久,但瞿良才和吴学礼都已经清楚韩烈帐下升迁之路。

  凡是升迁,必然涉及到军功。

  军功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累积军功。

  特等军功,分为两种,一是斩将搴旗,二是陷阵先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一等分为斩将、搴旗,陷阵、先登四个分别获得。

  当然一场战斗之中,斩杀百人之敌,也可以获得一等功勋。

  所以特等和一等功,一旦获得,至少提升一个大品阶。

  也就是正四品游击,可以直接胜任正三品参将。

  而二等功和三等功相当于容易一些,一场战役之中,斩杀六十人可获得二等。

  三等功为斩杀敌人三十首级。

  其次是累积军功,根据战场升迁功绩录功,凡是参加一次战役,或者斩杀一个敌人,可累积军功一次。

  积累四十次军功,可叙三等功一次。

  获得三等功一次,可以获得一百两银子奖赏,或者升品阶一次。

  也就是说从九品官阶的队官,累积获得三等功一次后,可以胜任正九品队官,也可以优先升任副把总。

  但品阶依旧为正九品,要等下一次叙功之后,才能升任从八品。

  韩烈制定的这一套军功制度,看似严格,但却十分公平。

  哪怕是一个普通士卒,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功绩,都可以获得升迁的机会。

  就算你战死了,你的功绩也可以换算成抚恤金,发放给你的家人。

  哪怕直系亲属死了,三代之类的族人,也可以领取这笔抚恤金。

  而且每一次战斗开始到结束,军中的军法官,都会核实战功,然后上报军部进一步核实。

  谁要敢徇私舞弊,不但军功抹除,还会被军法处置。

  也正事这一套军功标准,让韩烈帐下各军人马,人人愿意为之效死力的根本原因。

  军功虽然获得艰难,但世人所要的东西,往往不是东西的多少,而是是否能够公平公正的获得。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曾言:“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世人普遍索求。”

  后世之中,为何仇富之人多,难道是穷人天生小鸡肚肠,见不得人好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世人仇富的根本原因,是大家对于财富得来不公的呐喊。

  韩烈作为重生者,更是甚至公平公正的杀伤力,对于普通士卒和民众的渴求。

  包括眼前的瞿良才和吴学礼,二人打了十几年仗,功劳不少,但不管在左良玉帐下,还是满清帐下,他们始终都在游击将军位置上不得升迁。

  原因很简单,越到上面,位置越少,人情世故远比军功更重要。

  顶头上司不喜欢,朝廷没有人支持你,你立再多功劳也是白搭。

  重新归顺大明朝廷,二人都想立功,更想升迁。

  韩烈许诺这次出使,成败都论功三等,这简直是白捡的功劳,如何不让他们欢欣鼓舞。

  作为一代奇女子,秦淮名妓的董小宛,人生有两大爱好。

  一是唱曲吟诗,二是下厨做美食。

  有着昆曲第一人,身前留下多首脍炙人口诗篇的她,不但精通乐器,天生的歌喉,也是她让世人追捧的原因。

  除了这些精神食粮外,因为善于制作美食,也让她赢得了古代十大名厨的美名。

  在顾媚的照顾下,被强行留在蕲州养病的董小宛,休息了两天的她,加上之前就一直在吃药治疗。

  这不病情好转的她,一时又有些闲不住了。

  “柳红,今天天气好,我们去街上逛逛,我想买一些菜回来做。”

  清晨时分,暖阳初升,蕲州雄天门大营内,吃过早饭的董小宛,便带着侍女柳红,离开了大营。

  很快二女就来到集市上,虽然这个时候的蕲州战争气氛紧张,但当地官府被韩烈亲卫营接管,城池的秩序和治安,却是比以往都要好。

  大冬天的集市上,也是颇为繁荣热闹。

  “小姐,这里冬笋挺新鲜,我们买些回去吧。”

  “好,那就买几斤回去。”虽然暖阳升起,但是大冬天的街面上,依旧寒意袭人。

  董小宛病体刚好,为了防寒,她特意戴了一顶帽子,护住了自己的头部和耳朵,身上还穿了一件羊绒大氅。

  把整个身体包裹的严严实实,只有一张秀美的脸庞,暴露在外面。

  “这位小姐,要不要买只绿龟回去炖汤?”

  这边刚买好冬笋,一个提着竹篓,衣衫单薄的渔夫,看着衣着光鲜的董小宛主仆二女,有些可怜巴巴的问道。

  “呀,小姐你看,真是绿龟呢,我还是第一次见。”柳红看着竹篓内的绿毛龟,发出一声惊叹之声。

  董小宛也好奇的低头看了一下,竹筐内有三只身上长着绿色苔藓的乌龟,大的有巴掌大小,小的也有掌心大小。

  看起来特别漂亮可爱。

  蕲州绿毛龟,董小宛其实早听过其名,因为早在唐宋时期,蕲州绿毛龟因为长相怪异,具有观赏性,加上容易养活。

  故而被一些达官贵人豢养在水池之中。

  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中,也有有关绿毛龟的记载。

  说此龟“滋补方往往用之,与龟甲同功。”

  “小姐,它们好可爱,要不咱们买回去养着吧?”同情心泛滥的柳红,忍不住说道。

  董小宛想到现在身处军中,想要饲养它们显然不合适。

  看着眼前的老农,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中,却身穿单衣,脚上穿着露出脚趾头的草鞋,这让她不由想起,白居易所作的卖炭翁。

  有感民生艰难的她,不由看向对方柔声问道:“老伯,这绿龟多少钱一只?”

  “小姐要是全部要的话,算你三百文钱,单独买的话,大的一百五十文,两只小的八十文钱。”

  老农有些期盼的回了句。

  “好,我们全买了,给你三百一十文钱。”

  董小宛点点头,说道:“不过你的竹筐也一并卖给我。”

  “谢谢小姐,谢谢。”老农接过柳红递来的铜钱时,不由连连表示感谢。

  “小姐,这些绿龟,我们要怎么养呢?要不要买一个漂亮的陶罐回去养着?”

  柳红接过竹筐,看着那可爱的绿龟,有些高兴的问道。

  “我听说绿龟是很好的滋补食物,咱们回去把它们炖了吧。”董小宛的回答,虽然出乎柳红的预料,却也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董小宛本身就是一个厨艺高手,一个厨师见到难得一见美味食物,想到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把它做成美味佳肴。

  难道你让一个厨师,看到上等的食材,无动于衷?

  这不是让一个色鬼看到美女,说自己是正人君子吧。

  “小姐,我听说龟蛇汤,才是一绝,要不我们再买条蛇回去吧?”

  俗话说得好,有什么主子就有什么仆人。

  小吃货听到美味,立马就馋嘴了,不但没了饲养的念头,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你呀,真是馋猫。”董小宛虽然口中这么说,却也立马心动了。

  只是这大冬天的要想买到蛇,似乎有些困难。

  然而,很快董小宛就看到了卖蛇的捕蛇人。

  在蕲州当地,与蕲州绿毛龟齐名的蕲蛇,也是当地特产。

  这种蛇剧毒无比,但药用价值奇高,而且蛇肉鲜美。

  故而便诞生了捕蛇人,虽然蛇类会冬眠,但捕蛇人却能够在深山老林之中找到洞穴,把它们给挖出来。

  甚至在冬天更容易捕捉,远比夏秋更安全。

  董小宛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因为痴迷厨艺,爱好做美食,这使得她性格异于常人。

  别的女孩害怕的蛇虫,在她眼中不过是一道美味佳肴罢了。

  “大叔,这条蛇我们要了,多少钱?”

  见到董小宛主仆问价,捕蛇人的脸上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自己抓到这条蕲蛇,有近三斤重,冻僵的身体蜷缩成一团,但却不失活性,一般人看到都望而生畏。

  “小姐真想买?”捕蛇人有些不敢相信的问了句。

  “自然,我家小姐要补身子,大叔你就说多少钱吧。”柳红嘴快的回道。

  “一贯五百文钱,或者一两银子。”捕蛇人说出的价格并不高,但一两银子却不便宜。

  要知道一两银子在这个时期,可以买五六十斤大米。

  这事明末的物价,要是往前推二十年,也就是万历年间的话,一两银子足以买一石大米。

  而大明一石大米,净重量为一百二十斤,足够一家五口吃上一个月有余。

  “这是一两银子,拿好了。”柳红掏出钱袋时,那鼓鼓的钱袋少说有几十两银子。

  这一幕看得街上的乞丐,恶棍流氓一阵眼馋。

  这些人下意识的都围了上来,显然是把说着外乡口音的董小宛主仆当成了肥羊。

  然而,下一刻,随着董小宛话语响起,那些眼馋的心怀鬼胎之人,无不是停下了脚步。

  “大叔,我们买了不少菜,也不方便提,你帮我们送回雄天门内的营区,我给你十文钱路费。”

  董小宛也是一个蕙质兰心的人,在发现左右人群之中不善的目光时,机灵的她故意大声喊出了自己的身份背景。

  侍女柳红也不客气,随即把手中沉重的冬笋竹筐也送到了捕蛇人手中。

  “大叔,我们小姐是大将军的客人,今天这食材,都是给大将军做的,要是大将军吃好了,下次还找你买。”

  柳红虽然后知后觉,但在董小宛的眼神提醒下,醒悟过来的她,一边把钱袋放在了腰间,一边大声的自曝起了自己身份。

  机灵的董小宛与侍女柳红一唱一和之下,无疑是镇住了周围那些不善的目光。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出营不久,韩烈帐下的直属亲卫游击将军孙平,便向参军府主薄刘楗,汇报了她离营的消息。

  文艺队的成员,因为女成员比较多,韩烈一直再三强调,要保护她们的安全,绝对不能出现意外情况。

  为此,刘楗在接到孙平汇报后,当场就对孙平吩咐道。

  “安排兄弟暗中保护,不要打扰她们。”

  也就是说董小宛一上街,亲卫营救安排了三名侍卫在暗处保护她们的安全。

  那些乞丐和地痞流氓,要是真敢出手伤害她们,那绝对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安全回到营地的董小宛,自然不知道背后的情况。

  但二女回到营地后,刘楗这个韩烈帐下的大管家,却听取了孙平的汇报。

  得知董小宛买了冬笋,活鱼和鸡鸭肉等食材,刘楗倒是不奇怪。

  但听到她买回来一条大蛇,还有乌龟等奇怪的食材,他却是倍感好奇了起来。

  一个弱女子,买乌龟回来饲养,这个能理解,可你买一条大蛇回来,总不能也是来饲养吧?

  怀着好奇心思的刘楗,遂让跟着去伙夫房查看了一下。

  得到的汇报是董小宛不但亲手在处理乌龟,还在伙夫房的伙夫的协助下,砍了蛇头在处理蛇鳞。

  刘楗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出身书香门第的他,虽然也骑马射箭,但武艺平平的他,虽然一直跟在韩烈身边,但还真没有上过战场。

  即便是大男人,对于蛇这类软体物种,他也是心中怀有恐惧感。

  不过,刘楗身为大将军参军府主薄,手头的工作无疑是繁忙的。

  所以他也没有闲的无聊去伙夫营观看。

  之后,他来到韩烈的营房,移交手中公文时,却是给韩烈提了一句。

  “还有这事?”韩烈听到刘楗说起这事,也不由好奇笑道。

  “想不到她一个弱女子,还有这胆气,她这是要做什么大补汤吗?”

  “龟蛇汤,据说确实是大补汤呢。”刘楗附和笑问道。

  “主公,要不然也品尝一下?”

  “算了,人家小妮子刚生病,可能是自个补身体的,咱就不夺人所爱了。”

  韩烈虽然前些天在顾媚身上,消耗的比较大,但身强力壮,年龄不大的他,倒也没有到需要进补的地步。

  二人聊了一会,刘楗放下手中的文书,这才退了出去。

  韩烈也没有在意,继续埋头处理手头事务。

  一直到正午时分,眼看饭点都快过了,忙碌了一个上午,已经饥肠辘辘的韩烈,才发现今天竟然没有人送饭。

  “帐外今日谁当值?”起身站了起来的韩烈,扬声询问之下。

  王德从外走了进来:“大将军,今日卑职当值。”

  “为何还未送饭过来,不是饭点已经过了吗?”韩烈见是王德,倒也没有生气,面带微笑的问了句。

  “回大将军,弟兄们都吃过了,您的饭菜伙夫营还在烹饪,大概还需要一刻钟。”王德想到刚才孙平来过,说是有人在给大将军做饭菜,还要一会才能好。

  遂向韩烈解释道:“孙平刚才来说,今日您的午饭,有人专门给您做,所以营房就没有把您的饭送来。”

  “嗯,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韩烈一愣,脑海之中想起刘楗跟自己说了句董小宛在做菜的事情。

  “难道是那个丫头?”韩烈暗忖一声,遂走出了营房。

  “那就再等等,正好晒会太阳。”

  此时天空暖阳高照,在屋内头坐了一个上午的韩烈,被太阳这么一晒,只感觉全身通泰。

  大冬天正午,能够沐浴在太阳底下,活动一下筋骨,无疑是人生一大快事。

继续阅读:第457章 十全大补汤挺好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