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文艺队的人气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5,669

  “这个要求很合理,明天上午,神武军,神机军在黄石港渡江,我让文艺队在码头,为所有渡江的将士们饯行。”

  “诸位将军,可否满意?”

  韩烈一脸笑容,看着姚成说道。

  “多谢大将军。”姚成连忙起身拱手拜道。

  “现在我命令……”韩烈大手一挥,起身之际,面色严肃的他,目光锐利扫过众将。

  “唰”的一下,众将齐齐站立,神情专注的聆听着韩烈的军令。

  “任命神武军总兵张名振威夏口前线主将,负责指挥神武军,神机军,操江水师合围夏口。”

  “争取早日攻克夏口,为武昌战役取得头功。”

  “末将等遵命。”张名振,罗平安,左懋第一众将领,拱手应道。

  “崔定国,你率领万骑军,进驻团风镇,负责巡查拦截武昌城内的清军,一旦发现清军出城支援夏口,予以阻击。”

  “我会调令忠义军,左右两营随后跟进,协助你们军的战事。”

  团风镇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却位于长江北岸,与武昌近在咫尺,也是武昌出城渡江必经之路。

  封锁团风镇,武昌城内的清军,就无法进入汉口水寨,也就无法渡江援助夏口之战。

  “吴六奇,王辅臣何在。”

  韩烈紧接着扬声喊道。

  “末将在。”

  “吴六奇你率领亲卫左营,进驻新洲城,王辅臣你率领亲卫右营,进驻黄陂城,截断武昌南北通道。”

  “若清军大举来攻,可以且战且走,若小股部队来攻,就给我吃掉他们。”

  “我会安排忠义军前军营,负责接应你们的预备队。”

  韩烈帐下的亲卫营,经过繁昌、铜官之战后,在池州进行了一次扩编,兵力已经扩编到三万五千人。

  全营整编为前后左右中五营,孙思克担任中军营副将,韩烈兼任都指挥使,但全军工作还是孙思克负责。

  吴六奇为左军营参将,王辅臣为右军营参将,李师膺为中军营参将,降将常登为前军营参将,余世忠为后军营参将。

  瞿良才,吴学礼,王德,孙平为中军营游击将军,负责韩烈的戍卫工作。

  也就是亲卫营现在五个营,每营有七千人马。

  而且每营都配备了一哨一千五百人的骑兵,而且还配备了火枪,火炮等新式火器。

  论战斗力只会比各军更强。

  “散会,各位将军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各军出发,不得延误。”

  “末将等告退。”在韩烈目送下,众将纷纷起身散场。

  韩烈现在所在的区域,是黄州府治下的蕲州城雄天门内。

  蕲州与夏口隔江相望,与武昌只有一百多里,中间隔着黄州城,作为后方指挥部,显然最为合适。

  眼前韩烈作为三军统帅,统领神机军,神武军,万骑军,忠义军,亲卫营,操江水师营,总兵力高达二十万之众。

  加上后勤保障的民夫车马,船只水手,人数高达三十万。

  他身上的担子,无疑是巨大的,自然不可能亲临第一线去只会战斗。

  就拿即将展开的夏口之战来说。

  根据斥候营汇报的情况,夏口城内,只有两万五千人马,除了汉军镶黄旗都统祖可法,率领的三千汉军外。

  其余两万多人马,主要是投降的明军人马。

  这支人马的主将是原明军参将,扬州守备张天禄,张天福兄弟所部人马,以及投降的刘良佐旧部。

  显然,这支人马,属于一支多方势力混合的杂牌军。

  可即便如此,为了顺利拿下夏口,韩烈却安排了三支大军前往围攻。

  操江水师营四万人马,负责拦截清军水师,攻打夏口水寨。

  神机军,神武军八万人马,攻打夏口城,这可真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了。

  会议结束不久,接到任务的文艺队管队顾媚,来到韩烈大营,向韩烈告辞。

  文艺队现在有成员三百五十人,其中女子二百六十人,男子九十人。

  男子主要负责乐器弹奏,以及演绎男性扮演。

  文艺队有管队,副管队,教头,还有各才艺组组长,分工十分明细。

  管队是顾媚,副管队是柳如是,教头主要人员是寇白门,董小宛,卞玉京几女,专司负责教导演戏排练工作。

  自从在池州第一次犒赏军队演出后,文艺队的慰问演出,获得极大反响。

  赢得三军将士的热烈喜爱,这也是在军事会议上,姚成会忍不住提出,希望文艺队能够前往演出的原因。

  顾媚这个人权力欲比较大,文艺队管队这个职务,让她干的十分开心,也是十分尽职尽责。

  这事要是让陈圆圆,李香君二女选择,她们肯定不愿意抛头露面。

  当然,要是韩烈让她们牵头,她们也不会拒绝。

  “大将军,顾夫人来了!”

  正在大帐内埋头处理繁忙公务的韩烈,听到刘楗这声通报后,手中毛笔一顿,旋即迅速起身站立起来。

  他那高大挺拔的身躯在烛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威武雄壮,深邃的眼眸中,也不由露出一抹温柔。

  “快请她进来!”随着韩烈话音落下,只见营帐门帘被轻轻掀开,眨眼间,一道倩影款款而入。来人正是顾媚,她头上戴着一方素雅的头巾,身上披着一件厚重而华美的大氅,里面则身着一袭色彩艳丽、质地精良的华丽衣裳和长裙。

  如此精心装扮后的顾媚,更显俏丽动人,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一般娇艳欲滴。

  现今的顾媚二十六岁芳龄,正处于女子最具魅力的轻熟阶段。

  她那珠圆玉润的身材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成熟女性独有的韵味;精致白皙如羊脂白玉般的面庞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弯弯的柳叶眉犹如精心描绘而成,线条优美流畅;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似秋波流转,蕴含着无尽柔情蜜意,整个人看上去就如同一个熟透了的甜美水蜜桃,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夫君,妾身前来向您道别了。”

  顾媚笑靥如花,莲步轻移走到韩烈身前微微福身行礼道。

  自从那日在九江城初见之后,这些日子以来,顾媚每到夜晚总会来到韩烈的营帐中共度良宵。如胶似漆的二人,好不容易团圆了几天,现在又要分别,顾媚多少有些不舍。

  但是,刚才参军府下达的紧急命令——她们所在的文艺队需要即刻赶赴黄冈码头,准备参加明日的渡江演出活动。

  尽管心中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充满了万般不舍之情,但顾媚深知军令如山不可违抗,于是特地赶来跟韩烈当面辞别。

  “我家横波若是舍不得离开夫君,那便别走啦,让如是夫人带队前去不也挺好的嘛。”

  只见韩烈向前迈了一小步,伸出他那双有力的臂膀,将眼前娇柔的人儿轻轻揽入怀中。

  他微微低头,凝视着她那张秀美绝伦的面庞,眼中满是似水般的柔情,嘴角含笑地轻声说道。

  被韩烈拥入怀中的顾媚顺势倚靠在了他那宽阔坚实的胸膛之上,感受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和温暖的气息。

  听到韩烈如此温柔体贴的话语,她不禁心旌荡漾,眼波流转之间,心中也着实有几分动摇之意。

  然而,当脑海中浮现出姐妹们日后可能投来的异样目光时,她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不决起来。

  “要不……还是算了吧。明日演出结束后,妾身定会尽快赶回,陪伴在您身旁。”

  但顾媚前来告别时,其实就有了决定。

  这会虽然被韩烈几句话温柔话,哄得有些心旌摇动,但最后她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躁动。

  毕竟,明日渡过长江之后,文艺队也会再次返回蕲州,而韩烈作为统领三军的大帅,届时自然也会在蕲州驻军扎营。

  想到此处,顾媚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暂时离开这令人沉醉的温柔乡。

  这些日子以来,二人几乎夜夜缠绵,歌舞升平,好不惬意。

  只是欢愉过后,她如今只觉自己那纤细的柳腰仍隐隐发酸,虽说身心都沉浸在极度的快乐之中,但这身子骨却是实在有些承受不住了。

  这般想着,顾媚忽然觉得短暂分别几天也挺好,可以借此机会好生调养休息一番,倒也并非是什么坏事。

  “夫君,最近这天儿真是冷得刺骨。小宛那丫头身子骨向来柔弱,这不,近些日子就感觉不大对劲,整个人都蔫蔫的没什么精神。”

  “妾身着实担忧明日一同前往江边之后,那江上的寒风呼呼吹上一整天,她那单薄的身子怎受得了哟?所以妾身想着能否就让小宛留在府里歇息调养,也好过跟着咱们出去受那份罪呀。”

  顾媚忧心忡忡地蹙着眉头,满眼都是对董小宛的疼惜与关怀,轻声细语地向韩烈诉说着自己心中所想。

  “只是呢,那小妮子的脾气您也是晓得的,倔得很呐!”

  “咱们怎么劝她都不肯听,执意要跟大家一起去。要不这样可好,夫君您让参军府下达一道命令,强行把她给留下,如此一来也免得她逞强伤了自个儿的身子。”

  顾媚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扯了扯韩烈的衣袖,眼巴巴地望着他,期待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韩烈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顾媚的提议,和声安慰道:“这事我来安排,你放宽心便是。”

  “有句话你说得对,如今天气寒冷,你也要多多保重自身才是。另外,那些文艺队的姑娘们同样不可疏忽大意,她们的衣食住行都需仔细照料周全,切不能让她们染上风寒之疾。”

  说罢,韩烈伸出宽厚温暖的手掌,轻轻为顾媚把头巾下垂下垂下的发丝,轻柔的撩起放到而她的耳朵背后。

  看着韩烈那温柔的举动,顾媚心花怒放,脸上瞬间绽放出幸福甜蜜的笑容。

  只见她像只乖巧的小猫一般,紧紧依偎在韩烈宽阔结实的怀抱之中,仰起头来,朱唇轻启,撅起小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脉脉含情地凝视着韩烈,眼中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

  随后,在韩烈的注视下,面带羞涩的他,踮起脚尖,主动给韩烈送上了一记饱含深情的香吻。

  次日上午,黄冈码头之上,文艺队的成员,在顾媚,柳如是几女的带领下,为渡江的神机军,神武军将士,表演了一整天节目。

  这让在寒风之中,排队商船渡江的将士们,无不是备受鼓舞。

  “那个小白菜真冤枉,那帮狗官真是太可恨了。”

  一队观看了小白菜这出戏剧的士卒,登上船之后,聚在一起,依旧忿忿不平的说道。

  那名士兵的说辞,引起一阵共鸣。

  而另一艘船上,一队观看完杜十娘演出的士兵,却都在为杜十娘抱不平,纷纷咒骂李甲是个负心汉。

  三百多人的文艺队,在黄冈码头上,搭建了十个舞台,每隔一里演出一幕戏剧节目。

  其中有经典的西厢记,也有杜十娘,小白菜这样的历史事件。

  而这些大戏,都是冯梦龙,以及金陵一些戏剧家,亲自操刀写的剧情。

  在九江的时候,韩烈亲自接见过冯梦龙这位当代大文豪,韩烈还讲述了白蛇传,小白菜这些后世改编的经典剧目。

  文艺队这一天在黄冈码头的演出,再次引起轰动。

  不单单神机军,神武军各营将士,看得如痴如醉,负责运输的操江水师营将士,在抽空观看了一会后,也纷纷请求,希望文艺队能够到军中演出。

  这不,渡江运输还没结束,操江水师提督左懋第,就接到各营总兵,参将,游击将军们的联名请求信笺。

  得知这个情况的左懋第,特意从黄石港来到北岸,观看了一出演出。

  “振奋人心,丰富生活,积极向上,想不到文艺队的戏剧如此丰富多彩,大将军真乃神人也。”

  “这样的文艺队用好了,胜过一支军队啊。”左懋第为人严谨耿直,但文化素养极高,能力更是出众。

  在观看戏剧演出之后,他当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并对随行的幕僚吩咐道。

  “立即起草文书,请大将军安排文艺队,明天到黄石港演出,操江水师营的将士们,也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啊。”

  跟随在左懋第左右的一众幕僚,无不是纷纷附和道。

  “明公所言甚是,大将军组建的这支文艺队,看似柔弱无力,实则是冰霜雪剑,足以振奋军心士气。”

  一旁幕僚主薄宋璜,也是大为振奋的笑道。

  “在这国家危难之际,有大将军这样英明神武英雄出现,这事我朝的幸事,也是万民的幸事。”

  左懋第一个御史出身的文官,对于朝堂这些年的乱局,感触可谓最深。

  他曾在湖广担任过巡按御史,也在左良玉军中待过一段时间,自崇祯自缢以来,大明迅速解体,看着山河破碎,他一度绝望的产生跳江自杀的念头。

  直到韩烈重掌朝局,在军事上的几次重大胜利,以及日益清明的朝堂,让他感受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尤其是执掌操江水师营以来,军队的锐意变革,更是让他备受振奋。

  左懋第的这份奏报,当天夜里就送到了韩烈案头之上。

  “左公所请,理当允许。”韩烈看到这份奏报,遂笑着对刘楗道。

  “公愚,安排一下,传令文艺队,明早前往黄石港水师营,为水师营将士进行慰问演出。”

  “不过,一定要叮嘱左公,注意安全防护,文艺队的娘子军,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绝不可出现安全事故。”

  “是,卑职这就去安排。”

  刘楗退下后,韩烈继续挑灯处理案头上的公务。

  很快他就看到一份江西送上来的公文。

  这是江西布政使万元吉呈上来的,事关军费筹备的公文。

  旬日前韩烈在九江,召集万元吉一众官吏,商讨过筹备一百五十万军饷之事。

  万元吉提出开放江西临江府和建昌府的药材,以及庐山,浮梁的茶叶,还有景德镇瓷器专营权。

  还有赣江水路安全运输,输送珠江港的建议,以获取江右商帮钱财支持。

  短短十天时间,万元吉就把这事给办妥了。

  “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买断三年经营权,赋税每年另外上缴,收购采办由官府监督,不损害药农,茶农,瓷器窑厂利益。”

  “这个万元吉倒是一个经商大才,看来江西布政使一职,对于他来说,倒是得心应手。”

  “看来下一步,让他进户部,倒是不错的人选。”

  自忖一声的韩烈,随即在文书上,批了一个阅字,准备明早发放南昌布政司,批准了他的方案。

  接着,韩烈又看到湖南呈来的公文。

  “马进忠和王允成驻军岳州,扼控湖南咽喉,既没有归降清廷,也不愿意大明,这事待价而沽啊。”

  看到陈子龙在奏报上,着重提到岳州马进忠和王允成的事情,韩烈也是微微皱眉。

  马进忠这个人算得上一代名将,最起码在左良玉旧部之中,属于能力出众的大将。

  王允成号称铁骑王,此人追随左良玉多年,属于铁杆心腹。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他就私自带兵攻打池州府,大掠境内百姓,被崇祯下令以叛军诛杀。

  但崇祯却私自保护了他,到南明时期,他再次堂而皇之以总兵身份,驻扎岳州府,成为左良玉手下头号大将之一。

  历史上王允成明亡后,反复无常,先投奔何腾蛟,后来又投降满清,之后又被马进忠劝降,最终与永历皇帝朱由榔死在了缅甸

  “来人,传瞿良才和吴学礼前来议事。”这二人都是原左良玉部将,在繁昌黄浒河一战中被俘投降的降将。

  投降满清之前,二人就是游击将军,归降后以原职留用汉军营,实际也就是后来的满清绿营制度。

  虽然这个时候,汉军绿营制度,还没有全面执行,但清军拿下湖广,江西,江南地区后。

  发现收降的汉军越来越多,对于这些投降的官军,满清朝廷存在不信任,加上按照八旗制度封赏收编成本太高。

  便执行了绿营制度,相当于四等兵。

  第一等自然是满洲八旗,第二等是蒙古八旗,第三等是汉军八旗,第四等就是绿营兵。

  历史上的金声桓和王得仁,为满清收复江西,可谓立下赫赫战功。

  但因为投诚晚,加上又是汉军绿营进行封赏,导致二人不但没有获得爵位。

  甚至朝廷正式官职,还不如在南明时期高,也正是这份落差,为二人在历史上的谋反,埋下了伏笔。

  瞿良才和吴学礼再次归降后,虽然没有升职,但韩烈却把他们留在了亲卫营中军帐下,充当自己的禁卫职责。

  这既是考验,也是一种信任。

  他们能够通过考验,获得信任的话,将来升迁自然不是难事。

  反之,二人要是心怀鬼胎,无法尽职尽责的话,等待他们的必然是一片灰暗前途。

  很快,接到命令的二人,便出现在了韩烈帐下。

  “末将等拜见大将军!”

  被连夜召见,二人也不敢怠慢,走进大帐的二人,都是一脸的恭敬态度。

继续阅读:第456章 军功制度,董小宛厨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