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愿与大将军共进退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33,149

  在韩烈的热情招待下,前来拜访的路振飞,陈子龙等人,也是倍感振奋。

  他们这帮人,因为思想激进,当时陈子龙,夏允彝这些人,创建的几社,提出的很多观点,都是锐意改革的新思想。

  这也是他们这些人,不受老思想的东林大佬们待见的原因。

  要知道陈子龙他们,开始都是东林成员,后来又加入复社,但因为思想观点不同,他们又开创了几社。

  几社之名来源于“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神之义”。

  在韩烈的一番引导下,陈子龙,夏允彝,杨廷麟等人,对于当前局势,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年长的路振飞,黄毓祺二人,看着这帮年轻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气势,也不由深受感染。

  路振飞和黄端伯是同时代的人,二人这个时候都已经五十多岁。

  黄毓祺年龄最大,此时已经六十岁出头的年龄。

  只有陈子龙,夏允彝,杨廷麟,归庄四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年龄。

  相比起来,韩烈比他们又年轻了不少,毕竟这个时候的韩烈,也才二十四岁。

  让韩烈惊奇的是,这里面年纪最小的夏完淳,年仅十四岁的他,竟然也能够参与辩论。

  还时不时能够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

  “诸位先生,时辰不早了,咱们是不是先吃饭?”

  在李牟的提醒下,韩烈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正午时间。

  随着韩烈的喊话声响起,这场激烈的辩论,才停止了下来。

  直到这时,众人才醒悟过来,自己好像有些喧宾夺主了。

  “我等失礼了,还请大将军责罚。”

  情绪激动的陈子龙,率先冷静下来,作揖向韩烈请罪。

  众人也纷纷作揖,表达着歉意。

  “诸位先生若是如此,那就是不把我韩烈当自己人啊。”

  韩烈故作不快的说道。

  “今日咱们共聚一堂,不分身份地位,本就平等的交流,何来失礼一说?”

  面对韩烈的谦和态度,陈子龙等人也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今日我请大家吃一顿便饭,都是军中将士的饭菜,大家莫要嫌弃。”

  “来日有机会,我再请大家去胜楚楼一醉方休。”

  韩烈招呼大家落座后,指了指桌上的几道大盆菜,表达了招待不周的歉意。

  连韩烈在一起共九个人,一盆竹笋烧鸭肉,一盆酸菜炒肉末,一盆红烧豆腐,外加一盆鸡蛋青菜汤。

  三菜一汤,都是大号盆装的,这是今日骑兵营将士的伙食。

  将士们实际,只有两个菜,一个酸菜炒肉末,一个竹笋烧鸭肉。

  红烧豆腐和鸡蛋青菜汤,是李牟安排伙夫营临时加的。

  桌上也没有上酒,只有一铁锅的白米饭。

  刚才大家激烈的辩论下来,这会看到热腾腾的饭菜,还别说都有一些饥饿。

  “大将军客气了,有肉有菜,还有白米饭,这待遇我看挺好。”

  陈子龙为人豪爽,率先打起了饭菜。

  说起来这几年,陈子龙因为仕途坎坷,加上家道中落,他的生活多少有些拮据。

  这样的情况,在这些思想激进的人当中,都是普遍现象。

  无论是黄毓祺,还是杨廷麟,包括归庄,如今都靠友人接济。

  夏允彝和夏完淳父子,生活也颇为困囿。

  这些人之所以生活不如意,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操持家业,却又慷慨豪气,颇有些古代侠士,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

  “能与将士们通吃同住,这是古之名将,才有的风范。”

  “今日我等沾了大将军的光,能够与将士们一起吃饭,这难道不是幸事吗?”

  年少的夏完淳,着实是个早慧之人。

  十四岁的他,思想的成熟,所学所识,早已经超过无数同龄人。

  历史上两年后,年仅十六岁的他,因为抗清失败被俘,被押解到南京城,洪承畴亲自审问他。

  并表示只要他投降,不但会免除他罪行,还会给他高官厚禄。

  然而,夏完淳却威武不屈,富贵不能淫,反而大骂洪承畴是叛徒狗贼,枉为皇明人臣。

  以至于洪承畴恼羞成怒,下令处死了年仅十六岁的夏侯淳。

  这些人当中,要说手中宽裕的,也只有路振飞一人。

  毕竟他是做过总督之人,又担任过多年地方主官,即便为官清廉,手上也颇为富余。

  黄端伯这个老夫子,虽然是崇祯元年的进士,但是他为官时间其实很短。

  出身江西布政司建昌府新城县的他,期间有七年在为父母守孝,中间虽然做过几年推官,但都是七品小官。

  后来更是因为弹劾建昌的益王,为祸家乡,穷奢极欲,欺压百姓,反被益王诬谄为离间亲藩,不得不举家逃往庐山隐居避难。

  直到去年才被姜曰广推举,在南京担任六品礼部主事。

  虽然已经五十八岁,但黄端伯却有一腔热血,要知道他当年在杭州府担任推官时,闲暇之余,经常在西湖免费讲学。

  陈子龙和夏允彝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黄端伯,并以先生称之。

  穷且益坚,就是这些明末真正为国家大义,舍身赴死之人的节操。

  虽然同为东林一派的人,那些天天高喊仁义道德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侯方域这帮人。

  在明亡之后,却都成为了建奴满清的奴才汉奸走狗。

  这就是实干派与务虚派的区别。

  实干派的陈子龙,夏允彝这帮人,是有事真伤,至死不休。

  无需派的钱谦益,龚鼎孳那帮人,天天高喊忠君为民,遇事立马就跪舔,口称头皮痒。

  上午的辩论,简单的午饭结束。

  虽然陈子龙,杨廷麟等人,多少有些意犹未尽,但他们也知道,韩烈不可能一直陪着他们空谈。

  “感谢大将军这顿午饱,我看晚饭是可以省下咯。”

  囊中羞涩的陈子龙,拍了拍肚皮,有些自嘲的笑道。

  很显然陈子龙这话是意有所指,那就是他希望,能够在韩烈这里讨一口饭吃。

  以陈子龙的人望和名气,他要是愿意同流合污,在江南谋个一县县令,亦或者州判,那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但是他有自己的节操,不愿意为了五斗米而折腰。

  之所以在韩烈面前开口,那是因为他看得出来,韩烈是个干实事的人。

  尤其是如今山河破碎的情况下,只有跟着干实事的人,才能为国效力,一展抱负。

  “子龙兄若是不嫌弃,韩某的府门,随时可以为你打开。”

  韩烈自然是听出了对方话中之意。

  但是,对于韩烈来说,现在他不缺人才,他却的是能够跟自己一心的人,也就是能够忠心自己的人。

  毕竟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再有才干,谁又敢用呢?

  自古以来,用人之道,首在忠心,其次才是才能,再次为德行。

  有才无德的之人,只要忠心,自古受重用的可不少。

  就拿大名鼎鼎的吕布来说,被世人称之为无双猛将,冠绝当世。

  可为什么刘备一句:君不见丁原、董卓乎。

  直接让曹操下令斩杀了吕布。

  韩烈的话,陈子龙显然是听明白了。

  但他却有些犹豫了。

  因为他的理想是匡扶天下,中兴大明,投奔韩烈,这个分寸不好拿捏。

  是作为家臣,还是盟友呢?

  家臣的话,那就是一辈子与韩烈捆绑,今后只能共进退。

  盟友的话,那就是一起合作,以后利益不平时,可以分道扬镳。

  “公若不弃,草民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一直沉默寡言的黄毓祺,却率先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黄毓祺之所以这么舍得下身,主要是因为他年岁已高,几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在老家江阴教书育人。

  黄毓祺原配夫人早已经去世,所以他算得上是了无牵挂。

  这个年纪了,若是不能再拼搏一把,一生所学,必然付之东流。

  黄毓祺青少年世代,性格狂傲,不服与人。

  因为看不起同窗周延儒的谄媚,与之割袍绝交,从而受到周延儒的打击报复。

  加上他思想激进,在科举之路,言语激烈,抨击朝政,连举人都未能考中。

  自然也就无缘与仕途,只能靠充当幕僚为生。

  此前他就是路振飞的幕僚,相当于师爷。

  当然,不是谁都可以让他甘心效劳,路振飞算一个,现在韩烈显然算一个。

  “先生能够效劳,这是韩某的荣幸,大将军府缺一个长史,只好先委屈你屈就了。”

  韩烈虽然没有资格,直接任命某个人做几品官位。

  但是大将军府的佐官,基本没有品阶,他是有资格随便任命。

  大将军的长史,这要是汉末南北朝时期,那可是显赫的位置。

  非心腹和干臣,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职务。

  韩烈当众宣布,黄毓祺担任大将军府长史,显然是千金买马骨。

  以至于在座的众人,一时之间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来。

  黄毓祺可没有功名在身,他都能够担任大将军府长史。

  那他们这些进士呢?

  尤其路振飞,他可是做过总督的人,他当然不可能做韩烈的家臣,但他完全有资格做韩烈盟友。

  想到这里的路振飞,随即拱手说道。

  “在下不才,愿与大将军共进退。”

  路振飞这表态,陈子龙和杨廷麟也就有了台阶,二人当即拱手拜道。

  “愿与大将军共进退,匡扶大明,收复山河。”

  “小子不才,大将军若是不弃,愿为大将军马前卒。”

  就在众人表态之余,少年郎夏完淳,一脸正色的作揖拜道。

继续阅读:第281章 操江水师提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