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山营地之内的战斗,随着郝效忠死于枪下,他帐下的几千私军,很快就被全部扑杀。
忠义军各营的将士,在劝降不成的情况下,副将曹友义直接下令道。
“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三千多士卒,被屠杀殆尽,堆积如山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头。
“报!”
“启禀大将军,一支三万余人的兵马出城,正飞速向我们赶来。”
“其中有骑兵万余,步卒两万。”
探马飞奔来到韩烈面前,汇报了襄阳城内敌军出城的消息。
“继续再探。”韩烈回了一句,转头对王德道:“立即传令万骑军尾随而动,伺机堵住敌人退路。”
“孙平,传令袁宗第,派出两营人马追击敌军,其余各营迅速回援。”
“苏名榜,传令杨衍,集合部队,依托长寿山列阵,准备战斗。”
“遵命!”接到韩烈指示的王德三人,迅速飞马传令而去。
“荩臣,传我军令,亲卫营在长寿山两翼摆开阵势,准备迎敌。”
得知三万清军出城,手握十万的韩烈,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歼敌的机会。
昨日一战,吴三桂所部三万人马遁逃。
鳌拜率军突袭神武军,虽然获胜而回,但也折损了几千人马。
刚刚一战,郝效忠三万人马,全线溃败。
眼下襄阳城内,除了满蒙汉八旗三万精锐外,还有尚可喜率领的五万汉军人马,以及金励、惠登相统率的一万五千人马。
而尚可喜帐下的五万人汉军人马,其中尚可喜嫡系一万五千人马是汉军两蓝旗。
三万五千人马是左良玉旧部的汉军营,也就是绿)营官兵。
除了这六万五千人兵马外,还有裹挟的六万青壮新兵,现在由汉军旗都统刘芳名、李国翰、柯永盛三人分别统率。
也就是说,今日一战,若能够围歼出城援救的三万八旗人马。
接下来攻打襄阳之战,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此刻,朝着长寿山营地飞奔而来的三万人马,正是豪格帐下的精锐八旗人马。
由豪格亲自统兵而来,鳌拜作为副将。
都统穆生辉,护军参领穆里玛,都敏,赖塔,富喀禅等一批骁骑将领追随。
被编为骁骑营披甲奴的珠玛喇,也在其中。
长寿山营地遭到攻击的消息传回来时,豪格不顾众将反对,亲自率军驰援而来。
豪格之所以一意孤行,亲军率军出征。
倒不是他真的蠢笨,而是对于自身实力的自信。
豪格十三岁就追随父亲皇台极上了战场,二十年下来,他早已经成长为满清之中有数的猛将。
单论武力的话,在满清一众亲王之中,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甚至可以说他的骑射、刀法战斗力,在整个八旗将领之中,都能够名列前十。
这样的武力值,又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他岂会甘愿屈居幕后?
昨天城外一战,他就跃跃欲试,最后才被众将拦下。
但也是这一战,让他看到明军野战战力,虽然不弱,但也就那样。
长寿山一带,地形开阔,利于大军作战,对骑兵冲锋陷阵更有优势。
所以豪格有信心,他亲率三万大军出战,足以摧毁,所有敢于挡在他面前的敌人。
豪气吞云的豪格,穿着明黄色的布甲,头戴着黄缨大的盔枪帽,肩上披着绣着蟒纹的黄色披风战袍。
浓眉大眼,圆脸高额的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这是一匹纯种的大宛马,浑身毛发乌黑透亮,四蹄奔走如飞。
“主子,长寿山营地被破了,明军已经占据营寨,战机已失,要不要先退回城去?”
同样身披明黄布甲的鳌拜,骑着一匹红鬃马,跟在豪格身旁。
远远的看到明军旗帜,在营寨上空飘荡,营地内外明军依托山丘摆开了阵势。
隐隐感觉不对的鳌拜,连忙劝说豪格先行撤军。
“明军刚刚经历大战,正是疲惫之际,此时不进攻,更待何时?”
豪格抬头观看着明军的军阵,却给出了不同的理由。
按照正常推理来说,豪格的认知并没有错。
经历了一场一个多时辰的战斗,明军不说人困马乏,但至少气力消耗巨大,军心士气必然衰竭。
这个时候他率领的大军,则是士气旺盛,战意昂扬。
正好一鼓作气,展开攻势,击溃明军的大好时机。
“主子……”
鳌拜还想要劝说之时,豪格抬手打断道。
“传我命令,穆生辉,赖塔率领中军一万骑兵,正面突击敌阵。”
“穆里玛,都敏随我率领一万人马,从左翼发起进攻。”
“鳌拜,你与富喀禅率领一万人马,从右翼展开攻击。”
抽刀在手的豪格,大吼一声,手中战刀遥指明军营寨。
“进攻!”
“进攻!”
虽然鳌拜对于发动攻击,心中产生疑虑。
但这个时候,豪格军令下达,他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击。
长寿山营地外。
率领亲卫营前军营,中军营列阵在战场左翼的韩烈,骑着白龙驹,身穿一身银甲白袍,长枪插在马背上的枪套之内。
手持千里镜的他,左右跟着孙思克,常登、王昌等一众将领。
而营地的右翼,王辅臣、吴六奇率领亲卫左右二营,也摆开了阵势。
正面营地内,则是杨衍率领的忠义军。
此刻忠义军后营的炮兵哨,已经调转了方向,一门门大炮,齐齐瞄准了清军方向。
左右二营,中军营,前军营的人马,围绕着整个营地正面,列阵待命。
杨衍接到的命令是,尽量把清军放到跟前,以臼炮短距离攻击清军前队。
红夷大炮攻击清军中后方军队。
“众将听令,战斗打响后,所有人马,跟着我忠义军的军旗冲锋。”
杨衍看着越来越近的上万骑兵,如排山倒海冲来的场景,策马来到军阵前,高举手中的镔铁长枪扬声吼道。
长寿山海拔虽然只有一百多米,这样的斜坡地形,对于战马的前行,显然不会产生多少障碍。
但是,在快速冲锋的时候,则可以严重迟滞战马的速度。
短短的三里距离,飞奔的上万骑兵,在都统穆生辉,赖塔率领下,如旋风一般席卷而来。
“预备——瞄准——各炮齐发!”
杨衍站在高处,声如洪钟地吼出这道军令。
只见他身后不远处,炮队阵地之上,负责指挥的后军参将杨珍,快速挥舞起手中指令的令旗,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刹那间,二百门臼炮和六十门红夷大炮同时发出怒吼,炮手们熟练而迅速地操作着火炮,一颗颗炮弹如同流星般飞射而出。
这些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冒着耀眼的火星,直直地砸向正在冲锋的敌骑队伍当中。
“轰隆!轰隆!......”
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仿佛大地都为之颤抖。
每一次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就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滚滚热浪,将周围的空气瞬间点燃,掀起阵阵遮天蔽日的浓烟。
处于爆炸中心位置的那些骑兵和他们胯下的战马可遭了殃。
瞬间,马匹被强大的冲击力肢解得七零八落,血肉横飞,四处飞溅。
残肢断臂在空中胡乱飞舞,仿佛一场血腥恐怖的噩梦。
大批倒在血泊中的战马,它们不断地挣扎扭动着身躯,仰头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哀鸣,声音响彻云霄,令人毛骨悚然。
虽然这一刻炮火的威力,给冲锋的敌骑确实造成一定的伤亡。
但眼前辽阔的战场上,这样规模的炮击并不足以扭转战局,或者说根本无法挡住清军冲锋的步伐。
上万名骑兵组成的冲锋阵势异常庞大,东西跨度竟然达到了数里之宽,南北长度更是长达好几里。
尽管有数百门火炮不停地轰鸣,但它们所能覆盖到的范围终究有限,仅仅只是给这片广袤战场上制造出了一小片伤亡区域而已。
很快带队冲锋的护军参领赖塔,率领的一支骑兵,已经冒着炮火,冲到了忠义军的军阵前。
忠义军各营人马,此时巧妙地利用着周围的地形,精心布置出一个气势恢宏的鹤翼阵型。
在前军营阵前方,身着重甲、手持坚盾的士兵们稳稳地站立着,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宛如一堵坚不可摧的城墙。
在这些盾牌手身后,则是一列列手握长枪和长矛的士卒,他们目光坚定的看着那些冲锋而来的敌骑。
中军营内,一群训练有素的弓弩手们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位置,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远程攻击部队。
他们动作熟练地拉开弓弦,将锋利的箭矢瞄准远处飞驰而来的敌人。
而位于阵型两侧的左右二营将士,人手一把神机火枪,整整齐齐地排成了三段射击队形。
这种先进的武器装备让忠义军如虎添翼,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
在这片广阔的山陵地带之上,里里外外共三层的攻防阵型相互呼应,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样严密的阵势,即便不能称之为铜墙铁壁,但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防线。
只听得一阵尖锐的破空声骤然响起。
“嗖!嗖!嗖!”
百步之外,那些狂奔而至的敌骑纷纷熟练地拉起了手中的弓弦。
刹那间,数以千计的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忠义军的军阵倾泻而下。
这两千名骑兵所射出的箭雨铺天盖地,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遮蔽起来。
“笃笃笃……”
无数箭矢狠狠地撞击在盾牌上,发出阵阵沉闷的声响。
然而,仍有一些箭矢透过盾牌之间的缝隙射落下来,无情地击中了那些盾牌后面的盾牌手。“噗嗤!噗嗤!噗嗤!”
随着一声声利箭入体的声音响起,鲜血四溅,被射中要害部位的盾牌手们顿时发出凄惨的叫声。
“呃~啊~啊!”
中箭的士卒,痛苦的发出了一阵阵惨叫之声。
“火枪发射!”
面对这支冲上来的敌骑,两翼阵中的参将齐翼龙,杨威果断的抬手喊道。
“砰!砰!砰!”
一万支神机火枪,在一息之间发射出的子弹,犹如狂风暴雨般扫射在冲锋的敌骑之中。
“嗖!嗖!嗖!”
中军之中,三千弓弩手,身形后仰,手中弓弦拉响,一支支长箭划过高空,以攒射的方式落下。
仅仅片刻功夫,冲到军阵前的赖塔,率领的两千前锋骑兵,犹如泥捏的一般,不断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一刻,当真是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包括赖塔本人,也在战阵之中,被数十颗子弹射中身体,包括他的战马也惨死当场。
“冲上去,进攻!”
都统穆生辉在军阵后方,看到前锋骑兵转眼就死伤殆尽,但他并没有畏惧,反而恶狠狠的纵马挥刀带队冲了上来。
“冲~啊!”
战场上的大股八旗骑兵,凶悍的挥舞着马刀,怒吼着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与此同时,豪格率领的一万步卒,与鳌拜率领的一万步卒,也在这个时候,向两翼战场的明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韩烈此时亲率亲卫营,以中军和前军为左翼。
王辅臣和吴六奇两员猛将,率领左右二营为右翼。
韩烈这样的部署,原本是护卫忠义军两翼,防止清军迂回攻击。
倒是没有想到,清军竟然这么莽,直接分兵出击,对他的阵营展开了攻势。
亲卫营一共有三万五千兵力,中军营一万多人,其余各营六千兵力。
亲卫后军现在驻扎在樊城镇。
所以,这个时候韩烈率领的两军人马,只有一万七千士卒。
而右翼的吴六奇、王辅臣则只有一万二千士卒。
可即便如此,兵力上依旧超过豪格、鳌拜各率的一万士卒。
双方也都是步卒为主,但韩烈中军,却有三千铁骑。
“荩臣,你来居中指挥。”
已经多时未有活动筋骨的韩烈,看着冲杀过来的敌军,扬声喊道。
“亲卫铁骑,随我出击!”
亲卫铁骑的主将,之前是李之芳率领,后来李之芳调任神武军后,由李师膺接手。
如今李师膺坐镇忠信营,这支铁骑主将,由王德和孙平二将负责率领。
但现在二人都去了传令,只有各队千总带队。
“大将军……”孙思克听到韩烈的命令,刚要劝说。
韩烈一扯马缰,抬手从马背上的枪套之中,把虎头湛金枪拔了出来,舞了一个枪花,高举在手吼道。
“执行命令,杀~!”
眼见韩烈跃马而出,孙思克只得稳住心神,扬鞭喊道。
“各哨人马听令,保护大将军。”
前军参将常登,紧随韩烈身后,策马喊道。
“全军出击!”
“杀!杀!杀!”
两军一万七千将士,齐声呐喊,手握着刀枪剑盾,怒吼着迎面与敌军冲撞在一起。
“大清的勇士们,冲上去,把那些该死的明蛮,统统斩杀于刀下!”
军阵之中的豪格,手中马刀一挥,左右二将穆里玛、都敏跃马杀出,朝着韩烈的军阵,如潮水般冲了上来。
但很快他们就傻眼了。
随着明军军阵突然散开,一支铁骑人马,如惊涛骇浪的杀奔而出。
在阳光的折射下,人马披着玄色铁甲的骑兵,犹如一道钢铁洪流,冲进了敌阵之中。
身先士卒的韩烈,被一队队士卒,牢牢的包围在军阵之中。
“都给老子散开,给我冲锋。”
虽然知道这帮亲卫铁骑,是为了保护自己安全。
但这会的韩烈,却是难得发起了脾气,厉声的大吼了起来。
左右带队的把总,却是充耳不闻,死死的前后左右把韩烈夹在了军阵之中。
而这个时候,前队的骑兵,已经冲进了敌阵之中。
满清八旗的人马,虽然都是精锐步卒。
但面对亲卫铁骑的冲阵,他们同样只有待宰的份。
尤其是在这样正面交锋的平原战场上,面对铁骑冲阵,步卒根本难以抵挡。
这就是前日神武军,在遭到鳌拜率领的铁骑冲锋下,会损兵折将的原因。
随着铁骑突入敌阵,队形开始分散,韩烈逮住机会,终于捞到上手的机会。
趁着将士们拼杀之际,跃马而出的他,朝着一名敌将,直接冲了上去。
“锵!”
军阵之中的穆里玛,看到韩烈冲杀了过来,自持勇力的他,丝毫不惧,挥刀迎了上来。
双马错身而过,刀枪碰撞之下,穆里玛虎口一麻,手中马刀振飞了出去。
暗叫一声不好的他,边听到背后传来破风之声,不等他做出反应,韩烈手中的长枪,从他腋下穿刺而来。
“噗嗤!”
透甲而入的长枪,直透心脏,马背上的穆里玛惨叫一声,就被韩烈一枪挑飞了出去。
“吼!”
跌落马背的穆里玛,至死都没有想到,仅仅一个回合,他就惨死当场。
“挡我者死!”
一枪刺死穆里玛的韩烈,长啸一声,手中虎头湛金枪,左挑右刺,转眼之间,连杀数名冲上来的敌兵。
穆里玛是鳌拜的亲弟弟,作为军阵有数的猛将,前日死在他手下的关武,总算可以瞑目了。
“杀~啊!”
眼看韩烈一出手,就斩杀了敌军大将,亲卫铁骑的士卒,无不是备受鼓舞,齐声呐喊着,挥舞手中的刀枪,一路掩杀了上去。
亲卫各营的步卒将士,虽然不知道前方情况,但在感受到铁骑的士气高涨下,无不是人人振奋。
“杀!杀~啊!”
穆里玛的被杀,让冲锋的清军士气,明显遭到不小的挫折。
为了鼓舞三军士气,豪格却从军中跃马杀了出来。
“大清的勇士们,高举你们手中的马刀,把敢于挡在面前之敌,尽数屠灭!”
挥舞着战刀,纵马飞奔的豪格,声若洪钟,犹如一盏明灯似得,指引着冲锋的清兵,前仆后继的冲了上来。
“贼将休得张狂,可敢一战!”
韩烈在军中之中,看到身披蟒袍披风,身穿明黄布甲,头戴避雷针般盔枪帽的豪格,虽然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对方是谁。
但见此人纵马怒吼之下,清军将士如打了鸡血似一般。
他便看出这人必然是敌军大将,但显然不是鳌拜,因为韩烈知道此时的鳌拜,还不配穿一身甲胄服饰。
豪格在军阵之中,听到韩烈的搦战,举目望去,才发现一身银甲白袍的韩烈,同样也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与那些身穿玄色战甲的骑兵,可谓气质迥异。
“来将通名,本王手下不杀无名之辈。”豪格从小喜欢看三国演义,他最崇拜的英雄人物,无疑是武圣关羽。
而事实上满清将领之中,还真流传着把三国演义当兵书的现象。
为此,当听到韩烈的搦战时,豪格竟然毫不犹豫的扬声喝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