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是宁夏固原人,属于回人,他的祖上一直在固原和延绥镇从军。
此人身高八尺,面容消瘦,皮肤黝黑,尤其是额头上那条如蜈蚣一般,约有手指般长的刀疤。
一看就是刀伤,虽然影响了他面容,但身为一个将军,这样的伤疤,显然是功绩的证明。
历史上的马宁,在大明一朝,从把总一路做到副总兵。
大明国亡后,也就是满清顺治二年,他在陕西投降清廷。
被编入满清汉军正白旗,随后参加了镇压陕甘宁农民反清战斗。
不久随吴三桂进入四川,在征伐贵州、云南之中屡立战功。
先后历任湖广提督,山东提督,一直活到七十多岁,晚年更是被加太子太保致仕。
虽然在乾隆年间,被编入了贰臣传,入了汉奸名单。
但马宁的结局,显然是不错的。
后半生的功绩,也是可圈可点,算得上是战功赫赫。
这样的一个人,无疑是一员将才。
而且他是在崇祯自缢,大明亡国的第二年,这才投降了建奴,虽然气节有亏,但也算不上一个铁杆汉奸。
最起码他要比总动投降的许定国,还是要有一些骨气。
韩烈的前世是一个历史考古学者,明末的一些人和事,他确实比较熟悉,记忆也较为深刻。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把所有人物都记得一清二楚。
眼前的刘汉儒和马宁,在明末时期,都不算出名的人物。
刘汉儒虽然早年担任过四川巡抚,但后来被免官,做了多年的冷板凳。
历史上他在大明亡国前,一直都没有担任过实职和要职。
直到明亡之后,满清入关,他才在顺治元年(1644)五月,被满清朝廷,招纳并任命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其子刘楗也在顺治三年,才高中进士,之后更是做到刑部尚书的高职。
而刘汉儒的外祖父李松,是明朝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刘汉儒一族也称得上是官宦世家,属于比较有才能之人。
但因为在满清为官数年,因为颇有政绩,刘汉儒在乾隆年间,同样被编入贰臣传,成为汉奸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年间编的贰臣传,虽然是一部贬义的官方传记。
但是能够上榜的官吏,却都是投降之后,对满清立国安邦,立下过赫赫功绩之人。
其中最有名的人,莫过于洪承畴,钱谦益,孔有德,祖大寿,以及龚鼎孳等人。
不得不说,这些人在大明之时,都是赫赫有名之人,投降之后也是功绩不凡,可死后却都上了贰臣传。
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成为遗臭万年的汉奸。
乾隆这一手,要是他们死后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亦或者在地下找乾隆理论理论。
“长平侯,本抚此次赴任,陛下特意让下官,带来口谕。”
“以及皇后和公主的家书……”
落座之后,刘汉儒与韩烈寒暄之下,遂把崇祯的口谕,宣读了一遍。
口谕内容倒也简单,就是安抚和鼓励之语。
“多谢刘抚台家书,请受本候一拜。”韩烈领旨之后,接过家书,连忙表达了感谢之意。
因为有了皇帝的口谕,接下来韩烈与刘汉儒,马宁三人的谈话,也亲近了起来。
刘汉儒是河北人,又是官宦世家出身。
实际上他对于当今天下的局势,以及政治生态,其实也是门清。
多年前他主政四川,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就提出蜀人治蜀的建议,因为他认为蜀地地理不便,文化与少数民族众多,民族矛盾频繁。
如果用蜀人治蜀,有利于治理蜀地。
他在四川巡抚任上,就重用过石柱宣慰司,大明唯一的女总兵秦良玉,并对她做出过高度评价。
对于韩烈提出的屯兵屯田政策,刘汉儒也是深表认同。
魏藻德这次获得升迁,得到崇祯的赏识,也是在韩烈屯兵屯田的政策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了完善。
从而得到崇祯的认可。
为此,刘汉儒这次出任山东巡抚,也是怀着做出一番功绩而来。
马宁是边将出身,对于这年来,边军条件的艰苦,同样深有体会。
大明九边,这些年来,随着朝廷财政匮乏,加上建奴崛起,统一了蒙古各部。
导致边塞烽烟不断,不但辽东的防务日益加重。
宣府,大同,延绥,固原,甘肃各镇,也是时常遭到蒙古各部落的袭击。
屯兵屯田,自力更生,即可减轻朝廷军费负担,也可以加强边镇实力,这一点显然是可取的。
但这里也有弊端,那就是若不能以文官平衡武官权利,就会导致军阀割据,这是武将手握兵权,必然的趋势。
魏藻德上陈给崇祯的奏疏之中,就着重提到了这一点。
那就是加强边镇总兵监督,以文官充任巡抚,负责监察职责。
“二位大人,从京城南下,一路奔波劳累,刚进城没来得及休息,就特意前来拜访韩某,这是我的荣幸啊。”
眼看午饭时间到了,他随即郑重的邀请道:“午饭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请两位赏光,一起享用一顿简单的饭菜。”
“本侯也邀请了曾制台一同前来,下午你们可以先去歇息一下。等过两天,本侯与曾制台亲自设宴,好好款待二位,为你们接风洗尘。”
韩烈原本以为刘汉儒和马宁来访,只是礼节性的拜访。
但没想到他们居然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这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通过半个中午的交谈,三人聊得非常愉快,可谓是相见甚欢。
这也是韩烈会决定留他们共进午餐原因。
刘汉儒连忙回应道:“长平侯真是太客气了,应该说是我们冒昧打扰您才是。”
说实在刘汉儒一开始,对于年轻的韩烈,多少有些轻视。
但通过与韩烈深入交谈之后,他发现韩烈见识非凡,这让他受益匪浅,对于很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马宁对韩烈在军事之上的独到见解,更是钦佩不已,这也让他认为此次拜访韩烈,真的是不虚此行。
曾樱赶到之后,大家重新见礼,一起入席,吃了一段简单的饭菜。
饭后在韩烈,曾樱二人的相送下,刘汉儒和马宁这才告辞离去。
“想不到朝廷这次倒是派来了两个实干之人,刘汉儒有能力,颇通政务,心存百姓,是个干吏。”
看着二人离去的马车,韩烈由衷的说道。
“马宁是边将出身,有勇有谋,并没有文人弯弯绕绕,若能为我所用,堪当大任。”
听到韩烈对二人做出的评价,曾樱惊讶之余,拂须感叹道。
“我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唯有上下一心,朝廷才能安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