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徐州府,隶属南直隶,下辖邳州,附郭为铜山县,治丰县,沛县等七县。
作为华夏古九州,汉代十三州刺史部之一。
徐州素来是军事要冲之地,也是南下江东,江南的必经之路。
韩烈是五月十日傍晚时分,离开的南都。
五月十四日上午,他率领神机军,神武军,中军骑兵营,以及驻扎在淮安的忠勇军,一起回到徐州府。
李岩率领的忠勇军,在进入徐州府后,便留在了邳州驻扎。
只有神机军,神武军,中军骑兵营,跟随韩烈回到了徐州城,也就是附郭铜山县。
在回到徐州前,韩烈派陈长林先去了一趟鱼台微山湖,把陈圆圆,李香君以及家人,接到了徐州城。
进入徐州之后,韩烈强势接管了徐州府的一切军政事物。
因为此前高杰曾一度占领徐州数月,如今徐州府一应官员,都属于空缺状态。
为此,韩烈让随军的黄毓祺,代理了知府一职。
罗平安率领神机军,接管了城防。
韩烈之所以选择退往徐州,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山东可以失守,徐州府以及江淮,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为这是他的立身根本,隐退可以,兵权不能放弃。
没有兵权,那就等于没了爪牙的老虎,岂不是任人拿捏?
这样的蠢事,韩烈显然是不会干的。
这又是他把各军,全部调到徐州待命安置的原因。
“老崔,杨朴,你二人率部前往茱萸山,在茱萸山下搭建一座营寨,在山上修筑一座别院。”
“过些时候,我会去茱萸山居住。”
进入徐州城时,韩烈让崔定国,杨朴二人,率兵去了茱萸山驻扎。
这个时候,王希贤和杨衍的两军,还未回到徐州。
两人要是回来,韩烈打算让杨衍驻扎沛县。
王希贤驻扎砀山,与徐州府形成犄角之势。
徐州城南原总兵衙门,现在是韩烈的居所。
回到徐州一转眼过了几天。
难得轻松下来的韩烈,这几天都在家中,陪伴着父母,还有陈圆圆,李香君,顾媚三女。
这样的惬意悠闲的生活,倒是让韩烈很享受。
可父亲韩怀山,母亲谢氏,在得知韩烈现在失去了一切官职后,也不知道如何劝说。
只能叮嘱陈圆圆几女,好生陪伴韩烈。
韩怀山这几年,靠着韩烈的名头,在鱼台做典吏,小日子过得舒坦踏实。
如今回到徐州府,他也闲不住,这不刚休息了两天,他就去了徐州府提学司帮忙了。
陈圆圆和李香君都是那种性情恬淡之人,只要能够安稳过日子,她们才不在乎韩烈有没有官职。
顾媚虽然喜欢权势,但她在韩烈府上,可没有名份,因为韩烈从来没有碰过她,也没有答应给她妾室名份。
故而对于韩烈如今敏感身份,她也不敢问,只能默默陪伴。
五月十七日上午,王希贤率军回到徐州。
韩烈在私宅召见了忠武军众将,安抚了一番众人之际。
并下令犒赏了三军将士,每个将士,发放了二十贯钱,作为安家费用,在前番凤阳府战斗中,立功的将士,额外发放了一批银子作为奖赏。
从而稳定了军心士气。
中午在私宅内,韩烈宴请了军中各营,千总以上军官,并且没人额外发放了一百两银子作为奖赏。
在开席之前,韩烈发表了一番鼓舞士气的讲话。
“诸位弟兄们,闯贼窃据京师,先帝为国而死,做到了君王死社稷的表率。”
“如今太子登基,继承大统,我大明中兴可待。”
“虽然一些原因,我主动辞去了军职,官职,但如今天下大乱,辽东建奴入关,闯贼横行天下,逆贼张献忠窃据蜀地。”
“将来立功封赏的机会,还有的是,暂时的蛰伏,只是为了更好展翅。”
“趁这段安定的时间,诸位弟兄们,该安家的安家,该结婚的结婚。”
“今后徐州府,就是我们的家,我韩烈也会在此安家落户。”
“我在此承诺,安家结婚的弟兄,要是缺少钱财,尽管开口,我韩烈哪怕自己不吃饭,也定要让弟兄们成家立业。”
……
“好,好……”
王希贤带头叫喊鼓掌之下,忠武军前后左右中五营的参将,柏永馥,虞绍勋,杨彪,邓林祖,胡得功以及游击将军。
千总等一百多名忠武军的中上级将领,无不是发自内心的站了起来,一脸激动的将领们,纷纷鼓掌齐声叫好。
掌声落下之时,王希贤情绪激动的扬声喊道。
“弟兄们,这些年来,谁带领我们南征北战?为国为民,立下赫赫战功?”
“大将军,大将军,大将军。”
被鼓动的将领们,不约而同的喊道。
“说的好,那又是谁,让我们这些弟兄们,能够吃饱穿暖,每月足额领取军饷的?”
王希贤的高举右手,再次问道。
“大将军……”
在众将的高呼声中,王希贤再次喊道。
“为大将军而战,为天下苍生而战,为大明而战!”
……
宴会结束之后,带着醉意的王希贤,拉着韩烈表态道。
“大将军请放心,忠武军三万将士,誓死与你并肩而战。”
“只要我王希贤一息尚存,忠武军就是您手中最锋利的利剑。”
韩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有希贤兄这句话,我韩烈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咯。”
柏永馥,虞绍勋二将,虽然满脸通红,但头脑清醒的二人,也在一旁表态道。
“大将军,末将等誓死追随,万死不辞。”
“哈哈哈……”
韩烈开怀一笑,摆手说道:“为国效力,军人本份,你我兄弟,并肩而战,自当荣辱与共,不分彼此。”
送走众将,刚才还有几分醉态的韩烈,瞬间变得清醒了起来。
因为就在开席前,他接到斥候营千户谢山,从京城送来的密报。
获悉了太子朱慈烺登基,封赏群臣的消息。
唯独韩烈一人,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包括他手下的将领,也没有人获得任何封赏。
“年号弘光,有意思,竟然同样用了弘光为年号。”
想到朱慈烺登基,竟然惊人的巧合,用了历史上南明朱由崧的弘光年号。
若有所思的韩烈,不由摇头笑了起来。
左右跟随的贾开宗,徐作霖,吴伯裔几人,迟疑的看着韩烈。
“主公,这弘光年号,有何不妥吗?”
贾开宗想了想,弘光二字寓意深远,对于新帝开元来说,显然是极好的。
不解其意的他,忍不住询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