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太子登基,改元弘光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2,346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五月十五日。

  大明南都南京城,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清晨时分,朱慈烺头戴九龙冠,身穿五爪龙袍,祭祀完太庙。

  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内,正式登基为帝。

  武英殿大堂之上,端坐在上位的朱慈烺,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

  一阵阵山呼万岁之后,心情激动,面露潮红的朱慈烺,抬手挥道。

  “宣读诏书,颁布新朝国策。”

  已经由伴读太监,升任司礼太监的丘致中,手捧黄绢诏书,走到鸾台前朗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甲申之变,国祚沦丧,先帝死于社稷,国之殇也。”

  “朕今日继承大统,改元弘光。当继承先帝遗志,潢池盗弄,北伐中原,为君父复仇,收复京师。”

  “为振民心军心士气,图强图变,惠施新政,减免钱粮赋税,整顿漕粮,榷盐,榷茶,激励屯垦,促使百姓安居乐业。”

  这份诏书的开头,洋洋洒洒的新政,足有三十余款。

  既定了新政国策,也表达了对闯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的仇恨之情。

  然而,这份诏书之中,却只字未提,已经占领山海关,招降了吴三桂,高第,等一众明军将领的建奴政权。

  究其原因,是当时南都文武百官,还不知道一片石之战的结果。

  其次,满朝文武百官,还没有认识到建奴后金朝廷,才是大明真正大敌。

  此时,大明的官员们,都认为闯逆李自成才是大敌,丝毫没有把建奴放在眼里。

  甚至朝堂之上,不少官员,更是提出了联虏平寇的建议。

  宣读完国策诏书,丘致中再次扯着太监特有的鸭公嗓,扬声再次宣读起了封赏诏书。

  “奉天承运……诏曰:国丈周奎晋升为越国公,拜太傅,兼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新乐伯刘文炳,晋封为新乐候,拜太师。”

  “驸马都尉巩永固,晋爵临安伯,拜太保。”

  “文渊阁大学士范景文,工部尚书,擢升为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左都御史李邦华,入阁办事,拜中极殿大学士,内阁次辅。”

  “户部尚书倪元璐,拜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高弘图出任吏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入阁参政。”

  “史可法出任兵部尚书,拜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政。”

  “王铎拜文渊阁大学士,姜曰广拜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吴伟业出任礼部尚书,张国维出任工部尚书。”

  “张慎言出任右都御史,兼吏部侍郎。”

  “刘宗周出任大理寺卿,方拱乾出任鸿胪寺卿。”

  ……

  “钱谦益出任礼部左侍郎,吕大器出任兵部左侍郎……”

  “惠安伯张庆臻出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宣城伯卫时春出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协助大都督周国丈,执掌京师军务。”

  “魏国公徐允爵,出任操江水师提督,忻城伯赵之龙出任水师副提督。”

  “黄道直依旧担任操江御史。”

  “凤阳总督由原工部侍郎叶初春赴任,漕运总督由原少詹事杨观光赴任。”

  ……

  长长的封赏诏书之中,基本上南都有名有姓的官吏,都得到了晋升。

  就连参与马士英,福王朱由崧拥立的徐允爵,赵之龙等人,都重新获得水师营的领兵权。

  很显然这是新帝朱慈烺,这是要拉拢南都勋贵集团,让这帮人成为自己手中的力量。

  其次,东林一派的倪元璐,高弘图,史可法,王铎,姜曰广五人,皆进入了内阁。

  唯有出身北方的范景文,李邦华二人,不是东林一派的人。

  可以说这一次新帝在南都登基,东林一派迎来了全胜。

  除了这五位大学士外,张慎言,钱谦益,吴伟业,吕大器等东林集团的人,也受到了重用。

  唯独韩烈举荐的人,包括韩烈本人,一无所获,甚至连提都没有人提起。

  原本已经赴任漕运,凤阳二镇总督的路振飞,也因为是韩烈举荐的,而再次被免职去官。

  要不是山东现在是前线,没有人愿意前去赴任。

  山东总督,巡抚等在任官员,只怕也都会被一撸到底。

  而在南都那几天,与韩烈走的比较近的吕大器,也受到牵连,包括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

  吕大器原地踏步,没有获得任何升迁。

  吴孟明被调任出锦衣卫,改任城防营兵马使。

  锦衣卫指挥使,由周鉴接任,周铉,周环兄弟,分别出任锦衣卫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

  可以说这一次新帝登基,周家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不但周奎被封了国公,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伯爵。

  其次是太子身边的几个小太监,比如丘致中提督东厂兼司礼监。

  李继周以秉笔太监,执掌尚宝监,栗宗周担任掌印太监,王之均担任随堂太监。

  而当初在济州,陪太子玩耍的翰林检讨杨世聪,本是一个七品翰林检讨,因为讨得朱慈烺的欢心,直接擢升为正三品翰林掌院学士。

  除了文官的安排,朱慈烺在内阁的提议下,尤其是史可法和高弘图的建议下。

  在南都外围设立了四镇人马,分别任命了吴志葵为吴淞镇总兵,负责镇江到松江江防军务。

  任命了黄蜚为扬州镇总兵,翁之琪为庐州镇总兵,杜弘域为安庆镇总兵。

  刘肇基依旧担任提督南京大教场总兵军务。

  黄斌卿为提督京营总兵军务。

  当然还包括操江水师提督徐允爵,副提督赵之龙等人。

  经过这么一整顿,朱慈烺手上的军力,兵力迅速扩张到十一万人马的规模。

  操江水师营三万,四镇总兵各统兵一万,大教场提督营两万,京营提督两万。

  至于有多少战斗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这些人马外,朱慈烺还改封了自己的亲弟弟,定王朱慈炯为越王,前往绍兴府坐镇,负责节制浙江布政司行省的水陆人马。

  至于那个他一向不喜欢的同父异母弟弟永王朱慈炤,以幼小为名,圈禁在南都永王府读书。

  懿安皇后张嫣,虽然上了皇太后尊号,但却没有获得实权。

  至于韩烈与太平公主的婚事,因为是先帝崇祯定下的,朱慈烺无法废除,但他选择了漠视,并且以先帝需要入葬为由。

  让长平公主代替守孝三年,也就是说三年之内,长平公主不得成婚。

  可以说受到国丈周奎蛊惑,加上南下之时,见到韩烈手下兵马,在码头上杀害自己舅舅周钟,周镜被韩烈帐下将军所杀。

  使得朱慈烺对于韩烈,产生了一种畏惧和憎恨心理。

  加上身边近臣的谗言,这就让登基的朱慈烺,对于韩烈的危害被无限放大。

  若不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加上登基之初,需要稳定人心,在周奎的诬告下,朱慈烺甚至已经对韩烈起了杀心。

  相比起来朱慈烺听信身边小人谗言,把韩烈视作洪水猛兽。

  有识之士的高弘图,姜曰广,范景文,倪元璐和史可法这些朝中重臣,对于韩烈的遭遇,却充满了同情。

继续阅读:第292章 抓牢军队就是本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